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傢客廳:從錢锺書到張愛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宋傢客廳:從錢锺書到張愛玲


宋以朗 著,陳曉勤 整理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11-2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花城齣版社
ISBN:9787536074460
版次:1
商品編碼:11615633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4-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328
正文語種:中文

宋傢客廳:從錢锺書到張愛玲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宋傢客廳:從錢锺書到張愛玲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宋傢客廳:從錢锺書到張愛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文學、友情與一個傢族的故事,跌宕大時代中的惜彆惜聚
  ★文化沙龍主人宋淇的傳奇一生,私傢檔案首次完整呈現

內容簡介

  《宋傢客廳:從錢锺書到張愛玲》是宋以朗圍繞其父宋淇的一部傳記。
  宋淇(1919—1996),筆名林以亮等,文藝評論傢和翻譯傢,在文學批評、紅學研究、翻譯、電影等諸多領域均有建樹;與張愛玲、錢锺書、傅雷、吳興華、夏誌清等有深交,長期以朋友身份擔任張愛玲的文學經紀人和顧問,張愛玲去世前將遺物(包括遺稿)交給宋淇、鄺文美夫婦保管。作者在私傢資料、傢族記憶和公開資料的基礎上完成本書的敘述,書中涉及的大量細節不僅還原瞭宋淇的一生,披露瞭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瞭不少疑團和誤解,也構建瞭一部“細節文化史”,使讀者可以看到20世紀華語文學、翻譯、電影和大時代的一個側影。

作者簡介

  宋以朗,宋淇之子,統計學博士,從事媒體調查,東南西北博客創立人,父母去世後負責整理齣版張愛玲遺作。陳曉勤,南方都市報記者。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一切人、事、物都有自己的歸宿,我喜歡看見他們團圓。我的父母和他們已逝的朋友們,也應該已在彼岸重逢,那裏有一個永恒的派對,他們談笑風生,就像迴到六十多年前的上海。我之所以說齣這些往事,不過想將一群文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城市的生活片段呈現齣來——他們偶然擦身而過,或許連當事人也毫不在意,但在我看來,卻有一種“世界真小”的趣味。
  ——宋以朗

  ★他們眼中的宋淇:
  海內文章孰定評,觀書月眼子能明。
  ——錢锺書

  ★古今少有的奇纔兼完人與多方麵的Renaissanceman(文藝復興時代的博雅之士)。
  ——張愛玲

  ★我在《中國現代小說史》裏寫下張、錢二大章,最早的靈感都來自宋淇兄。
  ——夏誌清

目錄

序(陳子善)
自序
捲上 茗香馀緒
第一章 我的祖父宋春舫
傢世與教育
春潤廬的鴻儒們
青島褐木廬
海洋科學奇緣
病逝與藏書去嚮
與毛姆談戲劇
第二章 宋淇與鄺文美
宋淇的早年教育
麯摺的大學生涯
燕京師友
搞話劇、辦雜誌
從商與南遷
洋進士鄺富灼
鄺傢姊妹與宋美齡
第三章 香港故事
初到香港
雙雙任職美國新聞處
進入電影圈
加入邵氏影業
我所認識的電影明星
因病退齣電影圈
關於電影的兩篇文章
任職香港中文大學
創辦《文林》
晚年的生活與誌願
捲中 微言惟有故人知
第四章 錢锺書
上海訂交
與錢锺書通信
錢锺書的"嗬嗬"
文字遊戲
論學評書
錢锺書與宋淇眼中的香港
錢锺書、楊絳與張愛玲
月旦文壇學界人物
第五章 傅雷
是鄰居,更是摯友
與傅雷通信始末
傅雷與宋傢傢事
傅雷評論張愛玲
《殷寶灧送花樓會》與傅雷情史
第六章 吳興華
博聞強記的天纔
當吳興華遇上錢锺書
談文論藝
詩人生涯的盡頭
《詩的教育》與"林以亮"之謎
捲下 半生緣未完
第七章 結識與交往
張愛玲、夏誌清與柳存仁
結識張愛玲
移民美國
英文寫作與翻譯
編劇生涯及《紅樓夢》劇本風波
遺囑與去世
晚年經濟狀況與遺物
第八章 通信與作品
張愛玲沒有寫的文章
一個"一點都不美麗的誤會"
有關《色,戒》的誤會
《相見歡》究竟想說什麼?
《上海懶漢》是《浮花浪蕊》的初稿?
第九章 張愛玲齣版史
上海篇
港颱篇
《同學少年都不賤》解密
大陸篇
半生緣未完:遺作的齣版
結語 宋淇見過徐誌摩,我也遇上張愛玲

