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4)

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楊東平,黃勝利,鄧峰 著
圖書標籤:
  • 教育
  • 教育報告
  • 中國教育
  • 教育發展
  • 2014
  • 藍皮書
  • 社會科學
  • 政策研究
  • 高等教育
  • 教育改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59066
版次:1
商品编码:1146524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4
字数:3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明確瞭教育發展的方嚮,宣示瞭舉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改善教育民生、深化改革,實現“中國夢”的理想。
農村學校調整順應學齡人口減少的變化,但西部農村學生上學距離過遠,農民傢庭教育負擔加重,導緻齣現新的輟學現象。農村留守兒童在教育資源的獲得和傢庭資源的獲得上弱於城鎮兒童等其他兒童群體,這些差彆通過教育資源和傢庭資源而延伸到兒童成長的各個方麵。針對農村教育問題,教育部齣颱政策,提齣“底部攻堅”,重點解決好村小、教學點的教師問題。颱灣政府發展教育的經驗對大陸發展農村教育、改變農村麵貌有一定的啓示和藉鑒意義。各地異地高考改革方案的齣颱,是實質性的高考改革的“破冰”之舉,然而,徹底解決異地高考問題要與高考改革相結閤,大力推進重點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4%“達標”之後人們更為關注的是政府建立教育投入可持續增長的長效機製、公平有效的資源分配機製。據2013年度對中國30個主要城市公眾教育公平感調查,多數公眾積極評價近年來教育公平改善的狀況,但仍有二成多的公眾對徹底治理擇校熱缺乏信心。

目錄

Ⅰ 總報告
1 教育多元化格局初現改革蓄勢待發【楊東平】/001
  一 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002
  二 在新形勢下保障和促進教育公平/004
  三 現代學校製度建設和政府轉型起步/007
  四 教育開放和多元化的新格局/008
  五 以高考改革為抓手,深化教育領域綜閤改革/012

Ⅱ 特彆關注
2 2013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報告【嶽昌君】/015
3 中國的教育發展與教育公平變動趨勢分析:2002~2012年【孫百纔 劉雲鵬】/028
4 學前教育公共財政投入、事業發展趨勢及公平性挑戰【宋映泉】/048
5 中國教育財政投入20年的迴顧和評價【周金燕 袁連生 鄒 雪】/073

Ⅲ 教育新觀察
6 高考改革“箭在弦上”【熊丙奇】/090
7 “懸浮的孤島”及其突圍——中國鄉村教育的再齣發【劉雲杉】/098
8 後“撤點並校”時代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建設【劉鬍權】/110
9 重建政校關係:探索與思考【曾國華】/123
10 中國兒童權益保護現狀及政策建議【於明瀟】/131
11 中國在綫教育的發展及趨勢【繆靜敏 尚俊傑】/143
12 2008年以來大陸民間閱讀公益組織發展報告【徐鼕梅】/151

Ⅳ 教育調查與評價
13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的招生和就業問題分析【方建鋒】/160
14 2013年全國中小學生自殺問題調查【程平源】/175
15 地級教育行政網站信息公開的現狀及發展進路【張天雪 高 莎】/191
16 從“在傢上學”到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袁芳艷 劉鬍權】/201
17 教育培訓機構的現狀及趨勢研究【周翠萍】/213
18 高等教育普及化對教育公平影響分析【施永孝 吳 楊】/226

Ⅴ 教育滿意度
19 2013年公眾教育滿意度網絡調查報告【21世紀教育研究】院/233
20 幼兒園傢長教育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及啓示【李敏誼 丁芳華】/242

Ⅵ 附 錄
21 201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55
22 2012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報/262
23 2013年教育大事記/265
24 2013年度十大教育新聞/284
25 2013年高考語文作文題匯集/286
26 中國“在傢上學”北京共識/295
27 中國的教育問題,教育的中國問題
  ——2013年11月9日做客“嶺南大講堂”時的演講【葛劍雄】/297
28 我們期待什麼樣的中國教育【戴誌勇】/303
29 財政補貼公辦重點校是中國教育最大的不公平【郎鹹平】/306
30 我為什麼去深圳?【程紅兵】/310

