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曆史有一套:老大的英帝國

世界曆史有一套:老大的英帝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楊白勞 著
圖書標籤:
  • 世界曆史
  • 英帝國
  • 曆史
  • 傳記
  • 政治
  • 軍事
  • 文化
  • 英國
  • 殖民地
  • 曆史人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42468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2361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1.“世界曆史有一套”係列榮登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多地暢銷榜,《參考消息》《南方日報》《新京報》《文匯讀書周報》《廣州日報》《華商報》中央人民廣播電颱、北京人民廣播電颱、天涯網、新浪網、鳳凰網、騰訊網……超過200傢媒體重磅推*!


2.作者楊白勞與當年明月、袁騰飛並稱曆史寫作三大裏程碑。擁有大量鐵杆粉絲“地主”。


3.楊白勞的世界史寫作,人名和地名都盡量簡化,盡量減少,講述事件時,將讀者們比較熟悉的眼下正流行的事件、語言、語法融入其中,爭取讓讀者們感覺,這些外國古人在我們身邊復活瞭。


4. 楊白勞的世界史作品很逗,“讀瞭很提神,可以忘憂,笑讀的同時又不自覺地學到瞭曆史知識,發現原來曆史真的很有趣”。


彈丸之國攪動地球近200年,

這就是大英帝國!

側居海島,孤懸歐洲大陸之外,

卻曾經統轄地球上1/4的人口和陸地。

率先實現工業革命,開創*球工業經濟時代;

頭創議會民主製,樹立資本主義政體樣闆;

人文和科技巨匠奠定現代科學重要基礎。


內容簡介

據說小亨利登基時英國是非常歡迎的,為瞭王位,英倫大地遭受瞭19年的戰亂摺磨,曆史上,這19年被稱為“斯蒂芬亂世”!現在總算塵埃落定,大局平靜,英國的老百姓可以吃幾年舒心飯瞭,尤其是小亨利血統高貴,形象優秀,加上富甲天下,可以預期他會為英國帶來富庶。所以從威廉的諾曼底徵服以來,這是*一次英王繼位沒有遭到任何反對和阻擾,小亨利眾望所歸,讓所有人滿意,統領著包括英吉利海峽兩岸的巨大國土!


金雀花這個英國曆史上很重要的王朝建立於1154年,這個時間是我國的南宋時代,再過一年, 的壞蛋秦檜就死瞭,不管他的壞名聲冤不冤,反正對華夏來說,那是個垂頭喪氣、沒臉見人的時代,與之相反的是,亨利二世為英倫大地帶來的振興,將安茹帝國的版圖擴張到*點。


理查做瞭10年英國君主,正經上班的時間不超過6個月,其他時間都在窮兵黷武,打架鬥毆,弄得不列顛民不聊生的。不過大多數英國人都不介意,一點不影響理查成為英國曆史上很受歡迎的幾位帝王之一,而且他橫刀立馬的形象被製成銅像,安放在倫敦議會大廈門前,成為不列顛英勇無畏的象徵。


英王愛德華三世一上颱就顯示瞭一個絕代明君的優良作風,他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英國做國王,除瞭政治清明、國泰民安這些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讓貴族們日子好過,要讓他們覺得受重視,要拿他們當乾部,歡迎他們對國傢大事指手畫腳。所以愛德華三世一上班,就大肆強調議會的作用,鼓勵貴族們參政議政,給他們灌輸國事就是傢事的道理,使王和貴族間長期互相猜忌、互相恐嚇、動不動就橫刀相嚮的英國特有階級矛盾得到瞭緩解。


作者簡介

楊白勞,緻力於世界曆史研究,2008年,在天涯煮酒論史開講世界史,好評如潮。2010年開始結集齣版“世界曆史有一套”係列,被讀者稱為“世界史強作”,《參考消息》稱該係列填補“好看的世界史”在漢語寫作領域的空白。本係列已推齣《老大的英帝國》《聞香法蘭西》《德意誌是鐵打的》《羅馬帝國睡著瞭》《後發先至的美利堅》等。


精彩書評

◇世界曆史就看這一套!萌!八卦!狗血!坑爹!比正史更正,比野史更野!世界曆史果然有一套!《參考消息》攜手*guo百餘傢主流媒體、百餘名社會精英盛情禮贊!讓讀者們愛上世界曆史的魅力!——《參考消息》

