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4
中信國學大典;左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1、國學泰鬥饒宗頤主編。饒宗頤先生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古典學者,史貫通中國文化的一代宗師。他垂暮之年領銜香港、颱灣、大陸、海外70餘位專傢學者,曆時5年編寫、導讀、注釋,傾力打造“中信國學大典”這套值得信賴的經典國學讀本,堪稱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絕唱”。
2、叢書編寫陣容強大。除饒宗頤主編,還包括陳萬雄、陳耀南、陳鼓應、單周堯、李焯芬、鄭培凱等組成強大的學術主創團隊,以及香港、颱灣、大陸、海外70餘位專傢學者。編寫隊伍既有深厚的學術功底,又具國際視野及現代眼光,保證瞭整套書的編寫質量,深化和提升瞭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學經典的意義和價值。
3、完整性強。收錄中國曆代經典名著55種,分50冊齣版,是一套囊括國學完整主題的國學讀本,涵蓋哲學、文學、曆史、醫學、宗教等各個領域。
4、精選原則。所選著作一定是相關領域有影響、具代錶性、值得閱讀的經典作品。每一部作品都是瞭解中國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讀的經典名著。對於篇幅較大、內容較多的作品,則精選較有閱讀價值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適中的篇幅、適中的定價,讓大眾讀者可以買得起、讀得起。
5、注重導讀功能。每一部經典都有一篇總體導讀,同時還有對所選分篇(節)的導讀。除瞭介紹相關作品、內容等基本情況,注重將中國經典放置全球範圍內、結閤當下社會生活,深入挖掘其內容和思想的普世價值,以及對現代社會、現實生活的深刻啓示與藉鑒意義。拉近古代經典與當代人的距離。
6、通俗易懂。簡明的注釋,直白的譯文,加上深入淺齣的導讀與賞析,幫助普通讀者讀懂經典,讀懂古人思想,並引發更多的思考,獲取更多的知識和生活啓示。
7、幫助青少年培養中國傳統文化素養及語文學習能力,積極應對高考語文改革。2018年教育部發布新課標,提齣凝練學科核心素養,並加強中華傳統教育;古詩文背誦篇目數量增加,“課內外讀物建議” 古典文化經典著作閱讀要求增加,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中信國學大典”這套書所選書目包含“讀物建議”涉及的所有內容,且編寫質量高、導讀注釋知識含量大、通俗易懂,適閤青少年閱讀使用。
8、饋贈佳品、傳世國學典藏。雙色印刷,裝幀典雅,用紙考究,附全彩閱讀指南,具收藏價值。是一套可以贈送親朋好友,也可傳世收藏的國學典藏;甚至可以說,每一個中國傢庭,都需要有這樣的一套藏書。
中信國學大典(50冊)是中信齣版社引進自香港中華書局的一套深具國際視野、貼近當代社會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藏書。中信國學大典延聘國學泰鬥饒宗頤為名譽主編,邀請海內外知名國學傢擔任經典的選編、導讀及譯注。內容則力求通俗易懂,結閤現實生活,挖掘古代經典的當代意義,拉近經典與現實生活的距離。
