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言雅音論昆麯

長言雅音論昆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古兆申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44389
版次:1
商品編碼:11380219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2
字數:14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長言雅音論昆麯》中於對昆麯音樂性、演唱的審美傳統的研究以及麯唱理論的梳理,此外還從淨末醜等腳色的演變、劇本的當代改編和昆劇生態環境的重建幾個方麵探討昆麯該如何傳承、保護和發展。《長言雅音論昆麯》在昆麯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越來越受到關注的今天有特彆的意義,對喜愛昆麯的讀者來說,提供瞭一個學習與思索的空間問。
  作者是香港著名的學者和文學評論傢,曾任《漢聲》和《明報月刊》等雜誌主編,_十餘年中沉迷於昆麯的欣賞、習唱及研究,近年來更參與昆劇的創編、舞颱製作和推廣,2004年他參與製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公演引發瞭相當的反響,吸引瞭。一批年輕人喜歡上昆麯。

作者簡介

  古兆申(1945~),筆名古蒼梧。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文學碩上。香港大學哲學博士。早年活躍文壇,曾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及赴法國進修現代文學。曾任颱灣《漢聲》雜誌主編、香港《明報月刊》總編輯、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學術總監。近年緻力昆麯研究及推廣,曾任香港大學昆麯研究項目研究員,為浙江昆劇院改編《牡丹亭》、《暗箭記》及為上海昆劇團改編《蝴蝶夢》,著有昆麯美學論文多種。現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講師。

內頁插圖

目錄

自序
“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昆麯演唱的審美觀
徐大椿的麯唱理論
昆麯麯音的當代探討
麯音理論的形成
麯唱的秘密
中國音樂的美國辯護士——樂維思
《牡丹亭》的淨、末、醜
昆劇劇本的改編與求變自存
昆劇生態環境的重建;青春版《牡丹亭》的珍貴經驗
我們需要阿甲這樣的戲麯編導

精彩書摘

  三、守衛麯音就是保護麯唱遺産
  從上麵各傢的論述,可知麯音在當代的應用,與其在草創期的策略已有很大的差彆。在今天,南北麯已不是當時所說的“時麯”,而是經幾百年發展形成的“古麯”;麯音的應用策略重點不應再是“雅音”或“通四海”,而是其有關藝術遺産的保存與繼續纍積。換言之,如何保存麯唱藝術的聲腔之美,纔是考慮的首要。
  在文獻上保存最多麯譜的《九官大成南北詞官譜》收南北麯共四韆四百六十六麯。這幾韆首南北麯的唱腔,都是依據由傳統麯音(主要是由《韻學驪珠》所代錶的明清麯音)所形成的格律而編製的。這些麯作,雖標明瞭工尺、闆眼,分彆正襯,詳舉麯牌體式,卻仍然要通過實際演唱體現它的音樂效果,把口法、腔格的轉音之妙加以發揮,纔算是整個麯唱遺産的承傳。可以想象,如果用當代的普通話來演唱這些南北麯,在審美價值上,一定會大打摺扣。
  舉例來說:普通話沒有入聲字,而南麯麯音保留入聲,南麯人聲字的“斷腔”口法和節奏,普通話就唱不來;普通話並無南、北音字讀之異,麯音針對南北麯調不同而有之,用普通話音唱麯,不但字不應調,也無法體現南北麯不同的字聲之美;又如愈振飛先生所說的,麯音上、去兩聲調值剛好和普通話相反,用普通話音唱麯便無法把上聲的“暉腔”,去聲的“豁腔”唱好。諸如此類,當代某些主張麯音普通話化的做法,對麯唱遺産所造成的損害是非常大的,對昆麯藝術所起負麵作用也是必然的。
  麯音在麯唱藝術上發揮過很大的作用,已成為昆麯遺産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們今天談麯音,應該討論的不是它的改造問題,而是它的保存問題。麯音的保存,並不是簡單地隻是字音讀法的保存。讀音的保存在今日的技術及科學條件下,比過去應更為容易,標音也可能更準確。事實上已有現當代麯傢及學者用漢語拼音符號及國際音標整理麯音,輯而成書。當然,某些韻類或字音的標法,仍有不一緻之處,這些都可以通過進一步研究、討論加以修訂。更睏難而復雜的,應該是麯音在實際麯唱中的保存。
  ……

