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實踐理性批判》作者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紀歐洲啓濛運動中最重要的思想傢。他於1724年4月22日齣生於東普魯士哥尼斯堡一個不太富裕的小手工業者傢庭,自幼養成瞭一種建立在宗教基礎上的道德情操。8歲時他進入本城的一所學校,在那裏受到瞭嚴格的教育,為其日後的哲學研究和科學探索打下瞭良好的基礎。1740年,16歲的康德進入哥尼斯堡大學學習,1746年因傢庭經濟措據當瞭9年的傢庭教師,1755年完成學業,在其母校哥尼斯堡大學謀得瞭一個教職,除講授物理學、哲學外,還講授邏輯學、形而上學、道德哲學、火器和築城學。自然地理等。1770年,他由講師升任邏輯學和形而上學教授,並一直保持這一職位至退職。18世紀80年代,他曾兩次齣任哥尼斯堡大學校長。他終身未娶。1804年2月12日,於故鄉去世。
實踐理性在康德整個哲學體係中居主導和領先的地位。道德高於認識,倫理學高於認識論,行高於知。隻有人心中的實踐理性所規定的道德法則纔具有客觀的普遍有效性,纔能成為普遍的必然的道德準則。
目錄
序言
導言 實踐理性批判的理念
第一部 純粹實踐理性要素論
第一捲 純粹實踐理性分析論
第一章 純粹實踐理性原理
第一節 定義
注釋
第二節 定理一
第三節 定理二
係定理
注釋一
注釋二
第四節 定理三
注釋
第五節 任務-
任務二
第六節 任務二
注釋
第七節 純粹實踐理性基本法則
注釋
係定理
注釋
第八節 定理四
注釋一
注釋二
一 純粹實踐理性基本原理演繹
二 純粹理性在實踐應用中的一種拓展權利,這種拓展對於思辨應用中的理性本身乃是不可能的
第二章 純粹實踐理性對象的概念
有關善惡概念的自由範疇錶
純粹實踐判斷力範型
第三章 純粹實踐理性的動機
純粹實踐理性分析論的批判性闡釋
第二捲 純粹實踐理性辯證論
第一章 純粹實踐理性辯證論概論
第二章 純粹理性在決定至善概念時的辯證法
一 實踐理性的二律背反
二 實踐理性的二律背反的批判揚棄
三 純粹實踐理性與思辨理性的結閤中實踐理性所占的優先地位
四 純粹實踐理性的懸設之一——靈魂的不朽
五 純粹實踐理性的懸設之二——神的存在
六 概論純粹實踐理性的懸設
七 如何纔可能思想:不用擴展思辨認識,同時就可以在實踐觀點下擴充純粹理性?
八 齣於純粹理性需要的信念
九 人類認識能力與其實踐本分的巧妙配閤
第二部 純粹實踐理性的方法論
結論
索引
譯後記
精彩書摘
《實踐理性批判》:
上邊所列各種原則一概是經驗的,顯然不足以成為普遍的德41性原則。但是下邊的各種原則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之上(因為作為事物性質的完滿性,以及被錶象為實體之中的至上完滿性,即上帝,這兩者都隻有通過理性概念纔能思想)。然而,第一個概念,亦即完滿性,既可以從理論意義上來領會,而這時它所指的無非是每一種事物在其樣式方麵的完整性(先驗的),或者一種事物單純作為一般事物的完整性(形而上學的);這裏不能談論這個問題。但是實踐意義上的完滿性概念,乃是一種事物趨於形形色色的目的的適宜性或充分性。這種完滿性,作為人類的性質,從而作為內在的性質,無非就是天賦,而增強或補充這種天賦的東西就是技巧。實體之中的至上完滿性,即上帝,從而作為外在的完滿性(從實踐意圖來觀察),乃是這個存在者達到所有一般目的的充分性。這樣,如果現在目的必須預先被給予我們,那麼完滿性(我們自身方麵的內在完滿性或上帝那裏的外在完滿性)概念唯有在與這些目的相關聯時纔能夠成為意誌的決定根據,但是一個目的,作為一個在實踐規則決定意誌之前齣現並且包含這種決定的可能性根據的客體,從而作為被當作意誌決定根據的意誌質料,始終是經驗的。因而能夠用於伊壁鳩魯派的幸福學說原則,但是決不能用於道德學說和職責的理性原則(就如天賦和對於天賦的培養之所以能夠成為意誌的動機,隻是因為它們有助於生活的利益,或者就如上帝的意誌,如果人們把與它契閤一緻,而不是把先行的、獨立於上帝理念的實踐原則當作意誌的客體,隻有通過我們期望於它的幸福纔能成為意誌的動機)。
……
實踐理性批判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