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2
圖說金融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說金融史》,李劍閣、方風雷、衣锡群、王巍、王福重隆重推薦;《圖說金融史》迴溯東西方,尤其是英中兩國金融演變、互動的曆史,以嶄新而獨特的視角闡述世界金融規則的淵源及其背後理念。
耗時近兩年,資深投行人士李弘以一種美麗的圖說方式,在《圖說金融史》一書中嚮我們展示瞭16世紀末期以來,中國和英國現代金融業的不同發展路徑。《圖說金融史》以兩國金融交往中的軼聞趣事為載體,嘗試打開一扇獨特的大門,縱觀西方金融業現代化的史跡,尋訪中國融入全球金融主流的未來。
在《圖說金融史》中,作者將幾百年的金融史劃分成五個金融大時代:白銀時代、英行時代、分流時代、集權時代和精英時代,以自己獨到的曆史理解展示瞭一幅壯麗的曆史畫捲。
李弘,資深投行人士,英國劍橋大學曆史係研究生畢業,師從大英帝國史與全球史名傢。工作經曆包括務農做工,職業生涯主要在中央銀行、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領域。喜愛收藏與寫作,曾齣版《京華遺韻》,展現西方人版畫描繪的帝都老北京。
這是曆史愛好者的獨特視角,這是資深銀行傢的人生思考;這裏有圖文並茂的歲月畫軸,這裏有波瀾壯闊的金融年輪。作者在職業的旅途上小憩,不經意間亮麗轉身,奉獻給讀者一篇篇看似閑情逸緻、實乃功力深厚的華章。
——李劍閣(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國傢金融研究院聯席院長、中央匯金副董事長)
李弘女士的這本《圖說金融史》迴溯東西方,特彆是英中兩國金融演變、互動的曆史,為我們瞭解世界金融規則的淵源及其背後理念,提供瞭一個嶄新的視角。
——方風雷(厚樸投資董事長)
金融的往昔,往往被寫成軼聞趣事的碎片。李弘圖文並茂的金融史,把這些碎片串起來,讓我們從一個獨特的視角,看到瞭貫穿幾百年金融發展的一條主綫。
——衣锡群(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常務副會長)
這本書,以解釋圖片的方式,生動展示瞭,英國和中國金融相互交織演進的曆史畫捲,對讀者瞭解人類金融變遷,提高金融的認知,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王福重(著名經濟學傢)
李弘的金融史文字清新優雅,意境彆緻,源於她深刻的金融理念與豐富的操作體驗。佛羅倫薩、倫敦和紐約是近代金融的主鏇律,李弘這一承上啓下的開源之作,會推動中國民眾的金融啓濛。
——王巍(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
自序 一切皆屬“未來”
第1章 白銀時代
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與萬曆皇帝
漂洋過海的白銀之旅
東方文明的海外遺珍
幣製稅製改齣新王朝
啓濛學者談金論銀
國傢壟斷公司第一榜
炮火與金融來到亞洲
季風貿易的“一口”通商
輸掉瞭戰爭,迎來瞭世界
公司統治時代的終結
第2章 英行時代
一座城的商貿金融基因
“錢荒”催生英格蘭銀行
一紙特許與一紙信譽
皮特“大餐”與鹹豐鈔票
“先生,我是來收稅的!”
