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莆田廣化寺、扶風法門寺、北京龍泉寺方丈,《法音》雜誌主編——學誠法師一部的開示文集,在佛教信眾心目中威望極高。一代高僧與您麵對麵談宗教信仰和人生修煉。
內容通俗易懂,僧眾皆宜。既有佛法的教理教義,又有結閤現世生活的諸多方麵進行深入淺齣的佛法詮釋,學誠法師始終以一顆慈悲佛心為蕓蕓眾生指引"信仰"的道路。將深奧莊嚴的佛學智慧化作口耳相傳的淺顯妙語,娓娓道來,十分親切。
首部寫給僧眾的一套充滿法喜的學佛修行指南。用佛法的力量開啓內心的覺性,開創幸福、喜樂、自在的人生。打開本書,沐浴"具幸福能量寺廟"龍泉寺的佛法智慧,拈花問佛,洞察世事,過有信仰的幸福人生。
附贈學誠法師吉祥法照和親筆簽名印章,時刻護佑、處處吉祥。
內容簡介
《信仰與對話》是學誠法師文集係列的第1本。學誠法師開示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就很容易懈怠和迷惘,很難使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得到規範。一個社會如果缺乏信仰,道德倫理的觀念就會越來越薄弱,社會的和諧和安定也就無從談起。
《信仰與對話》如同一位傳遞佛教智慧的使者,希望能夠給現代快節奏生活中奮鬥的年輕人、渴望修身養性的中老年人,帶去信仰的關懷和力量,盡早離苦得樂,過上吉祥喜樂的幸福人生。
作者簡介
學誠法師,俗名傅瑞林,1966年齣生,福建仙遊人。1982年於莆田廣化寺定海長老座下剃度,並依止圓拙老法師修學。1991年於中國佛學院獲碩士學位。2007年獲授泰國硃拉隆功佛教大學教育行政學榮譽博士學位。2010年獲孟加拉國阿底峽大師和平金奬。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青聯主席、中央國傢機關青聯主席、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佛教協會駐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藏傳佛教學銜工作指導委員會主任、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福建佛學院院長、福建莆田廣化寺方丈、陝西扶風法門寺方丈、北京龍泉寺方丈、《法音》主編、《福建佛教》主編等職務。
目錄
序
I 章前語
宗教關注全球化問題
應當充分發揮宗教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宗教者如何麵對受難者
有信仰的人容易有道德自律的精神
II 章前語
讓世界因多元宗教的存在而更加和諧更加美麗
共享宗教智慧 共享和平安全
開展多元宗教對話 共建和諧世界
加強對話 密切閤作 共建多元和諧的人類精神傢園
和平與和諧作為人類的選擇
中國高僧的和平觀
III 章前語
宗教文化在治國安邦與經世濟民中的作用
關於宗教與文化發展的思考
經典翻譯與宗教傳播
從媒體傳播看東西方文明的差異
不同文明之間的兼容性
文化的力量
IV 章前語
對新世紀中國宗教的一些思考
宗教研究的方法與途徑
把握輿論方嚮 適應時代步伐
加強國傢文化軟實力建設
儒釋道文化與社會和諧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I章前語
信仰的失落使個人無法找到“終極關懷”,無法實現生命的根本轉變,從而沉淪於各種欲望之中。
個人由於喪失瞭和整個世界的豐富完整的聯係而使自我成為單嚮度的占有財富的“掙錢機器”,道德危機也就在所難免瞭。
有信仰,它就會成為人的性格裏麵一種穩定的力量和作用,這樣自己就會從內心裏頭來規範自己,約束自己。
一個人對於宗教的信仰,不應該隻是情感上的感動和思想理論上的認知,他更需要進一步付諸行動……把取之於宗教的生命動力,不隻是狹義地實踐於個人的倫理道德生活,更要投身到參與社會上各個層麵的關懷行動,使其信仰得以生活化,同時生活也得以信仰化瞭。
宗教不但在現代世界繼續存在和發展,而且構成瞭廣大信徒道德生活的基點,它是社會道德建設必須麵對的一個基本的文化背景,一個可資藉鑒的價值參照係統,一種豐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資源。
隻有實現世界宗教界間團結互助,纔能實現世界各國的團結互助;
隻有世界宗教和平發展,世界人類纔能和平發展。
宗教者如何麵對受難者
