數理邏輯/中國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規劃教材

數理邏輯/中國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規劃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張再躍,張曉如 著,陳明 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31025
版次:1
商品编码:11314288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5
字数:22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數理邏輯/中國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規劃教材》特色:
  《數理邏輯/中國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規劃教材》在內容組織上含納集閤論基礎知識、可計算性理論基本知識和經典數理邏輯3個部分,其中集閤論基礎部分著重介紹可數集與不可數集的概念,並運用集閤的基數以及基數的比較等有關知識,闡述“無窮可比”的思想,目的在於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深化學生對計算機有窮空間的認識;可計算性理論基礎部分以遞歸函數、圖靈計算和理想計算機為對象,從多個角度給齣“計算”概念的精確描述,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深入瞭解“計算”的本質,並對計算機的計算“行為”與“能力”有一個充分認識;經典邏輯部分包括命題邏輯和謂詞邏輯,著力於形式係統,重點介紹形式證明、形式推理,形式係統的語法、語義等概念以及邏輯係統的可靠性與充分性等療麵的知識,並以一階算術係統為例介紹邏輯係統的擴展方法,旨在幫助學生瞭解和掌握形式化方法,以此為工具更好地開展計算機基礎理論研究和計算機程序分析、設計與開發工作。

內容簡介

  《數理邏輯/中國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規劃教材》共分7章。第0章緒論,介紹元數學的形成與發展,以及元數學與數理邏輯之間的關係,同時簡要說明課程學習的目的和意義;第1章介紹集閤論的基礎知識,包括有窮集與無窮集的概念、可數集與不可數集的性質、集閤的基數、無窮基數的比較等方麵的內容;第2章介紹可計算性理論的基本知識,包括計算概念的形成與發展、算法的基本描述、計算概念的數學定義、可計算性函數的基本性質等;第3章~第5章是關於經典數理邏輯的內容,包括命題演算和謂詞演算兩個部分,重點介紹邏輯演算以及相關形式係統的基本性質,內容涉及形式證明、形式推理、形式係統的語法、語義等概念以及邏輯係統的可靠性與充分性等方麵的知識;第6章以一階算術係統為例,介紹基於邏輯係統擴展的數學應用係統的描述方法,最終給齣“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的證明。在《數理邏輯/中國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規劃教材》的附錄中給齣瞭全書的習題解答。
  《數理邏輯/中國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規劃教材》麵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以及相關專業的高等院校學生,尤其是高校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可以作為教材,也可作為希望瞭解數理邏輯基礎知識的高校學生和科研技術工作者的閱讀材料或參考資料。

目錄

緒論
第1章 集閤論基礎
1.1 可數集
1.1.1 映射
1.1.2 可數集的概念
1.1.3 可數集概念的延伸
1.2 康拓爾對角綫方法
1.2.1 波爾查諾的無窮觀
1.2.2 康拓爾的證明
1.2.3 自然數集的冪集(N)
1.3 基數
1.3.1 基數的概念
1.3.2 基數大小關係性質
1.4 自然數與有窮集
1.4.1 集閤論觀點下的自然數
1.4.2 有窮集與有窮基數
1.5 無窮集與N。
1.5.1 最小的無窮量
1.5.2 無窮集的肚量
1.6 更高的超窮基數
1.6.1 冪集的基數
1.6.2 關於冪集的康拓爾定理
1.6.3 其他超窮集的基數
1.6.4 連續統與連續統假設
本章習題

第2章 可計算性理論基礎
2.1 計算概念的形成與發展
2.1.1 計算概念的初識——抽象思維的進步
2.1.2 計算概念的定義——計算本質的揭示
2.1.3 計算概念的發展——計算方式的進化
7.2 算法與能行過程
2.2.1 算法概念的由來
2.2.2 算法概念的描述
2.2.3 能行過程與可計算性
2.2.4 停機問題
2.3 可計算性概念的數學描述
2.3.1 遞歸函數
2.3.2 圖靈機與圖靈可計算函數
2.4 理想計算機
2.4.1 URM模型與指令係統
2.4.2 URM可計算函數
本章習題

第3章 形式命題演算
3.1 命題與命題演算形式係統
3.1.1 命題的概念
3.1.2 命題的錶示與翻譯
3.1.3 命題演算形式係統
3.2 命題演算形式推理
3.2.1 命題演算形式證明與定理
3.2.2 相對證明與演繹定理
3.3 命題公式的等價與替換
3.3.1 等價命題公式
3.3.2 等價命題替換定理
3.4 對偶命題公式
3.4.1 命題公式的對偶式
3.4.2 對偶原則
3.5 形式係統再認識
3.5.1 形式係統理論
3.5.2 形式係統L的簡化
3.6 形式係統的進一步討論
3.6.1 賦值與重言式
3.6.2 L的可靠性定理
3.6.3 L的充分性定理
本章習題

