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傢真的會傷人嗎?天纔和瘋子的界綫是什麼?童年創傷對人生影響到底有多大?患多動癥和自閉癥的孩子是不正常嗎?他的身體裏住著另一個人是怎麼迴事?精神分裂又是怎麼一迴事?看紙上真人秀《你正常嗎?》許添盛醫師精準狠剖析病例,為你解讀中國男女老少的內心世界。
內容簡介
在我們生活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常常被視為瘋子、不正常的人,或被關起來打針吃藥,或被視為大腦失衡,很少有人用正常的眼光看待他們。殊不知天纔和瘋子往往隻有一綫之隔。“不一樣”並不一定代錶“有病”,更不代錶“心理變態”,或許在他們錯亂的意識下,還有個更加寬廣、美麗的自我存在。
是誰在“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畫下那一道界綫?傢真的會傷人嗎?外麵的世界也不安全?他的身體裏住著另一個人是怎麼迴事?看精神科醫生許添盛用庖丁解牛的方法剖析病例,深度解碼精神疾病。當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伴你左右的除瞭傢人朋友還應該有《不正常也是一種正常:精神病人的人格整閤療法》,它將告訴你所有問題的答案,帶你走齣痛苦,走嚮健康!
作者簡介
許添盛,颱灣知名精神病專科醫師,畢業於颱北醫學院,曾任颱北市立仁愛醫院傢庭醫學科專科醫師,颱北市立療養院精神科、颱北縣立醫院身心科主任。
許醫師20多年來潛心鑽研常見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的成因和有效治療方法,強調身心閤一,注重心理調治,並身體力行。近年來,他為服務大眾和推廣身心健康的觀念及有效心理療法,全身心投入寫作和齣版、辦講座和開專欄、看門診和做谘詢,希望讓更多的人瞭解身心閤一的整體健康觀念。他在颱灣成立瞭“身心靈健康成長團”、“癌癥病患者成長團”等,並應邀在颱灣地區各城市、香港地區、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和中國大陸舉辦大型身心健康講座,好評如潮。現已齣版著作和有聲書20多種。
多年來,他所捐齣的所有著作版稅和谘詢所得,惠及颱灣、香港地區和加拿大,在海外享有盛譽。他喜愛寫作、演講及禪修,曾為颱灣《聯閤報》?心靈版、《大成報》?心靈推手版等大眾媒體的專欄作傢。
內頁插圖
目錄
I
推薦者序
將心比心
V
序言
一綫希望的曙光
精神病人是不是定時炸彈?
精神病人大多是“亂自己”
他們“怕”正常人,比正常人“怕”他們來得多
心靈上是個小孩,缺乏心理上的“防護罩”
反社會性人格:缺乏同理心的一群
精神分裂到底會不會好呢?
被睏在優越的自己與低賤的自己之間
重要的身心靈治療觀點
精神分裂是怎麼一迴事?
精神分裂癥會齣現哪些癥狀?
正常人會不會齣現幻聽或幻視?
精神分裂的人格:早期人類的遺跡
精神性基因的缺陷
與潛意識接觸,沒有好下場?
精神分裂是現象而非病態,他們需要幫助而非矯正
他們都覺得自己沒病
做白日夢,感受自己精神活動的喜悅
親子關係裏,有不能談論的禁忌嗎?
一旦遇到逆風球,就完全崩潰瞭
那麼,你就為我的生命負責吧!
你能容忍孩子錶現真實的自我嗎?
如果你不相信我所說的,你怎麼治療我?
誰在“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畫下那一道界綫?
尊重人性、尊重潛意識、尊重癥狀的醫療觀
協助病人讀齣“癥狀”的意義
其實就是“次人格現象”
醫學界對精神病仍是霧裏看花
身心靈角度的新定義:“次人格”現象
錄音機理論:潛意識會錄下自我批判的聲音
你的生活是否過得膽戰心驚?
我是不是瘋瞭,有另一個人住在我身體裏麵!
自我麵對,你就能拿迴“次人格”的力量
他齣於需求而沉浸其中
精神分裂會自行痊愈嗎?
潛伏期:在兩個人格之間遊移不定
急性發作期:主人格麵臨強大危機
混亂期:“次人格”擔任主角
次人格·附魔·童年創傷
可憐的傢庭主婦變成高高在上的皇後
把次人格的能力拿迴自己身上
麵對“想自殺的人其實就是自己”
強迫性的“自我對話之旅”
精神病患,其實都有治療的契機
藉由生病發作齣來的自己,纔是他最想當的自己
孩子發病瞭,怎麼辦?
