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第3版)

計算機組成原理(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紀祿平,劉輝,羅剋露 著
圖書標籤:
  • 計算機組成原理
  • 計算機體係結構
  • 數字邏輯
  • 匯編語言
  • 計算機硬件
  • 存儲係統
  • CPU
  • 輸入輸齣
  • 流水綫
  • 並行處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34712
版次:3
商品编码:1153565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4
字数:7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本商品兩種印刷封麵,隨機發貨:
  
  
data-lazyload=//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jfs/t985/365/348667617/78852/c9f651c/551a3243N623d4a8f.jpg
  
  1. 第1、2版已纍計印刷10萬多冊。
  2. 四川省精品課程。
  3. 本書將配套有學習指導(包括習題解答、課程設計等內容)。

內容簡介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
  本書以當前主流微型計算機技術為背景,以建立係統級的整機概念為目的,深入介紹計算機各功能子係統的邏輯組成和工作機製。全書共7章。第1章概述計算機的基本概念、發展曆程和係統的硬件、軟件組織及性能指標;第2章介紹數據信息的錶示、運算和校驗方法;第3章介紹CPU子係統的工作原理和多核等前沿的性能提升技術;第4章介紹存儲子係統的存儲原理、主存設計和性能改進措施;第5章介紹I/O子係統,包括接口、總綫以及中斷、DMA和通道等I/O傳輸控製方式;第6章介紹顯示器等常見輸入/輸齣設備的工作原理;第7章以一個硬件係統模型的設計作為全書的總結。

作者簡介

紀祿平,男,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2008年博士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從事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軟件項目管理等課程的講授,研究方嚮:模式識彆(生物特徵)、神經網絡。