◇麻辣生猛,*新的閱讀體驗!——《中國文化報》

◇又有纔又爆笑,笑讀不撒手!——《中國圖書商報》

◇“有一套”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北京人民廣播電颱

◇輕鬆、好看、看完之後還記得住的曆史書!——雲南人民廣播電颱

◇楊白勞的世界史像酒,愈品愈香!——濾州老窖董事長謝明


目錄

導 言 / 1

一 盎格魯-撒剋遜之戰國七雄 / 10

二 維京人來瞭 / 13

番外篇 北歐神話體係 / 15

三 阿爾弗雷德“大帝” / 36

四 北海帝國 / 41

丹麥恩仇錄 / 41

剋努特“大帝” / 45

五 諾曼底徵服 / 48

超級埃瑪和子嗣 / 48

私生子的逆襲 / 50

大風颳來的王位 / 51

六 法國公爵的英國生涯 / 54

倫敦不安全 / 54

“十字軍” / 55

獵鹿懸案 / 57

兩岸統一 / 58

七 亂世中的金雀花 / 60

第一位英女王 / 60

幸運兒該有多幸運 / 61

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 63

八 亨利二世 / 65

西方法律之父 / 65

好“基友”的背叛 / 66

一縷香魂 / 68

九 鷹和兒子們 / 70

十 “獅心王” / 72

薩拉丁 / 72

各懷鬼胎 / 73

惺惺相惜 / 76

囚徒歲月 / 77

詩和遠方 / 79

殞命法蘭西 / 81

十一 大憲章 / 83

失地王 / 83

無知無畏的代價 / 85

給國王上規矩 / 87

十二 議會 / 89

十三 “大長腿” / 93

“十字軍”壓軸戲 / 93

威爾士親王 / 94

勇敢的心 / 96

十四 愛德華二世 / 101

性嚮悲劇 / 101

“法蘭西母狼” / 103

十五 完美英王 / 106

“慈父”的下場 / 106

親政之路 / 107

成人儀式 / 109

十六 百年戰爭之一 / 111

起源 / 111

開打 / 112

中斷 / 115

繼續 / 118

再續 / 119

十七 金雀花凋謝 / 122

十八 百年戰爭之二 / 126

戰神 / 126

聖女 / 128

女巫 / 130

歸人 / 133

十九 玫瑰戰爭 / 134

國王瘋瞭 / 134

一團亂麻 / 135

二十 攝政王叔的自我修養 / 141

二十一 紅白玫瑰都是玫瑰 / 143

鐵釘和江山 / 143

亨利七世的鄰裏和諧 / 144

二十二 亨利八世 / 147

馬丁?路德 / 147

爭位失利 / 149

凱瑟琳王後 / 151

安妮?博林 / 153

簡?西摩 / 156

安妮到另一個凱瑟琳 / 158

烏托邦 / 160

換不動瞭 / 162

二十三 不是一個媽生的骨肉 / 164

冷血愛德華 / 164

血腥瑪麗 / 166

二十四 伊麗莎白女王 / 174

宗教是根本 / 174

女人的區彆 / 175

女王喜歡海盜 / 180

海上女霸主 / 183

女王是“剩女” / 189

二十五 莎士比亞 / 197

二十六 北方佬在倫敦 / 200

本地人擠兌 / 200

信不到一起 / 202

白金漢公爵 / 204

二十七 走嚮共和 / 207

議會,又是議會! / 207

王的抗爭 / 211

共和祭品 / 213

二十八 剋倫威爾 / 216

二十九 復闢 / 221

殺父之仇 / 221

黨同伐異 / 222

三十 光榮革命 / 226

荷蘭來的上門女婿 / 226

要會看臉色 / 228

三十一 風笛嗚咽 / 230

三十二 帝國基礎 / 232

三十三 這次英王來自德國 / 234

鄉下小地主的品位 / 234

英國首相 / 235

三十四 小島外是星辰大海 / 239

喬治對喬治 / 239

想打架總是有的 / 241

三十五 七年戰爭 / 244

三十六 英王不用太進取 / 248

國王跟小報記者 / 248

美利堅割離 / 250

喬三與乾隆 / 251

三十七 工業革命 / 254

三十八 法國大革命 / 258

改朝最考功夫 / 258

隔岸觀火做不到 / 260

海上拿破侖 / 261

三十九 為拿破侖送行 / 266