Abstract/313
Contents/317

前言/序言


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4) 引言 2014年,中國教育事業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在深化改革、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教育作為國傢發展的基石,其發展狀況直接關係到國傢競爭力、社會公平以及人民福祉。本報告旨在全麵、深入地梳理和分析2014年度中國教育發展的整體態勢、重點成就、麵臨問題及未來趨勢,為政策製定者、教育工作者、研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提供一份具有參考價值的權威解讀。 第一章 宏觀環境與教育發展戰略 2014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這為教育發展帶來瞭新的宏觀背景。經濟結構的調整、科技創新的加速、社會結構的變遷以及國際環境的復雜性,都對教育提齣瞭更高的要求。本章將深入剖析影響2014年中國教育發展的宏觀因素,包括國傢經濟發展戰略、科技發展規劃、人口政策變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以及國際教育交流閤作的新動嚮,並重點闡述黨和國傢在這一時期提齣的關於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係列重要戰略部署,如“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深化、“三個麵嚮”辦學方嚮的堅持、教育公平的進一步推進、教育質量的提升、依法治教的強化以及教育的國際化發展等,分析這些戰略如何引領和塑造瞭2014年中國教育的發展方嚮。 第二章 學前教育:普惠與質量並重 學前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係的起點,其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兒童的終身發展。2014年,中國在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方麵取得瞭顯著成效。本章將重點分析學前教育的普及率、適齡兒童入園情況、公辦幼兒園與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發展狀況。同時,報告也將關注學前教育的質量提升,包括課程遊戲化理念的推廣、教師專業發展、以及科學保教水平的提高。我們將考察當前學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挑戰,如城鄉、區域和園所之間的資源不均衡,以及如何進一步健全學前教育的投入和管理機製,確保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第三章 義務教育:鞏固成果與均衡發展 義務教育是國傢強製推行的、免費的、普及的教育,是實現教育公平最核心的領域。2014年,中國在鞏固九年義務教育成果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推進區域、城鄉、校際間的均衡發展。本章將對義務教育的入學率、鞏固率、輟學率等關鍵指標進行詳細數據分析,並重點關注農村義務教育、留守兒童教育、隨遷子女入學以及特殊教育等薄弱環節的發展情況。報告將深入探討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措施,如教育投入的優化配置、教師交流輪崗、標準化學校建設、教育信息化推進等,並分析這些措施的實際成效與麵臨的挑戰,如優質教育資源如何更好地惠及所有學生。 第四章 高中階段教育:多樣化與內涵式發展 高中階段教育是承接義務教育、銜接高等教育的關鍵環節,其發展水平決定著人纔培養的質量和國傢未來發展潛力。2014年,中國高中階段教育呈現齣多樣化發展和內涵式提升的特點。本章將分析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規模、結構和質量。我們將重點探討普通高中教育的課程改革、教學模式創新、以及如何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同時,報告也將深入分析中等職業教育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升技能人纔培養方麵的作用,包括校企閤作、工學結閤、專業設置與産業需求對接等。我們將關注如何進一步提高高中階段教育的吸引力,縮小普通高中與職業教育的差距,並探索多元化升學通道的建設。 第五章 高等教育:質量提升與創新驅動 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人纔、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服務國傢戰略需求的重任。2014年,中國高等教育進入深化內涵式發展、提高質量的關鍵時期。本章將聚焦高等教育在規模擴張、結構優化、質量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麵的發展成就。報告將對高校招生規模、學科專業設置、人纔培養模式改革、教學質量保障體係建設進行深入剖析。同時,我們將關注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對接國傢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産學研協同育人,鼓勵學生創新創業。此外,本章還將探討高等教育國際化戰略的實施情況,以及如何應對高等教育普及化帶來的挑戰,如畢業生就業壓力、高等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等。 第六章 職業教育:服務經濟與提升技能 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纔、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就業創業和適應産業升級的重要途徑。2014年,中國職業教育緊緊圍繞服務國傢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不斷加強內涵建設,提升人纔培養質量。本章將重點分析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包括招生規模、專業設置、辦學模式、校企閤作、就業去嚮等。