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菜花,甘蔗芽

苦菜花,甘蔗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薑淑梅 著
圖書標籤:
  • 底層人民
  • 苦難
  • 農村生活
  • 時代變遷
  • 女性命運
  • 傢庭倫理
  • 社會現實
  • 抗戰
  • 戰爭
  • 鄉土文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61165
版次:1
商品编码:1148840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苦菜花,甘蔗芽》是“六十學寫字,七十來寫書”的傳奇老奶奶薑淑梅2014年新作品。
  薑淑梅的處女作《亂時候,窮時候》曾入選“新浪2013年度三十大好書”“豆瓣2013年度受關注圖書”,得到鳳凰衛視、中央電視颱專題推薦,《新周刊》《南方周末》《讀者》專題報道,以及王小妮、梁文道、許戈輝等名傢鼎力推薦。
  《苦菜花,甘蔗芽》延續瞭《亂時候,窮時候》的風格,每個字都“釘”在紙上,每個字都“戳”到心裏,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平民史。

內容簡介

  

  《苦菜花,甘蔗芽》是薑淑梅的第二部作品,是《亂時候,窮時候》的姊妹篇。本書分為《老傢女人》《老傢男人》《百時屯》《在東北》四部分,延續瞭第一部的寫作風格,語言通俗凝練,帶有濃烈的鄉土氣息,記錄瞭作者親身與聞的中國老百姓的故事。
  第1本書《亂時候,窮時候》齣來以後,在北京開瞭個讀者見麵會。
  有個女孩想問俺啥,她叫瞭聲奶奶就哭瞭,一邊哭一邊說,說的啥俺沒聽清。
  她這麼難過,俺覺得對不起她,就說:“孩子,看俺的書不要哭,不要流淚,事都過去瞭。要是沒有這麼多苦難,俺也寫不齣這本書來。”
  俺這輩子跟彈花錘子似的,兩頭粗,中間細,經曆的事太多瞭。
  ——薑淑梅

作者簡介

  薑淑梅,1937年生於山東省巨野縣,1960年跑“盲流”至黑龍江省安達市,做瞭二十多年傢屬工。早年讀過幾天書,忘得差不多瞭。1997年學寫字,2012年學寫作。2013年4月起,部分文字刊於《讀庫》。
  作者閱曆豐富,曆經戰亂、飢荒年代,筆下故事篇篇精彩傳神,每個字都“釘”在之上,每個字都“戳”到心裏。部分文字麵世後,好評如潮,感動瞭眾多讀者和網友,為老人贏得瞭眾多“薑絲”。
  2013年10月,處女作《亂時候,窮時候》得到中央電視颱“讀書”、鳳凰衛視“名人麵對麵”、梁文道“開捲八分鍾”等專題推薦,《新周刊》、《南方周末》、《讀者》等專題報道,並入選新浪好書榜2013年度三十大好書、豆瓣讀書2013年度最受關注圖書。
  2014年8月,齣版第二部作品《苦菜花,甘蔗芽》。


精彩書評

  

  薑奶奶的書中,讓人驚訝的段落比比皆是。她的文字乾淨利落,不加評論,避免描述,對於往事,她有一種超脫的態度。她身上的質樸與真實,讓那些故事彌足珍貴。在她筆下,曆史變得如此真切,幾十年國傢民族的風雲變幻,化為瞭普通人身上的普通事。老人傢一輩子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教育,如今寫書也沒有技巧可以仰仗,但是她卻把傳統中國女性的美德融入到瞭寫作當中,讓那些故事顯得溫柔、善良。
  ——鳳凰衛視“名人麵對麵”許戈輝


  《亂時候,窮時候》齣版之後,很多人奔走相告,覺得是本奇書,寫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奇人。薑淑梅女士帶來的是一種民間草莽的聲音,不需要彆人替她代言,而是自己用筆寫齣來。她作品裏的事情,跟知識分子的書寫是不一樣的。她筆下的民間故事,有一種故事本身的力量,那種力量是你很難忘記,很難忽視的。
  ——鳳凰衛視“開捲八分鍾”梁文道

  我曾經很害怕變老,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這是想起來都覺得很恐怖的事。可是在讀完《亂時候,窮時候》,認識瞭作者薑淑梅老人之後,我對於老年的到來,開始有瞭一些勇氣。
  ——CCTV-10“讀書”李潘

目錄


俺的故事接著講/ 薑淑梅 001
老傢女人
女老缺 003
愛蓮 006
小妹 016
乾絕戶 025
三嫂 030
百時屯的媳婦 036
賠錢貨 039
傻閨女 044
洗頭 048
月亮地裏講故事 051
王門李氏 055
三樣飯 061
戲迷婆婆 063
大姥娘為啥擠眼睛 074
黃明珠 077
老傢男人
傢族長 089
被鬍子綁架的“親戚” 093
明白人 097
親爹找上門 100
窮得擔不起自己的名字 104
繼蔔 107
恨乎 112
士平 114
白果樹莊的傻子 118
四大爺還願 121
三哥 124
爺公公賣牛 131
百時屯
上黃水子 137
時傢場裏 141
百時屯的井 145
百時屯的廟 148
廟颱子 151
郭寺 154
鍋屋 157
熱死人 159
外扒戶子 161
瞎子傢 164
小時候咋玩 168
打架 173
穿戴 176
老輩子留下的規矩 179
趕會 190
種牛痘 193
吃蘋果 196
逮鵪鶉 198
於傢正骨 201
唱揚琴的 204
馮傢傢廟 206
傅傢茶爐子 210
在東北
逃荒 217
剛到東北 221
第一次蓋房 230
拉幫套的 234
五十多年前的狼 237
丁傢和狼 240
憶苦思甜會 243
提洪林 246
孫傢人 249
郭八 253
大病 256
車禍 259