強勢英行與弱勢商行
“泡沫”遺痕留在瞭牆上
紳士銀行傢的舊影
資本秩序中的“禮拜堂”
公共責任把英行一分為二
第3章 分流時代
金融中西大分流
民間金融的艱難轉型
尋求中國皇帝的特許權
理性時代的糾結
錯過瞭轉運的機會
從財政金融談赫德
資本與洋務運動
紙幣發行呼喚集權
西學東漸的一代新人
李鴻章的金融課
第4章 集權時代
強權之下的犧牲品
梁財長的改革大計
錢袋子裏麵齣政權
“一戰”改變瞭大格局
強勢政府的廢改之路
聽聽金融傢的心聲
三條街的似水流年
經濟乾預的新秩序
小蔣老虎蒼蠅一起打
中國齣瞭個人民幣
第5章 精英時代
超級男女的俱樂部
最偉大的央行行長
顛覆的是金融巨頭
“紳士”銀行傢謝幕瞭
假如市場冷落瞭客戶
從頑童變成寵兒
大而不能倒的麻煩
靜水深流的大贏傢
“全球化”與“半球化”
歸於善政與大眾
後記 未來的變與不變
第1章
白銀時代
一定有那麼一個從前,如果想發橫財,就可以把傢搬到海邊去住。因為那時作為交易手段的貨幣,都是用小貝殼穿成的。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遠離海洋,精巧天然的貝殼就顯得非常稀缺,自然價值不菲,一小串貝殼就能交換到獸皮衣或打水用的陶罐之類。作為對遠古身份的見證,貝字在當今的金融字典裏還是滿天飛: 化瞭貝就是貨幣,代瞭貝就是藉用他人的錢,分瞭貝就是貧窮,乏瞭貝就是貶值。
不過我們的祖先並沒有因為貝殼而改變居住地,他們很快發現瞭礦物質金銀銅鐵,用它們製造貨幣,同樣很珍稀有價值。
不過,世界上還有這樣一些民族,他們為瞭尋找發財緻富的途徑,不惜背井離鄉,韆裏迢迢,漂洋過海。15 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城邦,盛産身強力壯、富於冒險精神的男子,他們以智慧和膽量, 打開瞭歐洲通往新世界的航道,發現瞭蘊藏在南美大陸的金山銀海。
大冒險的前提是大燒錢。支持哥倫布首航的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王室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斐迪南國王。從此,在南美掠奪的白銀,他都要抽成20% 。坐在閃閃白銀鑄造的王位上,國王的目光不僅盯著滾滾而來的財源,他的野心是實現世界霸權。
白銀時代演繹的故事就是國際貿易與軍事帝國的故事。在西班牙、葡萄牙帝國的身後,還站著東西方兩個大帝國,它們將成為這個時代的真正主角。
伊麗莎白一世在英國被視為具有雄纔大略、承前啓後的君主,盡管她是一位女王。在她當政的45 年(1558~1603 )裏,英國經曆瞭殘酷的宗教戰爭,王室內鬥不斷,這個不起眼的落後農業島國,卻在她的帶領下,發展成為具有海上霸權的歐洲強國。她推崇重商主義的理論,熱衷莎士比亞的演藝,她敢和當時的海上霸主西班牙帝國叫闆,一舉打敗瞭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她鼓動英國人到海外拓展,開啓瞭英國的殖民地貿易。她終身未嫁,沒有為王室製造繼承人。英國大文豪查爾斯· 狄更斯對伊麗莎白褒貶同詞,認為她身上既有年輕女孩子的一切毛病,也有聰明女人的驕傲、運籌帷幄。毫無疑問,這種大奸大雄的君王,對國傢的影響總是源遠流長,纍世不衰。
令我們感興趣的,主要倒不是女王的艦隊或者是她多重的性格,而是她繼承瞭其父英王亨利八世的開端,為英國金融業改革開放打造瞭一個新局麵。為瞭專注我們的主題,很抱歉,我把有關伊麗莎白最有滋味的那些宗教和政治事件都給略去瞭。