報告將深入探討如何深化産教融閤、校企閤作,推動職業教育與産業發展的緊密對接,提高人纔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同時,我們將關注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提升、技能人纔隊伍建設以及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並分析如何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的政策支持體係,使其更好地發揮在經濟轉型升級中的支撐作用。 第七章 教師隊伍建設:師德為先與專業發展 教師是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因素,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決定性力量。2014年,中國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將師德師風建設擺在突齣位置,並積極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本章將詳細分析各級各類教育係統教師隊伍的規模、結構、素質和能力狀況。報告將重點關注師德師風建設的成效與挑戰,如師德失範現象的治理,以及如何構建有效的師德評價和監督機製。同時,本章也將深入探討教師專業發展體係的構建,包括教師培訓、職稱評聘、職業發展通道等,分析如何為教師提供更多成長空間和發展機會,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和專業素養,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第八章 教育公平:攻堅剋難與製度保障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尺。2014年,中國在促進教育公平方麵持續發力,著力解決教育發展中的不均衡、不充分問題。本章將聚焦教育公平的重點領域,包括城鄉教育一體化、區域教育協調發展、弱勢群體教育保障(如農村留守兒童、隨遷子女、傢庭經濟睏難學生)、特殊教育發展等。報告將梳理和評估2014年國傢在促進教育公平方麵齣颱的政策措施,如教育投入的重點傾斜、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的完善、教師交流輪崗製度的推進、以及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教育的支持。我們將分析這些政策的實際效果,並探討當前教育公平領域仍然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如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隱性壁壘等,並提齣進一步完善教育公平製度保障的建議。 第九章 教育治理與改革:依法治教與評價體係 教育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國傢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中國在推進教育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麵邁齣瞭重要步伐。本章將圍繞依法治教、教育評價體係改革、教育督導機製建設、教育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等方麵進行深入分析。報告將重點關注法律法規的修訂與實施情況,如《教育法》、《教師法》等,以及它們在規範教育行為、保障教育權利方麵發揮的作用。同時,本章也將深入探討教育評價體係改革的進展,包括素質教育評價、學校辦學水平評價、教師績效評價等,分析如何建立科學、公正、多元的評價機製,引導教育朝著更加健康、可持續的方嚮發展。此外,報告還將評估教育督導在促進依法治教、提升教育質量方麵發揮的作用,並探討教育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成效與未來方嚮。 第十章 教育信息化:數字時代下的變革 教育信息化是實現教育現代化、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戰略支撐。2014年,中國在教育信息化建設方麵取得瞭顯著進展,但仍麵臨諸多挑戰。本章將深入分析教育信息化在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應用、教師信息素養、學生信息能力、以及在綫教育發展等方麵的現狀。報告將重點關注“三通兩平颱”建設的推進情況,以及教育信息化如何支撐教學模式改革、個性化學習、翻轉課堂等新理念的實踐。同時,我們將探討教育信息化在縮小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方麵的潛力,並分析數字時代下教育麵臨的挑戰,如信息安全、數字鴻溝、以及如何構建更加開放、共享、融閤的教育信息生態係統。 第十一章 教育對外開放與國際交流閤作 教育對外開放是提升國傢教育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2014年,中國在教育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閤作方麵取得瞭積極進展。本章將分析來華留學、齣國留學、中外閤作辦學、教育人文交流等方麵的現狀與趨勢。報告將重點關注如何吸引優質國際教育資源,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以及如何鼓勵中國學生“走齣去”,拓展國際視野。同時,本章也將探討在國際教育交流閤作中麵臨的挑戰,如如何應對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競爭,以及如何推動中國教育理念和模式走嚮世界。 結論與展望 2014年,中國教育事業在攻堅剋難中砥礪前行,在改革創新中穩步發展,取得瞭令人矚目的成就。然而,與建設教育強國的目標相比,與人民群眾對更高質量、更加公平教育的期盼相比,中國教育仍麵臨諸多亟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本章將對2014年中國教育發展的整體成就進行總結,並在此基礎上,深刻剖析當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突齣矛盾與挑戰,如教育資源配置的結構性失衡、教育評價體係的導嚮性問題、教師隊伍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以及如何有效應對科技革命對教育的深刻影響等。最後,報告將對中國教育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提齣在新時代新背景下,中國教育應該堅持的發展理念、努力的方嚮和重點關注的領域,以期為中國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益的啓示與參考。

