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誌,職業經理人,自由撰稿人。大學畢業後,曾從事圖書編輯工作多年,對文字有著特殊的情感。經曆過人生的坎坷,對人性、人生、人心有著深刻的瞭解和感悟。尤其擅長心理勵誌、傢庭教育、職場勵誌等方麵的題材作品。已齣版暢銷作品數十部。
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緊閉,他的指尖會說話;甚至他身上的每個毛孔都會背叛他。
——西格濛德·弗洛伊德
隻要心理學是為瞭探討人的主觀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
——伊凡·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
第一章 社會交往中的人際吸引 6
人際交往中的首因效應 6
微笑贏得他人好感 8
讓自己生動起來 9
充分修煉你的個人魅力 11
優雅的舉止更能博得欣賞 12
有涵養纔會有人緣 13
炫耀自己不如秀他人 14
傾聽比傾訴更重要 15
第二章 贏得人心的關鍵細節 17
真誠最動人 17
寬容是贏得人心的關鍵 18
平等是最易被感知的尊重 20
調整心態,適應環境 21
學會必要的感情投資 22
謙虛的人更能贏得友誼 23
親和力是最強的魅力磁場 23
熱情是良好人際關係的增值點 24
認真但不要太較真 26
吃虧也是一種隱性投資 27
化解怨恨,善待對手 28
贊美,先要發現他人的閃光點 29
守信的人纔能遊刃於世 30
退讓是一種大智慧 32
以低姿態齣現在他人麵前 33
第三章 開口是金的說話技巧 34
幽默是調節氣氛的雞尾酒 34
嘗試著委婉的錶達 35
謹言慢口,逢人隻說三分話 37
必要時一定要據理力爭 39
隱約含蓄,巧妙拒絕 40
知己知彼,以實攻心 41
撩撥心弦,調動對方的錶達欲望 44
精心布局,贏得勝利的籌碼 45
以退為進纔能達到說服目的 47
迂迴麯摺,繞個彎子巧說話 48
拋磚引玉,誘其真言 50
第四章 透過習慣洞察他人心理 52
察“眼”觀色,透視心扉 53
從麵部錶情洞察對方的一切 54
巧用“察言”分析對方的心理變化 55
從細微之處辨彆敵友 57
不以貌取人,識人要看內心 58
從言行中揣摩對方心思 59
通過錶情判斷對方的性格 61
用言語試探對方內心的反應 62
……
說實話,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它的定價。我一直覺得自己對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是比較清晰的,但讀完這本關於“自我認知深化”的部分後,纔發現之前對自己的理解有多麼膚淺和片麵。書中引導我去迴顧童年經曆對成年決策模式的影響,那個過程是有些痛苦的,但極其有價值。它不是簡單地讓你寫日記,而是提供瞭一套係統的框架,讓你去解構那些你習以為常卻又充滿限製性的信念係統。比如,我一直認為“努力就一定有迴報”,讀完後纔意識到,我可能把“努力”放在瞭錯誤的賽道上,或者說,我的努力方嚮本身就是一種自我消耗。書裏提供的那套“價值澄清練習”,我花瞭一個下午纔做完,結果發現我一直追求的“穩定”和“成就感”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衝突點。這本書更像是一把精密的工具,幫你拆開自己這颱復雜的機器,看看哪裏齣瞭故障,然後教你如何進行基礎的維護和升級。看完後,感覺對未來的選擇都有瞭一種更堅實的基礎。
评分這本書最厲害的一點,是它成功地將那些高深的心理學原理,轉化成瞭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插麯”。我記得有一次在咖啡館排隊,前麵的人因為咖啡師的操作失誤而大發雷霆,當時我就在想,這不就是書裏講的“投射性認同”在起作用嗎?這本書讓我有瞭一雙“洞察之眼”,能透過錶麵的衝突,看到底層的情緒運作機製。它不是讓你成為心理谘詢師,而是讓你成為一個更清醒的旁觀者和參與者。比如,在處理親子關係中,它提供的那些“無條件積極關注”的實踐方法,比我從育兒論壇上看到的那些“育兒口訣”要科學和有效得多。它讓我學會瞭傾聽孩子話語背後的真正需求,而不是急於給齣解決方案。這本書的結構很巧妙,它像一個漏鬥,從宏觀的認知開始,層層深入到微觀的行為改變,讓人讀起來有種步步為營的充實感。讀完後,我看待世界的角度都變得更加豐富和立體瞭。
评分我是一個對“人際交往焦慮”有輕微潔癖的人,總覺得在社交場閤需要時刻扮演一個“完美”的角色。這本書在處理“社交恐懼”和“取悅型人格”問題時,角度非常犀利和獨特。它沒有鼓勵我去變得外嚮或者強迫自己去“適應”所有人,反而鼓勵我們去擁抱自己的“不完美”和“邊緣性”。書中有一段關於“設定個人邊界”的論述,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以前總害怕拒絕彆人會破壞關係,所以經常委屈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這本書用非常清晰的邏輯告訴我,真正的友誼和閤作,是建立在相互尊重邊界的基礎上的,設定邊界不是疏遠,而是吸引真正欣賞你的人。它教我如何用平靜而堅定的語氣說“不”,而且不帶愧疚感。讀完後,我明顯感覺自己在社交中的“氣場”變強瞭,不再是那個任人擺布的“老好人”,這是一種非常寶貴的內在力量的覺醒。
评分這本書真的太對我的胃口瞭,簡直是為我這種職場新人量身定做的!我平時最頭疼的就是和同事溝通,總覺得自己的意思錶達不齣去,或者說齣來的話讓人誤解。這本書裏講的那些“非暴力溝通”技巧,我試著用在最近和項目組長的討論中,效果立竿見影。他不再覺得我是在挑戰他的權威,而是真誠地在探討問題。書中對於如何識彆他人的情緒按鈕,以及如何巧妙地引導談話方嚮,都有非常實用的案例分析。不像那些空泛的理論書,這本書的每一個小節後麵都有一個“立即行動”的建議,我直接抄下來,在第二天的工作郵件裏就應用瞭。尤其是關於“反饋的藝術”那部分,學會瞭如何給予建設性的批評,而不是一味地指責,辦公室氛圍都融洽多瞭。我已經把書裏標記的重點都整理成瞭一份速查錶,現在開會前都會過一遍,感覺自己說話都帶上瞭“邏輯濾鏡”,自信心提升瞭好幾個檔次。強烈推薦給所有在人際關係中感到吃力的朋友們,它不是教你如何“算計”彆人,而是教你如何更高效、更和諧地與人協作。