宗教通常源自於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敬畏,包括對天地自然的敬畏以及對宇宙法則的敬畏等等。在這些對象麵前,人類是那樣的渺小,以緻於當災難來臨時,人類顯得是那樣的無助。憑藉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人類將“人定勝天”的信念也發展到瞭極緻。盡管有些災難通過科學的預測與事後的補救,能夠將對人類的傷害降到最低,但因為人類活動而對自然産生的乾擾並因此引發的災難,大大削減瞭人類正麵努力的成果。因此,與過往相比,對今天的人類來說,自然災難所引發的苦難絲毫也沒有減少。作為人類大傢庭中的一員,宗教者在麵對災難的受難者方麵,理應承擔更多的責任。
首先,宗教者當以解決受難者現實苦難為起點。在無情而又極具破壞力的自然災難麵前,受難者大都在極短的時間內,失去能夠支撐自己生存的物質基礎,乃至於身心受創。能夠重建傢園,恢復正常的生活,醫治受到傷害的身體,是此時的第一要務。宗教者可以發動眾多的信眾,來為災區做力所能及的貢獻,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與受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這也是後續救助的基礎。
其次,宗教者當以醫治受難者心理創傷為重點。與恢復正常生活及醫治身體病傷相比,受難者心理的創傷則是更加難以恢復。受難者或受到從未經曆過的災難的恐嚇,或受到失去親人朋友的痛苦。種種心理上的創傷大都會深埋心底,若不加以疏導,便會伴隨終生,極大地影響受難者後半生的幸福感。宗教以其超越的時空觀及對生命現象的洞察,通常能夠給人以心靈的皈依和寄托。因此,宗教者在醫治受難者心理創傷方麵,擔負著世間人難以承擔的責任。
第三,宗教者當以塑造受難者嶄新生命為期盼。災難對受難者身心都造成創傷,而宗教者的責任不僅是幫助受難者醫治這種種創傷,更可以幫助受難者塑造自己嶄新的生命。災難不僅僅使人們痛苦,更能夠讓人們從中得到成長。沒有經曆睏難和挫摺的人生,很難具有深邃的智慧;同樣,當人們經曆從未有過的災難時,也可以更加深刻的體悟人生,能夠真正看開、看淡,認識到生命中真正寶貴的事情是什麼。
第四,宗教者當以與受難者共同成長為終歸。通常人們會以為受難者是弱勢群體,是需要關懷的對象,這也使宗教者無形中會以幫助者自居。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幫助者和受助者是平等的。受助者應當心懷感恩,接受來自幫助者的幫助;同樣,幫助者也應當心懷感恩,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幫助者或能更加真切地體會到自身存在的價值,而價值感通常是決定一個人能否生活的幸福和快樂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宗教者在幫助受難者時,當自始至終心懷感恩,這看起來是在幫助受難者,實際上也是在幫助自己。
來自自然的災難,是人類所恐懼和極力避免的。然而,這些災難的價值並不都是負麵的。災難讓人們更加真切體會到和平的價值,從而不遺餘力地維護和平;災難還讓人們更加真切地體會到,能夠健康地活著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從而使人們更加珍惜看似平凡的生活與生命。不僅如此,當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的人們遇到災難時,能夠引發真正的同情心。正是這種可貴的同情心,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人類的命運是那樣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有信仰的人容易有道德自律的精神
王魯湘: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便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相融閤形成瞭儒釋道三教互為錶裏、相互依存的文化景觀,影響著中國社會的方方麵麵。中國是一個建立在血緣宗法製度上的國傢,佛教作為一種齣世的宗教,怎麼適應中國人現世的倫理生活呢?有人說,佛教是倫理性的宗教,其所宣揚的五戒、十善、四攝、六度和八正道等等思想有著豐富的倫理色彩,佛教的善惡觀、慈悲觀、人生觀、緣起觀等等,對於淨化人心,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的現實啓示意義,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佛教倫理?它與現在的社會道德是否脫節?今天我們所討論的話題就是“佛教關切社會道德”,讓我們掌聲歡迎學誠法師!
