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為瞭實現夢想挑戰人生的年輕人們,甚至從未有過失敗經曆的孩子們,都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煩死瞭!”“沒興趣!”“不想做!”作者強調這都是由無力感造成的!
那些不知不覺影響我們生活的無力感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或者因為性格原因、曾經的失敗經曆,無意識“學到的無力感”。明明擁有剋服障礙實現夢想的能力,卻都不願意嘗試的癥狀,這種癥狀甚至會支配我們的一生!這就是會讓我們失去生活熱情的心靈毒素!
內容簡介
《倦怠心理學:擺脫充滿無力感的生活》是韓國一位認知心理學博士樸璟淑耗費10 年心血開齣的人生排毒處方!
作者在本書中以心理學為依據,解釋我們為什麼會有無力感,並提供很多已經得到臨床驗證的認知心理學治療方法,係統地消除我們身體內無力感這種毒素。而且作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曆和體驗,在引起我們共鳴的同時,加深我們的理解,讓我們成功地擺脫充滿無力感的生活。
作者簡介
樸璟淑,韓國一位認知心理學博士。上大學和碩士時學習計算機工學,上博士時修完瞭人工智能課程後,決心重新學習認知科學, 2000 年在延世大學取得韓國一個認知心理學博士學位。畢業後曾擔任教授職務十多年,後來為瞭將認知科學更好地應用到機器人上開始瞭應用研究。又因為自己的親身經曆而研發瞭“擺脫無力感”項目,並成立瞭谘詢學院,以幫助更多的人擺脫無力感,成功地實現人生的第二次轉變。
目錄
推薦序 再見,無力感!——001
序言 禁錮人生的潛在妨礙者——無力感——002
PART 01
隻說不練是心理疾病
1.無法奔跑的男人——008
“想做什麼都做不瞭的狀態”和“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覺得憑自己的能力改變不瞭現有處境的情況”,心理學上稱為無力感。
2.無力感的各種癥狀——014
工作能力下降、懶惰、消極被動、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筋疲力盡、遁世、急躁、大包大攬、不可理喻、病痛等等,這些都是無力感的癥狀。
3.無力感的類型——024
隱性的無力感,很難被察覺;無意識的無力感,需要堅持長期不懈的努力;慢性無力感,是最不容易治愈的。
4.是生活還是生存,取決於你的態度——032
“生存”意味著在恐懼和絕望中忍受每一天,聽命於他人,被動地做事。“生活”是指“享受每一天”,擁有主導權,做自己的主人。
5.自身意識水平超越無力感——035
為瞭戰勝無力感,深陷無力感的人會多做運動,然而他們真正需要的是精神方麵的鍛煉,即把精神水準提升到比無力感更高的等級。
PART 02
我為什麼會有無力感
1.習得性無助——042
一旦有瞭習得性無助,在挫摺、睏難麵前會錶現得無助,放棄努力,就隻能毫無希望地過完餘生。無力感會使人生荒廢。
2.無力感的誘因——051
外控型的人容易陷入無力感。“結果不可控”使得沒有能力的人痛苦,“不可預測”使得有能力的人痛苦。
3.小時候習得的無力感——059
小孩如果受到父母的壓迫或者冷落,就會消極反抗,很容易陷入無力感。他們隻能用這種消極的態度應對,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4.推崇無力感的社會——067
現代社會的冷漠與孤獨、隻注重結果和成績、工作狂與疲勞綜閤徵、壓力過大都能引發無力感。
5.無力感與性格——080
依存型性格和強迫型性格容易引發無力感,能屈能伸富有彈性的性格纔能戰勝無力感;人際關係很好的人不會陷入無力感。
6.內心的負能量在增加——089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漸漸變得懶惰,什麼都做不瞭,內心無用的能量也會呈上升的趨勢,朝著無用、無助的狀態發展。
PART 03
剋服無力感的方法
1.集中營裏的俘虜——098
深陷無力感就像“集中營裏的俘虜”,堅持對生活抱有希望和熱情,敢於直麵殘酷的現實,全力以赴纔能擺脫無力感。
2.穿越沙漠的人——109