讓整個傢庭一起來接受傢族治療
一個“快快樂樂,吃喝玩樂”的人生
是否孩子根本在抗拒你所過的人生?
這個傢沒有“真實情感”的交流
從小把自己心靈一分為二的孩子
真正的教育改革,是心靈的交流與教育
“我會接受你對我的不滿,請你放心!”
孩子行為背後的內在,需要我們去瞭解和支持
分裂,也發生在孩子與傢庭成員之間
矯正人類社會過度現實和樣闆化的部分
使用安非他命,會得精神病嗎?
你的孩子在“用安”嗎?
和一般精神病有什麼不同?
釋放自信心、安定感、自我肯定能量
藥物無法治愈使用安非他命的欲求
創造齣接納、鼓勵、正麵的環境
透過改變醒睡模式來改善病情
找到存在價值,活齣自我肯定
超能力?前世?還是意識擴展?
在幻覺裏被性侵害的少女
對於“性”,渴求又壓抑
所有的魔都是“心魔”
前世吉光片羽的記憶
精神病現象:不健康的意識擴展
年紀大瞭,進入意識轉變狀態
建立支持意識擴展的信念係統
巨大的恐懼與人格不安全感
外麵的世界很不安全,對不對?
麵對這類病人,不免讓我感觸良多
從龜縮瞭三四十年的硬殼裏探齣頭來
對谘詢師來說,幾乎就是一種解碼遊戲
因為恐懼,主人格嚇得躲瞭起來
如何牽引病人走嚮外在世界
重新迴溯從小到大內心的恐懼與真實的情感
預防精神病,從兒童做起
我這輩子從來沒有自己做過主
多動癥:被忽略的小小心靈
治療多動癥,不見得一定要靠藥物
不要剝奪孩子的自主學習機會
引導孩子走自己的人生,而非告訴他應該走什麼路
唐氏癥:過度理性的社會,缺乏全然的情感
自閉癥:人類塵封瞭自己的內心
玩“自己意識上的過傢傢”
自殺意念:爸媽為何把我生下來?
藥物治療,人格整閤治療
應該迴歸小區,還是住進療養院?
藥物取嚮的治療會有哪些弊病?
身心靈人格整閤治療法
主編執筆後記
反正,書名取得真好
精彩書摘
你一定看過一種人,走在路上自言自語,指天罵地,神情特異,或許身上還有股令人掩鼻的臭味,搞不好個把月沒洗澡瞭,“這人八成是精神病!”你心裏馬上恐慌起來,離他遠遠的。事實上,身為精神科醫師,首先我想告訴大傢,精神病人大多是“亂自己”。我們在臨床上看到的精神病人,很多癥狀都屬於自己內在的精神混亂,以及自身分裂人格之間的衝突矛盾,他們並不會毫無來由地直接騷擾旁人,或對社會造成重大危害。
我們實際來檢視社會上重大的經濟犯罪案件,比如掏空公司幾十億元、上百億元等,緻使人心惶惶,對群體損傷程度也高——這類組織縝密的智能型犯罪案件,並非精神病人力所能及。換句話說,如果精神病人具有犯罪行為,基本上都不是預謀式的。從統計數字上來講,精神病人擾亂社會被通報警方的比例雖然不低,但涉及重大刑事案件,或犯罪嚴重度和殺傷力的比率,並不高於一般人。
精神病人的犯罪對象,很少針對陌生人,而大多是自己的傢人——幾乎是與他關係很近、影響深遠的“主要照顧者”(significantothers)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和病人的精神癥狀有關,比如在發病前,他對傢人百依百順、逆來順受,或許爸爸很嚴格,而他嚮來忍氣吞聲、不敢反抗,直到精神疾病發作,內在壓抑已久的能量、想要展現自己力量的聲音齣來瞭,因此病人可能口齣惡言、威脅要殺爸爸,等等。這和長期以來與傢人之間的恩怨糾葛脫不瞭乾係。記得我在市療任職時,曾有個急診的精神病個案,乍見他的到來,那幕景象令我至今難忘——他手上牢牢握著一撮連著頭皮的頭發!那是一位警察的頭皮!原來,這位病人的服藥順從性不佳,他急性精神病發作時,産生一些混亂行為,比如在傢中陽颱焚燒報紙、在房間裏收集許多髒亂物品、拒絕服藥、大吼大叫,而傢人的斷然製止,引起他的強烈反抗。當他得知傢人通報警察、欲強製將他送醫時,便在手中暗藏一把小刀,等要帶他就醫的警察一靠近,便冷不防把對方的頭皮削瞭一小片下來。這樣的犯罪案件,究其根本原因,是基於個案“自我保護”的心態,有些精神病人,甚至寜死也不肯被送進精神病院。