四十 絕嗣風險 / 270

四十一 議會改革 / 273

四十二 歐洲祖母 / 279

女王養成記 / 279

毛利人歸化 / 285

用鴉片挑戰上邦 / 286

世博會 / 291

剋裏木戰爭 / 294

寡居的是非 / 296

日不落女王 / 297

四十三 議會再改革 / 302

四十四 英倫文化人 / 306

四十五 第一次世界大戰 / 308

戰前好時光 / 308

風乾物燥,小心火燭 / 311

大陸起火 / 313

海上霸主齣手 / 316

美國錶弟來得及時 / 319

王室形象 / 323

四十六 清算 / 327

四十七 戰後不容易 / 329

四十八 江山美人 / 333

四十九 第二次世界大戰 / 341

剛開始也慫 / 341

和平的戰爭 / 343

胖老頭的果決 / 345

不列顛空戰 / 347

依然是海霸 / 351

北非 / 353

再拖錶弟下水 / 355

濛哥馬利 / 357

勝利 / 358

五十 伊麗莎白女王 / 360

戰後的艱難 / 360

女王也年輕過 / 365

帝國的瓦解 / 367

五十一 “鐵娘子” / 371

女首相 / 371

馬島硝煙 / 375

鐵人也有無奈 / 380

五十二 永遠的王妃 / 383

五十三 索羅斯空襲 / 403

五十四 拜入大哥山門 / 408

五十五 完結 / 413


精彩書摘

五 諾曼底徵服

超級埃瑪和子嗣

到此時,整個英格蘭的王族包括兩支,一個是盎格魯-薩剋遜血係,一個是丹麥血係。丹麥人在英格蘭當道,盎格魯-薩剋遜的王族都哪兒去瞭呢?讓我們迴顧前文,不是有個英國國王屠殺大量的丹麥人,引發瞭丹麥王“八字鬍王”的大報復嗎?這個英國國王在被丹麥人進攻時,為瞭抵抗侵略,曾經嚮諾曼底公國求救。還記得諾曼底公國吧,挪威人羅洛在塞納河下遊成立的小國傢,雖然占瞭法國的土地,但是高盧人拿他們沒辦法,隻好由著他們最後成為法國一個大諸侯國。

1002年,英王為瞭抗擊“八字鬍王”,迎娶瞭諾曼底公國的公主埃瑪。此後的英國曆史,我們會認識不少神奇的英國女人,而這位埃瑪就是英格蘭女人“神話”的初始。埃瑪跟第一個老公——英格蘭國王生瞭兩個孩子,這兩個英國王子後來為躲避兵亂到諾曼底藏身。埃瑪做瞭寡婦沒多久,剋努特大帝成為英王,居然迎娶瞭這位前王後。埃瑪又恪盡職守地為剋努特生瞭個兒子。

剋努特死後,英格蘭的王位人選就非常混亂瞭。剋努特有兩個兒子,前妻生的哈羅德和埃瑪生的哈德,接班的方式是,哈羅德接過英國王位,而哈德則到丹麥去做國王。作為丹麥血係的英王,哈羅德在英格蘭需要獲得很多支持纔能登基,好在他有個很好的幫手——戈德溫伯爵,當時的英格蘭朝堂上,他大權在握。在他的操作下,丹麥人繼續統治英格蘭。

可惜的是,不論是哈羅德還是哈德,都是短命鬼,很快,戈德溫伯爵就發現,丹麥王係已經沒有兒子可以做英王瞭,既然丹麥係沒有選擇瞭,機會自然就迴到盎格魯王族。

剋努特剛死的時候,流亡在諾曼底的大王子曾經迴國圖謀大位,結果是被戈德溫伯爵殺掉。最後隻剩下小王子愛德華這個王係獨苗。既然戈德溫伯爵自己不能篡位登基,那就隻好擁立愛德華成為英國國王。大傢理一下人物關係啊,也就是說埃瑪公主一輩子嫁過兩個英國國王,還生齣來兩個英國國王,所以這個女人是大英曆史上的第一國母,而且改寫瞭英國曆史。

愛德華王子從小就流亡諾曼底,在法國區成長、受教育,除瞭血統,他對英格蘭應該沒什麼特彆的親近之情,是個標準的法國人。命運稀裏糊塗地將他推上英國王位,他主觀上肯定是信任來自諾曼底的親信,這樣一來,戈德溫伯爵在英國的權勢就大受影響瞭,為瞭穩固自己的位置,伯爵趕緊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愛德華,想以國丈的身份繼續掌權。

新的英國國王斯文安靜,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他當傢後馬上就開始建教堂。在泰晤士河畔,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拔地而起,愛德華王將王宮也搬到這裏,從此這個又叫“西敏寺”的地方成為英國皇室的中心和象徵。雖然是個基督徒,愛德華心裏也並沒有充滿寬容,戈德溫伯爵殺瞭自己的哥哥,而且他帶來的諾曼底親信也有除掉伯爵的政治需要,所以此時的英格蘭,最激烈熱鬧的事件就是愛德華和戈德溫伯爵的君臣爭鬥。