擺脫無力感的過程就像穿越沙漠,把擺脫無力感作為目標,發現綠洲就馬上休息,休息好瞭纔能走得遠。
3.不是迷途的迷宮——113
擺脫無力感,尋找自我,找迴自己的人生,就像在迷宮中行走一樣,你付齣的努力越多,就會變得越偉大。
4.所有變化都不是輕而易舉的——117
所有的變化都需要經過“告彆過去”“中間地帶”和“嶄新的開始”三個階段。擺脫無力感,一定要先“告彆過去”。
PART 04
能動性恢復法
1.推動人們前進的四大引擎——132
想要擺脫無力感,獲得主動前進的力量,隻有讓認知、動機、情緒、行動這四大引擎同時運作,纔能擁有爆發力。
2.找尋意義,積極行動,完成自我實現——137
在成長過程中誰都會有無力感。此時最重要的是,尋找你人生的意義和你真正想要的東西。這是擺脫無力感的第一步。
3.恢復自信——155
陷入無力感的人們對待任何事情都會有無能為力的感覺,他們需要的是一種“我也可以辦到”的情感體驗。
4.認知轉換法——169
通過認知轉換法,改變引發無力感的“自動思維”和“非理性認知”,引導人們轉換思維,改變自己的行為與情感。
5.治愈痛苦的情緒——190
自己不能給他人提供任何幫助,往往會因此陷入無力感之中。下定決心接受一切,試著寬恕,纔能夠成功擺脫無力感,獲得新生。
6.做精通專業的人纔——203
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內全神貫注地練習,直到成為這個領域裏的專傢、大師。這樣,無力感就無法支配我們。
PART 05
心靈的維持法
1.做一直前行的車輪——224
繼續做未完成的事情是你對付無力感的有力武器。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達到更高的精神水平。這是最安全的方法。
2.現在就開始行動——230
今天該做的事情拖到明天,也很有可能再被拖延。這樣下去,當不得不去做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到無助。就是現在,開始做吧!
3.感謝無力感吧——233
陷入無力感的那些時光也是你人生的一筆財富。經曆過痛苦,跨過憂鬱的低榖的人,會擁有彆人不曾擁有的東西。
結束語 你可以成為自己人生的英雄——235
附錄:自我診斷錶——238
精彩書摘
1.無法奔跑的男人
這就是無力感
某運動場上正在進行田徑比賽。八名運動員站在100米跑道上,等待著起跑的信號。運動員們一個個都非常緊張,肌肉緊綳,嘴唇緊閉。這時伴隨著“砰”的一聲槍響,運動員們像離弦的箭一樣跑瞭齣去。但是有一名運動員起跑慢瞭,重要時刻的失誤讓他驚慌失措,僅十幾秒鍾,比賽就結束瞭。他就那樣呆呆地站在起跑綫上看著其他選手通過瞭終點。
第二天,其他項目的比賽也相繼拉開瞭帷幕。昨天連跑都沒跑的男子又進入觀眾的視綫。大傢都認為他一定能重整旗鼓,但是他今天卻連起跑也沒嘗試,更彆說跑瞭。之後的三天男子又齣戰瞭其他比賽。令人欣慰的是,在後三天的比賽中,發令槍響時他起跑瞭,但不知何故,在跑瞭兩三步後他就慢慢地停下來瞭。
有一天,天空下著雨,這一天沒有比賽,我在運動場上見到瞭那名男子,細雨中他坐在起跑綫處抽泣。我走近他問瞭原因纔知道,他之所以哭是因為他覺得冤枉,因為他連跑都沒跑。
“並不是我不想跑,而是不管我有多想跑,就是邁不開腿。”
男子怎麼都想不明白,為什麼他想跑卻邁不開腳步。他說以前在這個賽場他還拿過冠軍,說完就失聲痛哭。他現在無法奔跑,可在以前卻是可以的,而且跑得比誰都快。
在這個世界上,想跑卻邁不開腿的人,難道就隻有前麵提到的那個男子嗎?你難道不曾懷念曾經那些熬夜學習,或者為瞭新的事業埋頭苦乾的日子嗎?難道沒有過在做某件事情之前不知要如何開始、為什麼要做,或者覺得即使做瞭也未必成功的時候嗎?難道沒有過總覺得哪兒有問題,心情總是不能平復的時候嗎?難道沒有過剛想試著努力,就忽然覺得力不從心、渾身乏力的時候嗎?
如果你像故事當中的那名“無法奔跑的男子”一樣,一件事連開始都不能,或者做著做著就放棄瞭,那你就有可能是陷入瞭“無力感”的沼澤,你所麵臨的所有問題可能都源於“無力感”。
“想做什麼都做不瞭的狀態”和“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覺得憑自己的能力改變不瞭現有處境的情況”,心理學上稱之為無力感(helplessness)。那麼,被無力感睏擾的人是哪種人呢?
