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小說女主人公斯佳麗生長於佐治亞州具有傳統特色的塔拉莊園,雖相貌平平,卻有一雙勾魂攝魄的美麗的眼睛,她鍾情於橡樹莊園的少爺阿什裏,而阿什裏卻選擇瞭溫柔善良的錶妹梅拉妮。整個南方不久就被籠罩在內戰的硝煙中,斯佳麗在戰爭中幾經磨難,婚姻的不幸與戰爭的苦難使她的性格經受瞭鍛煉,成長為美國南方第一位實力雄厚的女商人,並重建瞭祖輩們親手創下的基業塔拉莊園。斯佳麗是個典型的美國現代女性形象,她的愛情既有追求詩意與浪漫情調的一麵,而又麵對現實人生講求功利目的,她的豐滿而鮮活的個性便在愛情幻景與現世物欲的矛盾中漸次展現齣來,讀來真切感人。
小說一經問世,即刻轟動美國文壇,而著名影星費雯麗對斯佳麗的成功演繹愈加使這部文學經典風靡全世界。曰前,此書已銷行逾7000萬冊。
內容簡介
斯佳麗長得並不算美,但魅力四射,男人見瞭少有不著迷的,塔爾頓傢那對孿生兄弟就是。她臉上兩種特徵鮮明融閤:嬌柔來自母親,一位海濱的法國貴族後裔;豪爽來自父親,麵色紅潤的愛爾蘭人。這張臉實在迷人,尖下巴,方下頜,淡綠色雙眸,不雜一星茶褐。眼梢微翹,烏黑的睫毛濃密挺直,兩彎蛾眉斜斜上挑,掛在木蘭花般門淨的肌膚上這肌膚正是南方女人珍愛的寶物,每每用帽子啦、麵紗啦、手套啦小心嗬護,不肯被佐治亞州灼熱的陽光曬黑。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 Mitchell,1900-1949),美國女作傢,齣生於正特蘭大市的律師傢庭,父親曾擔任該市的曆史學會主席。這個具有蘇格蘭、愛爾蘭和法國鬍格諾派教徒血統的米切爾傢族有多名成員參與瞭獨立戰爭、愛爾蘭起義和南北戰爭,瑪格麗特從小在鄉下聽一位姨婆講內戰故事,遷至市區後又聽內戰老兵追憶當年的戰鬥場麵。
瑪格麗特早年雖考入史密斯學院,母親的早逝使她不久即復返亞特蘭大,數年間為雜誌撰稿,廣泛接觸瞭社會各階層民眾。後因腳傷辭卻記者工作,在丈夫的鼓勵下花費10年時間撰寫長篇小說《飄》(1936),次年獲普利策奬,被譯為多種文字。1949年,瑪格麗特一次外齣,不幸遇車禍喪生。
目錄
譯序
Part One
Chapter Ⅰ
Chapter Ⅱ
Chapter Ⅲ
Chapter Ⅳ
Chapter Ⅴ
Chapter Ⅵ
Chapter Ⅶ
Part Two
Chapter Ⅷ
Chapter Ⅸ
Chapter Ⅹ
Chapter ⅩⅠ
Chapter ⅩⅡ
Chapter ⅩⅢ
Chapter ⅩⅣ
Chapter ⅩⅤ
Chapter ⅩⅥ
Part Three
Chapter ⅣⅦ
Chapter ⅣⅧ
Chapter ⅩⅠⅩ
Chapter ⅩⅩ
Chapter ⅩⅩⅠ
Chapter ⅩⅩⅡ
Chapter ⅩⅩⅢ
Chapter ⅩⅩⅣ
Chapter ⅩⅩⅤ
Chapter ⅩⅩⅥ
Chapter ⅩⅩⅦ
Chapter ⅩⅩⅧ
Chapter ⅩⅩⅠⅩ
Chapter ⅩⅩⅩ
Part Four
Chapter ⅩⅩⅩⅠ
Chapter ⅩⅩⅩⅡ
Chapter ⅩⅩⅩⅢ
Chapter ⅩⅩⅩⅣ
Chapter ⅩⅩⅩⅤ
Chapter ⅩⅩⅩⅥ
Chapter ⅩⅩⅩⅦ
Chapter ⅩⅩⅩⅧ
Chapter ⅩⅩⅩⅠⅩ
Chapter ⅩL
Chapter ⅩLⅠ
Chapter ⅩLⅡ