不幸的是,愛德華及其幕僚窮盡所有的纔智,也沒有把戈德溫伯爵扳倒,更糟的是,戈德溫伯爵還有個英雄兒子在成長。戈德溫伯爵死後,他兒子哈羅德承襲瞭伯爵之位,傢族勢力更大,正逢威爾士族攻打英格蘭,愛德華束手無策之際,完全是靠哈羅德帶兵打退外敵,保護瞭國土安全。所以當愛德華一步步將英格蘭帶嚮法國時,英格蘭老百姓對哈羅德的支持率節節攀升,都希望他能夠主持大局,維持盎格魯-薩剋遜族的正統,也維持英格蘭相對於歐洲大陸的獨特和個性。

愛德華也是個無壽的,國王之位還沒坐熱就死瞭,鑒於王子年幼,英格蘭的“賢人會議”和百姓趕緊擁戴哈羅德伯爵登上瞭王位,所以他是哈羅德二世。雖然哈羅德二世不負眾望,在英王的位置上鞠躬盡瘁、小心謹慎,深受上下好評,可是他之前的王位混亂,總會留下一些禍端,慢慢發展成大麻煩。

私生子的逆襲

前麵說到諾曼底公國已經參與到英格蘭的政治事務,想讓他們完全不插手就不可能瞭。1028年,諾曼底公國第四位公爵威廉齣世瞭,這是個私生子,他的母親是被他父親強搶來的農村姑娘,露水姻緣的産物,所以整個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很多壓力和輕視,事實證明,上帝很公平,小時候受的苦,長大一般都會給點交代。

作為獨子,威廉7歲時頂住重重壓力接位成為諾曼底公爵,15歲成為騎士,在平息自己的屬地內貴族叛亂時,初露鋒芒。長大後的威廉更是彪悍異常,甚至公然跟法王叫闆,威風八麵,權勢煊天。不過這樣的小孩心理上肯定是有點問題的,對威廉來說,自己卑微的私生子齣身是心頭大忌,傳說在打仗中,如果對手叫他“私生子”,那對方得到的結果肯定是慘死兼屠城。按輩分,威廉的爸爸是埃瑪王後的哥哥,所以,英王愛德華就是威廉的錶哥,從小一塊長大,開襠褲級的發小。愛德華死後,一聽說是哈羅德伯爵成為新的英王,威廉立刻就不乾瞭,據威廉自己說,愛德華國王曾經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跟他許諾,萬一自己有個好歹,威廉就接班成為新的英格蘭之主。

可這邊,英格蘭人好不容易把一個法國英王等死瞭,怎麼可能再接受另一個法國式的英王呢?所以對於威廉在海對麵的呐喊,基本是沒人理會他的。於是又有錢又有兵的威廉決定,打過海去,把自己的王位搶迴來。

威廉實力不弱,還娶瞭個很有嫁妝的老婆,可他畢竟隻是個諸侯國王,雖然用各種方法集結瞭800多艘戰艦,可用來攻打英格蘭這麼大的國傢,畢竟還是有些可笑的。不過後來威廉的故事告訴我們,有的時候,有些人的運氣會好得邪門。

話說威廉的戰隊在港口準備齣發,英格蘭這邊不敢怠慢,哈羅德國王也算是有戰鬥經驗的,很快就在南部沿海設下道道防綫,單等威廉過來以卵擊石。哈羅德在英格蘭南部靜候威廉,結果這傢夥說話不算數,哈羅德等瞭好幾天,這幫法國人總是不齣發,急得英國人直跳腳。沒有等到法國人,可等到其他的敵人瞭。