他們“怕”正常人,比正常人“怕”他們來得多
精神病病人的犯罪現象,往往發生在與傢人産生意見衝突、傢人將之強製就醫和吃藥打針的過程中,齣於防止自己被送醫而齣手傷人,並非隨意在街上尋找無辜的路人下手。此外,他們也會因精神癥狀影響,而進行很粗糙、臨時起意的行為,比如拿刀挾持公交車司機開往“立法院”陳情的例子,就是在心理上覺得自己被迫害。這類犯罪性質屬於幼稚型、衝動型,與恐怖分子冷靜周詳地策劃犯罪、動輒以炸彈攻擊的行為大相徑庭。
如果對精神分裂個案作智力測驗或功能評估,包括肢體運作的精細度、思考的邏輯性,都是下降的,因此,策劃周密的犯罪計劃不可能是一個典型的精神病人做得齣來的。相形之下,他們在犯罪案件的錶現上可笨拙得多瞭。我之前有個吸食安非他命的精神病個案,警察覺得他神色有異,臨檢攔截下來,他竟然主動告知警方自己身懷利器。這位個案隻純粹因為缺乏安全感,有被害妄想,於是買刀保護自己,他也非常老實地承認,沒有傷害彆人的意思,並不會刻意迴避警方偵訊或再三地犯罪。
……
前言/序言
將心比心
王季慶
有句英文是這麼說的:It takes one to know one,和“將心比心”有某種程度的類似。不過,前者似略帶瞭一點負麵的“暗示”——自己有某種傾嚮、毛病,纔瞭解有同類問題的彆人;後者則比較中性,與“同理心”差不多。讀瞭許添盛醫師這本“文情並茂”的精神疾病剖析,我心想,也許他是位難得的能將心比心的天纔,而我,則是個可以對個案“同病相憐”的人,在與個案對談的過程中,常常看到許醫師在本書中描寫的種種,同時也照見自己心思和信念的幽微處。
是啊,還記得高中時便讀瞭弗洛伊德的《病態心理學》。因為從小就常默默觀察和感受人性,尤其“病態地”對“病態心理”深感興趣,差一點便想去考心理係瞭,可是感覺當時對心理學的研究恐怕未臻成熟,乃打消此念。
我從來也沒把自己當作“正常人”,且認為正常和不正常並沒有絕對的標準,隻有程度上的差異。迴首一生,與好不正常也是一種正常
多不正常的“狀況”——焦慮、強迫性、恐慌、憂鬱和自閉——也曾擦肩而過,隻不過沒有達到被定義為病態的程度。
想起一件有趣的往事:當年我有點自閉地埋頭翻譯瞭《先知》,由於純文學齣版社林海音女士的認可而得以麵世。後來,《純文學月刊》辦瞭個活動,要求他們各個作者的另一半寫篇東西來介紹作者。我的另一半“麵有難色”,我便自告奮勇地說,讓我以他的名義來描寫一下自己好瞭。馬上振筆疾書寫下一篇短文,月刊也照登瞭。不過,林海音女士不太滿意,也許站在愛護晚輩的立場,她覺得文中把我形容得太過分,有點“負麵”,我自己倒覺得很貼切、很滿意。現在想想,猶不禁莞爾。那個“我”被描寫得充滿瞭矛盾,不過,不像許醫師講的主人格和次人格的矛盾,主人格著急壓抑他不認可的特質,最後卻被次人格冒上來取而代之,形成瞭所謂的精神分裂。似乎我比較像是情感性精神病或躁鬱癥,常常在“兩極”之間擺動,一下子超樂觀,一下子又墜入黑暗的深淵;有時頭腦清楚、瞭瞭分明,有時情感澎湃、不知理性為何物。
啊,好險!我真的可能會越過那條正常、不正常的隱形界綫呢!為什麼至今未曾進入“杜鵑窩”?也許我的自我夠強大?也許我的自我夠彈性?也許我一直抱著好奇的心情在觀察、體驗和麵對這一切過程,而沒有將自己的搖擺、矛盾定罪為“不正常”,反而能接受、欣賞,並去深入探究它?閑話少說,許醫師深研“身心靈”十數年(很快便將晉入“數十年”瞭),一嚮以作“說法者”為己任,深信自己在身心靈醫學上會成為一位“開山祖”,而且秉持著“人生有夢、築夢踏實”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地將他的夢實現齣來。麵對他不倦的精神和不屈不撓的信心,我曾笑問他是否有“躁鬱癥”。不過,我隻觀察到他正麵、積極的“躁”麵,
推薦者序
而沒有“鬱”麵。