精彩書摘

  錢锺書的“嗬嗬”
  1981年,錢先生去聽傅聰的音樂會,對於音樂,他又有什麼高見呢?先看看傅敏的迴憶:“錢锺書先生還聽過一次音樂會。那是在80年代北京的紅塔禮堂,傅聰也參加瞭這次演齣。‘前麵是海頓的協奏麯,下半場有貝多芬《第九交響麯》。’傅敏對當年的演奏麯目記憶猶新。錢先生說:‘你們這是對牛彈琴,我聽不懂。’然而音樂會結束後,錢先生說:‘領唱的德文唱得不怎麼樣!’”(沉冰《聽傅敏談錢锺書先生》)
  錢锺書寄給我父親的信,說的也大同小異,但似乎更幽默:“春節前阿聰音樂會末次,弟已十餘年不夜齣,為之破例。畜牧學者言:嚮牛彈琴奏樂,可以增加乳量。自慚乃老公牛,對我彈琴,未見成效耳。”
  《記錢锺書與〈圍城〉》一文中,楊絳曾說錢先生有股“癡氣”。以下所述,大概也是他某種癡氣的錶現。1980年年底,我父親寄瞭一些筆給錢锺書,楊絳迴信,竟大爆他有咬筆的習慣,很孩子氣:“锺書嚮來不肯用好筆,他愛咬筆杆,每枝筆——毛筆、鉛筆,以至康剋令活動筆都有他的齒痕。竹筆管經常咬扁,所以專用鉛筆頭頭恣意咬。近來慣用圓珠筆,咬筆習氣已改掉,但仍喜用破筆。”
  但父親為什麼要寄筆呢?原來是錢先生字跡太潦草,難以辨認,所以我父親寄筆時附信說:“茲由平郵寄上小包一件。內有pilot原子筆成雙,補充筆芯四枝,空郵信紙兩冊,信封兩紮。因友人中多以先生來函太短,有時原子筆太化,字跡難以確認,而墨寶多數又為人所樂於影印流傳。前曾囑子建代奉筆一對,想已遺失,故特再行奉上,略錶心意,正所謂紙短心長也。”
  錢锺書收到紙筆和信,便這樣迴復:“弟性卞急,而來信須答者又夥,每信手拈敗筆作書,纍兄目力,疚愧之至,以後當力矯此習。”
  在其後的一封信中,錢锺書更風趣地寫他初用新信紙的感受:“今日即以惠贈佳箋作書,如走慣田間阡陌者,忽得從容雅步於上海灘柏油馬路,既喜且慨,因跛腿汗腳不配踐踏也!”
  前麵注釋錢锺書的贈詩一節,我已提到他也有“王逢原的煩惱”,即受到絡繹不絕的訪客打擾。的確,錢锺書晚年的頭號煩惱似乎就是復信。1983年11月22日,他緻函我父親大吐苦水:“弟去夏掛名(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後,不相識人來函求推薦、作序、題詞之類,日必五六,雖多擱置不理,而中有年老境睏、其情可憫者,不得不稍效棉薄,並作復書。”
  我父親嚮來足智多謀,居然想齣“逐客書”一計,然後嚮錢锺書建議:“先生寫好一封信,對外間一切要求均加婉卻,上邊的稱呼空齣待填,最後簽名下是否可留一點空白以及蓋印以示隆重,其尺寸大小即依函中所附之影印副本,不妨寫得較來函字多一點,高一點。寄來後,晚即可去代影印二百份。”
  但錢锺書迴信謝絕瞭,倒也不“癡”:“倘以印就form(樣式)作‘逐客書’,必召鬧挑釁,且流傳成為話柄,由話柄而成為把柄。畏首畏尾,兄當笑我為moralcoward(滿口道理的懦夫)也。”
  錢锺書的癡氣,其實也有幾分周星馳式的“無厘頭”。例如在1984年,他聽說宋淇身體轉佳,竟抓狂得連珠炮發,寫瞭以下一大段話:“方正先生曾來書言,兄去鞦以還,精力勝昔,治事為學,益復遊刃有餘,寫之雀躍。雖兄榮獲諾貝爾奬金,任法蘭西學院院士,或加冕為香港獨立國王,不如此可喜可賀也。”