Chapter ⅩLⅢ
Chapter ⅩLⅣ
Chapter ⅩLⅤ
Chapter ⅩLⅥ
Chapter ⅩLⅦ
Part Five
Chapter ⅩLⅧ
Chapter ⅩLⅠⅩ
Chapter L
Chapter LⅠ
Chapter LⅡ
Chapter LⅢ
Chapter LⅣ
Chapter LⅤ
Chapter LⅥ
Chapter LⅦ
Chapter LⅧ
Chapter LⅠⅩ
Chapter LⅩ
Chapter LⅩⅠ
Chapter LⅩⅡ
Chapter LⅩⅢ
精彩書摘
“我也是……喂,布倫特!我知道該去哪兒吃晚飯瞭。咱們越過沼地,上埃布爾·溫德爾傢吧,告訴他咱弟兄四個都迴來瞭,準備參加操練。”
“好主意!”布倫特來勁兒瞭,“還能聽聽營隊的消息,弄清楚他們到底決定用啥顔色的軍服。”
“要是用阿拉伯製服,鬼纔去參軍!穿那號口袋似的紅褲子,活像個娘兒們。那種褲子跟女人的法蘭絨內褲差不離。”
“二位是不是去溫德爾先生傢?去的話,隻怕沒啥好飯可吃,”吉姆斯插嘴道,“他傢廚子死瞭,還沒買到新的。眼下是個下地乾活的奴隸做飯,他傢的奴隸告訴我,那可是全州最蹩腳的廚子。”
“老天!那乾嗎不另買一個?”
“窮白人下流坯,哪兒買得起?他傢的奴隸從沒超過四個。”
吉姆斯的輕衊毫無遮掩,他自己地位穩當,因為塔爾頓傢有上百名黑奴。與所有大莊園的奴隸一樣,他瞧不起隻有幾名奴隸的小莊園主。
“非抽掉你一層皮不可,”斯圖爾特惡狠狠地叫道,“看你還敢把埃布爾·溫德爾先生叫窮白人下流坯!他是窮,可不下賤。不管黑人白人,誰敢這麼叫他,我可不答應。這縣裏沒人比得上他,要不營隊怎麼挑他當少尉?”
“這個俺到現在也不明白,”吉姆斯對主人的叱罵麵不改色,“照俺想,營裏長官都該從富裕人傢挑,不會從沒齣息的窮鬼裏挑,”
“人傢可不是沒齣息!你是拿他跟斯萊特裏那號地道的窮鬼比吧?埃布爾隻是錢少些罷瞭,小業主,沒有大莊園。大夥兒都覺得他夠資格當官。黑鬼還敢多嘴多舌!營隊自己的要緊事還不清楚麼?”
這支隊伍是三月前組建的,就在佐治亞州宣布退齣聯邦的當天。從那天起,剛入伍的新兵們就嚷嚷著要打仗。這支隊伍還未定名,提建議的倒不少,七嘴八舌,誰也不讓誰,連軍服式樣和顔色也眾說紛紜。提議的名稱有“剋萊頓野貓”、“噬火勇士”、“北佐治亞輕騎”、“義勇軍”、“長槍隊”(盡管這支隊伍要裝備的是手槍、刺刀和砍刀,而不是長槍)、“剋萊頓輕騎”、“鐵血軍”、“硬漢”,五花八門,各有擁護者。定名之前人人都把這支隊伍稱作“營隊”,雖然後來有瞭個響當當的名字。直到戰爭結束,人人愛用的名字還是“營隊”。
軍官由大傢選舉産生,因為本縣裏誰都沒打過仗,除開幾個墨西哥戰爭和塞米奴戰爭的老兵之外。即便是老兵,眾人若不喜歡、不信任,也當不上頭頭。人人都喜歡塔爾頓傢的四兄弟和方丹傢的三個小夥子,可又都不願選他們,因為塔爾頓們好酒貪杯,愛玩愛鬧。方丹們呢,性子太暴躁。阿什禮·威爾剋斯被選為上尉,因為他是全縣最好的騎手,頭腦又冷靜,維持軍紀還能指望。雷福特·卡爾佛特當瞭中尉,他人緣好。埃布爾-溫德爾是個沼地獵手的兒子,自己經營小農場,被選為少尉。
埃布爾是個精明嚴肅的大塊頭,一字不識,心腸厚道,比彆的小夥子年長,女人麵前更懂禮貌。營隊的人並不勢利,許多人的父親、祖父原本也是小業主,以後纔發達起來,何況埃布爾槍法數第一,75碼開外都能命中小鬆鼠的眼睛。野外生活也在行:雨中生火,追獵野獸,尋找水源。人人敬重他的真本事,打心眼裏喜歡他,纔選他當官。他珍惜這份榮耀,毫不自負,恪盡職守。可是莊園裏的太太們、奴隸們,老忘不掉他的微賤齣身,盡管男人們對此不以為意。
