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大百科全書·名傢文庫:中國哲學史》是著名哲學傢張岱年為《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捲撰寫的條目,《中國大百科全書·名傢文庫:中國哲學史》介紹瞭奴隸製及其嚮封建轉變時期的哲學,如先秦哲學,封建時期的哲學,如秦漢哲學,魏晉南北朝時期哲學,隋唐哲學,宋元明清哲學,以及及中國近代哲學的曆史概況,主要學說,主要代錶人物及其觀點,各時期哲學的特點等。
作者簡介
張岱年(1909~2004)哲學傢、哲學史傢。河北獻縣人。北京大學教授。曾任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史》編輯委員會委員,“中國哲學史”分支主編。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大綱》、《中國唯物主義思想簡史》等。
目錄
一、奴隸製及其嚮封建製轉變時期的哲學
(一)先秦哲學
二、封建製時期的哲學
(一)秦漢時期的哲學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哲學
(三)隋唐時期的哲學
(四)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三、中國近代哲學
(一)自然觀
(二)社會曆史觀
(三)發展觀
(四)知行觀
四、中國哲學的特點
附錄
中國佛教哲學
道教哲學
精彩書摘
中國夏王朝(約前21~前16世紀)的建立標誌著中國奴隸製的誕生,經殷商(約前16世紀~約前1046年),到西周(約前1046~前711),中國奴隸製進入鼎盛時期。
從西周後期到春鞦(前770~前476)、戰國(前475~前221)時期,奴隸製逐漸崩潰,封建製生産關係誕生並確立起來。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瞭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製國傢,基本完成瞭奴隸製嚮封建製的轉變。人們通常將秦代以前的中國哲學稱為先秦哲學。
(一)先秦哲學主要是圍繞天人、古今、知行、名實等問題展開的。
1.天道觀天道觀是中國古典哲學關於世界本原的根本觀點。主要圍繞天是否本原的問題進行論辯,故稱天道觀。在先秦哲學中,無論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哲學體係,都把自己的天道觀作為立論的總依據。商代把“天”看成是人格化的至上神,稱為“帝”或“天帝”、“上帝”,作為世界的最高主宰。
蔔辭中記載瞭商代統治者蔔問上帝的文字,凡祭祀、徵伐、田獵、年成、風雨、行止、疾病等等,都依占蔔的結果行事,反映瞭商代統治者的唯心主義世界觀。《尚書·洪範》記載的殷代賢人的言論,既保留瞭殷商信奉上帝的神學觀念,同時又把水火木金土五行看成是世界的五種基本物質,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成分,對中國哲學的發展産生瞭深遠的影響。大約産生於殷周之際的《周易》古經,將早期“八卦”觀念加以係統化,以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澤)八種自然界最基本的現象,說明宇宙的生成和萬物間的聯係與變易法則,在神學體係中蘊涵著較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
西周滅殷後以較為哲理化的“天命”觀代替瞭人格化的神靈觀念。周公提齣瞭“天命靡常”、“敬德”、“保民”的觀點,認為天命以人之是否有德為轉移,在一定程度上重視瞭人為的作用。在周室東遷前後,一些詩人的作品反映瞭疑天與責天的思想,興起瞭無神論的思潮。周太史伯陽父以“天地之氣”的秩序即“陰”和“陽”的相互關係來說明地震現象,標誌著哲學思想的進一步發展。春鞦時代政治傢子産宣稱“天道遠、人道邇”,錶現瞭反對天命迷信的傾嚮。春鞦末年的哲學傢孔子很少談論天道,但肯定天命。孔子的所謂“天”,有時指有意誌的最高主宰,有時指自然界。戰國初墨子反對孔子的天命,而宣揚天誌。老子第一個明確否認天是最高主宰,提齣瞭天地起源的學說,認為世界的本原是“道”,而不是天。他宣稱道“先天地生”、為“萬物之宗”,又講“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所說的“道”和“無”,究竟是一個觀念性的絕對和思維的虛構,因而屬於客觀唯心主義,還是天地形成之前的“混成之物”,即原始物質,因而屬於樸素唯物主義,這個問題在中國學術界至今尚有爭論,但大傢都承認,它把中國理論思維大大推進瞭一步,對以後中國哲學的發展産生瞭深遠影響。以後孟子繼承並發展瞭孔子的觀點,莊子繼承並發展瞭老子的觀點。
一些傳授《周易》的學者,依托孔子寫成《易傳》,以“太極”為天地的本原;又區彆瞭道器,提齣“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命題,認為道是無形的規律,器是有形的實物。齊國的“稷下學宮”的一批學者,圍繞著天道,展開瞭“爭鳴”,推崇管仲的學者在《管子》中提齣瞭“天不變其常”的思想,以“精氣說”發展瞭早期關於“氣”的學說,強調瞭天的物質性。
戰國末年,荀子肯定“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提齣瞭“製天命而用之”的學說;韓非繼承瞭苟子的思想,吸取瞭老子的辯證法,改造瞭老子關於道的範疇。他們使先秦的唯物主義思想達到新的高峰。
與天道觀密切聯係的有關於變化的學說,即先秦哲學中的辯證法思想。孔子提齣“兩端”和“過猶不及”,錶現瞭一定的辯證觀點。老子提齣“反”的觀念,說“反者道之動”,強調“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物或益之而損,或損之而益”,看到瞭對立麵的相互轉化,錶現瞭比較豐富的辯證思想。《易傳》比較全麵地闡述瞭對立轉化的問題,提齣“生生之謂易”、“一陰一陽之謂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等命題,肯定對立麵的相互作用是事物變化的內在根源,對立麵的轉化是普遍規律,達到瞭先秦辯證法的最高水平。
……
前言/序言
《中國大百科全書》是中國第一部大型綜閤性現代百科工具書,內容涵蓋哲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等66個學科和知識領域的科學知識及基本事實,被譽為“一切纔智之士的知識背景”。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和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先後組織瞭3萬多名專傢學者參與這一偉大的文化工程,其中不乏各個領域的名傢、大傢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撰稿。他們以精當簡潔的文字,係統概括瞭一門學科或某一知識主題的全貌,雖然篇幅短小,但充滿深厚的學識積澱。
為瞭讓名傢的智慧成果惠及更多的大眾讀者,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特編輯齣版瞭《中國大百科全書·名傢文庫》係列,其中包括彩色圖文版和精裝小開本兩種版彆。本套精裝小開本係列圖書的主體是名傢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撰寫的某一知識門類的概觀性文章或某一學科領域重要的條目,有的還附有相關知識主題,亦取材於《中國大百科全書》。本套叢書涉及領域廣泛,開本形式小巧典雅,便於讀者閱讀和收藏。我們希望,通過名傢文字的引領,讀者能享受到知識所帶來的愉悅,並能領略名傢的學術風格和文辭風采。
中國大百科全書·名傢文庫:中國哲學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