精彩書摘

  女老缺
  百時屯的人都知道,來雲他娘是女老缺。
  老缺,就是鬍子。
  她爹就是老缺,傢住孫官屯,齣去弄錢,讓人在東湖裏弄死瞭。東湖裏在巨野東邊,聽說就是現在的微山湖那片,湖很多。
  那年,來雲他娘十八歲,大辮子過腿彎。聽說爹讓人弄死瞭,她把大辮子往頭上纏瞭幾道,騎著馬就去瞭東湖裏,給爹報仇。
  咋報的仇,百時屯人不知道,她也不說。
  在百時屯,來雲他娘跟俺娘最好,她比娘大十多歲,但得叫娘二奶奶。兩個人經常一邊抽煙,一邊說話。百時屯的女人裏,就她倆抽煙。
  她問:“二奶奶,人傢女人都不吸煙,你咋學會吸煙的?”
  娘說:“二兒子小時候,俺傢攤上官司,把俺愁得學會吸煙。”
  娘問:“你咋學會的?”
  她說:“俺爹叫人殺瞭,俺總想給俺爹報仇,想不齣好辦法,愁啊。報完仇,這煙戒不瞭瞭。”
  來雲他娘也裹腳瞭,裹齣來的是大腳,也就意思意思吧。人傢都是小腳女人,她這兩隻大腳往那兒一站,一看就像個母夜叉,說話也粗聲粗氣的。
  她說:“二奶奶,你可不知道,給俺爹報完仇,好人傢沒誰敢要俺。二十二歲那年,纔嫁到百時屯,當後娘,傢還窮,沒辦法。”
  嫁到百時屯以後,她生瞭三個兒子、兩個閨女。第一個兒子叫寶倉,生瞭寶倉,百時屯人都叫她“寶倉他娘”。二兒子叫來雲,這個兒子十六歲那年,讓她打齣去瞭,十年以後迴到百時屯。來雲是個窮八路,來雲他娘著急瞭,她給來雲說瞭個媳婦是二婚頭。兩人結婚三年,沒生孩子。一打聽,在原來的婆傢就不生,人傢纔休瞭她。來雲想離婚,來雲他娘攔著不讓,說“休瞭前妻沒飯吃”。
  來雲那時候已經是章縫區副區長,百時屯人不再叫她“寶倉他娘”,都叫“來雲他娘”瞭。
  有一次開會,來雲正在會上講話,來雲他娘拄著拐杖進來瞭,舉起拐杖就打來雲。事後,她學給俺娘聽:“俺不管開會不開會,娘個×,不聽俺的俺就打!”
  打也沒攔住來雲離婚,來雲後娶的媳婦是他自己找的,新媳婦躲著婆婆不敢見,怕挨打。原來那個媳婦嫁到百時屯的西頭時傢,兩年後生瞭個兒子。聽說,這媳婦死的時候,棺材還是來雲給買的。
  俺記事的時候,來雲娘快六十歲瞭,愛打抱不平,好罵人,不怕得罪人。土改的時候,也不知咋得罪瞭農民會會長,要開她的會,鬥她。
  幾個民兵去她傢,叫她去開會,她去瞭。她一走到,民兵就叫她站到中間。她大聲說:“叫俺開會,這是要開俺的會呀!奶奶個×,開吧!”
  那些人都喊口號:“打倒惡霸!”
  她喊:“你屙犁子!屙大牛!”
  那些人再喊:“打倒惡霸!”
  她喊:“你屙耙!屙犁子!屙大牛!屙大馬!”
  農民會會長叫兒童團的孩子去尿她,她說:“俺看哪個王八羔子敢尿俺?俺把你的小雞巴揪下來!”
  那些孩子誰也不敢靠前。
  農民會會長一看,整不服她,就散會瞭。
  從那以後,她罵會長更起勁瞭。她兒子來雲在章縫當官,誰能咋著她?會長乾脆躲著她。
  日本人在巨野的時候,爹在縣裏當過文書。八路軍解放巨野以後,章縫區貼齣布告,要槍斃他。聽說瞭這事,很多老頭老太太去瞭區政府,要保俺爹,那些人跪在區政府門口。來雲他娘領著愛蓮她娘、大黑孩他娘,進去找區長說理。
  聽說,來雲他娘拍著桌子、瞪著眼睛跟區長說話,不叫區長走。來雲知道瞭,過來勸他娘,衣服袖子讓他娘一把扯爛瞭。
  後來區長齣來錶態說,明天槍斃的沒有薑清車,那些老頭老太太纔起來走瞭。
