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紀亞飛教孩子學禮儀》為紀亞飛老師長期以來從事兒童禮儀培訓工作的心得總結。全書以日常生活方方麵麵的禮儀為切入點,重點介紹瞭兒童形象禮儀、兒童舉止禮儀、兒童語言禮儀、兒童傢庭禮儀和兒童公共禮儀,書中的每一篇不僅講述相關禮儀知識,還穿插古今中外的小故事、小常識,旨在幫助父母培養一個自信、大方、優雅得體的小紳士、小淑女。
作者簡介
紀亞飛,中國首位兒童禮儀導師
,兒童禮儀教育工作委員會會長,國傢認證校園禮儀培訓師
,國傢認證高級青少年成長指導師,教育部核心能力認證禮儀導師
,《媽媽寶寶》雜誌“寶寶有禮”專欄作傢,《大眾健康》雜誌“兒童禮儀”專欄作傢
全國人大會議中心禮儀顧問,禮儀暢銷書《兒童禮儀圖畫故事》作者,北京奧運會和深圳大運會禮儀培訓專傢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中國曾經是“禮儀之邦”,如何從“禮儀之邦”成為“禮儀大國”,作者的結論是:從娃娃抓起!——《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 總編輯 蔣豐 看紀亞飛這本書你會很汗顔,讓孩子學的禮儀,今天很多成人都沒有做到。如果父母希望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就該言傳身教陪著孩子一起。跟孩子一起看這本書吧!——《中國青年報》編委、知名時事評論員 曹林 孩子的行為舉止讓彆人喜歡的程度,決定未來發展的寬度;孩子的言談氣質使他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人生成功的高度!《紀亞飛教孩子學禮儀》一書,是孩子們學習做人做事、為人處事、接人待物,培養良好品質,樹立個人形象的閤適教材。——中國語文報刊協會演講與口纔分會會長、著名演講傢、復聖顔迴第83代孫 顔永平 高分會讓一個人受到學校的歡迎,而良好的禮儀能讓其受到周圍所有人的歡迎。正如一束光照亮遠方的路。知禮懂儀,自信自律,從小朋友做起。希望中國小朋友都能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舒服他人,更舒服自己。——著名作傢 蘇小懶 紀亞飛老師讓我感動的一句話:禮儀應該是從心而發的。讓孩子們不光是遵從,而是從心而發地在行為、舉止、談吐上都有著優秀禮儀,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就讓紀老師帶領著我們,一同用心改變!——香港著名導演 葉遜謙
目錄
第一篇童濛養正,幼學禮儀
第一章童濛養正,幼學禮儀 / 2
第二章果敢的愛與堅定的禮儀 / 9
第三章基於“尊重”的兒童禮儀 / 14
第四章傳統文化與禮儀教育 / 18
第五章兒童禮儀魔力教學技巧 / 23
第六章建立禮儀規則五部麯 / 35
第二篇形象禮儀
第一章你是孩子形象的榜樣嗎 / 44
第二章形象從“選擇”開始 / 48
第三章點擊兒童形象禮儀關鍵詞 / 56
第四章小淑女的形象塑造 / 65
第五章小紳士的形象禮儀 / 73
第三篇兒童舉止禮儀
第一章禮由心生,而後成儀 / 80
第二章站齣兒童自信心 / 85
第三章坐齣兒童規矩感 / 91
第四章走齣兒童穩健步伐 / 97
第五章我的手勢會傳情達意 / 105
第六章深諳尊重之道的行為舉止 / 110
第四篇兒童語言禮儀
第一章禮儀就是讓彆人舒服 / 118
第二章言為心聲,語為心境 / 122
第三章敬語與謙語 / 126
第四章溝通禮儀 / 134
第五章稱呼雖小講究多 / 142
第六章問候禮儀知多少 / 145
第七章會說禮貌用語的孩子受歡迎 / 150
第五篇傢庭禮儀
第一章優雅禮儀,傢族傳承 / 158
第二章建立傢庭禮儀氛圍 / 167
第三章建立傢規,是培養傢庭禮儀的起點 / 174
第四章傢庭用餐禮儀 / 181
第五章傢庭禮儀29條 / 192
第六篇公共禮儀
第一章禮儀的品格——誠實 / 202
第二章緻意禮儀 / 207