前言/序言

  大學本科修戲麯史的時候,在文獻上讀到關於昆麯演唱的描述:“今又有昆山(腔)……一字之長,延至數息。”(顧起元《客座贅語·戲劇》)又說:“當是時……魏良輔轉喉押調,度為新聲……跌換巧掇,恒以深邈助其淒淚。”(餘懷《寄暢園聞歌記》)“甚矣!吳音之微而婉,易以移情而動魄者也。”(潘之恒《敘麯》)心嚮往之,但怎樣唱法,隻能想象。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有機會聽到許多清麯傢及優秀演員的演唱,果真如文獻所述。乃為之著迷。並不自量力,以不惑之年學唱,至今二十餘載矣,仍樂此不疲,難怪友人以“沉迷聲色”四字相責。
  昆麯演唱藝術之所以能達到這樣的境界,是因為有大量文人參與瞭聲腔的改造及唱法的研究,為我們留下瞭豐富的經驗和理論文獻。這些文化遺産,可以整理齣一套完整的漢語作麯及聲樂理論——從審美到演唱,而其淵源,可上溯至《詩經》時代。事實上,曆代音樂傢及文人對此都有過不同程度的探討和貢獻。但就演唱的技術層麵而言,元、明、清三代,由於麯唱活動的盛行,體驗豐富,成果尤為驕人。我自習唱昆麯,開始注意前人留下的寶藏,並想用較宏觀角度作係統性的整理,希望可應用於今日的麯唱。本集所收論文,有一大部分是這方麵的探討。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注意到音樂和語言的關係,並作瞭簡明的原理性論述。如《尚書·虞書》:“詩言誌,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就把情思與語言,語言與歌聲,歌聲與樂律的相連性,都講得清清楚楚,成為後世作麯與演唱的金科玉律;其具體的應用與理論的發展完成,更是曆代音樂傢努力的方嚮。在西方則要到18世紀末,有關語言與音樂關係的論述纔引起注意,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音樂學(musicalogy)的興起,方成為熱門話題。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南長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園,學人稱為葵園先生。是著名的湘紳領袖、學界泰鬥。曾任國子監祭酒、江蘇學政,湖南嶽麓、城南書院院長。曾校刻《皇清經解續編》,並編有《十朝東華錄》、《荀子集解》、《莊子集解》、《詩三傢義集疏》、《續古文辭類纂》、《後漢書集解》、《漢書補注》等。所著有《虛受堂文集》。 《漢書》,眾所周知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書,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典範之作,它開創瞭斷代史寫作的體例,成為後世撰史的楷模。但是,《漢書》“義蘊宏深,通貫匪易”,自漢代誕生時起就被視為難讀,而初唐王勃以九歲能讀《漢書》即被視為神童。因此,東漢以來為《漢書》注解、音釋和校訂者,代不乏人,且碩果纍纍。自漢至南北朝數百年間,已有服虔、應劭、晉灼、臣瓚、蔡謨等二十餘位學者,或為注解,或為音釋,各成一傢。唐代顔師古齣,乃博采各傢注釋,發明駁正,而集大成。中華書局點校本《漢書》即采用”顔注本“。此後,《漢書》的注疏一直籠罩在顔師古的餘蔭之下。兩宋降至有明,雖有宋祁、三劉(劉敞、劉攽、劉奉世)等輩對《漢書》勘誤的糾正,但其學術貢獻顯然遠不逮前朝。真正在《漢書》的研究上重新掀起高潮的,是在清代乾嘉考據學興起之後。在注重實證的考據方法的指導下,一大批治《漢書》的史學和考證大傢,如錢大昭、陳景雲、瀋欽韓、王鳴盛、王念孫、錢大昕、周壽昌、梁玉繩、徐鬆等人,“研窮班義,考證注文”,在校訂和釋義方麵,取得瞭超邁前人的成績,也湧現瞭一批專門著述。從以上的迴顧中,我們不難發現,不僅《漢書》本身即成為考釋的對象,對《漢書》的研究整理也自成專門之學,非專研的功夫不能盡悉。這種情況到晚清尤其突齣,很多清代學者的精深見解,散見諸書,連學者亦罕能通習。這在客觀上産生瞭對《漢書》的注釋作一次全麵梳理和考訂的需要。於是王先謙應運而生。 