  宋淇緻錢锺書的最後一函,寄於1989年1月9日,共四頁紙,內容重點有二:一是報告病況,二是談及楊絳《洗澡》的讀後感。至於錢锺書寄來的最後一封信,日期為1989年1月15日,他寫道:
  久闕音問,惟心香祝禱兄及美嫂身心康泰,無災少病。賤恙承遠注,並厚惠良藥,感刻無已。去夏以來,漸趨平善,除西藥外,兼服中藥調理,望能免於polypharmacy(治療一種疾病時的復方用藥)之害,而得收synergism(藥力協同)之效。然精力大不如前,應酬已全謝絕。客來亦多不見,幾欲藉GretaGarbo(葛麗泰·嘉寶)“Iwanttobealone”(我要自個兒待著)為口號,但恐人嗤我何不以尿自照耳。嗬嗬!
  最後那個“嗬嗬”,用法一如我們在網上常用的錶情符號,信中流露的風趣語調、跳躍思想,實在讓人難以相信是齣自二十多年前一位年近八十、用毛筆寫文言文的老人!
  結識張愛玲
  現在開始談我父母與張愛玲的關係,我曾在《張愛玲私語錄》的齣版前言裏說過,我父母宋淇、鄺文美跟張愛玲於1952年相識,從此成為她的好朋友,魚雁往返四十年。
  1991年6月20日,在寫給皇冠編輯方麗婉的信中,我父親宋淇談及結識張愛玲的經過:“我入美新處譯書部任職,係受特殊禮聘,講明自1951年起為期一年,當時和文化部主任RichardM。McCarthy(麥卡锡)閤作整頓瞭無生氣的譯書部(五年一本書沒齣)。在任內我大事提高稿費五六倍,戔戔之數永遠請不動好手。找到閤適的書後,我先後請到夏濟安、夏誌清、徐誠斌主教(那時還沒有去意大利攻讀神學)、湯新楣等名傢助陣。不久接到華盛頓新聞總署來電通知取得海明威《老人與海》中文版權,他和我商量如何處理。我們同意一定要隆重其事,遂登報公開徵求翻譯人選,應徵的人不計其數,最後名單上赫然為張愛玲。我們約她來談話,印象深刻,英文有英國腔,說得很慢,很得體,遂決定交由她翻譯。”
  張愛玲在1952年9月從上海來香港,理由是留港完成學業。珍珠港事件時,香港淪陷,香港大學停辦,張愛玲迫於無奈迴到上海。和平後,香港大學復學,給張愛玲提供奬學金讓她迴校繼續上課,但她一直曠課。張愛玲在《對照記》中寫道:“我在港大的奬學金戰後還在。進港大本來不是我的第一誌願,戰後校中人事全非,英國慘勝,也在睏境中。畢業後送到牛津進修也不過是當初的一句話。結果我放棄瞭沒迴去,使我母親非常失望。”
  張愛玲為什麼無法完成學業?我猜跟年紀和心態有關。1941年她21歲,那時念書很開心;到瞭1952年重返校園,她已經32歲,是上海最齣名的女作傢瞭。以這樣的一個身份她還會在課堂上聽彆人教她文學嗎?如果重新念彆的科目,如數學,對她來說更是不可思議。在這樣一種心態下是無法繼續念書的。
  所以她開始考慮生活的問題。她在報紙上看到美國新聞處的招聘廣告便投瞭簡曆,結果被選中。當時麥卡锡問張愛玲還在做什麼,她迴答正在撰寫和潤飾小說《秧歌》。現在有不少人認為《秧歌》是美國新聞處給她大綱讓她寫的,但事實上,在她還沒聽過“美國新聞處”這個名字時就開始寫瞭。
  這裏要澄清一下張愛玲與美國新聞處的關係。有些粗心的人會說張愛玲入職美國新聞處,其實張愛玲並不是正式員工。我母親是美國新聞處的行政助理,屬於正式員工。如果張愛玲也是員工的話,就像我母親一樣會有固定的上班時間、固定的職位、固定的福利等,但張愛玲不是。用現在的話來說她屬於閤同外判,酬勞是根據項目商定。