用户评价

评分

從內容編排的節奏感來看,這本書的結構是典型的年度工作匯報模式:先總體概覽,再分門彆類地深入探討各個層級(學前、基礎、高等、職業教育等)。這種結構帶來瞭極強的條理性,你確實可以清晰地瞭解到中國教育在不同闆塊的年度進展。然而,這種清晰也帶來瞭一種平鋪直敘的乏味感。每一個闆塊的論述都遵循著“現狀—問題—對策”的標準模闆,雖然邏輯嚴密,但讀到後半部分,不免産生一種“換湯不換藥”的疲倦感。尤其是在探討一些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時,比如教育公平、創新能力培養等宏大議題時,文中的解決思路往往趨於保守和漸進,缺乏那種能讓人眼前一亮的、突破性的改革設想。感覺作者們似乎更專注於“如何把現有係統維護好、運行更平穩”,而不是“如何推倒重來,構建一個更適應未來挑戰的新係統”,這使得閱讀的激情很難被持續點燃。

评分

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的學術專業性毋庸置疑,它針對教育領域的專業術語運用得爐火純青,圖錶和統計分析部分更是展現瞭其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但對於一個非教育學專業齣身的讀者而言,消化這些內容構成瞭一道不小的門檻。每一個章節的論述都建立在對特定教育理論和政策背景的深刻理解之上,如果缺乏前置知識儲備,很容易在閱讀中迷失在大量的專業名詞和復雜的模型構建裏。我不得不時常停下來,查閱一些相關的政策文件背景,纔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為何如此論斷。這種閱讀過程,與其說是一種知識的汲取,不如說更像是一次高強度的專業知識測試。我原以為藍皮書會提供一座“知識的橋梁”,將深奧的教育研究成果平易近當地展示給更廣泛的社會群體,但實際上,它似乎更傾嚮於服務於同行學者和政策製定者,其內部的“黑話”和邏輯鏈條,讓普通讀者需要付齣額外的努力纔能窺見其全貌。

评分

總體而言,這本書是一份極具參考價值的“官方檔案”,它詳盡地記錄瞭特定年份中國教育體係的運行狀態,是研究特定時期教育政策走嚮的必備材料。它的價值在於其數據的可靠性和框架的宏觀性,為理解國傢層麵的教育戰略提供瞭堅實的基礎。但從一個渴望獲得啓發和批判性思考的讀者的角度齣發,它給予的“答案”多於“提問”。閱讀完畢後,我腦海中留下的更多是各種政策名詞和統計數字的堆砌,而不是對教育本質的深刻洞察或對教育未來發展的強烈預感。它成功地扮演瞭“記錄者”的角色,卻未能完全擔負起“引領者”或“挑戰者”的使命。這本書更像是教育領域的一麵鏡子,忠實地反射齣所處的環境,但鏡麵本身,卻被一層厚厚的、規範化的學術薄膜所覆蓋,使得鏡後的真實世界,顯得有些模糊不清。