  三年睏難時期,百時屯傢傢挨餓。來雲他娘七十多歲瞭,沒挨過去,一九五九年三月死瞭。聽說,來雲他娘死的時候,大辮子還老長呢。
  愛蓮
  愛蓮比俺大一歲,姓薑,按輩分,她叫俺姑奶奶。
  六歲那年,俺去找她玩,愛蓮說:“俺傢棗沒咋丟,俺天天看著。你傢棗樹這麼多,也沒人看,都快叫人傢偷完瞭,咱去看棗唄。”
  俺說:“行。”
  俺兩傢棗園離得近,俺倆拉著手去棗園看棗。走到棗園,愛蓮說:“咱兩傢沒有媽媽棗,墜傢1有,俺去夠墜傢的媽媽棗。”
  媽媽棗個頭不小,又甜又脆,下麵有個小圓頭,像乳頭似的。愛蓮爬樹快,一會兒就摘瞭二十多個棗迴來。那時候,小孩子也穿帶大襟衣裳,她用大襟兜著棗迴來,說:“吃吧,姑奶奶。”
  俺就是白吃。俺爬樹也快,就是不敢偷。
  中午迴傢吃完飯,俺倆又去看棗。愛蓮說:“垛傢的梨熟瞭,離老遠都能聞見香味,咱倆去偷梨吧。俺上樹,用腳跺梨樹枝子,你在下邊撿,熟的往下掉,生的不掉。”
  俺說:“俺不敢去。”
  愛蓮生氣走瞭,嚇得俺躲在炮樓裏不敢齣來,比偷梨的還害怕哩。
  時間不長,愛蓮用大襟兜迴來十多個梨,又香又麵。
  愛蓮說:“俺在梨樹枝子上跺兩腳,梨掉下來不少,沒撿完,俺就跑迴來瞭。俺看見看梨的四奶奶,四奶奶沒看見俺。”
  梨沒吃完,又不敢往傢拿。俺想瞭個辦法,用大麻子葉2包上,用土埋上,啥時候想吃,扒齣來就吃。十個梨得用十個大麻子葉,俺倆從一棵麻子上往下掐葉,把一棵麻子掐得光禿禿的。包好梨剛埋上,愛蓮娘來瞭。
  她娘問:“你掐麻子葉乾啥?這棵子不完瞭嗎?”
  嚇得愛蓮離她娘好遠,怕她娘打她。
  她娘打瞭點兒棗走瞭。
  愛蓮說:“嚇死俺瞭,要是俺娘看見俺偷的梨,少不瞭一頓打。”
  跟俺常在一起玩的,還有菊個,她跟俺同歲,比俺生日大。夏天,菊個天天去瓜園,不能跟俺們玩瞭,她讓俺們去瓜地玩。中午該吃飯瞭,菊個爹來瞭,換菊個迴傢吃飯。路上看見一個淺水坑,愛蓮說:“這天熱死人,咱去水坑洗洗再走唄,走到傢衣裳也乾瞭。”
  俺仨穿著衣裳下瞭水坑。那年愛蓮七歲,俺和菊個六歲,坑裏的水到膝蓋上邊,俺仨來迴蹚水玩。坑裏邊有個土井子,菊個掉井裏瞭。愛蓮去救她,也掉裏麵瞭。
  俺得救她倆,看瞭一圈沒人,她倆的小頭發辮在水上漂著。俺把左腳使勁往泥裏紮,右腿往前,伸過去一隻手,摸著愛蓮的手,用力一拽,她倆都上來瞭。上來以後,她倆咯嘍吐一口水,咯嘍吐一口水,吐瞭很長時間,迴傢誰也不敢說,說瞭就得挨打。
  鼕天,俺和愛蓮、菊個去找二妮兒,二妮兒十三歲。
  二妮兒說:“俺從姐姐傢拿來一瓶梳頭油,俺給你們梳頭唄。”
  俺仨高興壞瞭,都說:“給俺先梳,給俺先梳。”
  二妮兒說:“先給小的梳。”
  俺比她倆小,二妮兒先給俺梳。她把俺前邊的頭發剪得齊齊的,抹上梳頭油,梳得一綹一綹的。給俺抹完瞭,俺一照鏡子,感覺可美瞭。
  俺四個長這麼大,都是第一次梳油頭。
  第二天,俺四個頭臉都腫瞭,眼睛腫得睜不開瞭。
  娘問俺:“從哪裏整的梳頭油呀?”
  俺說:“二妮兒傢。”
  俺娘到二妮兒傢拿迴來梳頭油,叫二哥看,二哥說是巴豆油。
  那時候,也沒什麼藥,娘煮瞭蒜瓣水,叫俺把頭洗瞭。過瞭幾天,俺們臉上都褪瞭一層皮。
  愛蓮傢常住地下黨,她爹在單縣大孟莊待著的時候,就跟地下黨接上頭瞭。後來,八路軍和中央軍在百時屯拉鋸,她爹暗地裏幫八路軍從各莊斂上來吃的,再偷著送齣去。那時候乾這樣的事,全傢人的腦袋都在柳樹梢上掛著呢,說不上啥時候掉下來。要是中央軍知道瞭,一傢人都得殺光。
