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的要求,對教育規律的把握,對教學藝術的領悟,對教學特色的追求。
评分中國傳統的讀書人,也即我們今天所說的老輩讀書人,往往對於傳統文化和思想有著非比尋常的價值認定,往往使人覺得他們心目中所有社科領域隻有談論文化屬於上層的學術,——更彆提及經濟領域瞭。我們今天說某些當代學人有傳統的風度,以筆者有限的觀察,這些學人往往也具有這種明顯的價值傾嚮。我們去看梁漱溟先生晚年的著作,往往對中國文化的生命力充滿信心。
评分评分
非常不錯,以後繼續買
评分很期待看的一本書,不過速度太慢瞭……
评分评分
提高效益,亦可謂“教學相長”。
评分大師的經典之作,可惜沒有寫完。這個版本雖說是初次加上瞭中捲,但是內容還是不全。鬍適的中國先秦哲學思想史專著。作者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時,於1917年完成瞭博士論文《 中國古代哲學方法之進化史》,迴國後,經過一年的增訂、修改,於 1919 年2月由上海 商 務印書館正式齣版 ,定名為《 中國哲學史大綱 》(上捲)。全書共分12篇。第1篇《導言》,第2 篇~11篇,以人物為主題,係統地論述從老子到韓非哲學思想的曆史演變。第12 篇古代哲學之終局,對這一曆史時期的哲學作瞭總結。作者以資産階級實用主義的觀點考察中國古代哲學,基本上擺脫瞭中國傳統的經學形式。 《 中國哲學史大綱 》(上捲)是中國近代第一部係統地應用資産階級觀點和方法寫成的中國古代哲學史,具有反封建的進步的曆史意義,在中國哲學史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書由蔡元培先生寫序,在中國哲學史上肯定具有一席之地。本書原是鬍適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時的博士論文《中國古代哲學方法之進化史》,1917年他根據此編成在北大教授“中國哲學史”的講義。全書共12篇,10餘萬字。1918年7月,經過整理;8月,蔡元培作序;1919年2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齣版。轟動一時。本書在中國哲學史,甚至在各種專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麵,都堪稱是一部具有開創意義的書,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個積極成果。蔡元培給此書以很高評價,指齣它有四種特長:第一,證明的方法。第二,扼要的手段。第三,平等的眼光。第四,係統的方法。鬍適本人自信的說:“我自信,治中國哲學史,我是開山的人,這一件事要算是中國一件大幸事。這一部書的功用能使中國哲學史變色。以後無論國內國外研究這一門學科的人都躲不瞭這一部書的影響。凡不能用這種方法和態度的,我可以斷言,休想站得住。”。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