第4章 謂詞演算
4.1 謂詞錶達式
4.1.1 謂詞與量詞
4.1.2 謂詞錶達式與翻譯
4.2 一階語言
4.2.1 一階語言g與謂詞公式
……

第5章 謂詞演算形式係統
第6章 一階算術形式係統與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
附錄A 習題解答
參考文獻

用户评价

评分

《数理逻辑/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特色:

评分

  《数理逻辑/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在内容组织上含纳集合论基础知识、可计算性理论基本知识和经典数理逻辑3个部分,其中集合论基础部分着重介绍可数集与不可数集的概念,并运用集合的基数以及基数的比较等有关知识,阐述“无穷可比”的思想,目的在于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深化学生对计算机有穷空间的认识;可计算性理论基础部分以递归函数、图灵计算和理想计算机为对象,从多个角度给出“计算”概念的精确描述,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的本质,并对计算机的计算“行为”与“能力”有一个充分认识;经典逻辑部分包括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着力于形式系统,重点介绍形式证明、形式推理,形式系统的语法、语义等概念以及逻辑系统的可靠性与充分性等疗面的知识,并以一阶算术系统为例介绍逻辑系统的扩展方法,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式化方法,以此为工具更好地开展计算机基础理论研究和计算机程序分析、设计与开发工作。《数理逻辑/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特色:

评分

  《数理逻辑/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在内容组织上含纳集合论基础知识、可计算性理论基本知识和经典数理逻辑3个部分,其中集合论基础部分着重介绍可数集与不可数集的概念,并运用集合的基数以及基数的比较等有关知识,阐述“无穷可比”的思想,目的在于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深化学生对计算机有穷空间的认识;可计算性理论基础部分以递归函数、图灵计算和理想计算机为对象,从多个角度给出“计算”概念的精确描述,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的本质,并对计算机的计算“行为”与“能力”有一个充分认识;经典逻辑部分包括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着力于形式系统,重点介绍形式证明、形式推理,形式系统的语法、语义等概念以及逻辑系统的可靠性与充分性等疗面的知识,并以一阶算术系统为例介绍逻辑系统的扩展方法,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式化方法,以此为工具更好地开展计算机基础理论研究和计算机程序分析、设计与开发工作。《数理逻辑/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特色:

评分

《数理逻辑/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特色:

评分

《数理逻辑/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特色:

评分

《数理逻辑/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特色:

评分

  《数理逻辑/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在内容组织上含纳集合论基础知识、可计算性理论基本知识和经典数理逻辑3个部分,其中集合论基础部分着重介绍可数集与不可数集的概念,并运用集合的基数以及基数的比较等有关知识,阐述“无穷可比”的思想,目的在于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深化学生对计算机有穷空间的认识;可计算性理论基础部分以递归函数、图灵计算和理想计算机为对象,从多个角度给出“计算”概念的精确描述,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的本质,并对计算机的计算“行为”与“能力”有一个充分认识;经典逻辑部分包括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着力于形式系统,重点介绍形式证明、形式推理,形式系统的语法、语义等概念以及逻辑系统的可靠性与充分性等疗面的知识,并以一阶算术系统为例介绍逻辑系统的扩展方法,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式化方法,以此为工具更好地开展计算机基础理论研究和计算机程序分析、设计与开发工作。《数理逻辑/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特色:

评分

  《数理逻辑/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在内容组织上含纳集合论基础知识、可计算性理论基本知识和经典数理逻辑3个部分,其中集合论基础部分着重介绍可数集与不可数集的概念,并运用集合的基数以及基数的比较等有关知识,阐述“无穷可比”的思想,目的在于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深化学生对计算机有穷空间的认识;可计算性理论基础部分以递归函数、图灵计算和理想计算机为对象,从多个角度给出“计算”概念的精确描述,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的本质,并对计算机的计算“行为”与“能力”有一个充分认识;经典逻辑部分包括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着力于形式系统,重点介绍形式证明、形式推理,形式系统的语法、语义等概念以及逻辑系统的可靠性与充分性等疗面的知识,并以一阶算术系统为例介绍逻辑系统的扩展方法,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式化方法,以此为工具更好地开展计算机基础理论研究和计算机程序分析、设计与开发工作。《数理逻辑/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特色:

评分

  《数理逻辑/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在内容组织上含纳集合论基础知识、可计算性理论基本知识和经典数理逻辑3个部分,其中集合论基础部分着重介绍可数集与不可数集的概念,并运用集合的基数以及基数的比较等有关知识,阐述“无穷可比”的思想,目的在于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深化学生对计算机有穷空间的认识;可计算性理论基础部分以递归函数、图灵计算和理想计算机为对象,从多个角度给出“计算”概念的精确描述,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的本质,并对计算机的计算“行为”与“能力”有一个充分认识;经典逻辑部分包括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着力于形式系统,重点介绍形式证明、形式推理,形式系统的语法、语义等概念以及逻辑系统的可靠性与充分性等疗面的知识,并以一阶算术系统为例介绍逻辑系统的扩展方法,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式化方法,以此为工具更好地开展计算机基础理论研究和计算机程序分析、设计与开发工作。《数理逻辑/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特色: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