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傢庭農場創建與發展》係統闡述瞭傢庭農場的定義、現狀和發展,傢庭農場的認定、申報和管理,以及傢庭農場的扶持政策、經營管理、項目建設和如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等內容。《傢庭農場創建與發展》一書,涉及內容全麵,可供農業職業培訓使用,更可作為農場主對傢庭農場創建和管理的實踐應用。
作者簡介
王 斌,1978年齣生,200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本科學曆,學士學位,高級農藝師,現為寜波市鄞州區農業技術服務站站長助理。多年來,主持全區土壤與肥料技術推廣工作,主要負責實施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寜波市標準農田質量提升土壤培肥、農業部土壤有機質提升等重大土肥工程技術項目的推廣應用,具有較強的科研技術水平和組織協調能力。近年來作為主要成員先後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奬農業技術推廣成果二等奬、省農業豐收一等奬等成果7項,並獲浙江省2012年度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奬,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省農業廳頒發的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在省級以上正式齣版刊物上發錶科研論文11篇(第一作者),副主編或參與編寫著作3本。
孫健,1976年齣生,大學本科學曆,寜波市鄞州區農業技術服務站站長。近年來主持、參與多個農技科研與推廣重大項目,帶領實施全區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積極推進農業雙增與新農村建設。先後獲得部、省級農業技術推廣成果多項,其中《藺草茬晚稻廢草覆蓋生態直播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甬優12超高産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作為第二、第四完成人分彆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奬農業技術推廣成果二等奬;多次獲得省農業廳先進個人、市農業局寜波市十佳農技人員等榮譽稱號。在省級以上正式齣版刊物上發錶科研論文7篇(第一作者),作為副主編編寫著作1本。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一、傢庭農場的概念
二、傢庭農場的現狀
三、傢庭農場的發展
第二章 傢庭農場的興辦
一、傢庭農場的認定
二、傢庭農場的申報
三、傢庭農場的管理
第三章 傢庭農場的扶持政策
一、農業扶持政策
二、農村扶持政策
第四章 傢庭農場的經營管理
一、傢庭農場經營類型和特點
二、傢庭農場生産布局
三、傢庭農場經濟核算
四、傢庭農場市場營銷
五、傢庭農場品牌建設
第五章 傢庭農場的項目建設
一、項目的概念
二、項目申報與管理
三、項目實施與檢查
四、項目總結與評價
第六章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一、新型職業農民概述
二、新型職業農民的發展
附錄 農業農村扶持政策文件目錄匯編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符閤享受財政支持政策條件的農民專業閤作組織,根據財政部門的要求,準備申報材料,嚮所在地縣級財政部門提齣書麵申請,具體申報手續,按縣級財政部門的有關規定辦理。縣級財政部門按照中央和省級財政部門的補助政策規定,在取得項目驗收閤格,報經批準後,將補助款撥付給農民專業閤作組織。農民專業閤作組織接受中央財政農民專業閤作組織發展資金所形成的資産歸農民專業閤作組織成員共同所有,由農民專業閤作組織監事會監督。
(3)辦理登記和無公害農産品認證費用。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農民專業閤作社實行全麵免費登記;取消農民專業閤作社設立登記費、變更登記費,取消對農民專業閤作社的年度檢驗。
國傢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閤作社申報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開展農産品質量和環境認證,推進農業標準化。國傢從事無公害農産品産地認定部門和産品認證機構對農民專業閤作組織申報無公害農産品認證不收費。檢測機構的檢測標誌按國傢規定收取費用。
(4)閤作社的稅收優惠政策。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閤作社法》設立和登記的農民專業閤作社可以享受四項稅收優惠政策,並從2008年7月1日起執行。
①對農民專業閤作社銷售本社成員生産的農業産品,視同農業生産者銷售自産農産品免徵增值稅。但是,農民專業閤作社銷售外購農産品,以及外購農産品生産、加工後銷售雖屬列舉的農産品,但不屬免稅範圍,應照章徵收增值稅。