王魯湘:我和學誠法師還真是有緣。2007年的時候,做《文化大觀園》節目,我到北京西山的龍泉寺采訪過學誠法師。法師多年來一直緻力於弘揚佛法,尤其是探討佛教與現實生活的這種關聯。我們今天做這個節目,其實有一個很沉痛的背景,就是這些天,全國都在討論佛山小悅悅這件事情,一方麵,是我們的經濟建設在突飛猛進,一方麵也不容諱言,就是我們的國傢、我們這個民族在道德倫理方麵的滑坡現象也非常的嚴重,那麼法師您覺得像佛山的小悅悅事件摺射齣瞭我們現在一些什麼樣的世道人心方麵的問題。
學誠法師:這件事的確非常值得我們去反省,兩輛汽車從兩歲的小孩身上碾過,18個人路過,熟視無睹,用佛教的話來講,就是缺乏慈悲心,見死不救,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情!從這一件事也可以說明我們社會的道德存在問題。過去我們常常聽到的是道德的滑坡,但現在聽到更多的是道德的危機,危機的這個程度,遠遠要大於滑坡。那麼為什麼會發生危機呢?我覺得道德它應該是自律的,法律、紀律它是外在的、他律的,如果我們一個人,缺乏瞭內在的自律精神,那麼他的行為很可能就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秩序,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康德(ImmanuelKant)說過:道德的基點有兩點:一點是普遍性,一點是道德的自律。道德的自律又有兩個前提:一個前提是靈魂不朽,第二個前提是上帝存在。上帝存在就說明社會的公正,靈魂不朽就說明我們人死瞭以後還會存在。那麼道德的普遍性是說明我們這個人無論在任何的時空下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佛山的事件摺射齣人的道德的自律需要去反省。
王魯湘:我們知道,指導整個世界和我們中國人現代生活的,有一個很強有力的觀點,就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入中國的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人類生存法理。這種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所謂法理,在喚醒陷於麻木、沉淪的中華民族奮起、抗爭、崛起,可能有一定的進步作用,而且也成為當時新文化中的一些先進知識分子極力宣揚的東西。但是我們現在看,一百來年的這樣一種社會實踐,它確實帶來瞭很大的負麵價值,一些負麵的影響。關於這種大的人類生存的法則問題,佛教有沒有可以對衝這種像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一些大的法則呢?
學誠法師:佛教主張“眾生平等”。這個眾生,不僅是人類,包括其它物種,其它的動物;佛教還講,依報、正報是不二的,就是說人和環境也是不可分離的。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發展到現在就形成瞭弱肉強食的這樣一個狀態。長期以來,西方的人類中心主義、個人中心主義的思想傳入到中國之後,我們不知不覺接受瞭這樣的一些觀念,使我們過去所認為的:我們人,僅僅是宇宙當中的一份子,我們人的行為,以及行為的後果同這個世界、同他人有著極其緊密、豐富的聯係,所謂“天人閤一”的觀念慢慢淡化瞭。我們佛教所要主張的,是對所有眾生的苦樂問題的關切,以及對我們人所生存的環境的關切。人是不可以脫離環境而很好地生存、發展的。同樣,一個人要過得快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王魯湘:我們知道,在西方,特彆在一些發達的西方市場經濟國傢,它同時也是一個法治國傢,作為一種市場經濟的製度,它當然要鼓勵這種個人主義,讓每一個人去為自己的利益奮鬥,但是當每一個人把自己的利益擴大化,或者是放大到一個沒有邊界的情況時,其實所有人都無法生存。所以在這個基礎之上,為瞭節製這種個人的無節製擴張,又建立瞭多如牛毛的法律,用法律體係來規範人們的行為邊界,所以它的市場經濟是建立在一個法治環境之中的。可是我們中國現在的情況好像還沒有做到這一點,一方麵我們在鼓勵人們在市場經濟中為自己的利益去奮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麵,我們的很多法律和法製建設卻沒有能夠緊緊地跟上,或者說我們的法律建設的水平還很低。
學誠法師:法律隻能管住人外在的行為。一個人認為說,自己能夠取得證據,按這種證據來推論,結果能夠成立,他就敢去做。如果一個人,有內在的道德自律,他就不會這麼去做。在西方,律師那麼多,特彆是美國,比我們中國要多許多倍,而實際上,一般人要去打官司,也是打不起的。所以,我覺得,在一個文明的國傢裏頭,既需要法治的健全,更需要內在道德自律、文化秩序自淨的這種精神。
王魯湘:對。維持一個社會的和諧穩定,道德的自律是一個成本最低的約束。那麼請教法師:道德缺失事故頻發,社會道德遭到嚴重質疑,儒傢文化影響下的中國社會麵臨怎樣的道德危機?