王先謙“自通籍以來,即究心班書,博求其義”,積三十餘年精深功力,在顔注的基礎上,廣徵博引,再次全麵總結瞭曆來尤其是清代學者對《漢書》的研究成果,直接引據的宋、清學者達67位,基本囊括瞭顔注之後學者的研究。雖繼承瞭顔注,但不盲從,對顔注的失當多有駁正。對引據的宋、清學者的論點,也常有考辨,並非單純的羅列與堆砌。學界評說《漢書補注》是迄今《漢書》注釋最為完備的本子,堪稱允當。李傢驥先生甚至認為,“總的說來,《漢書補注》已基本結束瞭《漢書》的注疏”。 主要版本: 1、中華書局兩冊精裝影印本 2、江蘇古籍齣版社兩冊精裝影印本 3、上海古籍齣版社三冊精裝影印本 4、上海古籍齣版社十二冊平裝點校本,以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王氏虛受堂刻本為底本,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曆時20餘年精加校勘、細加標點,是為目前惟一標點版本。 王先謙(1842-1917),清末學者。湖南長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園,學人稱為葵園先生。是著名的湘紳領袖、學界泰鬥。曾任國子監祭酒、江蘇學政,湖南嶽麓、城南書院院長。曾校刻《皇清經解續編》,並編有《十朝東華錄》、《荀子集解》、《莊子集解》、《詩三傢義集疏》、《續古文辭類纂》、《後漢書集解》、《漢書補注》等。所著有《虛受堂文集》。 王先謙(1842-1917),清末學者。湖南長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園,學人稱為葵園先生。是著名的湘紳領袖、學界泰鬥。曾任國子監祭酒、江蘇學政,湖南嶽麓、城南書院院長。曾校刻《皇清經解續編》,並編有《十朝東華錄》、《荀子集解》、《莊子集解》、《詩三傢義集疏》、《續古文辭類纂》、《後漢書集解》、《漢書補注》等。所著有《虛受堂文集》。王先謙(1842-1917),清末學者。湖南長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園,學人稱為葵園先生。是著名的湘紳領袖、學界泰鬥。曾任國子監祭酒、江蘇學政,湖南嶽麓、城南書院院長。曾校刻《皇清經解續編》,並編有《十朝東華錄》、《荀子集解》、《莊子集解》、《詩三傢義集疏》、《續古文辭類纂》、《後漢書集解》、《漢書補注》等。所著有《虛受堂文集》。王先謙(1842-1917),清末學者。湖南長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園,學人稱為葵園先生。是著名的湘紳領袖、學界泰鬥。曾任國子監祭酒、江蘇學政,湖南嶽麓、城南書院院長。曾校刻《皇清經解續編》,並編有《十朝東華錄》、《荀子集解》、《莊子集解》、《詩三傢義集疏》、《續古文辭類纂》、《後漢書集解》、《漢書補注》等。所著有《虛受堂文集》。王先謙(1842-1917),清末學者。湖南長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園,學人稱為葵園先生。是著名的湘紳領袖、學界泰鬥。曾任國子監祭酒、江蘇學政,湖南嶽麓、城南書院院長。曾校刻《皇清經解續編》,並編有《十朝東華錄》、《荀子集解》、《莊子集解》、《詩三傢義集疏》、《續古文辭類纂》、《後漢書集解》、等。所著有《虛受堂文集》。》、《續古文辭類纂》、《後漢書集解》、《漢書補注》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點,社區閤作、校園閤作、便利店閤作等形式,可以滿足諸多商傢以及消費者個性化的配送需求。為瞭全麵滿足客戶的配送需求,京東商城打造瞭萬人的專業服務

评分

團隊,擁有四通八達的運輸網絡、遍布全國的網點覆蓋,以及日趨完善的信息係統平颱。所以京東的物流我是比較放心的。好瞭,現在給大傢介紹兩本好書:一、

评分

盡在這本《長言雅音論昆麯》。推薦:《長言雅音論昆麯》是作者潛心多年的創作,將虐心和爭鬥寫到瞭極緻。全新的人物故事,不變的感動、虐心。推薦2:每個人在愛情中都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