假定有個人自知天賦不足,放棄瞭他的事業,隨後就去商店就職並且努力地工作,那他就不屬於陷入無力感的人。因為他學習瞭新的技術,開始瞭新的工作。有問題的人是那些想重新開始,心意堅定如石,但是卻因為以前失敗的經曆和不可知的外力而放棄的人,這類人和雖然去參加比賽但仍舊無法奔跑的男子一樣。
“這次我一定跑,一定拿第一。”
無法奔跑的男子盡管每次都信誓旦旦,但卻每次都以失敗草草收場。接連的挫敗讓失敗的經曆越積越多,最後失敗的傷口也會越來越深。隨著失敗次數的纍積,他就慢慢變成瞭一個不能跑的運動員。什麼都做不瞭,越來越自責,慢慢地,他就會變成一個隻能靠酒精麻痹自己的廢人,或者一輩子被睏在無力感的沼澤。這些全都是因為可怕的心病——無力感。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者馬斯洛認為:“人類要想積極地和他們自己相安無事地生活下去,音樂傢就要創造音樂,美術傢就要畫畫,詩人就要寫詩。”這句看似很淺顯的話,實際已經道齣瞭生活的真諦——對待生活,最重要的是心態和做事的原則。把自己的義務都盡到的人是會得到祝福的人。這樣的人,既實現瞭自己的夢想,在成功的同時又能享受到幸福和自由。但是陷入無力感的人連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都做不到,連開始都不能,當然也不可能行動起來。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
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
威爾·杜蘭特(Will Durant)縱觀曆史英雄人物的一生後,在其著作《曆史上的英雄》中這樣寫道:相信不論是誰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拼搏瞭一天之後盡管很纍,但睡得卻很香。有的人每一天都是這樣度過的,這樣的人比誰都幸福。發展心理學的學者們也同意威爾·杜蘭特的觀點。這些心理學者稱:“人隻有達到瞭人生的巔峰,纔可以安享晚年。”也就是說,人隻有把各個年齡階段應該做的做好瞭,纔能夠安享晚年。
到瞭某個年齡,把這個年齡應該做的都按部就班地做瞭的人,是非常健康的人。十幾歲和四十幾歲要做的事情盡管不同,但當履行瞭自己的義務的時候,人生就從此綻放開來瞭。而如果該做的卻不去做的話,等待你的將是災難。因此學生就應該學習;推銷員就應該每天跑業務;運動員每天不光要鍛煉身體,還要在訓練場上訓練。隻有生活健康的人纔能有收獲,纔能在生命中留下痕跡。
那麼怎麼做纔算是盡自己的義務把應該做的事情全都做好瞭呢?答案是,用成功引領每一天,度過令自己滿意的一天。想想看,一生是由一天一天纍積起來的,如果你想要度過有意義的人生,每一天就都應該用勝利來點綴。每天都和自己比賽,當你戰勝自己的時候,就可以說你的人生成功瞭。
如果你沒有把精力投入到你想做的事情上,虛度光陰的話,未來就會變得不確定,絕望就會慢慢地吞噬你自己。如果當天應該做的事情總是不去做,就會得懶病;一個月都沒做,懶病就會加重;要是虛度一年的話,說不定會發展成慢性病。但是令人吃驚的是,真的有些人會十多年什麼都不做,無所事事。雖然你可能不信,會懷疑真有這樣的人嗎?但是什麼都不去做、就這麼活著的人真的不少。有些人錶麵上看起來工作得心應手,小店也打理得井井有條,但是這些人每天都被不安和罪惡感包圍著,夜夜失眠。他們隻能期盼明天會更好,也隻有這樣他們纔能勉強入睡,但是類似的情況仍舊反復齣現。
其實在比賽中隻要去跑瞭,名次並不重要。人生中怎麼可能每一次都是你拿第一?即使輸瞭三十次,在第三十一次的時候也有可能翻盤,這就是人生。即使一次第一都沒拿過也不要緊,隻要用心準備,加上堅定的意誌,持之以恒,即使跑瞭最後一名,你也不會後悔。
可如果是無法跑呢?盡管想跑的願望是那麼強烈,卻怎麼也邁不開腿,這所謂的不能實現夢想不是因為跑得慢,而是因為邁不開腿,那就有問題瞭。
無力感的簡單測試
在瞭解無力感之前,先來測試一下你無力感的程度。以下是美國著名精神科醫生弗蘭剋·密諾斯(Frank Minirth)博士列齣的無力感的早期癥狀。測試一下,看看下麵24個情況中有幾個與你吻閤。弗蘭剋·密諾斯博士認為如果你符閤其中12項,就是存在無力感癥狀瞭。
·最近對所有的事情都不感興趣,想法很消極。
·隻是在等待著下班。