评分我買這本書純粹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市麵上講心理學的書太多瞭,大多都是故作高深或者故弄玄虛。然而,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接地氣,它沒有堆砌晦澀的專業術語,反而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跟你掏心窩子。我特彆喜歡它對“拖延癥”的剖析,它沒有簡單地歸咎於“懶惰”,而是深入探討瞭完美主義和對失敗的恐懼是如何在幕後操控我們的。書中提到瞭一個“五分鍾啓動法則”,當時我正因為一個大報告被卡住,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試瞭一下,竟然真的打破瞭僵局。這種能即時解決實際問題的感覺,比讀完一篇長篇大論的學術論文要受用得多。另外,書中關於情緒管理的部分,也讓我對自己的“易怒體質”有瞭新的認識。它讓我明白,憤怒很多時候是一種信號,提醒我們某些邊界被侵犯瞭,學會識彆這個信號,而不是壓抑它,纔是關鍵。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字裏行間都透著一股清爽感,讓人願意一口氣讀完,而不是望而卻步。
评分在京东买书有一年了,买了许多书。京东的书是正版的好书。而且实惠。我这一年来学到了许的东西。思想有提升了。这是读书心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老的思想已经把教师的职责诠释得清清楚楚了。反过来,把我们自己放在这个定义上来看看,有多少人合格呢?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和考评机制,连课都不好好教的教师,肯定不在少数。是何原因?应该源于现今的教育制度,也源于教师自身。 古人说“天地君亲师”,特别突出了“师” 的地位和作用。自古教师与“天”“地”“君”“亲”是同一地位的,可享受任何特权的。对学生,教师可以有等同于父母的权利。而如今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后,结果怎样呢?学生是越来越自由了,对教师也越来越不尊敬了!以前,我们在老师面前唯恐做错事的心态,恐怕现在的学生心中再也没有了。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了,老师,还算什么“灵魂的工程师”?自己都不爱自己的职业了,还能用心教学吗?不用心教学,这不是教师本质的腐败吗? 年轻教师有晋升职称的压力,有了很多除了教学以外的硬性指标,缺一不可;职称晋升后的教师又想名利双收,又想占据优越的学校。于是,不知不觉离开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原点,“心较比干多一窍”,千方百计地“补”习,“考”好成绩,“写”论文,“上”公开课,“指导”学生…… 如果为了职称、为了名利真正来比教学水平,比综合素质,应该不算是什么腐败的事情。腐败的是,在学校里混的一小撮人,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对孩子的思想动态、道德品质、安全意识漠不关心,对教学、科研更是不屑一顾,职称、名利却样样想通过各种手段与别人“平起平坐”,甚至要“高人一筹”。更有甚者,自誉“与世无争”,视一切为粪土,除了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只求度日、退休、安度晚年,同样置学生的学业、人格发展于不顾……回首一生竟想不出到底做了哪些真正有益、有意义的事! 还有,学校领导作为教师的一份子,同样存在着腐败,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着教师们腐败。学校领导不能带领学校整体发展,而只照顾几个重点学科,就是一种腐败;一天忙不完的会议,不能引领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样也是腐败;除了帮助教师造假应付检查就是被动地承接上级部署,不能创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更是一种腐败…… 于是,一向被称为“清水衙门”的教育圣地——校园变得越来越污浊了,连小学生在学校就要经受“廉政文化进校园”之类的社会考验,心得体会《廉文读书心得体会——让我们都昂首地活着吧》(http://www.unjs.com)。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退步? 人们给予教师太多的甚至是最崇高的美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确实是一项崇高的职业。过去,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为社会所尊崇,教师的“两袖清风”亦为民众所称道。 所以,是教师就要做一个甘于清贫、道德高尚的人,不想道德高尚、不甘于清贫就不要做教师。臧克家在《有的人》中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既然为人,就要做一个活得有意义——有道德底线——活着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更要随时问自己:“你还活着吗?”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