大風颳來的王位

歐洲中世紀的曆史很容易讓人暈,因為正是國傢形成的時期,滿地都是國王和王子,隻要有幢小城堡就敢到童話故事裏誘騙公主,當然公主也數量頗多,珍貴程度自然也不高。

這段時間咱傢是北宋,雖然跟北方的金、遼、濛古的恩怨弄得有些混亂,但從《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市井生活中,我們大緻可以推斷齣,老趙傢的皇室生活絕對是金尊玉貴的,其排場和奢華估計歐洲那些林立的王室想都想不齣來。在中國,如果遇上戰爭,皇帝親徵可是天大的事瞭,整個北宋,真宗趙恒算是在寇準的忽悠下親自齣徵過北遼,名垂青史的結果是“澶淵之盟”,從此中原正統開始嚮北方蠻夷繳納歲貢換取平安。所以說沒什麼特彆需要炒作的,打架這種事,皇帝還是不要親身參與的好。在歐洲可不一樣瞭,重要的打仗事件都是國王親自帶隊的。上麵說到諾曼底的威廉公爵自稱有英王的繼位權,他也並不是完全鬍說。話說哈羅德做國王之前有一次海上遇險被一個法國伯爵救瞭,這法國伯爵不地道,當他知道哈羅德的身份後,直接將他當做肉票嚮戈德溫傢族要求巨額贖金,後來是威廉公爵仗義疏財把哈羅德解救齣來。不過,這次解救的條件更刻薄,他要求哈羅德答應將來如果取得英王之位,要無條件讓給威廉。當時的確是白紙黑字簽過協議,隻是那種情況下的條約,多半是按著頭被逼就範,哈羅德一旦獲得自由,肯定不認賬,兩邊隻能拿刀劍解決閤同糾紛。新的英格蘭王哈羅德聽說諾曼底公爵預備打過海來找麻煩,趕緊親自在南方設防,萬事俱備,隻欠威廉。法國人叫囂瞭好幾天,艦隊在港口裏就是不齣來,讓對手非常著急。其實威廉公爵更著急,他士氣高漲地準備跨海打仗,可從他齣門那天開始海上就颳西北風,他的船也沒有核動力,就是靠風吹過海去,天公不作美,威廉也隻好天天在岸邊感嘆運氣。這一陣西北風,足足颳瞭四十多天。威廉不知道,這陣他天天詛咒的西北風比咱傢三國時火燒赤壁那一陣東風值錢多瞭。

海上颳西北風期間,風乾物燥的,英王的後院也起火瞭!哈羅德不是戈德溫唯一的兒子,他還有幾個兄弟,對於哈羅德成為英王的事,都有不服。於是各施本事給自己兄弟找麻煩,這幫人並不知道“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這個道理,不僅不一緻對外,還將“外侮”引進來。

先被引來的這位是當時的挪威國王哈達爾,剋努特大帝的一個後代,說起來也是王室血係,如果按血統來算,他成為英王似乎要比哈羅德更名正言順一些。哈達爾王與哈羅德的兄弟裏應外閤,很快就在英格蘭北部取得瞭優勢,並節節進逼,順利攻下瞭重鎮約剋。哈羅德這下著急瞭,威廉還在海對麵,可挪威人已經到眼前瞭,簡單權衡一下後,哈羅德趕緊調大軍北上,阻擋挪威軍隊去瞭。

英勇的英格蘭軍隊在斯坦福大橋跟挪威人決戰,並取得勝利,還當場乾掉瞭挪威國王。可是就在對挪威人的戰鬥中,海上的風嚮突然變瞭!非常詭異,諾曼底人、挪威人和老天爺似乎是聯手設局,要置哈羅德國王於死地。聽說威廉的艦隊已經登陸的消息,哈羅德完全顧不上休整遠徵且連續作戰的軍隊,這幫人隻能發揚跑馬拉鬆的精神即刻掉頭嚮南,阻擋諾曼底人。

威廉此時絕對不再埋怨上帝瞭,他無驚無險地登上瞭英格蘭的土地,估計是因為有點暈船,威廉一落地就摔瞭個“老太太鑽被窩”,樣子很狼狽,不過他反應很快,馬上撲在地上,動情地說:“上帝已經將英格蘭賜予我瞭!”英格蘭的土地也不辜負他,幾乎沒有抵抗,威廉大軍輕鬆地嚮倫敦挺進。在離倫敦60英裏的黑斯廷斯,諾曼底軍隊列好戰陣,等待哈羅德大軍遠來。

這場英國乃至歐洲曆史上的重要戰役就是“黑斯廷斯之戰”,算得上是英國的立國之戰。哈羅德的正規軍隊隻是在倫敦進行短暫整編,很多士兵都是臨時徵召的農民,當時英軍是步兵,威廉帶領的是騎兵,哈羅德設計的戰法是所有的士兵舉起盾牌組成銅牆鐵壁,讓威廉的精銳騎兵無孔而入。一次次進攻無效後,威廉軍隊中開始齣現潰逃的跡象,因為哈羅德軍隊的很多士兵是臨時工,相當於民兵,沒有經驗,也沒有紀律,看到對手示弱,自然是丟掉盾牌就衝上去追殺,結果固若金湯的盾牌陣齣現缺口,威廉的騎兵掉頭迴來時,輕鬆就衝破瞭英軍的戰陣。哈羅德跟自己的侍衛隊一起參加最後的白刃戰,最後被箭射穿瞭眼睛,和自己的兄弟一起慘烈戰死,金色的龍旗染滿鮮血!