英國的中世紀和中國有點相像,社會重農輕商,尤其反對不勞而獲。直到15 世紀,英國人口總共不到500 萬,倫敦纔聚集瞭幾萬人。貴族莊園主的經濟自給自足,沒有發展信用的迫切需要。當時世界上金融最發達的地方是威尼斯,英語中的“現金”“債主”“信用”“賬單”這些詞都是從意大利商人那裏學來的舶來語。皈依羅馬天主教的英國王室,乾脆實施瞭《反高利貸法案》, 不允許民間搞什麼藉貸。唯一的例外是住在倫敦城裏的猶太人,他們可以不受此法案的製約,但也因此被認為天生是貪婪小人,不受待見。所以不論是法律,還是良心,商人們對從事信用活動都很糾結。
亨利八世是英王中的異數。為瞭離婚,他和羅馬教皇吵翻瞭天,最終脫離瞭天主教的管轄,搞瞭個英國的國教。他自己是個名牌消費大王,為瞭買到法國人製造的那些高檔奢侈品,落得個狼狽的拖欠名聲。老國王想,索性把《反高利貸法案》改一改,允許藉貸,付息就是瞭,自己也獲得瞭揮霍的自由。
伊麗莎白一世堅持老國王實施的權宜之計。1571 年的新法設定收取利息上限為10% ,在此水平之下,貸方必須遵照閤同還本付息。為此,倫敦城裏的那些金銀匠們當然很開心。他們屋裏的小金庫,總堆著富豪們存儲的真金白銀,過去它們隻是支付準備金,現在可以被藉進藉齣,以錢生錢。在一個穩定的製度下閤法放貸,各種藉據存條隨即應運而生,極大便利瞭國內和國際貿易。在今天看來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在女王的時代,那可是挑戰瞭王宮內外的傳統觀念。順便說一句,女王去世後,這部《反高利貸法案》的利息條件又被收緊,直到1854 年纔被徹底廢除。
女王做的另一件大事,是在1600 年最後的一天給予瞭英國東印度公司皇傢特許。西方的東印度公司在19 世紀最多曾有13 傢,第一傢獲得王室特許的就誕生在英格蘭。這傢公司逸聞趣事多多,對近現代東西方經濟活動的影響,沒有任何其他一傢公司可以比肩。許多重要的經濟學思想的誕生與完善,都參考瞭這傢公司的實踐。
為什麼說女王授予東印度公司皇傢紋章是一件大事?首先,因為到東方去做買賣實在是風險很大的賭博,而且風險到底有多大,誰也說不清。人所共知,葡萄牙人和荷蘭人很會做亞洲人的買賣,但是英國人去東方買賣什麼呢?沒有人能預知結果,甚至船隊一年後能不能迴來都沒譜。其次,公司製組織方式是英國人剛從外邊學來的,既有股東,又有董事會,還要通過什麼選舉,遵守什麼程序。它的船長和大副,實際上相當於今天的公司管理層,一旦離開瞭英吉利海峽,誰知道投資者的運氣由誰來掌握?再次,英國人艦指東方,跨越大西洋進入印度洋,肯定會遇到來自早期海上貿易強國的挑戰,前途未蔔。簡而言之,東印度公司就拿這樣一個疑問重重的方案,企圖得到樞密院和女王的點頭,貼上皇傢特許的標簽。麵對一群冒險傢加金融傢期待的目光,女王沒有猶豫。她以自己的信心,為一個民族開拓東方市場的雄心背書。
就在伊麗莎白女王當政的16 世紀,明末的中國齣現瞭一位為世人熟知的皇帝,神宗硃翊鈞,在位時稱萬曆皇帝。北京十三陵定陵的地下宮殿,就是他的陵寢。萬曆皇帝在位48 年(1573~1620),和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基本上是同代人。
在他登基前的15 年即1557 年,葡萄牙人得到朝廷的允許在澳門定居,與大陸通商,南美與日本的白銀也開始大量流入中國。在他登基後的第15 個年頭即1587 年,用華裔美籍學者黃仁宇的話來說,大明是“四海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然而萬曆皇帝的大內卻並不平靜。這一年正是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前一年,萬曆皇帝在宮中也是打得雞飛狗跳。他的對手是誰?是夾在君王與百姓之間的一層特權文官。直接的原因是他想立的太子,不是皇後所生,而是齣自自己心愛的妃子鄭貴妃。堅持祖宗章法不能變的官僚們,就是不給皇帝這點麵子。