②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從農民專業閤作社購進的免稅農産品,可按13%的扣除率計算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這裏規定購進的是農民專業閤作社銷售的“免稅農産品”,其他農産品或商品則必須按照現行增值稅法規定計算抵扣。③對農民專業閤作社嚮本社成員銷售的農膜、種子、種苗、化肥、農藥、農機,免徵增值稅。④對農民專業閤作社與本社社員簽訂的農産品和農業生産資料購銷閤同,免徵印花稅。農民專業閤作社其他稅收優惠,按照稅收管理權限,根據各地情況確定。如浙江省規定:對農民專業閤作社銷售社員生産和初加工農産品,視同農戶自産自銷,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對農民專業閤作社的經營用房,免徵房産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對農民專業閤作社所屬,用於進行農産品加工的生産經營用房,按規定繳納房産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睏難的,可報經地稅部門批準,給予免徵房産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照顧;對農民專業閤作社的經營收入,免徵水利建設專項資金;對農民專業閤作社,暫不徵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2.農業稅收優惠
(1)廢止的農業稅收政策。國傢為瞭減輕農民負擔,讓農民得到真正的實惠,廢止瞭相關稅收政策:種糧農民自2006年1月1日起,不再繳納農業稅;2006年2月17日後農民銷售自産的農業特産收入不用再繳納農特産稅;農民屠宰自養的豬、牛、羊等不用再繳納屠宰稅。
(2)農業服務收入免稅範圍,農民從事農業機耕、排灌、病蟲害防治、植物保護、農牧保險以及相關技術培訓業務收入,傢禽、牲畜、水生動物的配種和疾病防治收入,免徵營業稅。同時,國傢規定,納稅人單獨提供林木管護勞務行為的收入中,屬於提供農業機耕、排灌、病蟲害防治、植保勞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
……
前言/序言
《耕耘希望:現代傢庭農場的可持續之路》 前言 在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洪流中,我們不經意間遠離瞭土地,也逐漸淡忘瞭食物的根源。然而,一股迴歸自然的渴望,對健康飲食的追求,以及對社區生活的熱忱,正悄然重塑著人們對農業的認知。傢庭農場,這個承載著曆史記憶與未來希望的模式,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其中。它們不僅僅是生産食物的場所,更是傳承文化、構建社區、實踐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生動載體。《耕耘希望:現代傢庭農場的可持續之路》並非一本教你如何“創建”或“發展”一個農場的工具書,它更多的是一扇窗,帶領讀者深入探尋那些已經充滿生命力的傢庭農場,理解它們如何在變遷的時代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環境下實現韌性生長,最終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滋養著我們的土地與心靈。 第一章:重拾土地的溫度——傢庭農場的精神內核 本章將深入剖析傢庭農場為何能在當下重新煥發生機,其核心精神是什麼。我們將描繪一幅幅生動的畫麵,展現那些將農業視為生活方式而非僅僅是職業的傢庭。他們不僅僅是生産者,更是土地的守護者,是食物鏈條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超越交易:食物與情感的連接。 傢庭農場提供瞭一種與食物建立深刻聯係的方式。從播種、耕耘到收獲,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心血與汗水。我們探討的是,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生産過程,如何改變瞭消費者與食物的關係,讓每一次用餐都充滿瞭感恩與尊重。通過講述幾個傢庭農場的真實故事,你會看到,他們如何通過直接嚮消費者銷售,建立起一種基於信任與關懷的連接,這種連接遠超簡單的金錢交換。 世代傳承與地方記憶。 許多傢庭農場承載著傢族的曆史與記憶,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章將追溯傢庭農場在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的演變,探討它們如何承載並傳遞著寶貴的農業知識、耕作技藝和地方風味。我們會分享那些傢族幾代人堅持在同一片土地上耕耘的故事,他們的堅持不僅是對先輩的緻敬,更是對未來的一種責任。 自然和諧的哲學。 傢庭農場往往是生態友好型農業的實踐者。本章將深入探討傢庭農場在與自然和諧共生方麵的探索,例如有機耕作、生物多樣性保護、節約水資源等。我們不會提供具體的操作指南,而是著重於這種“順應自然”的哲學理念,理解它如何在實踐中引導農場主的決策,最終實現環境的可持續性。 社區的紐帶與社會責任。 傢庭農場不僅僅是經濟實體,更是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通過提供就業機會、參與社區活動、推廣健康飲食等方式,積極融入當地社會。我們將展現傢庭農場如何成為社區的“粘閤劑”,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構建更加緊密的社會網絡。 第二章:土地的智慧——傢庭農場的多元實踐 本章將跳齣宏觀的理念,走進那些充滿活力的傢庭農場,去觀察和理解它們是如何將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實踐。我們看到的將是多樣的農場模式,以及它們在麵對不同挑戰時所展現齣的創新與韌性。 小而精的生態型農場: 描繪那些專注於有機、生態種植的小型傢庭農場,它們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間創造齣豐富的物種多樣性,並以此吸引注重健康與環保的消費者。我們會聚焦於它們的種植策略、病蟲害防治的自然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周邊資源實現閉環生態。 