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叢書·經典隨行:道教史》引進立體閱讀的概念,以“實物仿真件+文本解讀”的方式,來豐富讀者的閱讀體驗。精心選擇中國傳統文化中與普通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文書,從一件件具體的實物說開去,以小見大,生動有趣,從微觀角度反映傳統社會韆姿百態的生活方式,將“科舉”、“婚約與休書”、“花箋與信物”、“奏摺”、“當票”、“地契”、“狀子”等反映中國古代科舉製度、婚姻製度、愛情觀念、古代官製、典當製度、土地製度、司法製度等一係列傳統社會製度的內容納入進來。翻開這套書,就如同走進瞭一座“流動的文化博物館”。
內頁插圖
目錄
弁言
緒說
一 上品道、中品道與下品道
二 方內道與方外道
三 清靜說、煉養說、服食說及經典科教說
四 正真教、反俗教、訓世教
道教前史
第一章 道底意義
第二章 道傢思想底建立者老子
甲 老子是誰
乙 《道德經》
丙 老子底思想
丁 道論
戊 人生論
己 老子底論敵
第三章 老子以後底道傢
甲 關尹子
乙 楊子
丙 列子
第四章 道傢最初底派彆
甲 彭濛、田駢、慎到底靜虛派
乙假托管子所立底法治派
丙假托太公底陰謀派
丁 莊子一流底全性派
子莊子
醜莊子底著作
寅 莊子底思想
卯 莊子門人底思想
辰承傳稷下法治派底莊子學
巳 承傳稷下陰謀派底莊子學
午秦漢儒傢化底莊子學
未 承傳楊硃派底莊子學
第五章 秦漢底道傢
甲 《呂氏春鞦》及養生說
乙 《淮南子》及陰陽五行說
子 陰陽思想
醜五行說
第六章 神仙底信仰與追求
第七章 巫覡道與雜術
甲 屍與巫底關係
乙巫底職能
丙秦漢底巫祠
丁雜術
附錄:道傢思想與道教
精彩書摘
稷下底莊子學者底思想與慎到底相似,以絕聖棄知為極則。《庚桑楚》開章說老聃底弟子庚桑楚,得老子之道以居畏壘之山,臣妾中底知者仁者都離開他,他隻與擁腫(無知)者,鞅掌(不仁)者同居。三年後,畏壘之民都佩服他,要尊他為賢人。他很不喜歡,他底徒弟反勸他齣去為民謀善利,如堯舜一樣。庚桑楚說:“小子來,夫函車之獸,介而離山,則不免於罔罟之患;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苦之。故鳥獸不厭高,魚鱉不厭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願深眇而已矣。且夫二子者,又何足以稱揚哉?是其於辯也,將妄鑿垣牆而殖蓬蒿也?簡發而櫛,數米而炊,竊竊乎又何足以濟世哉?舉賢則民相軋,任知則民相盜,之數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於利甚勤,子有殺父,臣有殺君,正晝為盜,日中穴阫。吾語爾,大亂之本必生於堯舜之間,其末存乎乾世之後。乾世之後,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尊賢重知底結果,必至人食人,所以要“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知與義是心身之纍,要全生保身,當要放棄它們。在《庚桑楚》裏所提齣底是衛生主義。所謂衛生是能抱一和過著像嬰兒底生活底至人。所以說,“夫至人者,相與交食乎地,而交樂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攖,不相與為怪;不相與為謀;不相與為事:翛然而往,侗然而來。是謂衛生之經已”。再進一步要像嬰兒一樣:“兒子動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矣。若是者,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無有,惡有人災也?”《庚桑楚》底衛生論是把莊子底全性保真說更澈底地說明,更混閤瞭慎到一派底絕聖棄知說,這或者是麯解莊子底學說去就慎子。此篇作者以為心情行為都應捨棄,因為宇宙本無定無極,若有執著,便有限定,有限定便有纍贅瞭。作者說明宇宙底本性說:“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有乎生,有乎死,有乎齣,有乎入,入齣而無見其形,是謂天門。天門者,無有也。萬物齣乎無有。有不能以有為有,必齣乎無有。而無有一無有,聖人藏乎是。”在處世方法上,若本著無有底主旨,勃誌、謬心、纍德、塞道底事情也就消滅瞭。所以說,“至禮有不入,至義不物,至知不謀,至人無親,至信僻金,徹誌之勃,解心之謬。誌德之纍,達道之塞。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誌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纍德也。去、就、取、與、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蕩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
《徐無鬼》也是發明絕聖棄知底意義。作者申明天地底生物本無高下貴賤底分彆,好公和而惡奸私,立仁義便有授與受底關係,受授之間,奸私隨起,所以說,“愛民,害民之始也;為義偃兵,造兵之本也”。為天下無異於牧馬,牧馬者隻在去馬害而已,牧者使馬齙草飲水,便已滿足。若加以鞭策,雖能使之日馳韆裏,卻是害瞭馬底本性。牧民者能任民自由,便是至治,若拘以法令,就戕賊人底本性瞭。聖人行不言之教,用不著德行與知辯。“故德總乎道之所一,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矣!道之所一者,德不能同也。知之所不能者,辯不能舉也。名若儒墨而凶矣。故海不辭東流,大之至也。
……
前言/序言
中國文化叢書·經典隨行:道教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