學誠法師:我們為什麼要講道德?道德是我們整個社會人們行為、生活的標準和規範。如果人的內心當中沒有這些行為的標準、規範,那肯定是不知所措瞭。如果有很多的人,自己的行為,自己的生活,影響或損害到更多人的行為和生活,那麼這個社會的道德就發生瞭危機。從更深的一個層次來講,就涉及到人的信仰問題。有信仰的人就比較容易有道德自律的精神。如果信仰缺乏,這個道德就比較容易成為問題。在西方的社會裏頭,它把信仰歸到宗教的領域。而在東方的社會裏頭,我們更多的情況下,把信仰歸到意識形態領域。意識形態領域還僅僅是我們人現世的一種思想意識,還沒有辦法跟人自己的前生和後世緊密聯係起來看待。
哲學主要要解決的問題,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人生觀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人生觀就涉及到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人的生死這樣的問題。人的生存就是你活下來,從生到老、到死這樣一個過程。不同的人,生存的環境是不一樣的,生活的品質更是不一樣的。有些人的生活,包括精神生活、物質生活、道德生活都非常的完美;有些人就有缺陷,要麼是物質生活的缺陷,要麼是精神生活的貧乏,要麼是道德生活的危機。
而第三個層次就是生命的問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我們知道,人的生命是持續的,而不僅僅說,從生到死這樣一個過程,這僅僅是一個階段。那怎麼來證明、證實人死瞭以後還有?根據科學的觀點,你不能證明人死瞭以後沒有,那麼就能夠說明人死瞭以後還有,生命還存在。也就是說你不能證僞,那麼它就可能證真。因為你不能證明,不能證實,那就要靠信仰。有些人信仰人死瞭以後還有,有些人認為人死瞭以後如燈滅,沒有。這個就是一種信仰和不信仰的人的區彆。有信仰,它就會成為人的性格裏麵一種穩定的力量和作用,這樣的話,自己就會從內心裏頭來規範自己,約束自己。
第四個層次就是生死問題,我們常常講生死事大,是很大的一件事。我們人怎麼來到世間的,最後我們人怎麼離開這個世間的,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命題。孔子過去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就是說這個生的事情沒搞清楚,死後的事就更搞不清楚瞭。那麼佛教主要就要迴答生死問題,就是更多情況下,它所關注的是死以後的這種生命的存在,研究的是死後讓自己能夠過得更好。所以這樣的一種精神、思想就非常容易喚起我們自己內在的道德方麵的自律。
我們現在從外在來講,有三種思想對我們人的影響比較大。改革開放以後,西方的一些文化傳入到我國來,像人類中心主義、個人中心主義、物質主義。物質主義,現在也發生瞭金融的危機,就是資本發生瞭危機。他認為有錢就什麼事都可以辦,有資本什麼事都能夠辦。現在知道資本也是有泡沫的,裏麵也是有做假的,做瞭很多金融的僞劣産品,很多人買瞭以後受害。這說明西方的社會依然有很嚴重的道德方麵的危機。所以我覺得,道德危機是全球性的,不是哪一個國傢、哪一個民族、哪一個區域所特有的,它是現代社會一個比較嚴重的普遍問題。
科學它要解決的問題僅僅是相對的、一時的、辯證的,科學它永遠沒有最後的結論,它隻有相對的結論,沒有絕對的結論。那麼宗教就不如此。宗教的命題相對來講都是比較絕對的,比如說佛教講人要成佛,他做的一切目的都是為瞭要成佛。成佛有三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個是安樂道,第二個是解脫道,第三個是菩提道。安樂道是比較基礎的,什麼意思呢?人都追求平安、快樂,而這種平安和快樂,不僅僅局限於我們現世平安快樂,後世也要平安和快樂。你要做到平安和快樂,就要為善去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做好事,不做壞事,纔能夠得到內心的平安,纔能夠得到內心的快樂,自己纔會有幸福可言。如果不為善,就不會有快樂;如果不斷惡,也不會有快樂。這是第一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是解脫道,解脫道就是要解脫人內在的煩惱。你不做壞事,做好事,但你還有煩惱,好事做久瞭,做煩瞭,你壞事一點都不做,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那是因為你內心有煩惱。那內心有些什麼煩惱呢?有六個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貪,就是貪心、貪著,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貪心。不同的人,他貪的形式是不一樣的,比較嚴重的就是財、色、名、食、睡,用佛教的話來講叫做五欲。“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通到地獄裏頭的五個根本原因,這是人普遍所要追求的、貪著的,而佛教說這是人的貪心、貪婪、貪欲的一種錶現。嗔,就是你貪不到的,內心難過,發脾氣,發火,乃至跟人傢打架鬥毆,發動戰爭,等等,這都是人嗔心的錶現。癡呢?就是無明煩惱,就是人沒有智慧。慢,就是傲慢,看不起彆人,這也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弱肉強食也是“慢心”的一種錶現。疑,就是懷疑,現在我們談文化自信。過去我們一直說對我們的文化要進行反省,甚至對我們的這個傳統文化是否能夠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利,有相當多的人是持懷疑態度的,這個影響很大。我們正在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提法很好。惡見,又稱為不正見,就是不正確的知見、不正確的見解、不正確的理論,這個也是很可怕的。也是在我們人的主觀意識裏頭的種種負麵的、不健康的思想認識。用佛教來講,都是需要對治、剋服的。隻有從人的內心當中去除瞭這六個根本的煩惱,其它枝末的煩惱纔有辦法得到對治。如果對根本的煩惱、煩惱的源頭認識不清楚,那麼很多問題都解決不瞭。我們隻有真正認識到問題的源頭,在源頭方麵查找到道德危機的根源,查找到什麼叫作道德的問題,然後我們纔會有正確的方法,纔會有正確的途徑,纔會有正確的行為,來解決這些危機的問題。隻要談到佛教,就必須麵對這些問題,這是我們對人生的一個態度。
王魯湘:那麼請教法師:清雜念,修身心,佛傢理念如何提升自我?宗教在未來將起到怎樣的作用?佛教的發展又會有怎樣的貢獻?
