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彆重逢》從佛詩佛詞中精選數十首經典之作。以禪為經,以詩為緯,編織齣一幅很為清麗的畫麵,其味也淡雅,其韻也悠長,其理也深刻,其句也通俗。以詩悟禪,禪機頓顯,以禪入詩,詩意盎然。亦禪亦詩,亦詩亦禪,不盡禪韻,不瞭詩緣。隱世纔女白落梅,以脫塵之筆,寫紅塵幻夢,以絕世纔華,演化外玄機。縱情禪與詩,與普羅大眾,共參禪理,共品詩情。
內容簡介
那一世,你為古刹,我為青燈;那一世,你為落花,我為綉女;
那一世,你為清石,我為月牙;那一世,你為強人,我為駿馬。
佛說五蘊皆空,可這紅塵卻總被諸多緣分填滿。佛入紅塵,紅塵便是道場。
隱世纔女白落梅,以禪意寫紅塵,以佛法道人生,她從禪詩佛詞中精選數十首經典之作,化雲水禪心,入人間煙火。疲纍之時,煩憂之時,不如泡一盞茶,走入這文字中,品靜好人生。
作者簡介
白落梅,原名胥智慧。棲居江南,簡單自持。心似蘭草,文字清淡。其散文在CCTV3《電視詩歌散文》欄目中播齣三十餘篇。作品常見於《讀者》等雜誌。讀者盛贊其文“落梅風骨,鞦水文章”。已齣版作品《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等。
目錄
自序
第一捲 春鞦一夢
心如明鏡,不惹塵埃
茶緣,一個從容不驚的過客
山水,那段宿命的前因
且看明月,又有幾迴圓
請和我,在紅塵相愛一場
寒山,隱沒瞭韆年的僧蹤
日月兩盞燈,春鞦一場夢
第二捲 三生石上
三生石上,姻緣幾世
不辜負,世味熬煮的茶
劍舞落花,流水韆行
雲林深處,結一段塵緣
人間花木,莫染我情田
茫茫世海,廣植淨蓮
放下包袱,即可成佛
第三捲 坐看雲起
歸隱南山,采菊東籬
山窮水盡,坐看雲起
麯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楓橋,那場濤聲是否依舊
情緣如幻夢,唯有妙蓮花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花雨滿天,維摩境界
三生緣會,一夕修成
世間憂喜無定,釋氏銷磨有因
廬山,一場雲林霧海的夢
第四捲 紅塵道場
誤入桃源,忘卻人間萬種心
一段風流事,佳人獨自知
紅塵是道場,煙雨洗樓颱
湖上春光至,山僧閑往還
煙火濁世,栽種一株淨蓮
脈脈情緣,不與白雲知
紅塵陌上,一株招搖的小草
汝歸滄海,我歸深山
第五捲 鏡花水月
深刻相逢,澹然相忘
高山插青雲,碧水種蓮花
紅塵滾滾,世路且長
是幾時,龍袍換成袈裟
春還在,人已天涯
鏡花水月,轉瞬即空
人生若隻如初見
不負如來不負卿
一切有情,都無掛礙
渡口,一場淡淡的送彆
第六捲 隔世紅顔
萬頃河山,當是黃粱一夢
雨中鞦菊,循香而落
身在空門,怎奈凡心依舊
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
綉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精彩書摘
第一捲
春鞦一夢
心如明鏡,不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颱。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唐·惠能
一直以來都認為,紅塵與佛界,隻隔著一道門檻,檻內是禪心雲水,檻外是滔滔濁浪。佛傢信緣,所以這道門檻,離人很遠,前世和今生的距離;也離人很近,隻在一呼一吸間。許多人窮其一生,都無法抵達般若之門。許多人,一個低眉,一個迴眸,就瞭悟禪意。六祖惠能,屬於後者,一株菩提,一方明鏡,注定瞭他一生禪宗的傳奇。
記憶中的六祖惠能,像是一枝端坐在雲颱的青蓮,明心見性,自在圓融。在此之前,他和蕓蕓眾生一樣,是一粒漂浮在凡塵的微小塵埃。父親早亡,與母相依,砍柴度日,生命平凡如草木,卑微似螻蟻。宿命早有安排,隻給瞭他一場短暫的紅塵遊曆,就揮手訣彆。他的血液裏流淌著佛性和慧根,於是在一次賣柴歸傢的途中,邂逅瞭《金剛經》,便與禪佛結下難解之緣。他深知,自己隻是人間萍客,塵世風雲萬象,不過是看瞭便忘記的風景。他就這麼輕易說彆離,捨棄人生百味,從此五蘊皆空,六塵非有。
他的離去,本無緣由,可後來我讀《金剛經》,又隱約有些明白,一切來去,終有因果。《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法相,皆非實相本身,不偏執,不貪念,以空靈自在之心,應對一切,是為從容。經書捲末有四句偈文:“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此番意味,更見佛性。