评分不要以为毕业了就可以不用学习了,事实上,毕业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你可以现在就开始有意识地注重各方面的学习和锻炼,也可以等到步入职业生涯时暴露出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后才开始拼命的补课。许多职场人士直到步入职场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原来学校里学的东西大部分都用不上,原来要融入职场站稳脚跟需要重新学习各种东西。还有一些人直到步入职业生涯才清楚的明白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为达到这一目标应该怎样做?这样他们就开始了真正的学习。而事实是,如果你一旦停止学习,那么别人就会赶超你。最后记住一句话,那些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对那些简单平凡的道理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的人。即大道理往往蕴含在简单平凡之中,难怪有人如此感叹:简单的道理并不简单。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有多深呢?
评分姐姐家小公主一直爱我就爱你们哟……程度了不一样呢、
评分书面掉漆??表面跟车刮花了一样。不过里面还行吧。
评分相当不错的一次购物,发后还会在这里来的
评分不错,没事可以看看。
评分我喜欢这本书~“我只要在搜索框内输入书名、作者,就会有好多书摆在我面前供我挑选,价格方面还可以打折,这样便捷与优惠的购书方式我怎么可能不选择呢!”经常在网上购物的弟弟幸福的告诉我。据调查统计,当前网上书店做得较好的的网站有京东等。现在大街小巷很多人都会互相问候道:“今天你京东了吗?”,因为网络购书已经得到了众多书本爱好者的信任,也越来越流行。基于此,我打开网页,开始在京东狂挑书。书很好是正版的,包装一般,书角有点压坏,还好不影响什么,质量很好,发货速度很快,两天就收到了,书的内容确实很实用,这些天忘记回老家拿书了,家里人帮忙收到这本书,很早就收到了。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网络文学融入主流文学之难,在于文学批评家的缺席,在于衡量标准的混乱,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直到最近一两年来,诸多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评论家,才开始着手建立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得的是,他们迅速掌握了网络文学的魅力内核,并对网络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很深的厚望。随着网络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网络文学在创作水准上的不断提高,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中的主流已是清晰可见的事情,下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入选。据说,2011年8月24日,京东与支付宝合作到期。官方公告显示,京东商城已经全面停用支付宝,除了无法使用支付服务外,使用支付宝账号登录的功能也一并被停用。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先生5月份曾表示京东弃用支付宝原因是支付宝的费率太贵,为快钱等公司的4倍。在弃支付宝而去之后,京东商城转投银联怀抱。这点我很喜欢,因为支付宝我从来就不用,用起来也很麻烦的。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好书:被美国学界誉为“思想巨匠”和“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的史蒂芬·柯维博士,他的集大成之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已成为中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必备的最经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训教材;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史蒂芬·柯维的思想和成就,与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比肩。《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20周年纪念版)》在每一章最后增加了一个“付诸行动”版块,精选柯维培训课程中的实践训练习题,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七个习惯”的理解和掌握,使“七个习惯”成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行动指南,价值堪比18000元的柯维现场培训课。史蒂芬·柯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他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财富》杂志100强中的90%和500强中的75%的企业是他的直接受教者,AT&T、通用电子、全禄、可口可乐等大公司的高级主管都是他的学生,李开复等中国顶尖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也深受其思想的启发。每年,来自全球的个人、家庭、企业、教育界及政府领导者的受教生更是高达百万人之多。东东枪和地下天鹅绒是两位在博客、微博、专栏里都非常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两人思维跳跃,观点奇特新颖,对待感情,他们也细细琢磨,也插科打诨。同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两位勇士将他们对两性情感的所感所悟一一精彩呈现,得此《鸳鸯谱》,闪着智慧幽默的光。鸳鸯谱,靠谱。
评分应该不错,没仔细看,上下班途中看的
评分还没看,感觉还不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