這是1066年,諾曼底公爵安葬瞭哈羅德的屍體後,整個英格蘭大地嚮威廉敞開瞭懷抱。兵臨倫敦城下時,威廉覺得如果強硬攻城自己不見得能輕易成功,所以他非常聰明地選擇嚮英格蘭的“賢人會議“妥協,答應對方保全盎格魯-撒剋遜的傳統,倫敦此時已經無人可以領導抵抗諾曼底人,在無奈之下,隻好接受威廉公爵成為英王。聖誕節那天,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開創瞭英國曆史上的諾曼底王朝。順便說一句,威廉在攻打英格蘭之前,已經取得瞭羅馬教廷的大力支持。歐洲的王都有自己的綽號,威廉的名號最威風,史稱“徵服者”。

雖然已經加冕登基,可是英國百姓並不認可這位新王,各地的起義反抗不斷。威廉齣名的就是手段殘酷,1066年至1070年,他血腥鎮壓瞭各地的反抗,鏟除瞭各地的地方力量。抵抗基本平息後,為瞭增加賦稅以應對隨時會發生的各種戰爭,威廉開始土改瞭。他派齣大量官員做土地和財産普查,這幫官員個個窮凶極惡,對待老百姓態度惡劣,所有人都感覺到,被這夥人調查猶如在世界末日接受審判,所以威廉國王的土地財産調查報告又被稱為“末日審判書”。

掌握瞭全國的土地數據後,威廉還下令沒收英格蘭貴族的地産,將其七分之一留給自己,其他的分封給隨他來的諾曼貴族,但他宣布,所有的土地所有權還是屬於國王,開創瞭以國王為中心的封建集權王朝的英國曆史,從此,王權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

他仿照諾曼底公國的製度改組瞭英格蘭的中央行政機構和司法機構,把諾曼底人在審判中設立陪審團的古老製度帶到瞭英格蘭。同時頂住羅馬教皇的壓力,頑強地保留瞭對英格蘭各主教的任命權,因為這一手,使威廉的諾曼底王朝擁有整個西歐國傢最強大的王權,可以跟羅馬教廷叫闆。

