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開會解決問題是我們常用的方式,尤其是企業管理和決策中,更是如此,將議事規則從應用與抽象會議的視角具體化應用到公司治理中,不失為作者的一項極大創新。作者長期在國有大型企業任職,深知開好會議不易,因此,本書也為那些在企業管理人員提供瞭如何開會如何決策的必備手冊。
會議是人類所特有的群體協調的途經,采用協商型會議(如公司的董事會)作為議事和決策的手段,更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人們為瞭解決共同問題開會議事,溝通交流、增進瞭解、集思廣益、融閤觀點、消解矛盾、形成決議,必要時以投票的方式讓多數人的意誌變為行動指導的決議,則更是高級文明型態(如健全的公司治理)的樞紐機製。人類的會議製度是一種精巧的安排,欲使它充分發揮效用,必須有適當的機製來平衡和協調群體與個人之間權責關係。但是隻有在一定的規範和程序下,會議纔能真正起到實效。議事規則是建立在人們的常識和邏輯的基礎之上的。它旨在設定全體認可的框架,使會議能夠以高效、民主的方式來處理事務。因此,本書的作者從極簡、實用、易於上手的角度,歸納總結瞭議事規則中的主要原則,手把手教讀者如何使用必要的議事規則開好會議。
孫滌,經濟碩士和管理博士;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等多個院校的兼任教授,美國富布萊特研究學者。現任美國華裔教授學者協會秘書長;曾任中國建設銀行總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深圳發展銀行首席信息官、留美中國經濟學會會長等職。有近二十本中文著作在國內刊行,並在報刊和網絡上闢有專欄傳播現代管理的理念和實踐。
鄭榮清,經濟信息管理學士(中國金融學院)、金融學碩士(英國倫敦商學院);阿裏巴巴集團資深總監,先後負責集團戰略部、阿裏媽媽事業部的業務發展和戰略規劃等相關工作;曾任職於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和麥肯锡(北京)公司。
導言 通過有效的議事程序來實現公司治理的民主製衡
第一章 議事規則綜述
第二章 主持人如何運轉會議?
第三章 動議的類型及其用法
第四章 動議的順序
第五章 附屬動議的運用
第六章 偶發動議的運用
第七章 議事規則中的一些權利和義務
議事規則12條原則
術語對照錶
案例1+2
動議是會議參加者用來提齣事務的工具,在會議中事務隻能以動議的方式提齣。動議分為主動議(main motions)、附屬動議(subsidiary motions)、偶發動議(incidental motions)、優先動議(privileged motions)等類型。後三類動議統稱為輔動議(secondary motions)。我們在下文中將說明,在所有類型的動議中,主動議的處理優先級其實是最低的。各類動議有所謂的優先級順序(the order of precedence of motions):一項優先級高的動議可以在優先級低的動議正待決的時候提齣並取代後者成為“直接待決議題”(當前待決議題可能有若乾個,主動議+修改+委托等,但隻有最後提齣的那一個叫做“直接待決”),優先級低的動議須“讓先於優先級更高的動議。
主動議用來提齣某個特定主題供會眾考慮,其內容為建議組織采取特定行動或者錶達特定觀點。提齣主動議的用語為“我動議…..”。如前所述,在會議過程的任何時刻,隻能處理一個主動議。在各種類型的動議中主動議的優先級最低,也就是說,它不能打斷任何其他問題的考慮而被提齣。
如下例所示:
“我動議用維修基金的剩餘部分在社區公園修建一個遊戲場。”
在充分的討論以及付諸錶決之後,會議主持人要代錶會議宣布對動議的決定,如說“錶決的結果錶明贊成本動議為多數,因此用維修基金的剩餘部分在社區公園修建一個遊戲場的動議獲得通過。”
使用各種各樣的附屬動議是為瞭適當地處理問題,如修改、提交委員會,等等,這時附屬動議就替代正在處理中的主動議成為當前待決議題。在附屬動議待決時,又可以提齣與事務連帶關係的問題,如規則問題,這類問題為偶發動議。偶發動議的優先級又高瞭一層,可以打斷正在進行的事務處理,成為直接待決議題,直至它們先得到解決。值得注意的是,偶發動議的優先級並非固定的,視特定的情況或時間而定。偶發動議和優先動議兩類之間的順序也不是完全固定的,在偶發動議閤規時,其優先級甚至可以高過優先動議。而且,偶發動議之間也沒有固定的優先級關係。優先動議,顧名思義,可以打斷其他問題,這是因為這類動議有其重要性和急迫性。優先動議的優先級一般來說更高,可以取代主動議、附屬動議、偶發動議而成為“直接待決議題”。
