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斯心理治療——經典個案及專傢點評(萬韆心理)+精神分析案例解析(萬韆心理)

羅傑斯心理治療——經典個案及專傢點評(萬韆心理)+精神分析案例解析(萬韆心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义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99781
商品编码:11792916691

具体描述


9787501998951 9787501999781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精神分析案例解析(萬韆心理)
作者(美)麥剋威廉斯,鍾慧
定價78.00元
齣版社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ISBN9787501998951
齣版日期2015-02-01
字數192000
頁碼235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內容簡介
南希·麥剋威廉斯博士的心理治療著作,受到全球幾十個國傢的心理治療從業者的認可,至今已被翻譯為15種語言,被廣泛用於精神分析及心理動力學治療師的培訓及督導。2004年,《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的中文版齣版後,立刻成為國內心理治療培訓的公認優質教材。十年後,她的另外兩本著作《精神分析治療:實踐指導》和《精神分析診斷:理解人格結構(第二版)》亦翻譯齣中文版,由此三本著作的精裝版本共同齣版,希望為心理治療領域的學習和工作者們提供便利。

   作者簡介
 南希·麥剋威廉斯(Nancy McWilliams),哲學博士,現在新澤西州立大學羅格斯應用與專業心理學研究生院教授精神分析理論與治療。同時,在新澤西州弗萊明頓私人執業。曾任第39屆美國心理學協會(APA)精神分析分會主席。她的三部著作《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精神分析治療》和《精神分析診斷》,已被翻譯為15種語言,並獲得Gradiva奬和Goethe奬等多項圖書奬,不僅在美國成為暢銷的精神分析教材,同時在加拿大、墨西哥、俄羅斯、瑞典、希臘、土耳其、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等多國暢銷。《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中文簡體版版於2004年齣版後,獲得瞭廣大國內心理治療學者的推崇,暢銷十年,已成為精神分析學習的書。

   目錄
導 言
關於主觀性/投情性
關於做一名世紀之交的治療師與心理治療教師
關於本書結構

章 案例分析與心理治療的關係
基本目的
傳統精神分析治療的目標
案例分析更多是為瞭治療而非研究
小結

第二章 訪談指導
我的初始訪談風格
結束語 導 言
關於主觀性/投情性
關於做一名世紀之交的治療師與心理治療教師
關於本書結構

章 案例分析與心理治療的關係
基本目的
傳統精神分析治療的目標
案例分析更多是為瞭治療而非研究
小結

第二章 訪談指導
我的初始訪談風格
結束語
小結

第三章 不可改變因素的評估
氣質
對心理有直接影響的遺傳性、先天性及醫源性條件
腦外傷、疾病和中毒的不可逆後果
不可改變的身體條件
不可改變的生活處境
個人經曆
小結

第四章 心理發育的評估
對精神分析發展理論的一些警告和針對性評論
經典弗洛伊德理論和後弗洛伊德理論的
心理發育模式及其臨床應用
小結

第五章 防禦機製的評估
評估防禦機製時的臨床及研究注意事項
性格性與情境性防禦反應
評估防禦機製的臨床意義
小結

第六章 情感的評估
移情/反移情中的情感
呈現問題時的情感狀態
評估情感的診斷意義
準確理解情感的治療意義
小結

第七章 認同的評估
移情反應所提示的認同
認同、閤並、內射以及主體間關係的影響
認同的臨床意義
反嚮認同明顯時的臨床錶現
民族的、宗教的、種族的、文化及亞文化的認同
小結

第八章 關係模式的評估
在移情中的關係模式
治療場閤外的關係主題
關係模式對長程治療及短程治療的意義
小結

第九章 自尊的評估
瞭解自尊問題的意義
精神分析對自尊的關注
評估自尊的臨床意義
小結

第十章 病態信念的評估
病態信念的本質與功能
對病態信念形成的假設
理解病態信念的臨床意義
小結

結束語
後的忠告

附錄:閤同樣本

參考文獻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羅傑斯心理治療——經典個案及專傢點評(萬韆心理)
作者(美)法伯(Farber, B. A.) 等,鄭鋼
定價78.00元
齣版社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ISBN9787501999781
齣版日期2015-02-01
字數328000
頁碼448
版次1
裝幀軟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內容簡介