佛度有緣人,不是所有的人,手捧經捲,耳聽梵音,就食髓知味,性空瞭悟。每個人,在滾滾塵浪中,都是遠航的船,佛說迴頭是岸,可何處是你要停泊的岸?佛一定會說,世間風塵無主,蓮颱纔是眾生的歸宿。難道將船隻係在人間柳岸,就是執迷不悟?遍賞鞦月春風,就是貪嗔欲癡?既是各有各的緣法,你禪坐蒲團,一盞青燈,一方木魚,幾冊經捲,潛心修行,淡泊度日。我亦可貪戀煙火,殷實人傢,幾間瓦房,四方小院,守著流年,幸福安康。
那些誓與紅塵同生共死的人,被世俗的煙火嗆得淚眼迷濛,被風刀霜劍傷得韆瘡百孔,也不禁要怨怪起,人生多戲謔,世事太無常。他們感嘆現實太殘酷,所有的功利、情愛以及繁華的一切,都隻是鏡花水月的幻覺。自詡為可以經得起流光的拋擲,可以將這杯摻入瞭世味的濃茶一飲而盡,然而,一次簡短的離彆,一點人情的涼薄,就弄得他們措手不及。倉皇之際,隻有選擇逃離,在某個蓮花開閤的角落,尋找慈悲。
那是一束菩提的光陰,有世人嚮往的澄淨與平和,可以撫慰我們單薄的靈魂。當年五祖弘忍年事已高,急於傳付衣鉢,遂命弟子作偈以呈,以試他們的修行。神秀便作偈雲:“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颱。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惠能聽後亦誦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颱。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知後,傳惠能衣鉢,定為傳人。惠能修行年歲不及神秀,但他的偈語,更明心見性,不染塵埃。可見修行在於心,一切源於覺性和頓悟,心中無念,煩惱皆無。不是靜坐於蒲團,斂心瞭空,纔算是參禪。須知,在吃穿住行等一切尋常時候,皆可體會禪的境界。
六祖惠能識自本心,達諸佛理。人生喜怒哀樂、生老病死皆已參透,他連自身的存在都已忘卻,達到一種捨念清靜的境界,也就是佛傢所說的涅槃境界。這樣的禪定和超脫,有幾人可以做到?六祖惠能的偈語,真正悟得懂的,寥寥無幾。但我們卻可以在他的偈語中,摒除一些雜念,獲得一點清涼。曾有幾個僧者一起講經,殿內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爭論不休時,惠能曰:“不是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可見,心動則萬物動,於是體會到世間萬般苦;心不動,則不傷,清淨自在,喜樂平常。
讀《紅樓夢》一章節,寶釵點瞭一齣戲,戲中的一麯《寄生草》很見禪意。“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傢。謝慈悲,剃度在蓮颱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裏討,煙蓑雨笠捲單行?一任俺,芒鞋破鉢隨緣化!”賈寶玉聽後,似有瞭悟,迴去之後,也寫一偈語:“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而黛玉讀瞭,在後麵加瞭一句:“無立足境,是方乾淨。”也因此,牽引齣寶釵講述六祖惠能參禪的故事,以及這首菩提偈語。後來寶玉跳齣紅塵,遁入空門,是真的醒透徹悟瞭。他的悟,經曆過滄海桑田,深知昨日繁華隻是黃粱一夢,夢醒,自知歸去。
六祖惠能不僅是為瞭個人參禪修佛,他的偈語,以及他圓寂後所留下的《六祖壇經》,皆為禪宗經典。他並非是主張紅塵的你我,放下一切,選擇遁世。隻希望身處世俗的我們,以清淡自持,少一些執念,多一份禪心。這樣,就免去一點世態澆灕,在尋常平庸的日子裏,也可以和禪佛,共修一葉菩提。
在碌碌凡塵,我們像是被命運囚禁的夜鶯,披著華麗的羽衣,卻永遠飛不齣茫茫黑夜。萬物有情,有情者皆有佛性,以平常心處世,也就無謂殘缺,無謂圓滿瞭。我們也許隻是一粒飄忽的微塵,無來無往;也許隻是一杯平淡的白開水,無色無味;但最後,都隻是一方土丘,被長滿綠苔的歲月,覆蓋瞭簡單的一生。
六祖惠能圓寂後,其真身不壞,至今還保存在南華寺,供奉在靈照塔中。如同他的偈語,被一方端硯,一隻素筆,寫入經捲,然後曆盡朝代流傳,呈現在宣紙上的字,依舊黑白分明。他端坐蒲團,當頭棒喝,心如明鏡,不惹塵埃。我們也當身居紅塵,淡然心性,清醒從容,自在安寜。
茶緣,一個從容不驚的過客。
……
前言/序言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彆重逢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