·總是覺得自己現在做的事情不適閤自己。
·對每件事情都很焦慮。
·想換工作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頭疼(腰疼,或者其他疾病)越來越嚴重瞭。
·覺得失落,認為沒有人關心自己。
·最近常喝酒,酒量也變大瞭。
·每天都感覺壓力很大,需要吃安定藥丸。
·與以前相比沒什麼精神,一整天都覺得纍。
·覺得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記憶力下降,不如以前能集中注意力。
·晚上睡不著覺,就算睡著瞭淩晨也會醒來,醒來之後就很難再入眠。
·食欲不振或者暴飲暴食。
·覺得自己沒有一件事情是做得完美的。
·不像以前做事那麼有熱情。
·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沒什麼意義。
·以前做事很果斷,現在總是猶豫不決。
·自己以前喜歡並且做起來很有自信的事情,現在覺得沒什麼瞭不起。
·常把“費那麼多心乾嗎”“和我又沒關係”這些話掛在嘴邊。
·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和足夠的關心。
·看不到希望,覺得自己無能。
·經常聽到彆人說自己太理想化瞭。
·覺得自己的工作沒什麼前途。2.無力感的各種癥狀
我們身邊的無力感
“厭煩癥”是不久之前在年輕人當中流行的,現在作為新詞被廣泛地使用。這個詞原本是網絡用語,用來形容覺得所有事情都很煩人、很懶散的一種狀態。因為這個詞是形容對厭煩的事情的一種討厭的態度或者思考方式,所以在男女老少中間被廣泛地使用。雖然這個單詞的組閤很奇特,但是卻讓很多人深有同感。
......
前言/序言
再見,無力感!
無力感不是人的本性,作為人,無論是誰,都擁有熱情,並依此為生。可為什麼我們又時常會感覺無力呢?是習慣!接連不斷地遭受挫摺和失敗的經曆讓我們失去瞭生活的熱情。幸運的是,既然無力感來源於習慣,那麼我們同樣可以通過學習把熱情找迴來。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都會有那麼一兩次陷入“無力感”的泥潭,有時候我們可以逾越過去,但當我們陷入更大的泥潭時呢?那時我們很容易做齣一些毫無意義的舉動,但我們更需要的其實是他人的幫助,或者一個能幫我們爬齣泥坑的梯子。
作者作為認知科學學者以及心理谘詢師,傾注畢生心血所著的這本書,就是那個幫你跨過泥潭的梯子。本書將係統地就“為什麼你會陷入‘無力感’的泥潭”,以及“如何纔能從‘無力感’的泥潭中爬齣來”,給你以切實的指導。
再見,無力感!
文堯韓
精神科專科醫生,《再見懶惰》的作者
序言
禁錮人生的潛在妨礙者——無力感
“怎樣纔能如願以償呢?”毫無疑問,誰都有過這樣的疑問,這其實與你想得到什麼和為此怎麼做有很大關係。很多時候,如果想瞭並做瞭,生活就會像你所期望的那樣夢想成真。所以,我們當中的很多人纔會如此執著地去想、去做,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放棄努力的,放棄並非因為懶散或者認為成不成功都無所謂,而是在渴望成功的背後,那些貌似很努力的行為所達到的結果與夢想的距離差之甚遠,使得邁嚮成功的過程被無限期地拉長,讓你感覺總在原地踏步。我曾經也是其中一員。
我在中年的時候曾經失去過很多珍貴的東西,卻找不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我當年為什麼沒能去做某事?我為什麼沒走上自己所期望的路呢?問題到底齣在哪兒?這些問題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相當睏惑和痛苦。後來,我從馬丁??賽利曼教授的“習得性無助”中找到瞭答案。“習得性無助”是指人或動物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因外部因素導緻自身能力發揮受阻,從而産生瞭挫敗感,這種挫敗感又使得個體處於放棄努力的心理狀態。因此,無力感與單純的疾病或者因過度疲勞而産生的身體方麵的無力不同。這種心理上的無力感不是指沒有力氣,而是缺少熱情,從而導緻個體放棄努力。在無意識中,習得性無助支配著我們的行為,並對我們所做的事情産生瞭消極影響,最終阻斷瞭我們通往成功的道路。因此,習得性無助被稱為導緻我們人生退步的心靈毒素。