威廉要求將法語作為官方語言,他自己不會說英語,也學不來,因為威廉同學是個文盲!於是法語對英語進行瞭一輪強行滲透,英語也吸收很多法語的詞匯,更新瞭一個版本。

進入諾曼底王朝後,英倫諸島想獨立在歐洲大陸之外隱居已經不可能瞭,西歐尤其是法國的事務肯定是經常參與的。由於威廉國王依舊是諾曼底公爵,所以,英法的土地糾紛成為那段時間歐洲的主要矛盾,兩傢糾結不清,終於發展成為冤傢和世仇,讓整個歐洲為之亂翻天。而威廉之前的英格蘭一直是被動挨打的,自從被諾曼底人統治後,秉性發生瞭重要變化。後來,英格蘭開始主動欺負彆人傢,到彆人傢地盤上去打架瞭。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本名為《世界曆史有一套:老大的英帝國》的圖書的詳細簡介,該簡介描述瞭其他可能包含在“世界曆史有一套”係列中的其他曆史主題,而不涉及“老大的英帝國”具體內容。 --- 圖書係列:《世界曆史有一套》 分冊簡介(非《老大的英帝國》主題) 《世界曆史有一套》係列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宏大而深入的全球曆史視角,涵蓋瞭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關鍵轉摺點、偉大文明的興衰、思想的碰撞與科技的變革。本係列緻力於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引人入勝的敘事風格,勾勒齣一部波瀾壯闊的世界畫捲。以下是本係列中除《老大的英帝國》之外的其他分冊的簡要介紹: 分冊一:《文明的搖籃:兩河流域與古埃及的曙光》 本冊聚焦於人類早期文明的起源地——美索不達米亞和平原與尼羅河榖。我們將深入探討蘇美爾城邦的興衰,楔形文字的誕生與早期法典的構建,以及巴比倫與亞述帝國的軍事擴張與文化遺産。在尼羅河畔,我們將追溯古埃及法老王朝的輝煌,從金字塔的建造奇跡到象形文字的神秘解讀,再到對來世的獨特信仰體係的構建。本捲著重分析地理環境如何塑造瞭早期人類的社會結構、宗教觀念與政治形態,為後續人類文明的發展奠定瞭基礎。讀者將通過對這些早期帝國的考察,理解早期國傢機器的運作模式及其對後世文明的深遠影響。 分冊二:《軸心時代的智慧:古希臘的民主與哲學》 本冊將帶領讀者穿越到公元前八世紀至公元前四世紀的愛琴海世界。我們將詳細剖析雅典城邦的民主製度的誕生與演變,探究其如何在公民參與的基礎上構建齣獨特的政治實踐。更重要的是,本冊將深入挖掘古希臘哲學黃金時代的思想寶庫。從泰勒斯對“世界的本源”的追問,到蘇格拉底對知識與道德的深刻反思,再到柏拉圖的理想國構想和亞裏士多德的邏輯與科學體係的奠基,本捲旨在展示古希臘理性精神如何成為西方文明的基石。同時,我們也將審視斯巴達的軍事文化與希臘城邦間的衝突,以及亞曆山大大帝東徵所帶來的文化融閤與希臘化時代的開啓。 分冊三:《羅馬的崛起與萬古之業:從共和國到帝國》 本捲詳述瞭從意大利半島上一個小城邦崛起,最終建立起橫跨歐亞非的龐大帝國的羅馬曆史進程。我們將考察羅馬共和國的政治體製,分析其在布匿戰爭中如何擊敗迦太基,確立地中海霸權。隨後,我們將聚焦於從格拉古兄弟改革到愷撒、屋大維的權力鬥爭,揭示共和國嚮帝製的艱難轉型。在帝國時期,本冊將細緻描繪“羅馬治世”的繁榮景象、羅馬法係的建立及其對後世法律體係的影響,以及羅馬工程技術(如道路、引水渠)的卓越成就。最後,我們將探討帝國晚期麵臨的內部危機與外部壓力,為西羅馬帝國的衰亡埋下伏筆。 分冊四:《中世紀的信仰與權力:拜占庭的延續與伊斯蘭的勃興》 本書將目光投嚮古典世界衰落後的“黑暗時代”及其轉型期。首先,我們將考察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如何在君士坦丁堡堅守韆年,保存瞭大量古典遺産,並發展齣獨特的東正教文化與集權體製。隨後,本冊重點分析公元七世紀伊斯蘭教的興起,穆罕默德的教誨如何迅速統一阿拉伯半島,並隨後在中東、北非乃至伊比利亞半島建立起橫跨三大洲的哈裏發帝國。我們將探討倭馬亞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在科學、數學(代數的發展)、醫學和哲學上的巨大貢獻,以及東西方知識交流的重要節點。同時,本捲也將審視西歐在加洛林王朝復興背景下的封建製度的形成。 分冊五:《東方帝國的榮耀:中華文明的演進與世界格局》 本分冊專門聚焦於東方世界,特彆是中國曆史的發展脈絡。我們將從先秦時期的百傢爭鳴,探討儒傢、道傢等思想如何深刻影響瞭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接著,秦朝的統一與中央集權製度的創立,漢朝的強盛與絲綢之路的開闢,構成瞭早期東方帝國的典範。本書還將分析唐朝的開放與繁榮,宋代的經濟革命與科技進步(活字印刷、指南針的應用),以及元明清時期的疆域擴張與內部治理模式。本冊旨在將中華文明置於全球曆史的背景下進行考察,理解其獨特的曆史發展路徑及其對東亞乃至世界的影響。 分冊六:《文藝復興與地理大發現:新世界的衝擊》 本冊標誌著世界曆史進入近現代的開端。我們將探討14世紀在意大利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解析人文主義思想如何挑戰中世紀的神學權威,重新發掘古典智慧,並催生瞭藝術與科學上的巨大飛躍。與此同時,本捲將詳述15世紀末開始的地理大發現。葡萄牙和西班牙航海傢的遠洋探索如何連接瞭舊大陸與新大陸,引發瞭全球範圍內的物種、疾病、人口和財富的“哥倫布大交換”。我們還將分析這一時期商業資本主義的萌芽,以及歐洲列強開始建立早期殖民體係的初始階段。 分冊七:《啓濛的時代與革命的浪潮:現代世界的塑造》 本捲聚焦於17、18世紀思想的解放和隨之而來的政治劇變。我們將深入解析啓濛思想傢如洛剋、伏爾泰、盧梭等人的政治哲學,探討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概念如何為現代政治奠定理論基礎。隨後,本冊將詳述英美兩國相繼發生的革命:英國光榮革命對君主專製的限製,以及美國獨立戰爭對民族自決原則的實踐。高潮部分將落在法國大革命,解析其激進的社會變革、雅各賓專政的恐怖統治,以及拿破侖戰爭對歐洲舊秩序的徹底衝擊與重塑。 分冊八:《工業時代的引擎:科技、社會與全球競爭》 本冊的核心是18世紀中葉在英國開啓的工業革命。我們將細緻考察蒸汽機的發明、紡織業的技術革新如何改變瞭生産力結構,以及工廠製度對社會階層、城市化進程和工人生活的劇烈影響。隨著工業化嚮歐洲大陸和北美擴散,本捲還將探討隨之而來的意識形態衝突:自由主義、社會主義(馬剋思主義的興起)和社會改良思潮的交鋒。工業化帶來的國傢間經濟差距拉大,也直接推動瞭19世紀末期全球殖民體係的進一步鞏固和加劇。 --- 《世界曆史有一套》係列緻力於提供一個連貫、多維度的世界史敘事,通過對不同文明和曆史階段的深度剖析,幫助讀者理解當代世界的形成邏輯。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文字功底紮實,文筆優美,閱讀起來是一種享受。作者的遣詞造句充滿瞭畫麵感,即便是描述那些遙遠或抽象的曆史概念,也能描繪得栩栩如生。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曆史人物時的筆法,他們不再是教科書上扁平化的符號,而是充滿瞭血肉和矛盾的個體,他們的選擇和掙紮深刻地影響瞭曆史的走嚮。這本書的價值遠超於一個簡單的曆史普及讀物,它更像是一部文學作品,隻不過它的主角是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我強烈推薦給那些尋求深度閱讀體驗的讀者,它能讓你在享受文字魅力的同時,收獲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全新認知。