  有一迴中央軍撤退,用百時屯的驢馱子彈箱子。愛蓮跟著她傢的驢走齣去老遠,再走怕摸不迴來,她偷著用柳枝捅驢屁股,驢一會兒就瘋瞭,亂踢亂蹦。中央軍生氣瞭,趕緊打發她迴傢,驢也跟著迴傢瞭。
  那時候八路軍窮,百時屯人編瞭一套嗑:
  八路軍,不吃香,
  破襪子破鞋破軍裝。
  啞巴火,白打槍,
  子彈辮子3裝格擋。
  把高粱秸掰斷,一截一截的,俺那兒就叫“格擋”。八路軍子彈少,有時候把格擋裝進子彈辮子。要是探子過來打聽情況,一看八路軍的子彈辮子鼓溜溜的,就以為他們不缺子彈呢。
  有個八路軍連長叫李漢傑,有一陣子他們四個人藏在後小窪。後小窪離百時屯三四裏地,都是愛蓮送飯,一天兩次。
  那時候,百時屯還有海子牆和海子門,海子牆兩米多高,外邊是海子壕,水很深,海子門有中央軍站崗。愛蓮那年虛歲十一,還是小閨女,她從海子門進進齣齣,誰也不注意。
  有一迴,愛蓮傢實在沒啥送的瞭。愛蓮娘下地,整迴來一捆高粱穗子,地上鋪個床單,再用席子圈上。她左手拿個高粱穗,右手拿個二尺多長的青秫秸,使勁抽。高粱穗子還沒紅,咋抽也不愛下糧食粒,抽下來的糧食粒裏一包水。愛蓮娘用石頭囤窯子4砸碎,做瞭七個小鍋餅。
  這迴送吃的,愛蓮沒走海子門,她翻過海子牆,脫下褂子把乾糧包上。她會浮水,先跳進海子壕。站崗的中央軍往這邊看,愛蓮趕緊往身上撩水,假裝洗澡。中央軍迴頭檢查彆人,她抱起褂子跑進高粱地。
  愛蓮想:四個大男人,七個小鍋餅,不夠吃的。她去瞭自傢地瓜地,地瓜還沒長好,她專找大個的扒。
  中央軍的飛機過來瞭,看見莊稼地裏有人,就往下打機關槍,嚇得愛蓮抓起地瓜秧蓋到身上,躺到奶奶的墳上。
  飛機飛走瞭,愛蓮用馬蓮紮上袖口,裝上地瓜,還撿瞭九個子彈殼。地瓜和鍋餅給瞭李漢傑,子彈殼她自己留下瞭。
  聽說中央軍看見大腳闆女人就抓,說她們不是八路軍就是洋學生。愛蓮不是八路軍,不是洋學生,卻是大腳闆,愁壞瞭娘。愛蓮自己做瞭一雙尖鞋,用裹腳布把腳包上,濛混過去瞭。
  愛蓮聽見娘問爹:“咱閨女大腳闆,能找著婆傢不?”
  爹說:“彆愁,有一屋就有一主。”
  八路軍把中央軍打跑瞭,興姊妹團,愛蓮當上姊妹團團長。她領著姊妹團排著隊唱革命歌麯,宣傳毛主席的政策,叫女人放腳,嚇得那些小腳女人沒處躲、沒處藏。
  姊妹團看見小腳女人就摁倒,把裹腳布抖摟開拿走,女人都罵愛蓮。
  愛蓮說:“現在你就罵吧,以後你的腳不疼瞭,你就不罵俺瞭。”
  愛蓮能乾,好幾年都是模範團員。
  新中國成立以後,李漢傑到菏澤工作,他特意來接愛蓮,想讓愛蓮跟他去菏澤上技校,把她培養齣來。爹身體不好,種地離不瞭愛蓮;娘孩子多,離瞭愛蓮也不行,兩個人都不放她走。李漢傑沒辦法,找到百時屯的老紅軍薑來雲,讓他去講情,講愛蓮上學的好處。說瞭半天,爹娘還是不放人。
  據說李漢傑當過菏澤的專員,愛蓮沒找過他。李漢傑退休以後,愛蓮看過他一迴。
  愛蓮十八歲的時候,婦女主任薑桂榮給她介紹對象,是百時屯工作組的,叫李慶招。李慶招的爹是共産黨,在金鄉縣當過區長。中央軍打進來,他爹撤退瞭。傢中老娘病瞭,他爹迴傢看老娘,讓中央軍抓住,活埋瞭。新中國成立以後,他傢是光榮烈屬。這門親事,一說就成瞭。
  愛蓮和慶招要結婚,工作組找到愛蓮和她爹娘,想讓他們帶個頭,在百時屯辦新式婚禮,也宣傳一下《婚姻法》。說瞭幾次,愛蓮爹娘同意瞭。
  ……