一些動議允許辯論,另一些則不允許辯論;有些動議可以被修改,其他一些動議不允許修改。“可辯論性”和“可修改性”是一項動議的“固有屬性”。(以上討論,可以參見第四章《動議的順序等級》裏的附錶。)
……
開放和市場化以來,理性和製衡得到廣泛的傳播,幾乎成瞭人們的日常用語。但是如何使人們在一貫自利追求(即理性)的同時,始終以他人的理性行為為其限度(即製衡),卻是一個操作上的難題。諸多亂象和睏局,都是兩者之間的界定不明、衝突無法在實踐中平衡的錶現。惟有相輔相成地處理好理性追求和有效製衡兩股力量,小自傢庭大到國際的各種事務纔能得到有效處理,並持久成長。
市場經濟製度是人類發明的最精巧的工具。熙來攘往的逐利行為,怎麼纔能有序地展開和持續擴張?作為市場交易的基礎,信守閤約的規則可以追溯到希臘和羅馬的法規,更遠一些,是傳承於公元前14世紀逃齣埃及之後摩西代錶猶太先民與上帝訂立的“約法”,甚至遠溯至公元前18世紀的漢謨拉比法典。問題是,這些先進文化的莊嚴法典和賢達聖哲的堂皇經典,怎樣纔能落實到國人彼此規範的操作細節上?
筆者 1981 年底留美,從來就沒有感到過什麼“文化衝突”,令我驚奇的,倒是彼地彼俗的安排為什麼能夠如此不彆扭。我發覺美國校園裏形形色色的自發社團,沒有人在領導、指導、輔導、督導,卻都能辦得有聲有色和中規中矩。1988 年我拿瞭博士在美執教,開始參加更為正式的各類會議,體會到會議的形式盡管有簡有繁,但其程序的本意卻是高度一緻的。 1995 年提為正教授後我有機會參加全校事務的製定,更認識到邏輯嚴謹且能有效製衡的議事規則不可能直接齣自“上帝之手”。1996 年我當選為全校的學術研究委員會主席,此職的重要性在於能分配大學的研究經費:評判誰有能力和資格得到當年度的科研經費。委員會成員都是資深教授,要在他們之中組織會議來評議敏感題目自然是壓力不小。一時間我對自己的心虛氣短頗感煩慮,幾乎萌生讓賢之心。幸好承副校長的指點,她賜以《羅伯特議事規則簡本》一冊,並安慰我說,這本小冊子包含瞭主持會議討論的一切需要。她自己還把小書揣在手袋裏,吃不準的時候常拿齣來請教呢。 1997年我擔任信息管理係主任後更是經常得益於這本小冊子。1999 年我開始返國服務,對議事規則的重要性有瞭進一步的認識,體會到如果大傢能夠認同一套明白自洽的議事規則,遵從它,並據以操作,將能帶來莫大的效率。各類集體性的決策,小自小學班會,大到國民大會,無不更能富有成效。
二
2002 年我受邀參加蓋茨先生在西雅圖主持的“微軟高峰會議”,隨後抽空遊玩瞭附近的聖璜群島。其地處美加邊境,緯度雖高,雨量卻極為充沛,因此形成罕見的溫帶雨林,景觀迷朦,蒼翠欲滴,令人忘返。我在漫步一個大草坪時,驀然看到一塊傾頹的紀念碑,上麵鎸刻有羅伯特(Henry Martyn Robert, 1837-1923) 的名字,記載著曆史上的一件趣事。美國和加拿大(當時在宗主國英國治下)的居民為一隻豬産生爭執,幾乎引發成兩國之間的戰爭,世稱 Pig War 的冷戰(1859-1872),最終由德國的威廉一世調停得而化解。其間雙方曾遣軍相互對峙一年多,在劍拔弩張的時期,羅伯特作為剛從西點軍校工程兵種畢業不久,以見習軍官駐紮於此地。由於錶現卓越,羅伯特最終升任為陸軍後勤總監,官拜準將,是工程兵所能達到的最高軍階。他可能是少數不曾親手殺過人也沒有計劃殺過人的美國名將之一,永垂史冊的彪炳貢獻就是我們要推介的“議事規則”。
羅伯特自稱,痛感於25歲那年他主持的一次會議的失敗,覺得議事是否能有成效實在太重要瞭,必須要有規則可依。1876年他39歲時初版瞭《議事規則》。該書意義深遠,並且立即為人們所認識,影響迅速擴大,被接受為各類會議的議事準則。《議事規則》同年就有瞭第二版;羅伯特於1915年訂立瞭第四版,內容大為擴充和完善。由於他的獨特貢獻,書的名字也早就被公認為《羅氏議事規則》(Robert’s Rules of Order)瞭。
議事規則最初是應英美等代議製國傢的議會需要而産生,議會法規對議事所做的規定不厭其詳,繁復程度令大眾望而生畏,因而限製瞭議事規則在民間的廣泛運用。羅伯特訂立的議事規則簡單實用,很快被廣為接受成議事領域的準則。從理念到實踐,羅氏議事規則早已深深地根植到瞭全世界人類團體各類各種會議的議事程序之中。當今的世界受惠於羅伯特先生甚厚,無論是公共領域中的聯閤國大會、歐盟議會、美國國會的議事程序,還是私人領域裏如上市公司、閤夥小店、興趣團體、學校班會等的議事章程,無不以羅伯特總結的議事規則為依據和藍本。而議事規則也成瞭一門專門的學問,無論在歐美,造就瞭許多議事規則學的專傢和專業協會(e.g., parliamentary law, code, procedure; parliamentarians, etc.)。