開頭營隊隻招大莊園主的子弟,全套裝備、戰馬、武器、軍服,甚至隨身奴僕都由各人自帶。可是年輕的剋萊頓縣有錢人不多,要拉起一支具有實力的武裝,隻好從小業主、荒林沼地的獵戶人傢,甚至窮白人當中徵募新兵,隻要他們的生活水平高於本階級的平均水準。
這部分年輕人跟有錢的鄰居一樣,一旦打起仗來,也樂意跟北佬拼命。可錢這個敏感的問題怎麼辦?小業主沒幾個有馬的,下地乾活全靠騾子,騾子也沒多餘的,少有超過四頭的。就算營隊接受騾子,他們也捨不得讓騾子去打仗,何況營隊壓根兒不收。至於窮白人,能擁有一頭騾子就覺得闊氣瞭。而森林與沼地的居民們既沒馬又沒騾,全靠地裏的收成和捕獲的野物過活,以物易物,一年到頭難得見到五塊錢,根本買不起戰馬和軍服。但他們人窮誌不短,還像有錢的人自鳴得意,決不肯接受任何帶施捨意味的東西。既要照顧這些人的感情,又要建立一支像樣的隊伍,於是,本縣的大莊園主們——斯佳麗的父親、約翰·威爾剋斯、巴剋·芒羅、吉姆·查爾斯頓、休·卡爾佛特,隻除開安格斯·麥金登,紛紛慷慨解囊,裝備營隊裏的人員和馬匹。結果全體莊園主都同意為自己的兒子和一定數目的他人齣錢買裝備。
……
前言/序言
譯 序
瑪格麗特·芒納爾琳·米切爾(Margaret Munnerlyn Mitchell),1900年11月11日生於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並在這裏終其一生。其母瑪麗·伊莎貝爾·斯蒂芬斯是愛爾蘭天主教徒的後裔。其父尤金·米切爾是位律師,曾任亞特蘭大曆史學會主席,具有蘇格蘭、愛爾蘭與法國鬍格諾派教徒的血統。米切爾傢族齣過不少鬥士,與《飄》中的奧哈拉傢族頗為相似,成員參與過美國獨立戰爭、愛爾蘭起義及美國南北戰爭。
瑪格麗特·米切爾孩提時代就迷上瞭有關美國內戰的一切。起先是父母和住在瓊斯博羅鄉下的姨婆給她講內戰的故事,後來是白發蒼蒼的前南軍老兵帶著她在亞特蘭大附近鄉下騎馬兜風,他們的戰鬥故事讓小姑娘聽得兩眼直發亮。
瑪格麗特一傢1912年搬到亞特蘭大市桃樹街上一幢漂亮的大宅居住。1914~1918年,瑪格麗特就讀於亞特蘭大華盛頓女校,但成績平平。一天,她忽然對媽媽宣布,數學課聽不懂,不想上學瞭。媽媽拽著女兒來到鄉下,指著一片種植園的斷壁殘垣,綳著臉訓道:“打仗的事從前有,以後還會有。打起仗來,誰傢都躲不開災難,人人都得傾傢蕩産。戰後,人人都得從頭再來,能指望的隻有自己的一顆腦袋兩隻手。”
瑪格麗特聽從母親教誨,返迴學校,發奮讀書,最終於1918年考入全美最著名的女校之一——史密斯學院,這所學院後來還培養齣蜚聲文壇的女詩人西爾維婭·普拉斯西爾維婭·普拉斯(Sylvia plath,1932—1963),美國著名的自白派女詩人、小說傢。瑪格麗特入學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不久,噩耗傳來,她的未婚夫剋利福特·亨利戰死於法國。緊接著,1919年1月,母親又死於流感。瑪格麗特不得不輟學,返迴亞特蘭大照顧父親和哥哥斯蒂芬。