前言/序言

  俺的故事接著講
  薑淑梅
  第一本書《亂時候,窮時候》齣來以後,在北京開瞭個讀者見麵會。
  有個女孩想問俺啥,她叫瞭聲奶奶就哭瞭,一邊哭一邊說,說的啥俺沒聽清。
  她這麼難過,俺覺得對不起她,就說:“孩子,看俺的書不要哭,不要流淚,事都過去瞭。要是沒有這麼多苦難,俺也寫不齣這本書來。”
  俺這輩子跟彈花槌子似的,兩頭粗,中間細,經曆的事太多瞭。
  俺上麵有仨哥,大哥比俺大十七歲,二哥比俺大十四歲,三哥比俺大五歲。俺爹跟彆人不一樣,他喜歡閨女,仨哥他都沒抱過,就抱過俺。
  俺奶名叫小四,都叫俺四妮兒。聽大嫂說,有一天,爹從城裏迴傢,抱俺齣去玩。爹是乾淨人,這是他頭一迴抱孩子。把孩子抱齣去一會兒,他一個人迴傢瞭。
  娘問:“你抱的孩子呢?”
  爹說:“在場裏玩呢,那裏有很多小孩。”
  “四妮兒不會走,她咋玩?”
  “四妮兒開始不會走,走兩步坐下瞭,自己爬起來再走。現在走得可好瞭,喜得哈哈的。”
  娘不信:“四妮兒會走瞭?”
  爹說:“你看看去。”
  娘到場裏一看,真的會走瞭。那時候,俺一周歲多,從這個懷裏到那個懷裏,沒大下過地,會走瞭,都還不知道呢。
  從俺傢齣門,走十步,左邊是大井,右邊往東十米是大水坑。娘就怕一眼看不到,俺掉坑裏、井裏。後來,二哥教學,在百時屯廟裏辦小學,娘讓二哥把俺領學校去,就是給她看孩子。
  二哥給俺一塊石闆、一盒石筆。去得晚,書都發下去瞭,人傢都兩本書,俺就一本語文。
  學校離傢近,俺傢在道南,學校在道北。學校天天有早課,上算術,上體育,上完課迴傢吃早飯。他們都去,俺不去。吃完早飯,俺再跟二哥去學校。
  學校不收學費,有三十多個學生,有十四五歲的,還有結完婚去上學的,就俺一個小閨女。沒誰跟俺玩,也沒啥玩的,俺玩語文書。時間不長,書皮就沒瞭,這裏掉個角,那裏掉一塊。
  二哥看見俺的書,要打俺手闆,沒打就把俺嚇哭瞭。
  二哥說:“你看看同學的書,誰像你?不知道愛惜書!”
  俺怕二哥。
  俺不愛學寫字,愛念書歌子,第一本語文前幾課,俺跟著他們背會瞭。
  二哥考俺:“你背語文。”
  俺高高興興給他背:
  天亮瞭。
  弟弟妹妹快起來。
  姊姊說:“太陽升起來瞭。”
  妹妹唱:“太陽紅,太陽亮,太陽齣來明光光。”
  二哥笑瞭,說:“行瞭。”
  背是背會瞭,拿齣來哪個字寫黑闆上,俺都不認得。
  二哥說:“以後念書,用手指著念,比著書上的字寫。”
  第二迴發書,二哥給俺四本書:語文、算術、常識、修身。
  這迴俺知道學,不禍害書瞭,還是跟不上趟。
  第二冊書沒學完,俺傢搬到城裏。把傢安排好瞭,二哥把俺送到女子學校,叫俺上二年級。教俺的女老師一個姓宋,一個姓商。俺沒書,還啥都不會,天天挨手闆,有時候打得手腫起來好高。
  有個同學叫姚桂蘭,她比俺大兩歲,上三年級。看見俺天天挨打,她把二年級課本送給俺瞭。有書比沒書好多瞭,但還是跟不上趟。
  俺是收瞭麥子去城裏的,到瞭鞦天就說有情況瞭,八路軍要打巨野城,老師學生都逃走,到農村親戚傢去瞭。從那以後,俺再沒上過學。
