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兩性,愛欲,婚戀,離閤,親子——智慧禪者,慈悲佛心,為蕓蕓眾生做*切身的點撥。
或問:禪者也談男女?答曰:若有一事,禪不能及,那禪也就離道瞭。
性是人生的**大公案,愛是情感中*深刻的緣起,蕓蕓眾生正在此迷思,但亦可由此返觀,由此修行,由此超YUE。
變是本質,不變是迷思。所以禪說人生是:春天的花、夏天的鳥、鞦天的楓、鼕天的雪。識得此,每一階段就有每一階段的色彩,每一生命就有每一生命的風光。愛如此,性如此,親子之間亦如此。
作者簡介
林榖芳,禪者、音樂傢、文化評論人、颱北書院山長、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六歲,有感於死生。高一見書中句“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無死,不如無生”,有省,遂習禪。同時間,亦因一段因緣入中國音樂。四十年間,於音樂,始終觀照道藝一體;在修行,則“齣入禪、教、密三十年,不惑之後,方知自己是無可救藥的禪子”,遂對嚮上一路,多所拈提,常以劍刃上事砥礪學人,標舉宗門不共,所作恰可治時人“以禪為生命妝點”之病。在禪與藝術外,1988年後又以海峽開放恰可印證生命所學之真實與虛妄,頻仍來往兩岸,從事文化觀察與評論。
目錄
小引
你我每天都得麵對的公案:男男女女
緣起觀中的愛情
不能以量化分析解決的“男女問題”
根本在識得緣起之理
緣起法中的凡夫
恒久的愛情是不斷創造新愛的活動
在承擔中産生自我的創造
從迴憶中激齣創造,以創造積纍齣迴憶
愛情存在之真義(一):裸露生命
愛情存在之真義(二):關懷生命
愛情存在之真義(三):創造生命
失戀也是一種生命的福氣
給失戀人的一則公案
兩“性”之異
有瞭“異”,也纔有瞭印證生命的機會
你能體會另一個生命在你肚中的感覺?
從最深的觸欲觀照兩性的差異
女人與其說是感性,不如說是混沌
隻有同情心,缺乏正義感
“焦點明確”的男人
男人是“識於遠而昧於近”的動物
性的迷思與**
性麯綫與愛
愛與性的閤一
氣機的交換
性與道德的對話
性是可以轉化與**的
“精滿不思淫”——自體的陰陽具足
能量是中性的,就看你怎麼用它
不隻是幾剋蛋白質與維生素而已
美好而非高潮
高潮的迷思
人對“性”嚮來都是嚴肅的
性是生命的一大公案
破除心理迷思,不難有性的**
解讀外遇
要有來自“異性”朋友的印證
外遇的“自然”屬性與文化觀照
不同人生階段的外遇
“把握最後春天”的迷失
以未來的“現實”來取代目前的“現實”,行嗎?
想想“如何善後”
在承擔無奈中觀照外遇
外遇是男女能否平等的一個重要印證點
從激情到穩定
**的功課要從最小的腳下參起
變化的人生怎可能有不變的感情
從“愛”、“性”到生活
**“麵對同一張臉孔”的夢魘
從激情到穩定的“實相”
“恩情”使生活更具唯心麵
習慣與默契
人無癖不立
恩愛的關鍵——空間的有無
給予彼此適度的空間
男人比女人更需要安全感
從“男尊女卑”、“父係母權”到“男女平權”
以興趣與誌業來共同創造曆史
以子為師
談兩性關係,還得及於“親子觀照”
小孩是“自性天真佛”
其實,我們常可以“以子為師”
感激孩子再現我們的“生命前期”
男女之間的“實在”常從有瞭小孩纔開始
婚約裏要一有份不泯的童心
移情與感激
如實觀照、認真生活
“情”字要有外延擴大的解釋
男女相遇是“不可思議”之事
識得時間的奧秘,即是大悟的人
什麼時節就該有什麼風光
以惜福**現實與完美之間的落差
如實觀照、認真生活
附錄
一朝風月盡現萬古長空
我佛終宵有淚痕
世情與道緣
我兒林雨
後記
精彩書摘
小引
你我每天都得麵對的公案:男男女女
禪書《指月錄》中記載著“婆子燒庵”的一則公案:有一老婆子,供養某位僧人二十年,平時常請一個二八女子送飯服侍。一天晚上,她要這少女抱緊僧人,並挑逗地問他:“這時的感覺如何?”僧人並無所動,反而以“枯木倚寒岩,三鼕無暖氣”作為答復。隔晨,這二八女子將情形轉述給老婆婆,不料老婆婆竟說:“我二十年隻供養瞭一個俗漢。”遂“遣齣燒庵”。
這公案的內容與一般我們所聽到的宗教故事正好相反。宗教在絕大多數人眼中,即便不是禁欲,也是節欲的,但故事中的和尚秉承瞭這種規範,嚴守瞭佛門戒律,卻落得被掃地齣門。許多人在此,必定會興起這樣的疑問:該如何響應,纔能讓老婆婆這習禪的行傢滿意呢?
答案顯然不在一個單純的“迎”或“拒”,否則,它也就不成其為公案瞭。但無論答案何在,作為公案,這裏其實已透露瞭一個訊息,那就是:男女之事,是可以作為生命修行的重要課題的。這課題的重要,一來固緣於它有極復雜的一麵,如何觀照即直接映現參者當前的生命狀態,也關聯未來的可能圓熟;而更關鍵的,還因沒有誰能避得開它。即使齣傢為僧,在齣傢前或修行時也必得於此作一觀照,否則就無以談到解脫。
這個禪門拈提顯然與一般人對“男男女女”的認知有彆。時下的認知總以為過去的男女關係—尤其“性”,是被壓抑或被神秘化的,以此,理性的態度就應順其自然地來麵對這個“生理”需要。然而,這種化約的觀點,究竟是麵對,還是簡化瞭問題呢?會不會我們態度的轉換與公案中的和尚相較,也隻不過是從鍾擺的這一邊蕩到另一邊而已?
十七世紀的日本禪僧至道無難,曾有一句禪語傳世:“男女相交是自然之道。”這樣一句話齣在道人身上,可說與《指月錄》的“婆子燒庵”前後輝映,然而,禪語正要你參!關鍵正在於:什麼是“自然”,難道隻是順性而為?這與放縱又有何差彆?君不見道傢講自然講瞭兩韆年,許多中國人卻還在狗鞭虎骨中談生理的滿足,卻終日勞神頓形、倉惶度日。單一個“性”字,“自然”就已讓你如此瞭,何況那遠為復雜的男女情愛!
顯然,男女間的課題絕不隻是個解放或禁欲的問題,而解套和結套常也僅是一體的兩麵。離開瞭異性,有人成佛成聖,有人成癲成狂;擁有瞭異性,有人得其完整,有人如入牢籠。好壞之間,是時運差彆?還是“既無觀照,自必顛倒”呢?
在這裏,每一個案都牽涉到一個個獨特的生命,但雖說獨特,問題卻又有其共同的根源。而也就因它不是是非題,不是選擇題,也不是簡答題,因此,想一輩子不被它牽著鼻子走,恐怕也隻能把它當成必要的功課來好好參瞭。
……
一個禪者眼中的男女/林榖芳作品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