1920年,瑪格麗特首次進入亞特蘭大社交界,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包括為慈善事業籌款的歌舞演齣。1922年,她有瞭兩位熱烈的追求者,一位是伯倫·厄普肖,前足球運動員加私酒商;另一位是約翰·馬什,瘦高個的新聞記者。她選擇瞭厄普肖,二人於9月成婚,馬什則在婚禮上充當瞭新郎的儐相。厄普肖收入欠穩定,瑪格麗特隻好找瞭份周薪25美元的工作——為《亞特蘭大星期天》雜誌寫稿。馬什是這傢雜誌的編輯和瑪格麗特的寫作指導。1922~1926年間,她以自己的愛稱佩吉署名,發錶瞭129篇文章及無數未署名文章,內容多為對罪犯、女繼承人、佐治亞前南軍將領們的采訪。
與厄普肖的婚姻因雙方性格不閤,於1924年告終。不到一年,瑪格麗特嫁給瞭馬什,在他們的新居——新月街979號一樓套房內舉行瞭婚禮招待會。這次婚姻美滿幸福,但卻讓亞特蘭大社交界吃驚不小,因為米切爾婚後不守婦道,不從夫姓,夫妻倆公寓的房門上赫然釘著兩張名片:約翰·R.馬什先生,瑪格麗特·M.米切爾小姐。
婚後一年,米切爾因腳踝受傷,辭去記者工作,在丈夫的鼓勵下,開始創作長篇小說《飄》。與常人不同,她從結尾開始寫,倒著來,而且隨心所欲,根本不管事件先後順序,信馬由繮。小說原稿有的章節打印得清清楚楚,有的塗改得亂七八糟,四處堆放在傢中。朋友們都知道她在寫小說,但她自己對此緘口不提。倏忽十載過去,1935年春,著名的麥剋米蘭齣版公司派編輯哈羅德·拉特漢姆旅行全美,旨在搜尋可供齣版的稿件。拉特漢姆第一站就到瞭亞特蘭大,聽人說起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說,便登門拜訪。起初,米切爾矢口否認自己在寫小說。對此,她後來解釋說:“當時我就是不相信,北方的齣版商怎麼會接受一部全盤南方人觀點的內戰小說。”直到拉特漢姆離開亞特蘭大的前夜,她纔把自己摞在一起足有五英尺高的打字稿帶給他看。7月,麥剋米蘭公司便決定齣版這部小說。當時書名曾為《明天是個新日子》(這是整部小說的最後一句話),女主人公芳名潘茜。
書稿得到齣版界接受,米切爾這纔將書名改為《飄》。《飄》的英文為Gone with the Wind,取自英國詩人厄內斯特·道森的長詩《辛拉娜》,在這裏主要指南方的奢華全被北軍洗劫殆盡,一切都化為烏有,隨風飄去。女主人公的芳名也改為斯佳麗·奧哈拉。米切爾又坐下來,花瞭半年工夫一一核對小說中提及的所有曆史事實,力求每個時間、地點,甚至建築物的細節都準確無誤。米切爾對自己這部書中所載曆史事實的準確度比對故事本身的情節與風格更感驕傲。
同時,麥剋米蘭公司也緊鑼密鼓,為這位南方無名新秀的小說大做廣告。小說原計劃1936年5月31日上市,但後來推遲到6月30日,因為“每月一書俱樂部”將《飄》列為7月新書排行榜榜首。小說發行後引起轟動,贊揚之聲不絕於耳,但也有不少左翼評論傢認為該書歪麯曆史,美化種族主義。不管是褒是貶,《飄》的發行量卻打破瞭曆史紀錄,一天售齣5萬冊,六個月售齣百萬冊,一年售齣兩百萬冊。舉國上下都風靡於這部1024頁,46萬字(英文原版)的小說,而米切爾本人卻倍感睏惑。她說:“《飄》不過是講凡人俗事,文字欠美,思想欠偉大,缺乏深意,毫無驚人之處……”然而,《飄》就是贏得瞭普利策奬,還有1937年度的全美書商協會奬。
《飄》雖引起轟動,米切爾卻十分謙虛,認為自己不過是寫作的業餘愛好者,反復聲明:“天曉得,我可不是什麼文學傢,就算努力也當不瞭。”她為自己和丈夫的生活受到公眾乾擾深為不安,禮貌而堅決地拒絕瞭所有拍照、會見、發錶講話的邀請。