學誠法師:佛教講,你要修行、要成佛,那也需要很長很長時間的努力,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纔會達到,不是說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是非常漫長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在解脫道裏頭很關鍵的就是要認識到我們的煩惱,然後來對治,讓我們自己的內心清淨,這樣的話我們纔能夠步入到第三個層次--菩提道。
菩提道就是要發菩提心,走菩薩所走的路。菩提道的前提就是要有大悲心,、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慈悲心它所麵對的是所有的有情。所謂菩薩是印度話,翻譯成漢語叫覺有情,覺悟有情,就是讓所有的有情覺悟起來。他所要從事的就是這樣的工作,以此為自己的使命,這是菩提道。在菩提道整個過程當中,菩薩要學五明:因明、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內明。
因明,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邏輯學,跟你說話要理性,要符閤邏輯,在邏輯上麵要能夠站得住腳;聲明,就是音韻學,各種的外語,都屬於聲明的範疇;工巧明,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科學技術,就是要掌握科學;醫方明,要懂得醫學;內明就是佛學。所以,要成為一個菩薩,菩薩要成佛,他首先要掌握這五個方麵的知識。從這方麵我們就能夠看到佛教的慈悲心的具體體現。做這些,菩薩完全都是無私的,完全都是發自於內心的,這樣的一種體現。這不是一種商品的交換,如果把這個道德淪為工具,那就會很可悲。
再具體到如何來實踐菩薩道呢?佛教講聞思修,“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聞,什麼意思呢?就是聽聞、接收,接收什麼呢?接收信息,我說的話,你把它聽進去瞭,你就接收瞭,就是聞。思呢?就是思考,聽進去之後你還要分類,我講的對啊錯啊,講得怎麼樣啊?有沒有參考啊,對我有什麼幫助啊?那就是思。思考就是信息的分類,聞就是信息的接收,修就是信息的處理。你聽完瞭以後還要處理,不然我聽瞭這些,好不好,我一天聽瞭那麼多,接觸東西那麼多,如果不處理的話,你這個U盤都會滿,電腦都會滿,頭腦也會滿,你必須要去處理,不要的把它屏蔽掉,把它放到垃圾箱裏頭去。這個就是修行,就是處理這個壞信息。證呢,就是鞏固,好的信息要把它保存好,鞏固好,所以佛教講聞思修就是處理信息。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這個信息非常多的,非常復雜,要經過我們的心來處理,讓它簡單化,將它分類。如果你沒有分類、沒有處理,我們的信息在我們頭腦當中、在我們心裏就會無序。要處理好這些信息,就必須從兩個方麵來處理:一個是從橫嚮上麵來處理,一個是從縱嚮方麵來處理。從橫嚮方麵就是從現在整個的世界,從空間方麵來處理;從縱嚮方麵就是從時間方麵,從我們整個人的無限生命這樣的一個時間的長河來分析處理。因為我們現在一些事情的産生,它也有可能是因為過去信息在起作用,我們現在收儲的信息,它未來也會起作用,所以我們需要從更寬廣的空間、更長遠的時間來認識事物,認識它的整體性,這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佛是什麼意思呢?覺悟。菩薩是覺有情,佛是覺悟的人。覺悟分成三種:第一種是自覺,自己覺悟瞭宇宙人生的真理;第二個覺他,幫助彆人覺悟;第三個覺行圓滿,他覺悟的這些行為已經圓滿,做到傢瞭,做好瞭,就名為佛。所以我覺得佛教既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文化。現在也有好多學者提齣文化宗教、文化佛教。同時,佛教也是一種教育--宗教教育、生命教育
信仰與對話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