自從20069月《羅傑斯心理治療—經典個案及專傢點評》次齣版以來,它陪著我們走過瞭八個年頭。在這八年中,它一直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和贊譽。本書不僅有羅傑斯心理治療過程的完整記錄(許多經典個案為次公開發錶),還有其他心理治療學派的專傢們對這些個案的點評。本書將使新一代心理治療師領悟到真正的羅傑斯治療,以及這些治療方法的重要意義,使羅傑斯的思想在心理治療領域得到繼承和發展。在此軟精裝版本中,我們對譯文重新進行瞭校正,修改瞭錯誤疏漏之處,同時從閱讀的舒適度考慮,對本版的排版重新進行瞭設計,希望本書能以更好的品質麵對讀者。

對於從事心理谘詢或心理治療的專業人士來說,本書是一本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作。對於選修心理學的學生和接受心理谘詢或心理治療訓練的學員來說,閱讀本書就如同上瞭十堂臨床心理治療的觀摩課。我們希望本書的軟精裝版本能更加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



   作者簡介

M. V-B. 博溫,博士(Maria Villas-Boas BowenPh.D.),已故。Center for Studies of the PersonLa JollaCalifornia,美國。序、第4章的作者。

J. D. 博查斯,博士(Jerold D. BozarthPh.D.),Department of CounselingUniversity ofGeorgiaAthensGeorgia,美國。第7章的點評作者。

D. C. 布林剋,博士(Debora C. BrinkPh.D.),已退休。School of EducationCity College of the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New York,美國。第1章和部分簡介的作者、第9章的談話資料整編者。

B. T. 布羅迪利,博士(Barbara Temaner BrodleyPh.D.),Illinois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Chicago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Research Center;同時為私人開業心理醫生,ChicagoIllinois,美國。第9章的點評作者。

D. J. 凱恩,博士(David J. CainPh.D.A.B.P.P.),Graduate Program in PsychologyChapmanUniversitySan DiegoCalifornia,美國。第8章的點評作者。

R. E. 丁曼,教育學博士(Robert E. DingmanEd.D.),私人開業心理醫生,BurlingtonVermont,美國。第6章的點評作者。

B. A. 法伯,博士(Barry A. FarberPh.D.),Department of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New York,美國。前言和第1章的作者。

J. D. 蓋勒,博士(Jesse D. GellerPh.D.),Department of PsychologyYale UniversityNew HavenConnecticut,美國。第6章的點評作者。

M. R. 戈德弗裏德,博士(Marvin R. GoldfriedPh.D.),Department of PsychologyState University ofNew York at Stony BrookStony BrookNew York,美國。第10章的點評作者。

E. 古爾德,碩士(Edith GouldM.S.C.S.W.),Psychoanalytic InstitutePostgraduate Centerfor Mental HealthNew York,美國。第6章的點評作者。

L. S. 格林伯格,博士(Leslie S. GreenbergPh.D.),Department of PsychologyYork UniversityNorth YorkOntario,加拿大。第7章的點評作者。

A. M. 海斯,博士(Adele M. HayesPh.D.),Department of PsychologyUniversity of MiamiCoral GablesFlorida,美國。第10章的點評作者。

S. E. 梅納海姆,博士(Samuel E. MenahemPh.D.),Center for Psychotherapy and SpiritualityFort LeeNew Jersey,美國。第9章的點評作者。

P. 納狄羅,博士(Peggy NatielloPh.D.),私人開業心理醫生,SedonaArizona,美國。第5章的點評作者。

M. 奧哈拉,博士(Maureen OraPh.D.),Center for Studies of the PersonLa JollaCalifornia,美國。第8章的點評作者。

N. J. 拉斯金,博士(Nathaniel J. RaskinPh.D.),Division of PsychologyNorthwestern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ChicagoIllinois,美國。第2章的點評作者。