《飄》改編為電影的過程,也像齣書過程一樣跌宕起伏。小說齣版後立刻引起製片人塞爾茨尼剋在紐約的書探凱·布朗女士的注意,她給塞爾茨尼剋寄去原書一本,但因為小說太厚,塞氏懶得閱讀,於是布朗女士又寫瞭一篇25頁的故事梗概,並竭力勸說塞氏趕緊買下該書的改編權。塞氏猶豫一番後,同意開價5萬美元,這時距離小說的齣版剛好一個月。1936年7月30日,米切爾同意瞭塞氏的開價,但在閤同中寫進瞭一項條件:她自己不在影片中擔當任何角色。
事實很快證明,布朗女士的建議是正確的,“《飄》熱”持續不減,銷量屢創紀錄。為瞭讓公眾在電影拍攝和放映前的兩三年內繼續著迷於此書,塞氏玩弄瞭一個花招,大規模在世界範圍內尋找斯佳麗,星探們每天都要麵試許多容貌俏麗的年輕女子,並由媒介隨時報道麵試的情況。扮演白瑞德的演員比較好辦,公眾一緻認為此角色非剋拉剋·蓋博莫屬。隨著開拍的臨近,塞氏已選好瞭每一個角色,隻是斯佳麗仍無蹤影。他把希望寄托在他的弟弟邁倫身上。邁倫是好萊塢頭號星探,也是醉鬼,就在塞氏四處打探邁倫的下落時,邁倫無限陶醉地迴來瞭,身邊還跟著一位苗條美人。他對哥哥說:“認識一下斯佳麗吧。”這就是英國演員費雯麗。
幸運之神再次降臨塞氏,費雯麗以其齣色的錶演,將《飄》(電影中譯名為《亂世佳人》)的魅力再次呈現於公眾麵前。1939年美國乃至全世界又一次為《飄》所傾倒,奧斯卡奬評委把八項榮譽戴在瞭塞爾茨尼剋頭上,費雯麗也因此紅遍全球,成為劃時代的電影明星。可以說《飄》造就瞭米切爾,也造就瞭費雯麗,隻有塞爾茨尼剋有些傷感,因為此後他再也沒有能夠拍齣更成功的影片。
美國當代著名詩人兼評論傢麥爾剋姆·考利形容《飄》是“一部種植園傳奇的百科全書”,其他評論傢也錶贊同,但米切爾本人不接受。她說:“紐約的批評傢們說《飄》是月光與木蘭花的愛情傳奇,真好笑。他們從沒看過90年代描寫邦聯的東西,不然就會明白瞭。”米切爾不寫美女騎士,卻寫北佐治亞的鄉紳,不以大莊園上擁有白色圓柱的豪宅為焦點,卻對準紅土田野上結構淩亂的塔拉種植園。小說以塔拉莊園的奧哈拉傢與12棵橡樹莊園的威爾剋斯傢及兩傢的奴隸、親朋好友為主要背景,鋪開瞭佐治亞人在美國內戰全過程中的宏偉畫麵。主要人物是塔拉莊園的大小姐斯佳麗·奧哈拉以及與她生活緊密相關的兩個男人——瑞特·巴特勒(白瑞德)、阿什禮·威爾剋斯,還有阿什禮的妻子梅拉妮·漢密爾頓。米切爾打破西方小說傳統中美女加騎士的模式,將傳統美女加騎士的特點割裂開來,分彆賦予不同的人物。梅拉妮被賦予傳統美女的優雅、脆弱、貞潔,但並不美麗;而斯佳麗則精力旺盛,風情萬種;阿什禮被賦予傳統騎士的俠義、強烈的榮譽感、自我犧牲等高尚精神;而瑞特則敢作敢為,陽剛之氣逼人,魅力十足。結果小說不以傳統的英雄美女為中心,卻緊扣著叛逆者斯佳麗與瑞特,讓阿什禮和梅拉妮相形之下顯得蒼白貧血。斯佳麗與瑞特敢於嚮古老南方的神話挑戰,樂享社會製度給他們帶來的安逸,卻堅決不許社會道德規範乾涉他們的個人行動自由。四個主要人物在美國內戰前後、內戰期間的經曆與人物刻畫緊密相關。阿什禮和梅拉妮代錶的是古老的社會傳統,到頭來梅拉妮病死,阿什禮精神崩潰。自負的瑞特動身前往查爾斯頓與現實社會和解,而不肯嚮命運低頭的斯佳麗打算迴到娘傢塔拉的懷抱休養生息,好東山再起。
米切爾自己將《飄》的主題用一個詞“生存”定義,這當然指的是人類在社會大動蕩中如何生存。美國南北戰爭摧毀瞭佐治亞乃至整個南方的經濟,黑奴統統得到解放,昔日奴隸主養尊處優的好時光隨風而逝,飄得遠遠的。他們為瞭生存,必須放下臭架子,努力奮鬥,不然隻有死路一條。難怪連亞特蘭大上流社會的中堅分子也不得不賣糕餅的賣糕餅,趕馬車的趕馬車,降貴屈尊。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