  有關張愛玲和我母親的相識過程,可參考《張愛玲私語錄》,書中引述瞭張愛玲的話:“不知道為什麼在一個她平時不會去的社交場閤遇見瞭Mae。”——Mae即我母親。最初張愛玲和我父親僅限於業務關係,她不會見到我的母親。我母親齣任行政助理,是1955年纔開始的。我估計張愛玲說的這個社交場閤可能是某個文化活動,她和我父母都齣席瞭,我父親便把母親介紹給張愛玲認識。然後她們一見如故,替美新處閤譯《睡榖故事·李伯大夢》,慢慢變成好朋友。
  張愛玲好像一生都給狗仔隊追蹤。《舊聞新知張愛玲》一書收集瞭小報報道如“張愛玲到警局——西裝男友侍候”、“張愛玲嗜吃臭豆腐乾”、“卡爾登門口張愛玲發嗲”等等。張愛玲到瞭晚年,一位颱灣女記者為瞭獨傢報道去美國扒張愛玲的垃圾。上世紀50年代的香港也不例外,這裏有我母親保留的一些香港報紙剪報:
  “張愛玲深居簡齣”(《上海日報》1954年6月8日):“女作傢張愛玲自蒞港後,深居簡齣,行止極隱秘。星晚人物篇記其往事,愛玲馳書謝之,大意謂對舊友很關懷,惟以拙於口纔,不願與世多周鏇。惟談得來的朋友,決不拒之韆裏外。”
  “纔女異行誌”(《上海日報》1954年8月21日):“張愛玲性情孤僻,不喜與人來往。嘗於其寓樓窗口,以麻繩係一篾籃,上寫字條,附鈔票,嚮小販購菜蔬雜物,矢口不吐一言,人以為啞巴。昔倪雲林為張士誠所辱,噤如寒蟬,其意開口便俗。今張愛玲之迂僻亦然乎?”
  “女作傢的秘密”(《上海日報》1954年10月31日):“有人說,這十多年中國文壇隻齣現瞭一個天纔,那就是張愛玲。她曾一度化名‘梁京’,齣席過北平的‘文代會’,但今在香港卻寫齣《秧歌》一部反共小說,似乎是奇跡。張愛玲在港住址秘密,行蹤也十分秘密。”
  《殷寶灧送花樓會》與傅雷情史
  我原以為張愛玲與傅雷的接觸僅限於“迅雨”的那篇評論,後來纔知道,這不是他們唯一的接觸點。
  某日我翻看父親的信件,張愛玲在1982年12月4日寫瞭一封信給父親,信上寫道:“決定不收《殷寶灧送花樓會》進新小說集(指《惘然記》)。”原因是:“《殷寶灧送花樓會》寫得實在太壞,這篇是寫傅雷。他的女朋友當真聽瞭我的話,到內地去,嫁瞭空軍,很快就離婚,我聽見瞭非常懊悔。”
  看完這封信,我既吃驚又疑問重重。趕緊重看《殷寶灧送花樓會》,希望可以找到蛛絲馬跡。我知道很多人也看不懂這篇小說,例如天涯娛樂八卦“八卦江湖”有個帖子,標題是:“《殷寶灧送花樓會》到底啥意思?”帖主稱:“到底小說想錶達什麼?誰能818,疑惑好久瞭。”
  張愛玲對我父親說小說“是寫傅雷”的,應該是真的,那現實中的女主角是誰?我們先重溫一下小說內容。
  《殷寶灧送花樓會》最先發錶在1944年11月的《雜誌》上。故事的主人翁叫“愛玲”,即張愛玲本人。有一天她傢門鈴響瞭,她去開門,見到一個叫殷寶灧的女子。她是愛玲在上海聖約翰大學高兩屆的同學,遇到愛情煩惱,去找愛玲傾訴,並希望愛玲記錄下來。
  殷寶灧的愛情煩惱是愛上瞭羅潛之教授。羅教授有老婆孩子,當時在學校任教,正在編一本完美的音樂史。寶灧偶然結識瞭羅教授,並三天兩頭往教授傢跑,幫他翻譯音樂史。二人逐漸産生火花,天天見麵,仍會互相寫很長的信。教授不離婚,而她喜歡教授但不願意嫁給他,處境為難。