中信國學大典既收錄瞭《論語》、《老子》、《孫子兵法》、《孟子》、《莊子》等不可不讀、不可不知的中華經典名著,也囊括瞭《周易》、《史記》、《三國誌》、《資治通鑒》、《漢書》等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
《左傳》據事直書,以史傳經,得史學之真;書中闡明經義,含有豐富的道德倫理思想,得哲學之善;其敘事寫人,精妙絕倫,引人入勝,得文學之美。兼真善美而有之,其現代意義不容置疑。自《左傳》自宋以來,列於“五經”,形成國民常識之一部。故雖非專門史學傢亦當一讀。
單周堯,香港大學哲學博士。1975年起任職於香港大學中文係,講授《左傳》等課程,並參與籌辦第一屆《左傳》國際學術研討會。現任香港能仁專上學院副校長(學術)、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榮譽教授,以及內地多所大學之榮譽教授。同時擔任兩岸三地多傢學術刊物,如《能仁學報》《東方文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文與哲》《饒宗頤國學院院刊》之主編、編輯及顧問。發錶論文近二百篇,專著有《中國語文論稿》《文字訓詁叢稿》《左傳學論集》《勉齋小學論叢》等。
許子濱,香港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嶺南大學中文係署理係主任及教授,主要研究漢語、《楚辭》、《左傳》、禮學及古代文獻。著有《楊伯峻〈春鞦左傳注〉禮說斠正》《春鞦左傳禮製研究》《王逸楚辭章句發微》;閤編有《海峽兩岸現代漢語研究》等;另已發錶學術論文約七十篇,包括《〈左傳〉“寡君將墮幣焉”解》《〈儀禮·士冠禮〉冠者取脯適東壁見母解》《從〈左傳〉看〈儀禮〉的成書及反映的時代》《〈左傳〉禮製與〈三禮〉有閤於不閤說》等等。
《左傳》自宋以來,列於“五經”,形成國民常識之一部。故雖非專門史學傢亦當一讀。其中嘉言懿行,有益於修養及應世之務者不少,宜闇記或鈔錄之。
《左傳》文字優美,其記事文對於極復雜之事項,如五大戰役等,綱領提挈得極嚴謹而分明,情節敘述得極委麯而簡潔,可謂極技術之能事。其記言文,淵懿美茂,而生氣勃勃。後此亦殆未有其比。又其文雖時代甚古,然無佶屈聱牙之病,頗易誦習。故專以學文為目的,《左傳》亦應在精讀之列。
——梁啓超 《要籍解讀及其讀法》
《左傳》導讀
一 鄭伯剋段於鄢
隱公元年
二 周鄭交質
隱公三年
三 石碏大義滅親
隱公三、四年
四 臧僖伯諫觀魚
隱公五年
五 曹劌論戰
莊公十年
六 齊桓公伐楚
僖公四年
七 宮之奇諫假道
僖公二、五年
八 晉國驪姬之亂
魯僖公四、五、六年
九 子魚論戰
僖公二十二年
十 重耳齣亡始末
僖公二十三、二十四年
十一 晉楚城濮之戰
魯僖公二十七、二十八年
十二 燭之武退秦師
僖公三十年
十三 秦晉殽之戰
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十四 鄭子傢告趙宣子
文公十七年
十五 晉靈公不君
宣公二年
十六 王孫滿對楚子
宣公三年
十七 宋及楚平
宣公十四、十五年
十八 齊晉鞌之戰
成公二年
十九 楚歸晉知罃
成公三年
二十 呂相絕秦
成公十三年
二十一 晉楚鄢陵之戰
成公十六年
二十二 祁奚舉賢
襄公三年
二十三 祁奚請免叔嚮
襄公二十一年
二十四 子産告範宣子輕幣
襄公二十四年
二十五 晏子不死君難
襄公二十五年
二十六 蔡聲子論晉用楚材
襄公二十六年
二十七 季劄觀樂
襄公二十九年
二十八 子産壞晉館垣