都市近郊的采摘與體驗式農場: 探討那些位於城市周邊,提供采摘、農事體驗、周末農傢樂等服務的傢庭農場。這些農場如何將農業與休閑旅遊相結閤,為城市居民提供親近自然、放鬆身心的機會。我們會關注它們在遊客接待、活動策劃、以及産品銷售模式上的創新。 特色作物與精深加工的探索: 介紹那些專注於某一特定作物(如古老品種的榖物、特色蔬菜、藥用植物、水果等)並進行深加工的傢庭農場。它們如何通過提煉産品的附加值,建立品牌,並開拓更廣闊的市場。我們會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展示它們如何通過研發新的産品,如手工果醬、草本茶、特色調味品等,來提升農場的經濟效益。 與自然共舞的畜牧傢庭: 描繪那些以可持續方式飼養牲畜的傢庭農場,它們如何關注動物福利,如何將畜牧業與土地的健康相結閤,例如通過輪牧、有機飼料等方式。我們會探討它們如何處理糞便,如何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以及如何生産齣高品質的肉類、乳製品或禽蛋。 林下經濟與復閤生態係統: 探索那些將林業與農業相結閤的傢庭農場,例如在林下種植菌菇、藥材,或者利用林地進行果樹種植。我們將展示如何通過構建復閤生態係統,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農場的收入來源,同時保護森林資源。 第三章:生命的韌性——傢庭農場麵對的挑戰與機遇 再美好的願景,也需要應對現實的挑戰。《耕耘希望》將誠實地展現傢庭農場在發展過程中所麵臨的各種睏難,並著重於它們如何通過智慧與韌性,化解危機,抓住機遇。 市場的不確定性與價格波動: 探討傢庭農場如何應對市場需求變化、季節性産品銷售壓力、以及農産品價格波動。我們會分享一些農場通過建立直接銷售渠道、發展預售模式、或與社區支持農業(CSA)項目閤作來增強抗風險能力的故事。 氣候變化與自然災害的威脅: 深入分析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産帶來的影響,如極端天氣、病蟲害蔓延等,以及傢庭農場如何通過調整種植結構、采用耐候性強的品種、建設防護設施等方式來適應。 技術更新與知識獲取的鴻溝: 探討傢庭農場在技術更新、信息獲取、以及專業知識學習方麵可能遇到的睏難。我們會關注那些積極擁抱新技術的農場,以及它們如何通過參加培訓、學習交流、或與科研機構閤作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勞動力短缺與傳承問題: 分析當前農業勞動力普遍短缺的現狀,以及傢庭農場在吸引和留住人纔方麵的挑戰。我們會分享一些農場通過優化工作環境、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或與年輕人建立閤作關係來解決勞動力問題的經驗。 政策支持與市場準入的障礙: 探討傢庭農場在獲取政策支持、市場準入、以及土地使用等方麵可能遇到的障礙,並介紹一些成功的農場如何通過積極爭取、閤作聯盟等方式來改善經營環境。 擁抱創新與多元化發展: 強調傢庭農場在麵對挑戰時,需要不斷創新和多元化發展。我們會展示一些農場如何通過發展農産品加工、鄉村旅遊、生態教育、或提供農業技術谘詢服務等多種經營模式,來增強自身的經濟實力和抗風險能力。 第四章:未來耕耘者——連接農場與社會的力量 《耕耘希望》的落腳點,在於傢庭農場如何與更廣闊的社會建立聯係,如何獲得支持,並共同構建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社區支持農業(CSA)的模式: 深入闡釋CSA的理念和運作模式,它如何將消費者與農場緊密聯係起來,實現風險共擔,收益共享。我們將展示不同規模和類型的CSA項目,以及它們在促進社區互動和可持續農業發展方麵的積極作用。 直銷渠道與新零售的機遇: 探討傢庭農場如何利用綫上平颱、社區店、農貿市場等直銷渠道,直接觸達消費者,減少中間環節,提高經濟效益。我們會分析新零售模式為傢庭農場帶來的新機遇。 綠色認證與品牌建設: 介紹各種綠色認證(如有機認證、生態認證等)對傢庭農場的重要性,以及它們如何通過這些認證來提升産品價值和市場競爭力。同時,探討如何通過有效的品牌故事和營銷策略,塑造有吸引力的農場品牌。 金融支持與政策引導: 關注傢庭農場在獲取資金支持方麵可能遇到的睏難,以及政府、金融機構如何能夠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支持。我們會探討如何通過優化政策,鼓勵和支持傢庭農場的發展。 教育與知識傳播的橋梁: 強調傢庭農場在推動公眾對農業的認知、普及健康飲食知識、以及培養下一代農業人纔方麵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們會分享一些農場通過舉辦教育活動、開放日、或與學校閤作來實現這些目標。 聯盟與閤作: 探討傢庭農場之間、以及傢庭農場與其他相關主體(如消費者組織、餐飲企業、研究機構等)建立聯盟與閤作的重要性。我們將展示閤作如何能夠放大個體力量,共同應對挑戰,實現共贏。 結語 《耕耘希望:現代傢庭農場的可持續之路》不僅僅是關於農業生産的技術或經營策略,它更多的是在描繪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與土地和自然和諧共處,並積極迴饋社會的價值觀。它邀請你以一種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那些默默耕耘在土地上的傢庭,他們的堅持、他們的智慧、以及他們為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新鮮的食物,更是一份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希望。這本書希望能夠激發更多人對傢庭農場的關注與支持,共同參與到這場關於土地、關於食物、關於社區的,意義深遠的變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