米切爾為錶現這個主題,還嚮讀者描述瞭美國南方的許多迷人之處。小說浪漫、懷舊,充滿對傢鄉熱土的深情眷戀與激動人心的事件,筆觸細微,生動再現瞭美國佐治亞州內戰時期、重建時期的生活。讀者可以從中瞭解到美國南方的風土人情、社會時尚、宗教信仰等方方麵麵的特徵。所有這一切與逼真的人物塑造、廣闊的視野一道,錶現瞭一個傳統社會的崩潰瓦解,人們又如何應付這場社會巨變的艱辛過程。
《飄》使米切爾一舉成名天下知,她的一舉一動也成為公眾關注的中心。然而,有個秘密卻直到她死後很久很久纔公之於世。據米切爾紀念館提供的資料,當種族主義在美國南方橫行霸道,三K黨徒活動猖獗,定期在亞特蘭大石山附近集會之時,米切爾本人卻在為該市黑人的好幾個項目盡力,尤其與黑人學生的關係很深。米切爾早在19歲初入社交界時就與非洲血統的美國人社團有瞭聯係,她是當時亞特蘭大社交界年輕人當中唯一誌願到城裏一傢黑人診所工作的姑娘,為此還被白人的女青年會拒之於門外。1941年,本傑明·梅斯博士來到具有曆史意義的專為黑人青年開辦的摩爾豪斯學院任院長,急於為具有培養前途的學生尋求經濟資助,他去找的第一個人就是瑪格麗特·米切爾。盡管傢人嚴厲警告她,時局動蕩,與黑人接觸危險,她還是毅然同意匿名捐款80美元,這個數目在當時已足夠一個學生一年的學費。梅斯博士後來寫信給她,詳細報告瞭她的捐款給予被資助者多麼大的鼓舞與幫助,米切爾遂決定定期嚮該校捐款。梅斯博士同意對這筆奬學基金保密,並且在米切爾死後多年仍信守諾言。
米切爾的善舉直到佐治亞州第一位黑人醫學院畢業生歐提斯·史密斯獲得兒科醫生開業證書時纔為世人所知。當時,史密斯來到米切爾紀念館,把得到米切爾秘密資助的經過嚮館長瑪麗·羅斯·泰勒女士和盤托齣。原來,他曾在田納西州的默哈利醫學院念書。一年級時,盡管他課餘時間替人擦皮鞋、下地打工,拼命乾活掙錢,但還是無法維持學業。他隻好去找院長梅斯博士,打算退學。院長要他安心念書,並神秘兮兮地說:“彆擔心,我自有辦法。”
史密斯的學雜費全都由人代付瞭,但直到35年之後(米切爾已去世多年),梅斯博士纔公開瞭這筆基金的來源——史密斯原來隻是米切爾資助過的四十~五十名黑人醫學院學生之一。這件事足以錶明米切爾人格之高尚,也從側麵使廣大讀者對《飄》更為喜愛。
“《飄》熱”在美國乃至全球持續不斷。作者去世27年之後,該書依然高居美國精裝版小說榜首,加上平裝版,《飄》在全美暢銷書中一直保持著第九名的地位。據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到1993年,《飄》在全球的銷量已逾2800冊,還不算恒河沙數的盜版書。《飄》已被譯為數十種文字,在全球近四十個國傢銷售,並譯為盲文齣版,長達30捲。盡管美國文壇一直有意貶低《飄》的文學價值,認為《飄》隻是一部大眾通俗小說,而《飄》曆經數十年而長銷不衰的事實,已經為自己奪得瞭經典的位置。
1949年8月11日,米切爾與丈夫一道齣門看電影,在離傢僅三個街區之遙的一個十字路口,被一輛疾駛的齣租車撞倒,五天後去世,享年49歲。這位美麗聰慧的女作傢被安葬於亞特蘭大市的奧剋蘭公墓,
飄(英漢雙語版)(套裝全1-2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