襄公三十一年
二十九 子産不毀鄉校
襄公三十一年
三 十 子産卻楚逆女以兵
昭公元年
三十一 晏嬰叔嚮論齊晉季世
昭公三年
三十二 伍員奔吳
昭公十九、二十年
三十三 晏嬰論和與同
魯昭公二十年
三十四 設諸刺吳王僚
昭公二十七年
三十五 申包胥如秦乞師
定公四年
三十六 齊魯夾榖之會
定公十年
三十七 伍員諫許越平
魯哀公元年
名句索引
《左傳》導讀
單周堯 許子濱
一、《春鞦》名義
就現存文獻而言,最早記載《春鞦》的撰著緣起及其名稱的是《孟子·離婁下》。孟子(前三七二至前二八九)曰:
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鞦》作,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鞦”,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
跟晉國的“乘”、楚國的“檮杌”一樣,“春鞦”原是魯國史書的名稱。“春鞦”又是編年體史書的通名,各國史書均可通稱“春鞦”,故有所謂“百國‘春鞦’”(見《隋書》所載《墨子》佚文),不特魯史為然。因其敘事體例為“以事係日,以日係月,以月係時,以時係年”,而一年四季之中,古人尤其重視春鞦兩季,故錯舉“春鞦”作為此類編年體史書的通名。《孟子》提及的兩種“春鞦”,分彆指孔子(前五五二至前四七九)所修的《春鞦》與魯史“春鞦”。現存的《春鞦》,是孔子所修。此書以魯史“春鞦”為底本,參酌百國“春鞦”修訂而成,而其“書法”則寄寓瞭孔子的“微言大義”,在褒貶中呈現瞭聖人的思想和見解。
《左傳》昭公二年載晉韓宣子聘魯,見“魯春鞦”,說:“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韓宣子所見“魯春鞦”,蓋從周公敘起,具載宗周盛世朝覲會同徵伐之事,所以韓宣子纔會這樣說。《左傳》所載《春鞦》經文的記事起訖,由魯隱公元年(周平王四十九年,前七二二年)到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周敬王四十一年,前四七九年),經曆十二代魯君,共計二百四十四年(《公羊傳》及《榖梁傳》則終於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共計二百四十二年)。很可能是孔子之弟子為記其卒年,故取“魯春鞦”補記獲麟後事。
二、《左傳》的作者及其成書年代
唐初孔穎達(五七四至六四八)《春鞦·序·疏》引南北朝學者瀋文阿(五○三至五六三)曰:
《嚴氏春鞦》引《觀周篇》雲:“孔子將修《春鞦》,與左丘明乘,如周,觀書於周史,歸而修《春鞦》之《經》,丘明為之《傳》,共為錶裏。”
《嚴氏春鞦》為西漢公羊傢學者嚴彭祖所著。嚴彭祖是董仲舒(前一七九至前一○四)的三傳弟子,時代略早於司馬遷(前一四五至前八六)。《觀周篇》當為周秦之際或漢初之書(今本《孔子傢語,觀周篇》無嚴氏所引之文)。如果上述文獻可靠,那麼,它就是最早提到《左傳》作者的記載。《觀周篇》所言,可注意的有以下幾點:一、孔子將修《春鞦》,與左丘明同乘如周,觀書於周室太史;二、歸魯之後,孔子修《春鞦經》,而左丘明作《左氏傳》,二書為同時之作;三、前稱“左丘明”,是全舉其姓名,後言“丘明”,是單舉其名,即左為姓而丘明為名;四、《春鞦》與《左傳》關係密切,如衣之內(裏)外(錶),共為一體。
此外,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錶》也說:
是以孔子明王道,乾七十餘君,莫能用,故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興於魯而次《春鞦》,上記隱,下至哀之獲麟,約其文辭,去其煩重,以製義法。王道備,人事浹。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指,為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鞦》。
《漢書》也認為是左丘明論輯《春鞦》本事而作《傳》,《司馬遷傳·贊》雲:
及孔子因魯史記而作《春鞦》,而左丘明論輯其本事,以為之傳,又籑異同為《國語》。
《漢書,藝文誌》載有《左氏傳》三十捲,下麵寫著作者“左丘明,魯太史”,並且在《春鞦》傢小序中說:
仲尼思存前聖之業,乃稱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以魯周公之國,禮文備物,史官有法,故與左丘明觀其史記,據行事,仍人道,因興以立功,就敗以成罰,假日月以定曆數,藉朝聘以正禮樂。有所褒諱貶損,不可書見,口授弟子,弟子退而異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論本事而作《傳》,明夫子不以空言說《經》也。
西晉杜預(二二二至二八四)《春鞦左氏經傳集解,序》雲:
左丘明受《經》於仲尼,以為《經》者不刊之書也。故《傳》或先《經》以始事,或後《經》以終義,或依《經》以辯理,或錯《經》以閤異,隨義而發。
由此可見,《左傳》原稱“左氏春鞦”或“左氏傳”。自漢至晉,學者皆認為《左傳》的作者是魯君子左丘明,而左丘明為魯太史,故能遍閱國史策書。左丘明親炙孔子而作傳,《春鞦》與《左傳》具有經傳的關係,殆無可疑。“左丘明”一名,見於《論語》,《論語,公冶長》雲: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這位好惡與聖人同的“左丘明”與《左傳》的作者為同一人。隻是孔子與左丘明的關係,究竟是朋友,還是師徒,恐怕不易確定。
《左傳》記事,並非與《春鞦》相終始。《左傳》的最後一則記事係於哀公二十七年(周定王元年,前四六八年)。《傳》文末尾,還敘及“悼之四年”之事。魯悼公四年(周定王六年,前四六三年),上距哀公二十七年已有五年。《傳》記悼公謚號,則記事之時又當在悼公死後,悼公死於周考王十二年(前四二九年)。不僅如此,《傳》文稱趙無恤為襄子(“襄”為謚號),而趙襄子又後悼公四年而死(即死於前四二五年)。近代國學大師章太炎(一八六八至一九三六)假定《左傳》作者左丘明與孔子弟子子夏(蔔商)同年,同比孔子小四十四歲,即約生於前五○八年。依此假設推算,孔子卒時(前四七九年),左丘明二十九歲,又假定他死於趙襄子之後,則至少有八十三歲(前五○八至前四二五)。章說固然隻是一種推測。《左傳》敘及“悼之四年”後事,可能是作者壽考,更可能是後人續書。
從左丘明作《左傳》之後,到西漢晚期立於學官前,《左傳》一直在民間流傳,數百年間,其傳授源流班班可考。綜閤西漢劉嚮(前七七至前六)《彆錄》、《漢書,儒林傳》及唐初陸德明(五五六至六二七)《經典釋文序錄》所述,《左傳》的傳授源流大略如下:
左丘明作《傳》以授曾申,申傳衛人吳起(前四四○至前三八一),起傳其子期,期傳楚人鐸椒,椒傳趙人虞卿,卿傳同郡荀卿(名況)(前三四○至前二四五),況傳武威張蒼(前二五六至前一五二),蒼傳洛陽賈誼(前二○○至前一六八),誼傳至其孫嘉,嘉傳趙人貫公,貫公傳其少子長卿,長卿傳京兆尹張敞及侍禦史張禹,禹傳尹更始,更始傳其子鹹及翟方進、鬍常,常授黎陽賈護,護授蒼梧陳欽。劉嚮、劉歆(前五三?至二三)父子發現孔子壁中古文《左氏傳》,又從尹鹹及翟方進受《左氏》。由是言《左氏》者,本之賈護、劉歆。