目錄

第1章 概論 (1)
1.1 計算機的基本概念 (1)
1.1.1 信息的數字化錶示 (5)
1.1.2 存儲程序工作方式 (5)
1.1.3 計算機的分類 (6)
1.2 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 (8)
1.2.1 馮諾依曼體係 (8)
1.2.2 計算機發展曆程 (9)
1.2.3 未來的發展趨勢 (12)
1.3 計算機係統的組織 (13)
1.3.1 硬件係統 (13)
1.3.2 軟件係統 (18)
1.3.3 硬件、軟件係統層次結構 (20)
1.3.4 硬件、軟件功能劃分與邏輯等價 (23)
1.4 計算機的特點與性能指標 (24)
1.4.1 計算機的特點 (24)
1.4.2 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24)
習題1 (28)
第2章 數據的錶示、運算與校驗 (29)
2.1 數值型數據的錶示 (29)
2.1.1 進位計數製 (29)
2.1.2 帶符號數的錶示 (35)
2.1.3 定點數與浮點數 (40)
2.2 字符型數據的錶示 (46)
2.3 運算方法 (48)
2.3.1 定點加減運算 (48)
2.3.2 溢齣的判斷與移位 (50)
2.3.3 定點乘法運算 (53)
2.3.4 定點除法運算 (60)
2.3.5 浮點四則運算 (65)
2.4 常用的數據校驗方法 (67)
2.4.1 奇偶校驗 (68)
2.4.2 海明校驗 (69)
2.4.3 循環冗餘校驗 (71)
習題2 (73)
第3章 CPU子係統 (75)
3.1 概述 (75)
3.1.1 CPU的基本組成 (75)
3.1.2 CPU的工作原理 (81)
3.1.3 CPU的指令集類型 (82)
3.1.4 CPU的發展曆程 (83)
3.2 指令係統 (86)
3.2.1 指令格式 (86)
3.2.2 尋址方式 (92)
3.2.3 指令的功能和類型 (107)
3.3 CPU的基本模型 (115)
3.3.1 CPU設計步驟 (116)
3.3.2 模型機的指令係統 (116)
3.3.3 模型機的組成與數據通路 (120)
3.4 運算部件 (124)
3.4.1 加法單元 (124)
3.4.2 加法器與進位邏輯 (125)
3.4.3 算術邏輯運算部件 (128)
3.4.4 運算器的組織 (132)
3.5 組閤邏輯控製方式 (134)
3.5.1 組閤邏輯控製器時序係統 (135)
3.5.2 指令流程與操作時間錶 (136)
3.5.3 微命令的綜閤與産生 (146)
3.6 微程序控製方式 (148)
3.6.1 微程序控製的基本原理 (148)
3.6.2 微指令編碼與微地址形成 (150)
3.6.3 模型機微指令格式 (153)
3.6.4 模型機微程序設計 (156)
3.7 CPU性能的提升技術 (162)
3.7.1 流水綫技術 (163)
3.7.2 SMT與超綫程 (167)
3.7.3 多核技術 (168)
3.8 經典處理器介紹 (172)
3.8.1 Intel 8086/8088 (172)
3.8.2 Intel 80386/80486 (175)
3.8.3 Pentium微處理器 (178)
3.8.4 Alpha微處理器 (180)
3.8.5 CRAY-1 (181)
3.8.6 Transputer (183)
習題3 (184)
第4章 存儲子係統 (185)
4.1 概述 (185)
4.1.1 存儲係統的層次結構 (185)
4.1.2 物理存儲器與虛擬存儲器 (189)
4.1.3 存儲器的分類 (189)
4.1.4 存儲器的技術指標 (192)
4.2 半導體存儲原理 (193)
4.2.1 雙極型存儲單元 (193)
4.2.2 靜態MOS存儲單元 (196)
4.2.3 動態MOS存儲單元 (201)
4.2.4 半導體隻讀存儲器 (206)
4.3 主存儲器的組織 (209)
4.3.1 主存儲器的設計原則 (210)
4.3.2 主存儲器的邏輯設計 (211)
4.3.3 主存儲器的外部連接方式 (214)
4.3.4 常見的主存儲器芯片技術 (217)
4.3.5 存儲器的刷新與校驗 (220)
4.4 磁錶麵存儲器原理 (222)
4.4.1 存儲介質與磁頭 (222)
4.4.2 讀寫原理 (224)
4.4.3 磁記錄的編碼方式 (226)
4.5 磁盤存儲器及其接口 (230)
4.5.1 軟盤存儲器 (230)
4.5.2 硬盤存儲器 (233)
4.5.3 技術指標與數據校驗 (242)
4.5.4 磁盤適配器 (244)
4.6 光學存儲及器件 (247)
4.6.1 光存儲原理 (247)
4.6.2 光盤存儲器 (249)
4.6.3 光盤驅動器及其發展方嚮 (251)
4.7 存儲係統性能的改進措施 (254)
4.7.1 高速緩衝存儲器 (254)
4.7.2 虛擬存儲器 (260)
4.7.3 雙端口存儲器 (265)
4.6.4 並行存儲器 (266)
4.6.5 聯想存儲器 (270)
習題4 (271)
第5章 總綫與輸入/輸齣子係統 (273)
5.1 概述 (273)
5.1.1 總綫簡介 (274)
5.1.2 接口的功能與類型 (275)
5.1.3 輸入/輸齣控製方式 (278)
5.2 總綫 (280)
5.2.1 總綫的特性與分類 (281)
5.2.2 總綫的標準 (283)
5.2.3 總綫的設計要素 (285)
5.2.4 PCI總綫介紹 (291)
5.3 直接程序傳輸方式與接口 (294)
5.4 中斷方式與接口 (295)
5.4.1 中斷的相關概念 (295)
5.4.2 中斷請求 (300)
5.4.3 中斷判優 (301)
5.4.4 中斷響應 (305)
5.4.5 中斷處理 (308)
5.4.6 中斷接口組成模型 (311)
5.4.7 典型中斷接口舉例 (314)
5.5 DMA方式與接口 (317)
5.5.1 DMA方式基本概念 (318)
5.5.2 DMA控製器與接口的連接 (321)
5.5.3 DMA控製器的組成 (324)
5.5.4 DMA傳輸操作過程 (328)
5.5.5 典型DMA接口舉例 (329)
5.6 IOP和PPU (334)
5.6.1 通道的係統結構 (335)
5.6.2 通道的類型 (335)
5.6.3 通道的工作原理 (337)
習題5 (339)
第6章 輸入/輸齣設備及接口 (341)
6.1 概述 (341)
6.1.1 輸入/輸齣設備的一般功能 (341)
6.1.2 輸入/輸齣設備的類型 (342)
6.1.3 輸入/輸齣設備與主機係統間的信息交換 (345)
6.2 鍵盤及接口 (346)
6.2.1 鍵盤的類型 (346)
6.2.2 硬件掃描鍵盤 (349)
6.2.3 軟件掃描鍵盤 (350)
6.3 顯示設備及接口 (353)
6.3.1 顯示器的分類 (353)
6.3.2 顯示器的成像原理 (354)
6.3.3 CRT顯示器 (361)
6.3.4 LCD顯示器 (367)
6.3.5 顯示適配器及工作原理 (374)
6.4 打印設備及接口 (378)
6.4.1 概述 (378)
6.4.2 打印機的性能指標 (380)
6.4.3 點陣針式打印機 (381)
6.4.4 噴墨打印機 (385)
6.4.5 激光打印機 (387)
6.4.6 打印機適配器 (390)
6.4.7 3D打印技術簡介 (391)
6.5 其他輸入/輸齣設備 (392)
6.5.1 光學字符識彆設備 (392)
6.5.2 圖形圖像輸入設備 (393)
6.5.3 語音識彆設備 (395)
6.5.4 條形碼與二維碼識彆儀 (396)
習題6 (399)
第7章 計算機硬件係統模型 (400)
7.1 模型機係統及其信號互連 (400)
7.1.1 係統組成 (400)
7.1.2 係統總綫 (401)
7.1.3 各部件的信號綫 (402)
7.2 模型機典型I/O操作舉例 (406)
7.2.1 直接程序傳輸方式的I/O操作 (406)
7.2.2 中斷方式下的I/O操作 (407)
7.2.3 DMA方式下的I/O操作 (408)
7.3 係統配置舉例 (409)
習題7 (411)
參考文獻 (412)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书不错,质量好的,送礼不错

评分

罗克露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版,写的很好,只可惜运送途中书皮弄坏了。

评分

帮同事买的,里面的内容很值得推敲

评分

在学习。。。。。。。。。

评分

满意,喜欢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还不错哦,价廉物美。值得购买

评分

书是正版的,现在上课用的。

评分

挺好的,速度超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