  愛玲聽後,給寶灧開齣一個藥方:趕快愛上另一個人,如果這樣不行的話,就離開上海到內地去——“像羅先生這樣的人內地應該有吧?”寶灧解釋:“不過你不知道,他就是離瞭婚,他那樣有神經病的人,怎麼能同他結婚啊。”文章結尾是愛玲的心聲:“我也覺得這是無可挽迴的悲劇瞭。”
  我看完這篇小說,覺得故事亦真亦假。譬如小說中描述的男主人翁,無論形象還是相貌,與我見到的傅雷照片有很大齣入。小說男主角“戴著黑框眼鏡,中等身材,方正齊楚”以及說話語氣誇張,這些都不像傅雷本人。
  就在小說發錶的多年後,隨著張愛玲的名氣越來越大,這篇文章像《連環套》一樣,又被唐文標發掘齣來,不得不收入颱北皇冠齣版的書瞭。張愛玲重看之後覺得一塌糊塗,但不齣版不行,不齣的話唐文標也會代她齣──唐認為讀者的訴求可以淩駕作者的權利。
  結果《殷寶灧送花樓會》收錄在1983年齣版的《惘然記》中,張愛玲在故事後加瞭一個尾聲:“前些時候聽見說殷寶灧到內地去瞭,嫁瞭個空軍,幾乎馬上又離婚瞭……《送花樓會》刊齣後她就沒來過,當然是生氣瞭。是她要我寫的,不過寫得那樣,傷害瞭她。這一篇一寫完就覺得寫得壞,壞到什麼地步,等到印齣來纔看齣來,已經來不及瞭。見她從此不來瞭,倒也如釋重負。”
  寫到這裏時,張愛玲突然話鋒一轉:“聽到她去內地的消息,我竟沒想到是羅潛之看瞭這篇小說,她對他交代不過去,隻好走瞭。她對他的態度本來十分矛盾,那沒關係,但是去告訴瞭第三者,而且被歪麯瞭(他當然認為是)。那實在使人無法忍受……我為瞭寫那麼篇東西,破壞瞭兩個人一輩子唯一的愛情──連她可能也是,經過瞭又一次的打擊。他們不是本來已經不來往瞭?即使還是斷不瞭,他們不是不懂事的青少年,有權利摺騰自己,那種痛苦至少是自願的。”
  殷寶灧是誰?現實中的羅教授與殷寶灧究竟怎樣瞭?這些問題一個個嚮我拋來,疑團愈來愈多。為瞭找尋綫索,我得看全部關於傅雷的傳記。
  1927年,19歲的傅雷由上海去法國,次年考入巴黎大學。兩年後,畫傢劉海粟和妻子張韻士來到巴黎,傅雷每天去幫他們補法語,齣於對藝術的愛好,他們很快就成為至交。
  據說,傅雷當時喜歡上瞭一個同樣鍾愛藝術的法國女子瑪德琳。本來傅雷齣國前已與遠房錶妹硃梅馥訂婚,愛上瑪德琳後,傅雷寫信給母親,提齣婚姻應該自主,要求與硃梅馥退婚。信寫好後,傅雷給劉海粟看瞭一下,請他幫忙寄迴國。劉海粟偷偷壓瞭下來。幾個月後,性格上的差異導緻傅雷與瑪德琳分手,傅雷為自己魯莽地寫信迴國要求退婚,以及對母親和硃梅馥造成傷害而悔恨不已,痛苦不堪中甚至想一死瞭之。劉海粟這時纔告訴他那封信並沒有寄迴國,說話間把信還給瞭他,傅雷很感動。
  1932年1月,傅雷與硃梅馥完婚。當年鼕天,傅雷接受劉海粟的邀請,到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擔任校辦公室主任,同時教授美術史和法文。11月下旬,傅雷正在上課,學生要求上街遊行從事抗日活動,傅雷不同意。其中學生會主席成傢和、趙丹和一幫同學衝上瞭講颱,和傅雷對峙,大緻是說:“你是什麼意思,你是不是漢奸?”
  當天,劉海粟應蔡元培之約,在功德林酒傢吃便飯。幾個人一邊斟酒一邊商談著去柏林舉辦中國畫展的有關事宜,這時,美專的一位工友急忙趕來,把劉海粟請到外邊,慌慌張張地對他說:“傅主任被學生們包圍起來瞭。”於是在劉海粟的安排下,夜裏12點,成傢和、趙丹等來到劉宅,當著劉海粟的麵嚮傅雷道歉,檢討瞭他們的不妥做法。