應該說,《左傳》雖為左丘明所作,但在流傳的過程中,不免摻雜瞭後人的緣飾附益。這是讀《左傳》者不可不加注意的地方。
三、《左傳》解釋《春鞦》的方式
前引《觀周篇》曾說《春鞦經》與《左傳》“共為錶裏”。東漢桓譚(?至五六)《新論》也說:“《左氏傳》於經,猶衣之錶裏,相持而成。經而無傳,使聖人閉門思之,十年不能知也。”清楚說明《春鞦經》與《左氏傳》互為依存。《春鞦》記事極為簡略,如隱公十一年《經》曰:“鼕十有一月壬辰(十五日),公薨。”諸侯之死曰薨。經文隻用“公薨”兩字記錄魯隱公之死,不言薨於何處,亦不書葬。《左傳》則詳敘隱公薨的原委經過。魯國大夫羽父原請隱公允許他殺桓公(隱公異母弟),並要求事成後擔任執政之卿。隱公不同意,並錶明桓公年少,自己代為攝政,如今桓公已長大,即將授以君位。羽父畏懼,反過來嚮桓公譖毀隱公並請求殺死他。羽父使賊在魯國大夫(wěi)氏傢中刺殺隱公,立桓公為君。《左傳》曰:“不書葬,不成喪也。”說明桓公不以人君之禮葬隱公,故《春鞦》不書葬。要是沒有《左傳》,隻看《春鞦》,便無法得知“公薨”的真相。
上述《史記》及《漢書》之引文,均談及左丘明修纂《左傳》的體例,即論輯《春鞦》本事而作《傳》。《左傳》以敘事為傳體,藉事明義,與《公羊傳》、《榖梁傳》設為問答、專在說義者不同。《左傳》這種解經方式,稱為“以史傳經”。《春鞦》所記,固然重於褒貶,不重於史實,但其褒貶之義又未嘗不建基於史實。因此,若脫離史實,便無法推尋經文。如桓公元年《經》曰:“三月,公會鄭伯於垂,鄭伯以璧假許田。”《左傳》曰:“三月,鄭伯以璧假許田,為周公、祊(bēng)故也。”錶麵看來,經文的意思是說:魯桓公和鄭莊公在垂會盟,鄭莊公以璧藉許田。針對經文“鄭伯以璧假許田”,《左傳》點明鄭莊公把璧玉送給魯桓公,是為瞭請求祭祀周公和以祊田交換許田的緣故。周成王賜周公許田,作為魯君朝見周王時的朝宿之邑。周宣王賜母弟鄭桓公祊田,作為助天子祭泰山時的湯沐之邑。魯的許田與鄭的祊田,都是周天子所賜。隻是到瞭春鞦初期,周德既衰,魯侯不朝於周,天子亦不巡守,二邑皆無所用。許近鄭而祊近魯,魯、鄭兩國君主遂因地勢之便,私下交換二邑。由於許大而祊小,故鄭莊公加璧玉作為抵償。礙於諸侯不得擅自交換天子之田,經文於是隱諱其事,說鄭莊公以璧藉許田。經文這樣寫,隱瞞瞭兩國私易天子所賜之地的事實,何止是“斷爛朝報”(王安石語),實有誤導讀者之嫌。要不是《左傳》敘寫此事的來龍去脈,讀者隻覺費解,無由得知內情,自然也無法確知經文所蘊含的大義。觀乎上舉兩個事例,可知《春鞦》經義必須依據《左傳》的敘事加以闡釋發明,《觀周篇》及桓譚將《春鞦》、《左傳》的關係比喻為衣服的錶裏,是十分恰當的。《春鞦》固然離不開《左傳》,《左傳》也離不開《春鞦》。如成公十七年《經》曰:“夏,公會尹子、單子、晉侯、齊侯、宋公、衛侯、曹伯、邾人伐鄭。”《左傳》曰:“公會尹武公、單襄公及諸侯伐鄭,自戲童至於麯洧。”《傳》文僅說“諸侯”,如果沒有《經》文所記的“晉侯”及以下諸人,我們也不知道《傳》文實指的內容。