那麼皇帝的王土王民當時是個什麼狀況?有些西方人認為,中國在13 世紀就已經停滯不前瞭。例如法國曆史研究大師費爾南· 布羅代爾就說,濛古人成吉思汗占領中原,農耕文化受到嚴重打擊,失去瞭現代化發展的潛能。但是,更多的人看明代,認為那是中國在大唐之後達到的又一個高峰。加拿大的蔔正民教授說,大明神話般的財富令歐洲人癡狂。沿著傳統道路走下去,中國經濟在全球沒有競爭對手。和它相似的那些農牧國,如奧斯曼帝國、俄國、印度,遠比它鬆散落後;歐洲新興的那些海上強國遠在天邊,工業革命的種子尚未播種。明嘉靖皇帝(1522~1566 年在位)以後,在全國各地齣現大批市集,貿易興旺,可以稱為中國式城市化、商業化早期革命。紡織業、冶鐵業、製瓷業等行業呈現規模化發展,銅錢、銀兩作為交易工具被廣泛使用,現代信用融資組織亦有瞭萌生的土壤。
東方帝國正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既可能停滯不前,亦可能發生政權與社會的劇烈變革。
在大一統的文官管治幕牆內,至高無上的隻有皇權。國傢此時亟須一位有膽有識的君主,帶領一眾臣民選擇文明進化的道路。假設明朝末年齣瞭一位李世民,他會不會像在大唐一樣,修明政治,富足經濟,並打開宮門迎接來自歐洲的文化和商業使者?假設傳統的朝廷也齣瞭一位像伊麗莎白一樣的女皇,她會不會對通商和海戰也有事必躬親的興趣,派齣船隊跨越南海直達印度洋?
想象終究是想象,而現實是無情的。此時的萬曆皇帝年方二十幾歲,血氣方剛,起碼也應當像伊麗莎白女王那樣,叱吒內外,威震四方吧?其實,英國的內閣和上院貴族也一直在威逼利誘女王趕緊處理生産王儲的大事。但所有的挑釁,都沒有阻止女王在政治上特立獨行的氣勢。而我們那位可憐的皇帝呢,他端坐深宮,明白自己隻是這個龐大的國傢機器上的一個擺設,他改變不瞭大內,改變不瞭國傢,他也無此願望。那他有沒有選擇像後來英王愛德華八世那樣,為自己喜歡的女人捨棄江山?更不行,他連離開這座宏偉“囚牢”的自由都沒有,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宮中消極怠工。《明史》說他在中期以後“不視朝,不禦講筳,不親郊廟,中外缺官亦不補”。《萬曆十五年》書中提到,無聊之際,皇帝會在宮中和太監們一起以擲銀為戲。他在地上畫一個圈,太監們用銀葉嚮圈裏投,投中瞭就能得到皇帝的一個銀錠賞錢。皇帝從未有過好奇心問一問這些白銀是從哪裏來的,他也不想分心煩神,瞭解帝國越鬧越大的“銀荒”是怎麼迴事。
伊麗莎白女王和萬曆皇帝,各自把持一個帝國,遠隔重洋。他們從未打過交道,今天把他們拉在一起的是曆史的邏輯。女王並沒有看到走上現代化發展軌道的英國最終取代瞭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成為世界第一海上強國,控製瞭全球貨幣與貿易市場。盡管她早生瞭100 多年,英國人還是把帝國崛起的起點和她連在一起。萬曆皇帝也沒有看到在他身後200 多年硃姓皇權覆滅的時刻。就在他身著黃袍的時代,西方像是一列加足馬力的高速列車,挾帶著海外軍事貿易擴張的強勢,呼嘯著嚮東方帝國奔馳而來。1601 年,在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進呈的一張世界地圖上,萬曆皇帝興許曾看到標注的“英吉黎”三個字,“西風”號列車的進站汽笛,已經在他的耳邊拉響。
大英帝國正雄心勃勃,展開貿易的風帆,一路嚮東再嚮東;大明皇朝卻內政外交失策,財政逼仄,一路下落再下落。風雲際會,頂層膽識的高低,將決定東西方兩大帝國的前程與命運。
……
推薦序
老謀深算的金融規則製定者
多年前,日本一財金官員與我聊起他的睏惑:為何日本經濟一度居世界第二,政製亦算成熟,而金融市場卻不夠發達?我跟他說,那是因為你們不講英語。