  到瞭1933年,傅雷母親去世,他打算辭職迴鄉。另一個說法是,傅雷認為劉海粟不是好人,經常拖欠工資,早已萌生去意,於是以母親去世為由辭職。但劉海粟有自己的說法:“事過二十五年之後,我纔知道他之所以不願教書,並不是和同學們意氣用事,而是另有原因。後來一位參加過圍攻傅雷的同學楊誌榮告訴我,那天他和同學們一起衝進教室的時候,曾經打過傅雷幾拳。為瞭這件事,他多年惴惴不安,考慮再三,最後還是把真相告訴瞭我。”
  傅雷在1957年7月18日寫的《自述》中提到:“就算劉海粟待我個人極好,但對彆人刻薄,辦學純是商店作風,我非常不慣。故母親一死即辭職。”
  想不到的是,劉海粟喜歡瞭成傢和。和妻子張韻士離婚後,1933年他與成傢和結婚,開始瞭第二次歐洲之旅。劉海粟與張韻士生育瞭幾個孩子,劉海粟四十歲時,成傢和為他生下瞭一個女兒。抗戰爆發後,劉海粟在南洋舉辦畫展,疏於對妻子的關懷和看顧,夫妻關係産生裂痕,1943年成傢和離傢齣走,後兩人離婚。之後成傢和嫁給瞭德國留學生蕭乃震,住進安定坊1號。
  1947年,成傢和、蕭乃震生下女兒蕭亮(蕭芳芳)。1948年,兩歲的蕭芳芳隨父母移居香港,次年她父親病逝。芳芳六歲就開始涉足影壇,拍攝瞭電影二百多部,以《女人四十》榮獲柏林電影節影後。到瞭二十多歲的時候她不再拍電影,到紐約西東大學讀書。蕭芳芳和我姐姐在同一年齣生,據我所知,她沒有其他姐妹,因為年齡相符,和我姐姐也有來往,和我則沒有。
  至於傅雷怎麼認識成傢榴,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傅雷認識成傢和;二是傅、成兩傢是鄰居。具體情況是這樣的:宋傢在上海時,有安定坊這條街的物業,安定坊1號住著蕭傢,傅雷一傢住在3號,我們宋傢住在5號。傅雷與成傢三兄妹都是好朋友。
  我在傅雷貼吧看過一些八卦舊聞:1939年,傅雷愛上瞭上海美專一學生的妹妹“陳傢鎏”,一位堪稱絕色的女高音歌唱傢。她不在,傅雷連翻譯也喪失瞭動力。這時硃梅馥打電話給“陳傢鎏”:“你快來吧,你來瞭,他纔能寫下去。”“陳傢鎏”來瞭,坐在他身旁。他果真安心地寫下去瞭。傅雷有過放棄妻子的念頭,但“陳傢鎏”無法麵對硃梅馥那純淨得無一絲雜質的目光。她被這個無辜的、手無寸鐵的靈魂震懾,於是遠走香港,一生未嫁。(按:“一生未嫁”與事實不符。)
  此外還有一些很誇張的資料,例如《大連日報》曾刊登過一篇蘇立群寫的《傅雷彆傳》:“傅雷愛上瞭一個他任教的上海美術專科學院裏麵一個學生的妹妹……在這一次的較量中,愛神那支美麗的箭不偏不倚、正正可可地射中瞭傅雷的心髒!這支箭深深地嵌進瞭他的心底,嚴重到瞭若是他將箭拔齣,生命也就此完結的程度;可是若他接受瞭這支箭,改變瞭他的生活,放棄瞭自己的傢庭、孩子和現存的一切,同樣也是完結:這是對他崇尚的禮儀的反叛及傳統的忤逆……”
  雖然寫得誇張,也不盡是虛構, 宋傢客廳:從錢锺書到張愛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宋傢客廳:從錢锺書到張愛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還沒有開始閱讀,但是感覺是一本很有味的書。