我一直對他在這個領域中的錶現深為欽佩。天賦異稟的他,融匯他在傳統精神科所學,卻不為囿限,貫通臨床上的實戰經驗,發展齣有彆於一般以生物學為基礎及以精神分析為基礎的精神醫學,通透一個人身心靈的密切關聯,不僅在精神疾病的形成和治療上有重大突破,並且以其身為傢庭醫學科與精神科雙專科醫師的身份,探究心靈對身體的影響。我常說,所謂“修行”,就是自我認識、自我療愈和自我救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建立瞭一個深厚龐大的思想體係,而許醫師的各本著作,卻能藉活潑有趣的“說法”,無形中將那些暮鼓晨鍾似的理念深深植入你心中,或喚醒你本自具有的真知,從而打開人生的一扇窗,讓真理照見,而喜悅滿溢。
不正常也是一種正常:精神病人的人格整閤療法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為治療精神疾病提供一種探索
評分
☆☆☆☆☆
還沒看 不知道怎樣 ,朋友買的
評分
☆☆☆☆☆
許醫師20多年來潛心鑽研常見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的成因和有效治療方法,強調身心閤一,注重心理調治,並身體力行。近年來,他為服務大眾和推廣身心健康的觀念及有效心理療法,全身心投入寫作和齣版、辦講座和開專欄、看門診和做谘詢,希望讓更多的人瞭解身心閤一的整體健康觀念。他在颱灣成立瞭“身心靈健康成長團”、“癌癥病患者成長團”等,並應邀在颱灣地區各城市、香港地區、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和中國大陸舉辦大型身心健康講座,好評如潮。現已齣版著作和有聲書20多種。
評分
☆☆☆☆☆
是誰在“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畫下那一道界綫?傢真的會傷人嗎?外麵的世界也不安全?他的身體裏住著另一個人是怎麼迴事?看精神科醫生許添盛用庖丁解牛的方法剖析病例,深度解碼精神疾病。當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伴你左右的除瞭傢人朋友還應該有《不正常也是一種正常:精神病人的人格整閤療法》,它將告訴你所有問題的答案,帶你走齣痛苦,走嚮健康!
評分
☆☆☆☆☆
我們實際來檢視社會上重大的經濟犯罪案件,比如掏空公司幾十億元、上百億元等,緻使人心惶惶,對群體損傷程度也高——這類組織縝密的智能型犯罪案件,並非精神病人力所能及。換句話說,如果精神病人具有犯罪行為,基本上都不是預謀式的。從統計數字上來講,精神病人擾亂社會被通報警方的比例雖然不低,但涉及重大刑事案件,或犯罪嚴重度和殺傷力的比率,並不高於一般人。
評分
☆☆☆☆☆
沒什麼用的,隨便看看
評分
☆☆☆☆☆
精神病病人的犯罪現象,往往發生在與傢人産生意見衝突、傢人將之強製就醫和吃藥打針的過程中,齣於防止自己被送醫而齣手傷人,並非隨意在街上尋找無辜的路人下手。此外,他們也會因精神癥狀影響,而進行很粗糙、臨時起意的行為,比如拿刀挾持公交車司機開往“立法院”陳情的例子,就是在心理上覺得自己被迫害。這類犯罪性質屬於幼稚型、衝動型,與恐怖分子冷靜周詳地策劃犯罪、動輒以炸彈攻擊的行為大相徑庭。
評分
☆☆☆☆☆
還沒看 不知道怎樣 ,朋友買的
評分
☆☆☆☆☆
在我們生活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常常被視為瘋子、不正常的人,或被關起來打針吃藥,或被視為大腦失衡,很少有人用正常的眼光看待他們。殊不知天纔和瘋子往往隻有一綫之隔。“不一樣”並不一定代錶“有病”,更不代錶“心理變態”,或許在他們錯亂的意識下,還有個更加寬廣、美麗的自我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