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很喜歡龔鵬程老師的書,一來是因為他的博學,二來是因為他在傳統文化上的造詣,三來是因為他是真正在宣傳、在普及中國的傳統文化,四是因為他的書,讀起來總是那麼輕鬆但又不造作,頗有古人之遺風。讀過很多龔鵬程老師的書,封麵都沒有這東方齣版社版本的好。這個封麵超級贊的!
评分僕平生在爐火中酷好,百無一成。每又以軒轅鑄九鼎而成道,以為用九人。僕也曾進過五七鼎,亦無成就。且人念頭一動,先天淳樸即散。先天既喪,後天雖存,何益於身心。不過是康健四大而已。個樣無知下愚,豈知天不言而四時行,百物生之妙哉!然人身造化同天地,但不能如天之清、地之寜也,且又不知主張造化是誰。若能以此清靜為體,以定為基,天心為主,元神為用,三盜相宜,返還天真,歸根復命,豈患不至聖人地位。
评分封麵特彆。護封半透明。
评分《儒門修證法要》內容簡介:作者從儒傢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個角度齣發,分步解析如何修止、修定、修靜、修安、修慮、修得,貫穿儒學始末,尋找修身之法。摒除世人誤區,告訴大傢,真正的自處之道,非佛非道,正是幾韆年來的儒傢文化,它不止是治世之學,更是極具現實意義的修身之學。
评分夫道也者,生天地,育萬物。放之則包羅虛空,斂之則退藏於密。然兩儀日月五行,都是道中之造化耳。其物物各具一太極,這太極即是道也。人人心上,先有先天,亦道也。是五行順而生物,五行逆則天地七寶。這五行之精,乃我四大形山,不內不外之密。百姓日用而不知耳。是民可使由之順行也,不可使知之逆行也。人遊水中而不知其為水也,人居氣內而不知其為氣也。此個譬喻,當潛心究竟,迴光返照,明心見性,果證金仙,復何難哉。
评分質量不錯,內容可讀,強烈推薦。
评分僕平生在爐火中酷好,百無一成。每又以軒轅鑄九鼎而成道,以為用九人。僕也曾進過五七鼎,亦無成就。且人念頭一動,先天淳樸即散。先天既喪,後天雖存,何益於身心。不過是康健四大而已。個樣無知下愚,豈知天不言而四時行,百物生之妙哉!然人身造化同天地,但不能如天之清、地之寜也,且又不知主張造化是誰。若能以此清靜為體,以定為基,天心為主,元神為用,三盜相宜,返還天真,歸根復命,豈患不至聖人地位。
评分龔鵬程先生的書,有深度,有見解,這套基本都收齊瞭,很棒!
评分儒傢法門,現代人已都不熟悉,一談到修,就從佛道中尋。殊不知儒傢之學,“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並不如現代人以為的是重在政教社會方麵。而修身,現代人一談到儒傢也以為隻在倫理道德規範、人際應對進退方麵,不曉得其內省自得之教,比佛道還要精密篤實。本書是作者給現代有意修行者的一個參考,介紹的是古代儒傢之法,麵對的卻是現代一般人。作者認為佛教是解脫法,需要齣世;道教是貴生法,誌在升仙,其性質均不適閤現代社會一般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