评分

這本書的結構編排堪稱一絕,邏輯嚴密,層層遞進,閱讀體驗極其流暢。作者似乎非常擅長於將看似不相關的曆史事件串聯起來,揭示齣隱藏在時間長河中的因果鏈條。從開篇的基調設定到最後的高潮收尾,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讓人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我發現自己沉浸在作者構建的世界裏,完全忘記瞭時間。對於一個對世界曆史抱有濃厚興趣,但又苦於找不到一本能全麵概括又不失趣味性的讀物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雪中送炭。它不僅填補瞭我知識上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點燃瞭我對更深層次曆史研究的渴望。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感染力,仿佛帶我親身走進瞭那些塑造瞭現代世界的關鍵時刻。我尤其欣賞它對細節的把控,那些曆史事件背後的復雜動機和人性掙紮被展現得淋灕盡緻。它不僅僅是在羅列事實,更是在構建一個宏大的敘事框架,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思考曆史的偶然與必然。從古老的文明萌芽到近現代的變革浪潮,作者總能找到那個最引人入勝的切入點,將那些晦澀難懂的政治、經濟、社會變遷,化為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讀完之後,我對曆史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碎片,而是有瞭一個清晰、連貫的脈絡。它成功地將宏大的曆史背景與個體的命運交織在一起,讀起來既有知識的厚重感,又不失故事的吸引力。

评分

坦白說,這本書給我的震撼是巨大的,它成功地打破瞭我固有的曆史觀和地域限製。作者對全球視角的強調,讓我意識到瞭我們常常局限於自身文化圈的狹隘性。書中對不同文明間相互藉鑒、競爭乃至融閤的過程的梳理,展現瞭一種更加動態和包容的曆史觀。它不是簡單地講述“誰戰勝瞭誰”,而是探討“是什麼造就瞭今天的世界格局”。我感覺自己像是在閱讀一份關於人類如何從濛昧走嚮現代的“操作手冊”,充滿瞭智慧和教訓。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令人欽佩,它無疑將成為我書架上被反復翻閱的經典之作。

评分

我得說,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獨特,它不像傳統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反而充滿瞭批判性的思辨和深刻的洞察。作者在處理那些敏感或爭議性的話題時,展現齣瞭極高的學術素養和公正立場,沒有簡單地進行價值判斷,而是引導讀者去探究事件發生的深層原因。我特彆喜歡它對不同文化之間互動和衝突的描繪,那種跨越地理和時間的對話感,讓人仿佛能聽到曆史的迴響。閱讀過程中,我數次停下來思考書中的某些論斷,作者的觀點常常能提供一個全新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來審視我們習以為常的曆史認知。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促使你不僅僅是“知道”曆史,更是去“理解”曆史的復雜性和多麵性。

评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实沉 塑封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刚开始看英国??

评分

好好好。。。。。。。。。。。

评分

最爱大英帝国,好评!就是第一次网购领快递真是一波三折啊。

评分

不错,纸质还行,物流也挺快的,价格也比较便宜

评分

评分

特别好的书,简单易懂涨知识

评分

老杨的世界史,英国写得通俗易懂。日不落帝国的的辉煌,也还有印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