我所言之意當然不僅指語言。語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其背後是人類置身其中的曆史、文化和生活實踐。我嚮許多好友推薦過丘吉爾所著《英語民族史》。自工業革命以降,大不列顛和美利堅這兩個英語國傢相繼雄霸世界二百餘載,絕非偶然。縱觀當今世界,最發達的金融市場在哪裏?紐約、倫敦、香港,以及近些年機構投資者十分活躍的新加坡。這些金融市場均有深厚的英語文化背景。
哲人有言,觀天下大勢,無論政、軍、經、文,雖紛繁復雜,但其源蓋齣於歐洲。特彆是金融,得讀懂英國。大不列顛是一個思考的民族,為世界提供瞭許多有價值的思想。英國人創造思想,美國人付諸實踐,按中國傳統文化說法,即一個立言,一個立功。故欲洞悉全球金融市場,把握監管趨勢,不僅要關注美國,更要研究英國。
現代世界諸多製度均為英人古老規則之延續。當今世界兩大主要法係之一的普通法係就源於英國。普通法係遵循判例的特點令法律的形成和演變內在於市場運行之中,更能適應復雜多變的金融發展要求,是原則性和靈活性的辯證統一。學界普遍認為,普通法係對投資者保護程度比大陸法係更高。以英美為代錶的普通法係國傢的資本市場一般都比以德日為代錶的大陸法係國傢更發達。
時至今日,英國對全球規則的製定依然舉足輕重。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在英經濟學傢邁剋·泰勒(Michael Taylor )提齣的“雙峰”理論基礎上,英政府對金融監管體係進行瞭大刀闊斧的改革,撤金融服務局,代之以審慎監管局和金融行為監管局,開啓“雙峰”監管模式,受到各國廣泛關注。美財政部一份報告稱,這一模式“可能會是未來最理想的監管結構”。其加大行為監管力度、增強審慎監管的前瞻性思路對金融監管改革及未來金融業發展有重要指導意義。
蓋我稱英國為“老謀深算的金融規則製定者”乃名副其實。所謂“老謀”, 指其淵源深厚,謀略老到;而所謂“深算”,則謂其考慮縝密,設計精良且具前瞻性也。
李弘女士的這本《圖說金融史》迴溯東西方,特彆是英中兩國金融演變、互動的曆史,為我們瞭解世界金融規則之淵源及背後理念,提供瞭嶄新視角。
李弘是五道口首批畢業生,學術功底深厚,且一直在金融改革大潮的浪尖行走,對國內外金融業發展有透徹認識。她背後還有兩位英國先生的支持。一位是她在劍橋大學深造時的導師——剋裏斯多弗· 阿蘭· 貝利爵士(C.A. Bayly),其為劍橋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暨聖凱瑟琳學院院長,擅長英帝國史和全球史的研究。貝利教授研究瞭大英帝國時代英國人製定的規則如何蔓延至全球不同角落。其著眼點並非倫敦,而是那些受西方影響的國傢,特彆是亞洲國傢,如何以當地傳統和視角磨閤外來規則,從而提齣東西方互動共同塑造現代世界的論點。因其對曆史學的突齣貢獻,貝利教授被授予爵位。還有一位是她的丈夫——一位很有品位的英國男人,他不僅在英國曆史、文化、金融專業知識方麵,還在日常生活上對李弘的寫作給予瞭默默支持。
相信這本《圖說金融史》能給讀者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在圖文展示和時空穿越中,瞭解英國,瞭解世界,也瞭解我們自己。
厚樸投資董事長方風雷
good。很好,便宜,值得。
評分摘錄:
評分書本內容很感興趣,雖然有點外觀瑕疵,客服也補償泐
評分包裝很不錯,書的質量也很好。
評分一直在京東買東西,送貨時間和質量有保正。
評分個惹人POS二here熱搜熱搜熱
評分deep
評分最近一直再用京東發貨速度很快,一第二天就可以到瞭,不錯。
評分正版,京東的送貨速度真是挺快的。
圖說金融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