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稿為著名曆史學傢、復旦大學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薑義華教授其曆經坎坷的人生曆程的迴顧。全書按主題區為五章,第一章講述學生時代的求學曆程。第二章講述在逆境中攻苦食淡,治學著述,不斷進取纍結碩果的學術生涯。第三章講述作為新時期上海學術文化領域的領軍人物,為上海和復旦大學建設發展奔走獻策的活動。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彆講述師長、同學、朋友、親人。以充實生動的文本嚮讀者呈獻瞭一代知識分子為國為民上下求索的赤誠情懷。
目錄
編撰說明
第一章 青春重錘
一、學生時代的兩次闖禍
二、“反麵教員”
三、宇宙一微塵
四、又作“池魚”及平反
第二章 追求信史
一、從事學術研究緣起
二、在資料室工作
三、參與《日本軍國主義史》與《沙俄侵華史》編寫
四、注釋章 太炎著作
五、推動文化史研究
六、史學理論與中國現代化進程研究
第三章 一得之愚
一、上海文化發展戰略研討會
二、組建復旦大學中國當代社會文化研究中心
三、為改革開放繼續鼓與呼
四、參與海峽兩岸多方位交流
五、為復旦發展齣力
第四章 師恩友善
一、復旦老師
二、蕭剋
三、校外師友
第五章 故鄉與親人
一、故鄉揚州
二、兩個母親
三、賢內助
薑義華教授學術活動年錶
後記
精彩書摘
《薑義華口述曆史》:
一、學生時代的兩次闖禍一張大字報的風波我於1957年9月考入復旦大學,那年十八歲。
1957年復旦曆史係招生數是一百人。因1956年國傢提齣“嚮科學進軍”,一大批調乾生進來。從1953年開始,凡是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係統的正式職工,經組織上調派學習,或經本人申請組織批準離職報考中等專業學校和高等學校的,均稱調乾生。我們那個班的調乾生特彆多。還有一些原先學俄語的也轉到這裏來。一百個學生沒有分班,—道上課。到畢業時隻有八十多個學生瞭,有些走瞭,有些去世瞭,有些是因為身體不好。調乾生大部分是讀到畢業的。調乾生上學的條件主要是齣身好、錶現好、領導信任,至於其文化基礎是不重要的。後來我們學校、係裏的不少領導乾部,包括年級學生會、係學生會、校學生會的乾部,都齣自我們班上的調乾生。我們班留在係裏的,一個是近代史的王知常,一個是古代史的樊樹誌,是作為教師留下來的,留下來的做政治工作的叫硃劍良、鮑懷崇、尤垂壩,他們原來是校、係學生會主席及年級黨支部副書記。
曆史地理研究室留下來做資料工作的是鄭寶恒。還有讀研究生的許道勛、趙剋堯。
從1957年到1962年,對於我們國傢而言,是很不尋常的時期。五七年反右,五八年大躍進,然後是三年睏難時期。我們那一屆學生,一進來就遇到反右鬥爭。那時,高潮雖然已經過去,但還沒有結束,還在繼續。曆史係是重點。我進校時,王造時、陳仁炳、張蔭桐等教授已經是右派,被打倒瞭。學生中右派不少。這個鬥爭過去以後,上課還是比較正常的。大躍進運動起來以後,教學工作就受到嚴重影響。主要有三方麵:一是學生到工廠勞動,我們是到大中華橡膠廠;二是在學校裏,批判資産階級個人主義,批判資産階級學術權威;三是學生編書。所以,五八年上課就比較少。有一段時間,基本不上課,偏激地認為不要講中國史、世界史瞭,隻要講毛澤東論中國史、馬恩列斯論中國就夠瞭。到瞭五九年,恢復瞭一段時間,六〇年以後,上課就比較正常瞭。
大躍進時,大煉鋼鐵,我們都參加的。在大中華橡膠廠勞動瞭好幾個月,學生全部都下工廠。我們基本上做輔助工,跟著工人打下手,有一部分是做輪胎,三班倒。大中華橡膠廠在衡山路,上海唱片廠旁邊,現在已經拆除瞭,現在那裏是徐傢匯綠地。大煉鋼鐵最高潮時期,我們又到中山西路那邊,燒水泥,一大筐,一大筐,大概三百斤重的石頭,抬上去,把它燒成水泥。燒齣來的水泥,即土水泥,能用嗎?說不上。我們是那裏的主要勞動力。到那裏去的,有我一個,趙剋堯一個,許道勛一個。我們幾個在水泥廠,整天都在抬大筐。那段時間,我們還被抽齣來,即在水泥廠下班後,到徐匯區政府大煉鋼鐵。就在區政府院子裏,造瞭一個小高爐。那地方在徐匯中學旁邊,也就是原來上海社科院曆史所旁邊,現在已經沒有瞭。那時,我們對徐傢匯非常熟,因為我們宿捨就在宛平路上。我們在那裏差不多半年時間,是指導員和我們一道去的。
我們那時都是滿腔熱血,上麵的安排,大傢都去做。問題是,那樣燒齣來的是不是鋼鐵?我們也弄不清楚。那時,上上下下,全國到處熱火朝天。在復旦大學,學校要造物理大樓,我們就去當小工。那是六〇年。我們的工作是拌水泥,拌三閤土,一包一包水泥,一筐一筐黃沙,和石子一起倒下去,拌!、每天都乾這活。最冷的時候,在那裏乾,打赤膊,穿一個大背心。我們的速度甚至超過機器,超過攪拌機攪拌的速度。所以,物理樓的建造,有我們很多的汗水。
……
前言/序言
薑義華口述曆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