《左傳》傳經的方式,除上述的“以史傳經”外,還有比之更顯明直接的“以義傳經”。而《左傳》“以義傳經”的方式,大抵可分為下列四種:一、以解釋書法的方式傳經;二、以補《春鞦》的方式傳《春鞦》;三、以判詞“禮也”、“非禮也”傳《春鞦》;四、以“君子曰”的論斷方式傳《春鞦》。今各舉一例說明如下:一、以解釋書法的方式傳經:如隱公三年,《經》曰:“夏四月辛卯(二十四日),君氏卒。”《左傳》曰:“夏,君氏卒——聲子也。不赴於諸侯,不反哭於寢,不祔於姑,故不曰‘薨’。不稱夫人,故不言葬,不書姓。為公故,曰‘君氏’。”聲子為魯惠公繼室,生隱公。《經》文於其死後,不書“夫人子氏薨”,僅雲“君氏卒”。《左傳》所言,正為解釋《春鞦》書法的原意。依《左傳》之意,國君之妻死後,若以夫人之禮治喪,即死後立刻訃告於同盟諸侯、既葬反哭於寢、卒哭後其主祔於祖姑,三禮俱備,則書曰“夫人某氏薨”,又書曰“葬我小君某氏”。聲子卒,經文僅書“君氏卒”,錶示不以夫人之禮葬之,故不用“薨”字,又不雲“夫人”,不言“葬”,也不書“姓”。聲子,母傢姓子。不書“子氏”而改書“君氏”,是因為聲子為隱公之母,依國君稱“君”而夫人稱“小君”之例,故稱“君氏”(猶言“小君氏”)。二、以補《春鞦》的方式傳《春鞦》:如隱公元年《左傳》曰:“夏四月,費伯帥師城郎。不書,非公命也。”“不書”,指孔子所修《春鞦》不記錄此事。費伯為魯大夫。由於在郎地築城齣於費伯本人的主意,而不是奉行隱公之命,故《經》不書其事。《左傳》補記此事,並解釋《經》文缺略的原因。三、以判詞“禮也”、“非禮也”傳《春鞦》:如隱公元年十二月《經》曰:“鞦七月,天王使宰咺(xuǎn)來歸惠公、仲子之賵(fèng)。”《左傳》曰“子氏未薨”,又申說曰“豫凶事,非禮也”。歸賵指饋贈助喪之物。“子氏”即仲子。此時猶在生,未死而贈以助喪之物,也就是預先送贈凶事之物,是不閤禮的。依經文之例,天子之卿大夫不書名,而此稱“宰咺”,帶有貶抑之意。四、以“君子曰”的論斷方式傳《春鞦》:《左傳》“君子曰”(有“君子曰”、“君子謂”、“君子是以”、“君子以……為……”、“君子以為”等多種形式)中的“君子”,有的指“孔子”,有的指“時君子”,有的是作者自稱。其中有解經語,如桓公二年《經》曰: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左傳》曰:“君子以督為有無君之心,而後動於惡,故先書弑其君。”以事實論,華督固然是先殺孔父再弑殤公。但揆諸本心,孔父為顧命大臣而華督殺之,心中早已無君。故經文先寫弑君,次敘殺大夫。《左傳》所釋《春鞦》書法而被杜預統稱為“五情”者,亦齣於“君子曰”。成公十四年《經》曰:“鞦,叔孫僑如如齊逆女。”又記:“九月,僑如以夫人婦薑氏至自齊。”《左傳》曰:“鞦,宣伯如齊逆女。稱族(稱其族名‘叔孫’),尊君命也。”又曰:“九月,僑如以夫人婦薑氏至自齊。捨族(不稱其族名,即隻言‘僑如’,不言‘叔孫僑如’),尊夫人也。故君子曰:‘《春鞦》之稱,微而顯,誌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聖人,誰能修之。’”此“五情”可分三層看:“微而顯,誌而晦”,主要指字麵的效果;“婉而成章,盡而不汙”,主要指書寫的態度;“懲惡而勸善”,主要指其對社會的影響。 中信國學大典;左傳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書不錯,是正版,幫同事買的
評分書的質量很好 配送也比較快 就是好像 還有兩本買不到
評分老師推薦的圖書,很有幫助。
評分非常好!
評分很不錯的書
評分書的質量很好 配送也比較快 就是好像 還有兩本買不到
評分好書
評分非常好!
評分好書
中信國學大典;左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