我個人得益於羅伯特良多。 自認讀瞭不少書,從鴻篇巨製到野史軼聞,紛紛雜雜,但真正用得上,予我以直截瞭當的效果,《羅伯特的議事規則》應當算是一本。羅師的紀念碑在前,我抱著感恩的心情,嚮他默默許瞭一個願,要編撰一本小冊子,將他所定議事規則的要義傳遞到中國,讓國人一起共享。在閤作者鄭榮清的共同努力下,小書稿成於2003年。它給我的工作,特彆是2004-2005年在參加建設銀行的重組上市,主持製定整個銀行的章程和實施細則一套十五件和擬定公司治理結構時,帶來瞭很多、甚至建設性的幫助。假如說我當時的意見能夠更完整自洽、更脈絡流暢、更簡潔易懂、而更富於平衡製約的民主底蘊的話,誠羅師之賜也。……
這本《議事規則導引 公司治理的操作型基石(第二版)》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認為,公司治理就像一個復雜的機器,每個部件都必須精確運轉纔能保證整體順暢。而議事規則,在我看來,就像是這颱機器的潤滑劑和齒輪組,如果設計不當或者生銹,整個機器就會嘎吱作響,效率低下,甚至癱瘓。這本書恰恰從最根本的操作層麵,深入淺齣地剖析瞭議事規則的精髓。它不像那些空談理論的書籍,而是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如何在董事會、股東大會,乃至更廣泛的公司內部會議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議事流程。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如何設定議程”、“如何有效推進討論”、“如何達成共識與作齣決策”以及“如何確保決議的執行”等方麵的詳盡指導。它不僅僅是列齣條條框框,更是提供瞭大量的實踐案例和方法論,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一套好的議事規則是如何提升會議效率,避免無謂的爭執,最終推動公司做齣更明智、更負責任的決策。對於任何希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讓會議變得更具建設性、更富有成效的管理者、董事會成員、甚至普通員工來說,這本書都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藏。它讓我深刻體會到,細節決定成敗,而議事規則的細節,正是公司治理成敗的關鍵所在。
评分這本書絕對是送給任何一傢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穩健前行的公司的“定心丸”。我是一名投資人,在考察一傢公司時,除瞭財務報錶和市場前景,我越來越關注它的公司治理能力,而議事規則正是衡量這一能力的重要標尺。很多時候,一傢公司的潛力再大,如果內部治理混亂,決策機製不健全,都可能功虧一簣。《議事規則導引 公司治理的操作型基石(第二版)》這本書,正是從“操作”的角度,把公司治理的核心能力具體化、可見化瞭。它不是那些晦澀難懂的學術論文,而是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告訴你如何將抽象的公司治理原則,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會議操作。書中關於“如何進行有效的投票機製設計”、“如何應對突發情況下的議事流程調整”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監督和問責機製”等內容,都極具啓發性。我深信,一個擁有清晰、公正、高效議事規則的公司,能夠更好地匯聚各方智慧,做齣更符閤長遠利益的決策,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對於我這樣的投資人而言,閱讀此書,能夠幫助我更準確地評估一傢公司的內在價值和風險,做齣更明智的投資判斷。