评分

說實話,我對這種年度藍皮書的期待,往往是能提供一些“非共識”的討論空間,或者至少能揭示齣一些隱藏在光鮮數據背後的結構性矛盾。然而,翻閱這本書的時候,我體會到瞭一種強烈的“官方語境”的約束感。行文邏輯非常嚴謹,論證過程滴水不漏,每一個結論都似乎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但正是這種“無懈可擊”,反而讓人在思想上難以産生真正的碰撞和共鳴。我一直在尋找那些能讓我拍案叫絕的犀利批判,或是那些挑戰現有框架的創新性建議,但這本書更像是在為既定的教育方針提供堅實的注腳和背書。它在“總結成績”和“規劃未來”的框架內遊刃有餘,對於那些處於教育鏈條末端的普通人——比如正在為擇校焦慮的傢長,或者對專業設置感到迷茫的學生——他們最迫切的需求和睏惑,在這裏似乎被抽象化處理瞭,變成瞭需要被“優化”的變量,而不是需要被傾聽的聲音。這種高屋建瓴的視角,雖然保證瞭報告的權威性,卻犧牲瞭一部分作為社會觀察者應有的敏銳度和批判力。

评分

這本厚重的報告集,一入手就給人一種沉甸甸的學術分量感,封麵設計簡潔,色調偏嚮莊重,透露齣其內容的嚴肅性。我原本是帶著對當前教育體製改革方嚮的好奇心翻開的,希望能從中窺見一些宏觀的政策脈絡和數據支撐。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其中時,感受到的更多是一種來自官方視角下對既有成就的梳理與對未來趨勢的審慎預判。它像是一份年度體檢報告,詳細記錄瞭過去一年教育領域的各項“生理指標”,從基礎教育的普及率到高等教育的結構優化,數據詳實得令人贊嘆,但有時也讓人覺得,那些冰冷的數字背後,似乎缺少瞭一點點鮮活的個體經驗的溫度。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放慢速度,對照著自己對某些教育現象的模糊印象,試圖在這些宏大的敘事中尋找一個具體的落腳點。比如,關於城鄉教育差距的論述,雖然列舉瞭大量的財政投入和資源配置數據,但對於鄉村教師的實際工作壓力、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等微觀議題,著墨不多,這使得整體的閱讀體驗,在深度上略顯不足,更像是一份閤格的宏觀政策解讀文件,而非一份深入社會肌理的田野調查。

评分

有几篇还不错,但都是一些普惠教育研究,对一些核心领域不敢发声,不符合蓝皮书的一贯风格,仅作收藏。

评分

买来送人的,朋友说不错!

评分

4%“达标”之后人们更为关注的是政府建立教育投入可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公平有效的资源分配机制。据2013年度对中国30个主要城市公众教育公平感调查,多数公众积极评价近年来教育公平改善的状况,但仍有二成多的公众对彻底治理择校热缺乏信心。

评分

对于正在从事教育信息化的我来说,很有意义。

评分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开卷有益。

评分

农村学校调整顺应学龄人口减少的变化,但西部农村学生上学距离过远,农民家庭教育负担加重,导致出现新的辍学现象。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资源的获得和家庭资源的获得上弱于城镇儿童等其他儿童群体,这些差别通过教育资源和家庭资源而延伸到儿童成长的各个方面。针对农村教育问题,教育部出台政策,提出“底部攻坚”,重点解决好村小、教学点的教师问题。台湾政府发展教育的经验对大陆发展农村教育、改变农村面貌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各地异地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是实质性的高考改革的“破冰”之举,然而,彻底解决异地高考问题要与高考改革相结合,大力推进重点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评分

还可以吧 ……………………

评分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宣示了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改善教育民生、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的理想。

评分

农村学校调整顺应学龄人口减少的变化,但西部农村学生上学距离过远,农民家庭教育负担加重,导致出现新的辍学现象。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资源的获得和家庭资源的获得上弱于城镇儿童等其他儿童群体,这些差别通过教育资源和家庭资源而延伸到儿童成长的各个方面。针对农村教育问题,教育部出台政策,提出“底部攻坚”,重点解决好村小、教学点的教师问题。台湾政府发展教育的经验对大陆发展农村教育、改变农村面貌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各地异地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是实质性的高考改革的“破冰”之举,然而,彻底解决异地高考问题要与高考改革相结合,大力推进重点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