P. M. 拉斯金,博士(Patricia M. RaskinPh.D.),Department of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New York,美國。第二部分簡介的作者。

D. 羅森茨威格,碩士(Debra RosenzweigM.S.),Department of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New York,美國。第3章、第9章談話資料的整編者。

J. 西曼,博士(Julius SeemanPh.D.),Department of PsychologyPeabody College ofVanderbilt UniversityNashvilleTennessee,美國。第10章的點評作者。

F. 齊默林,博士(Fred ZimringPh.D.),Department of PsychologyCase Western ReserveUniversityClevelandOhio,美國。第3章的點評作者。



   目錄
第1章 羅傑斯臨床治療中的基本概念
情感迴應
營造相互適應氛圍
明確錶達關注
理解核查
復述
錶示理解
消除疑慮
解釋
正視問題
直接提問
根據求助問題提齣反問
保持沉默和打破沉默
自我暴露 第1章 羅傑斯臨床治療中的基本概念
情感迴應
營造相互適應氛圍
明確錶達關注
理解核查
復述
錶示理解
消除疑慮
解釋
正視問題
直接提問
根據求助問題提齣反問
保持沉默和打破沉默
自我暴露
接受更正


部分 人本主義學派治療師對羅傑斯五例麵詢個案的點評
簡 介
洛蕾塔個案
格洛利亞個案
吉爾個案
瑪麗個案
路易絲個案

第2章 洛蕾塔個案(1958)
麵談記錄
對洛蕾塔個案的點評 來訪者中心療法在精神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

第3章 格洛利亞個案(1964)
羅傑斯和格洛利亞的談話概要
對格洛利亞個案的點評 “來訪者中心”治療中的必要條件

第4章 吉爾個案(1983)
羅傑斯和吉爾的談話記錄
對吉爾個案的點評 “非指導性谘詢”的來源與實踐

第5章 瑪麗個案(1986)和路易絲個案(1986)
羅傑斯和瑪麗的談話記錄
羅傑斯和路易絲的談話記錄
對瑪麗個案和路易絲個案的點評 來訪者自我決定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 不同學派治療師對羅傑斯五例麵詢個案的點評
簡 介
蒂爾登個案
布朗個案
西爾維亞個案
“憤怒與受傷害”個案
馬剋個案

第6章 蒂爾登個案(1946)
談話記錄稿
第1次麵詢
第2次麵詢小結
第3次麵詢
第3次麵詢與第4次麵詢之間的情況
第4次麵詢小結
第5次麵詢
第6次麵詢小結
第7次麵詢摘要
第8次麵詢小結
第9次麵詢
第10次麵詢
第11次麵詢
隨訪信息
對蒂爾登個案的點評1 完整性注意在來訪者中心治療中的作用
對蒂爾登個案的點評2 從當代精神分析理論的觀點看
羅傑斯治療

第7章 布朗個案(1962)
談話記錄稿
對布朗個案的點評1 羅傑斯怎樣為一個沉默的年輕精神病
患者作麵詢
對布朗個案的點評2 共情的力量—從“過程—體驗”的
格式塔觀點看羅傑斯的治療

第8章 西爾維亞個案(1976)
談話記錄稿
西爾維亞個案點評1 羅傑斯如何幫助來訪者學會自我治療
西爾維亞個案點評2 從男女平等的觀點看羅傑斯治療

第9章 “憤怒與受傷害”個案(1977)
“憤怒與受傷害”個案點評1 非同尋常的指導
“憤怒與受傷害”個案點評2 羅傑斯對自然心理療法發展的貢獻

第10章 馬剋個案(1982)—一個南非白人的兩難處境
談話記錄稿
馬剋的批評和羅傑斯的迴答
羅傑斯的反思
羅傑斯談16個月之後與馬剋的通信
馬剋在麵詢3年之後寫給羅傑斯的信
羅傑斯的結束語
對馬剋個案的點評1 一次性麵詢的持續性效果
馬剋個案點評2 對馬剋個案的實證分析研究和基於認知—行為
理論的述評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