评分作為一名長期在公司法務部門工作的職場人士,我對《議事規則導引 公司治理的操作型基石(第二版)》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拍手稱快。多年來,我見過太多因為議事流程混亂而導緻的法律風險和管理睏境。很多時候,問題並非齣在決策本身是否錯誤,而是決策過程本身存在瑕疵,例如信息披露不充分、程序不正義、或者少數人操縱等,這些都會為日後埋下隱患。這本書以其“操作型基石”的定位,完美地填補瞭這一領域的空白。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開會”,更是教你如何“依法依規、理性、高效地開會”。書中對於不同類型會議(如董事會、股東大會、監事會)的議事規則進行瞭細緻的區分和闡述,並重點強調瞭股權結構、公司章程等外部因素對議事規則設計的影響。我尤其看重書中關於“少數股東權益保護”、“關聯交易的審議程序”以及“信息保密與披露”等方麵的論述,這些都是公司治理中的敏感且容易齣問題的環節。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現有議事規則的閤理性,更能主動思考和提齣改進建議,從而切實降低公司的法律風險,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這本書無疑為我的日常工作提供瞭強大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引,也讓我對“閤規經營”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是一名年輕的公司法務助理,還在職業生涯的起步階段。對於“公司治理”這個概念,我之前一直覺得有些遙遠和抽象,總覺得那是高管們纔需要關心的事情。然而,當我拿到這本《議事規則導引 公司治理的操作型基石(第二版)》後,我的看法徹底改變瞭。這本書用一種非常友好的方式,將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易懂,讓我看到瞭議事規則在公司運作中的具體作用。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一步步地帶領我瞭解,一場成功的會議是如何準備的,如何纔能讓每個人都充分發錶意見,又如何確保最終的決定是公平且被大傢認可的。我特彆喜歡書中那些圖文並茂的解釋,以及那些貼近實際的案例分析,讓我覺得那些復雜的規則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應用。通過這本書,我不僅學到瞭如何“主持”會議,更學會瞭如何“參與”會議,如何在每一次的討論和決策中,貢獻自己的力量,並從中學習成長。這本書讓我明白,公司治理並非遙不可及,而是滲透在我們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之中,而議事規則,就是最基礎、最重要的一環。
评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為我提供瞭解決公司治理難題的全新視角。作為一名資深的管理顧問,我接觸過形形色色的公司,其中不乏在高速發展過程中,因內部管理機製跟不上而陷入瓶頸的。而議事規則的混亂,往往是這些問題的癥結所在。很多公司過於注重戰略、營銷或産品創新,卻忽略瞭最基礎的溝通和決策機製。這本書卻恰恰抓住瞭這個“操作型基石”。它不僅僅是羅列規則,而是深入分析瞭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規模企業在議事規則上的差異與共性,並提供瞭極具操作性的調整方案。書中關於“如何平衡效率與參與度”、“如何建立有效的衝突解決機製”以及“如何利用技術手段優化議事流程”等方麵的探討,都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實用性。它讓我意識到,議事規則的優化,不應是僵化的照搬,而應是根據企業自身情況進行量身定製。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更紮實的理論基礎和更豐富的實踐工具,讓我能夠更有效地幫助企業解決公司治理方麵的挑戰,推動其實現可持續發展。
评分好!
评分正版,送货及时,点个赞
评分正版,送货及时,点个赞
评分好!
评分我一直在京东商城网购,基本上都有保障,我比较满意!
评分正版,送货及时,点个赞
评分还没看
评分还没看
评分正版,送货及时,点个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