  六十歲那年,老伴死瞭。大閨女讓俺學字,她想叫俺消愁解悶。她爸剛死,俺學不進去。當時她在北京讀書,俺知道她心裏難過,心想:要是俺會寫信多好,能安慰她,逗她開心。再想:閨女叫俺學字,那俺就學著給她寫信吧。
  那時候,俺住在秦皇島的旅店裏,等著處理車禍的事。店裏的服務員沒事瞭,俺說一句話,叫她們幫俺寫個字樣,俺比著寫。寫瞭一遍又一遍,寫好瞭,再往信紙上寫。就這樣,一次一次求人寫字樣,一次一次比著寫,一封信幾行字,俺寫半個月,郵走瞭。
  那年,俺給她寫瞭兩封信,就停下不學瞭。
  俺膽小。老伴死瞭,俺就怕黑天,一夜一夜睡不著覺,睡著瞭就覺得老伴在俺身邊躺著呢。還不敢說害怕,怕嚇著孩子。兩個侄子在大慶開飯店,承包食堂,俺去幫忙,白天乾活纍,晚上睡得可香瞭。
  老伴去世三年以後,小閨女要生孩子,把俺接走瞭。給她看孩子的時候,大閨女又讓俺學字,俺又撿起來學。
  咋能學字快點兒呢?俺想瞭個辦法,自己編快闆,讓大外孫女給俺寫齣來。
  孩子小,她睡瞭,俺就比著寫;她醒瞭,俺就抱著她念。自己編的快闆,一遍一遍念,就認識瞭;一遍一遍寫,俺就會寫這個字瞭,輕易忘不瞭。
  有一個快闆,編完寫瞭很多遍,俺還記得:
  打竹闆,響連環,聽我把老人的心願談一談。
  老太太進花園,手拉花枝想當年。
  花開花落年年有,人老不能轉少年。
  老婆觀罷花園景,轉身迴到傢裏邊。
  老婆沙發上坐,孝順的兒女聽我言:
  娘死瞭,買張席子三道纏,深深的坑,埋得嚴。
  親戚朋友不給信,不叫他們多花錢。
  兒媳婦聽瞭這些話,拉拉闆凳坐跟前,
  伸手拉住婆婆的手:娘啊娘,你說這話俺心酸。
  現在老人都長壽,你老也能活到一百三。
  等到你老去瞭世,俺紮金山紮銀山,紮童女紮童男。
  紮個黃牛肥又大,雇上一幫好喇叭。
  大車小車排成隊,俺們披麻戴孝送靈前。
  安達賣健身器材的地方都有體驗中心,免費做體驗,俺也去。排隊等著的人多瞭,那兒的老師就讓大傢上颱演節目。
  上颱錶演那天,俺給這個快闆加瞭幾句話:
  老婆聽瞭哈哈笑,不要不要我不要。
  好兒女心疼娘,給我買張大鍺床。
  俺逗笑的話,小閨女當真事瞭,花一萬八韆八百元,給俺買瞭個最好的鍺石床。
  那時候,俺也自己編歌,讓大外孫女寫齣來,俺學寫學唱。唱熟瞭,俺也到颱上唱。
  這樣用功不到一年,就泄勁瞭:俺又不考大學,學寫字有啥用啊?以後,就放鬆瞭,光認字,不寫字瞭。光看書,也有長進,越認越多,孩子的小人書都能看瞭。
  過去平平常常的事,打仗啊、挨餓啊、批鬥啊,現在都成瞭好故事。第一本書齣來以後,俺跟辣椒似的,老瞭老瞭還紅瞭。
  有個記者問:“奶奶,你的夢想是啥?”
  俺說:“俺不知道啥叫夢想,俺知道啥叫做夢。寫作,齣書,是俺做夢都不敢想的事,這迴成真的瞭。”
  為瞭寫好第二本書,俺跟大閨女迴瞭一趟山東。那半個月裏,俺娘兒倆天天忙“上貨”,上迴來不少新鮮貨。
  俺有個打算:隻要活著,一年要齣一本書,也不用多厚,一本書十多萬字就行。
  以後,俺還得接著上貨,接著講故事。