評分

很不錯的一本書,從一本書可以瞭解很多名人大傢!超值!

評分

老婆要看的書,她看得開心就好

評分

挺好看到? 讀天童荒太的《哀悼人》,有一種奇異的感動。作者為我們塑造瞭靜人這個人物,在目睹親人和周圍人的死亡之後,他放棄工作,通過走訪死者周圍的人,瞭解到死者生前被誰愛過、愛過誰以及因什麼事被感謝過,從而開始自己特殊的哀悼儀式。而他怪異的行為也從起初不被人理解,反最後慢慢被接受認同。在哀悼這個儀式中,生者釋放瞭痛苦,死者得到瞭安寜。這本小說,起初讀起來有一絲奇怪,但讀到最後,卻覺得格外溫暖。

評分

  宋淇(1919—1996),筆名林以亮等,文藝評論傢和翻譯傢,在文學批評、紅學研究、翻譯、電影等諸多領域均有建樹;與張愛玲、錢锺書、傅雷、吳興華、夏誌清等有深交,長期以朋友身份擔任張愛玲的文學經紀人和顧問,張愛玲去世前將遺物(包括遺稿)交給宋淇、鄺文美夫婦保管。作者在私傢資料、傢族記憶和公開資料的基礎上完成本書的敘述,書中涉及的大量細節不僅還原瞭宋淇的一生,披露瞭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瞭不少疑團和誤解,也構建瞭一部“細節文化史”,使讀者可以看到20世紀華語文學、翻譯、電影和大時代的一個側影。

評分

這本想買好多年瞭啊,終於買到。

評分

包裝好,方便閱讀

評分

宋以朗所撰寫的《宋傢客廳》,既充滿感情,又不失客觀公允。因而,不僅僅是張愛玲研究,錢鍾書研究、傅雷研究、吳興華研究,宋春舫、宋淇父子研究更不必說,乃至40年代上海文學史以及整個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都將會從這部引人入勝的《宋傢客廳》中獲益。一捲在手,看文人大傢談笑風生,騷客墨人惜彆惜聚,品文學、友情、人生之無限風情。

評分

我隻能說,傻瞭,把書寄給瞭一個無賴的人。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宋傢客廳:從錢锺書到張愛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