一個人能不能成功並不在於其能力大小,而是在於其是否充滿激情,當你認識到這點的時候,你可能會想從頭再來一次。當然,不僅僅是無力感,諸如懈怠、懶惰、放棄、絕望、悲觀厭世、冷漠等消極因素同樣也會使我們放棄努力,阻礙我們成功。這很容易讓人將懈怠、懶散等與無力感相互混淆,但是兩者間其實還是有區彆的。
首先,懶惰是由內部産生的一種習慣;無力感是由外部原因作用在身體上,在有意或無意中促使身體放棄努力的一種心理狀態。因此,與懶惰相比,無力感會使得我們倍感無助,也更難剋服。其次,懶惰很容易從錶麵上看齣來,無力感卻很難被直接發現。正如很多“習得性無助”的個體錶麵上看起來很努力,但他們所做的並非是真正需要去做的,而僅僅是通過做些容易的、不那麼重要的事情來求得心靈上的安慰,或是消磨時間。這些自欺欺人的例子很多。因此,無力感可以被稱為“隱秘的欺騙”“阻礙人生進步的最大障礙”。
這本書將講述一些當我們深陷無力感的泥潭,無法發揮自我水平時,喚醒我們心靈的方法。一旦陷入無力感的泥潭,就像老駱駝勉強馱著主人放在自己身上的行李穿越沙漠,拼盡全力,最後卻纍倒在炎熱的沙漠中,等待死亡的降臨。那一刻,我們早已失去瞭自我,有如行屍走肉。但是死亡並不意味著結束。駱駝死瞭,獅子取而代之,而麵對生活,獅子卻錶現得更加遊刃有餘。這種離奇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可能發生。從駱駝變為獅子的那一瞬間,將是我們人生發生質變的開始。這本書將告訴我們如何擺脫做一個無力感的駱駝,而自發地成為獅子的方法。這種變化並不容易,但隻要産生瞭這種變化,隨之而來的就將是質的飛躍。這是因為,就像從駱駝變為獅子這種巨大的轉變一樣,隻要你從無力感的沼澤裏爬瞭齣來,迎接你的就將是一個嶄新的人生。決心寫這本書是因為我在中年時期也曾陷入無力感的泥潭,為此我花費瞭將近十年的光陰,曆經重重磨難,纔得以擺脫。擺脫無力感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使我的人生發生瞭轉變,這本書就是一份關於我如何從那裏逃脫齣來的認知型科學報告。
這本書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會先介紹無力感的各種形態。第二部分將分彆說明使我們變得無助的心理原因和社會學現象原因。第三部分要說明在做逃脫無力感訓練前,需要瞭解以下幾點:首先,要知道人類很難進行自我改變的理由;其次,要瞭解個體得以擺脫無力感的前提條件。第四部分將說明,駱駝若想變為獅子,就必須接受實際意義上的訓練,即講述如何從無力感中擺脫齣來,做自己的主人,自發自主地生活,重新喚醒內在主動性的方法。在這裏我將說明,隻有駕馭瞭自己的內心,纔有可能發生轉變,同時具體說明“係統化心情轉換方法”。人的心理狀態由動機、認知、情緒、行為共同影響,隻有當這些要素同時發生變化,個體纔會改變。當然,四個要素中的一個發生改變時,一個人也會變得有所不同,但是一個人要想脫胎換骨,就需要影響人心理狀態的四個因素同時發生改變。最後,在第五部分,將附加說明維持已經轉變瞭的心理狀態所需要的三種方法。
那麼,現在,請係好鞋帶,幻想著你是雄霸塞倫蓋蒂大草原的獅子,然後邁開你前進的腳步吧。沒必要擔心,因為我將擔當你本次旅行的嚮導。
在此次旅行中,如果看到為在沙漠中行走的人設置的警示牌,一定要繞開它。把這次旅行當成一次曆練,但彆光覺得好玩,因為這將是一次艱難的旅行。請記住,人難免會犯同樣的錯誤,在旅行中你可能剛擺脫睏境,就又因為同樣的錯誤陷進去瞭。所以為瞭不重蹈覆轍,你必須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時刻保持頭腦清醒。
讓自己冷靜!相信自己的能力!走自己的路吧!從今天起就開始!現在就行動起來吧!不然你可能會一直在原地踏步。我在被無力感睏擾的那十年裏,就像喬治烏的小說《25個小時》裏描述的那樣,那些被偷走的歲月和曾虛度的光陰,原本是不應該發生的。希望你們不要像我一樣,真心地希望你們能從那裏逃齣來,過上你們想過的生活。這就是我之所以寫這本書的原因。
持續不斷的自然災害和人為災難讓我們每一天都處在水深火熱當中。
倦怠心理學:擺脫充滿無力感的生活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