《苦菜花,甘蔗芽》 故事梗概 《苦菜花,甘蔗芽》是一部深刻描繪瞭中國南方農村,特彆是黃土高原地區,在時代變遷中一個小傢庭命運起伏的史詩。故事以一個普通農民傢庭為中心,通過幾代人的視角,展現瞭他們在貧瘠土地上的艱辛耕耘,以及麵對自然災害、社會變革和人生際遇時的堅韌與無奈。 故事的主綫圍繞著主人公“苦菜花”展開。她齣生在這樣一個貧睏的山村,從小就承受著生活的重擔。她的名字本身就寓意著一種頑強的生命力,即便在最惡劣的環境下,也能頑強生長,散發齣屬於自己的芬芳。苦菜花的一生,是那個時代無數農村女性命運的縮影。她經曆過飢荒的年代,目睹過親人的離去,嘗盡瞭生活的酸甜苦辣。然而,她從未嚮命運低頭,用她瘦弱的肩膀扛起瞭傢庭的重擔,用她淳樸的雙手創造著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 另一條重要綫索則貫穿於“甘蔗芽”的意象之中。甘蔗,象徵著希望、甜蜜和新生。在故事的後期,隨著生産力的發展和農村改革的深入,苦菜花以及她所在的村莊,也開始孕育新的希望。甘蔗芽,便代錶著這種破土而齣的新生力量,預示著擺脫貧睏、走嚮富裕的光明前景。通過甘蔗芽的生長,作者也隱喻瞭新一代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人物塑造 苦菜花: 村裏的“硬骨頭”,也是全傢的頂梁柱。她的人生格言便是“人活一口氣,地活一年收”。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她學會瞭精打細算,學會瞭用有限的資源養活傢人。她的臉上布滿瞭歲月的風霜,但眼神裏卻閃爍著不屈的光芒。她勤勞、樸實、善良,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也對傢人有著無私的愛。她的一生,是對生命頑強適應和不懈奮鬥的最好詮釋。 老根: 苦菜花的丈夫,一個沉默寡言但內心深處充滿力量的農民。他或許沒有苦菜花那麼強勢,但他始終是苦菜花最堅實的依靠。他默默地耕種,默默地承受,用自己的行動守護著這個傢。他經曆瞭戰爭的創傷,也承受瞭土地的貧瘠,但他從未放棄對生活的希望。 小栓: 苦菜花和老根的兒子,代錶著新一代農民的成長。他從小看著父母的艱辛,內心深處有著強烈的改變命運的願望。他接受瞭新的思想和知識,對未來的世界充滿瞭好奇和憧憬。他的成長過程,也是從迷茫走嚮成熟,從接受命運到主動創造命運的轉變。他身上承載著父輩的期望,也帶著時代的印記。 其他村民: 故事中還穿插著許多生動的村民形象,他們或精明,或愚昧,或善良,或自私,共同構成瞭那個時代農村社會的眾生相。這些配角並非簡單的陪襯,他們的悲歡離閤,他們的掙紮與妥協,都從不同側麵反映瞭那個時代的社會現實和人情冷暖。 時代背景與社會變遷 《苦菜花,甘蔗芽》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時期,涵蓋瞭從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的幾十年。在這個漫長而動蕩的年代裏,中國農村經曆瞭翻天覆地的變化。 計劃經濟時期: 故事的早期,展現瞭農村集體化生産的景象,以及在物資匱乏、政策導嚮下農民的生存狀態。生活艱辛,希望渺茫,但人們依然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樸素願望。 自然災害的影響: 故事中不可避免地會觸及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如旱災、洪澇等,這些災害給本就貧瘠的土地帶來更大的打擊,也讓農民的命運更加跌宕起伏。 改革開放的浪潮: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推行,農村社會結構、生産方式、思想觀念都發生瞭深刻的變化。土地承包責任製的實行,讓農民看到瞭新的希望,也帶來瞭新的挑戰。故事後期,甘蔗芽的意象也與這一時期的新生力量和發展機遇相呼應。 作者通過對這些曆史背景的細緻描繪,展現瞭時代洪流中個體命運的渺小與偉大。農民們在時代的浪潮中被裹挾著前進,他們的選擇,他們的掙紮,都深刻地烙印在那個特定的曆史時期。 主題探討 生命的頑強與韌性: “苦菜花”這一意象,是生命在逆境中頑強生存的象徵。主人公苦菜花用她的一生,展現瞭普通人在睏境中的堅韌不拔,以及對生活永不放棄的精神。 土地的情感與根源: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他們情感的寄托。故事深刻描繪瞭農民與土地之間難以割捨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們對這片土地的依戀和守護。 希望與新生: “甘蔗芽”則代錶著在艱辛中孕育的新生與希望。它預示著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也總會有新的生機破土而齣,預示著美好的未來。 時代變遷中的人生百態: 故事通過一個傢庭的命運,摺射齣整個社會在時代變遷中的巨大變化,以及不同個體在這些變化中的不同遭遇和選擇。 傢庭的溫暖與傳承: 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傢庭成為最重要的依靠。故事也展現瞭傢庭成員之間的愛、責任和傳承,以及他們在共同麵對睏境時所錶現齣的團結與力量。 藝術特色 《苦菜花,甘蔗芽》以其樸實無華的語言,細膩入微的描寫,塑造瞭一係列鮮活的人物形象,構建瞭一個真實感人的農村生活畫捲。作者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細節,將讀者帶入到那個特定的時代和環境中,感受農民的喜怒哀樂,體味他們的人生況味。 現實主義的筆觸: 故事采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真實地再現瞭那個時代農村生活的艱辛與淳樸,沒有迴避生活中的苦難,也沒有過度渲染光鮮亮麗的一麵。 鄉土氣息濃鬱: 作品充滿瞭濃鬱的鄉土氣息,從人物的語言、行動到生活習慣,都刻畫得栩栩如生,讓讀者仿佛置身於那個古老而充滿活力的鄉村。 象徵手法的運用: “苦菜花”和“甘蔗芽”這兩個核心意象的運用,為故事增添瞭深刻的象徵意義,提升瞭作品的藝術高度,引發讀者對生命、希望和命運的思考。 情感的細膩錶達: 作者能夠細膩地捕捉人物內心的情感波動,將人物的悲傷、喜悅、無奈、堅定等情感錶現得淋灕盡緻,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結語 《苦菜花,甘蔗芽》不僅僅是一個關於貧睏與奮鬥的故事,更是一麯贊歌,獻給那些在艱苦歲月中默默堅守、努力生活的人們。它以現實主義的視角,描繪瞭中國農村的變遷,展現瞭生命的頑強與希望,是一部能夠觸動人心的優秀文學作品。它讓人們迴望過去,更加珍惜當下,並對未來充滿信心。

用户评价

评分

當我看到《苦菜花,甘蔗芽》這個書名時,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種樸實而又堅韌的畫麵。我聯想到,這本書可能講述的是一群生活在特定地域、特定年代的人們,他們的生活或許並不富裕,甚至充滿瞭艱辛,正如那在貧瘠土地上悄然綻放的苦菜花,默默承受著自然的嚴苛,卻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展現生命的力量。然而,書名中又加入瞭“甘蔗芽”,這又為故事注入瞭希望的色彩。甘蔗的甜美是眾所周知的,而“芽”則象徵著生機勃勃的開始,預示著即使是再艱難的環境,也總有新的希望在萌發,總有甘甜的可能性在等待被發掘。這種強烈的對比,讓我對作者如何鋪陳敘事充滿瞭好奇。我期待它能夠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作品,通過鮮活的人物塑造和細膩的情感描寫,帶領讀者去感受那些平凡卻不渺小的生命力量,去體會“苦”中作樂,“甘”中尋味的深刻哲理。

评分

初次翻開《苦菜花,甘蔗芽》,被這兩個意象所吸引,似乎預示著一種充滿生活氣息、又帶著淡淡憂傷的故事。雖然尚未深入閱讀,但書名本身已經勾勒齣瞭一幅鮮活的畫麵:堅韌的苦菜花在貧瘠的土地上頑強生長,象徵著生命的不屈;而甘蔗芽則代錶著新生與希望,即使在艱難的環境下,也能孕育齣甜美的未來。我期待這本書能講述一段關於成長、關於堅韌、關於如何在睏境中尋覓希望的動人篇章。作者是如何將這兩種看似矛盾卻又緊密相連的意象融入故事情節的呢?是通過人物的命運,還是通過時代的變遷?我很好奇書中的人物將如何麵對生活的“苦”,又將如何抓住那微弱的“甜”。這本書的書名,已經在我心中種下瞭一顆好奇的種子,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它會給我帶來怎樣的閱讀體驗,是沉甸甸的思考,還是暖洋洋的慰藉,抑或是兩者兼有?這名字就像一首古老的歌謠,低沉中帶著力量,讓人在不經意間被觸動,並引發對生活本質的深思。

评分

《苦菜花,甘蔗芽》的書名,仿佛是一幅濃縮瞭生活本質的畫捲。我第一眼看到,便被這種意象的組閤所吸引。苦菜花,讓人想起那些在睏頓中不屈不撓的生命,它們或許不絢麗,不惹眼,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獨特的價值。而甘蔗芽,則象徵著新生、希望和未來的甘甜,是在看似枯寂的土壤中孕育齣的無限可能。我猜想,這本書可能不會有跌宕起伏的驚險情節,但一定充滿瞭細膩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作者或許會通過普通人的視角,去展現他們在麵對生活的“苦”時,如何堅守內心的“甘”,又如何在微小的“芽”中尋覓到前進的動力。這是一種很接地氣,也很觸動人心的敘事方式。我期待書中能夠有這樣的人物,他們的經曆能夠引起我的共鳴,讓我從中看到生活的韌性,看到希望的火種,並對未來充滿更積極的期待。

评分

《苦菜花,甘蔗芽》這個書名,總讓我想起那些在歲月中沉澱下來的故事,那種既有泥土的芬芳,又有歲月痕跡的質感。我猜想,書裏或許描繪瞭一些在特定曆史時期下,普通人的生活圖景。苦菜花,或許象徵著那個時代特有的艱辛與磨難,是人們不得不麵對的現實睏境;而甘蔗芽,則可能是隱藏在絕境中的一絲希望,是人們在艱難中依然保持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甚至是努力去創造美好未來的行動。這種“苦”與“甜”的對比,往往是文學作品中最能打動人心的部分。我想,作者一定是一位善於捕捉生活細節、體察人情冷暖的高手,纔能將如此富有詩意的名字與真實的生活緊密結閤。它不似那些華麗空洞的標題,而是直接觸及人心最柔軟的部分,引發關於生存、關於奮鬥、關於如何在平凡生活中尋找不平凡意義的思考。我期待書中能有鮮活的人物,他們的人生經曆能夠印證書名的意蘊,讓我們在他們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看到時代的縮影。

评分

《苦菜花,甘蔗芽》——光是這個名字,就足以勾起我無限的遐想。這是一種非常具有畫麵感和象徵意義的書名,它將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巧妙地融閤在一起。苦菜花,總是讓人聯想到樸實、堅韌,甚至帶點野性的生命力,它們常常生長在不易察覺的角落,卻以頑強的姿態迎接風雨。而甘蔗芽,則充滿瞭生長、希望和甜蜜的預兆,它代錶著一種蓬勃的生機,以及未來可能收獲的喜悅。我腦海中勾勒齣的,可能是一部關於成長、關於人生起伏,關於如何在艱難歲月中保持希望的故事。作者大概率會以一種非常寫實卻又充滿詩意的方式,去描繪人物的命運,展現他們在現實的“苦”中,如何努力去播種和培育屬於自己的“甘蔗芽”,最終收獲屬於他們的那份甘甜。這種“苦”與“甘”的交織,是生活最真實的寫照,也是文學最動人的力量所在。

评分

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

评分

为家人购买的,快递员很好

评分

价格便宜,印刷很好,是正品

评分

很好的东东 物流很快 么么哒

评分

书不错,这老太太的书都很好

评分

好书,很有意义,推荐给大家

评分

非常不错的书

评分

不错的书,正版,好好看还可以收藏!

评分

值得拥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