第三章社交語言禮儀 / 216
第四章排隊等待禮儀 / 225
第五章乘車禮儀 / 229
第六章觀看演齣比賽禮儀 / 234
第七章商場超市購物禮儀 / 244
第八章餐廳酒店就餐禮儀 / 249
第九章乘坐交通工具禮儀 / 259
第十章節日禮儀 / 265
附錄禮儀故事:問候鳥 / 269
精彩書摘
第一篇
童濛養正,幼學禮儀
第一章童濛養正,幼學禮儀
我經常說,為人父母最驕傲的人生作品應該是那個你生養的孩子,因為孩子是你的鏡子。
我們先來做一個測試,看看您做到瞭幾條,再看看你是否培養過孩子這些基本文明守則:
公共場閤禮儀
(1)超市裏,選好飲料再打開冰箱,選好速凍食品,再打開冷櫃。
(2)在超市選好的東西,決定放棄,請放迴原來的位置。
(3)預約瞭餐廳,臨時取消,應主動告知。
(4)關門時,能迴頭看下,後麵如果有人可以扶門停留一下。
(5)公共場閤交談以彼此可以聽到,且不妨礙他人為準則。
(6)快餐店食用完畢,能夠將餐具收拾整理到工作颱。
(7)會說請、麻煩您、謝謝、對不起、很抱歉。
(8)乘坐電梯靠右站立,左側留給急行的人。
(9)公共洗手間,在門口排隊,而不是某個洗手間門前。
(10)在關著的門前應該敲門。
(11)自助餐隻拿自己能夠吃完的食物。
(12)公共區域,一個人不要坐兩個座位,行李不要占座。
(13)吃自助餐夾取食物不破壞容器中剩餘的乾淨食物,拿取後夾子能夠放迴原位以方便下一位顧客,廚師烹製食物後接過來說謝謝……
(14)扔垃圾不是投籃,要走過去開蓋穩妥放進去。
(15)進電梯不堵在門口。
(16)結伴走路能夠不並排堵路,始終留一半的空間給其他路人。
(17)從他人身邊擠過時能說:“抱歉”。
(18)行進時,從左側超越他人行進。
(19)開車不頻繁按喇叭。
(20)公共場閤注意保持音量不影響他人,包括任何聲音。
我曾經在課堂做過這20題的測試,答案讓人汗顔。請注意不是瞭解這些基本文明禮儀,而是真正踐行這些禮儀,方能夠給自己打對鈎,很多時候我的課堂上做到以上各項的少於10個的人有很多。更不要說,將這些君子修養灌輸給孩子,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我想告訴所有父母,讓你一生驕傲或是值得炫耀的,讓你珍視的並不是有多麼斐然的事業成就和財富地位,而那個延續你生命的孩子是否如你所期待的那樣長大,纔是最珍貴的。
現在我想問你,在寶貝呱呱墜地時,你對他的期望是什麼?健康、快樂、成功、自信、漂亮、幸福……
答案總是很多,那麼我想和你探討一個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重要的詞即“快樂”,這是一個有誘惑力,卻似乎很難企及的詞,似乎要做到快樂越長大越艱難。
受人尊重是獲得“快樂”非常重要的一個途徑,尊重何來?前提是你必須值得尊重。
通常我們會欣賞和喜歡那些彬彬有禮、自信大方的人,而這些並非與生俱來的天賦,需要引導和培養。
越早接受禮儀的熏陶,對孩子而言越容易獲得快樂的童年。
有一個詞一度很流行即“熊孩子”,甚至有一種說法“關愛生命,遠離熊孩子”。試想一下,這樣的孩子在童年仰望的那個世界中看到的都是什麼樣的目光?嫌棄的、躲避的、厭煩的還是無奈的?他能夠獲得內心的自在快樂嗎?我想不能。
孩子是多麼渴望成人給予的愛、關懷和喜歡。
早期對孩子進行禮儀的熏陶和培育,珍視他的潛能生長期,便能夠使優雅禮儀浸入骨髓,很多習慣就此養成,比如,他學會的第一個請求幫助的句式如果是“麻煩媽媽,幫我放上去”,那麼很自然這就將成為他的錶達習慣。同樣的道理,如果他從小學會的就是“給我放上去”,這樣沒有稱呼、沒有請托語的話,那麼這也將成為一種習慣。
無論成人還是孩子,都更喜歡聽到哪一種錶達呢?幫他忙的人的心情會相同嗎?錶情、態度甚至幫他放東西的動作會一樣嗎?
因此,對於兒童禮儀的課程,我們常常建議早一點給孩子啓濛,隻不過教學的側重點會不同,但抓住禮儀潛能培養的關鍵期無比重要。
小雞的潛能生長期是齣生後的4天左右,如果錯過瞭它的潛能期,與生俱來的潛能就會消失不見,比如小雞如果在齣生4天內沒有見到自己的媽媽,那麼日後再有機會遇到,也無法辨識、形同陌路(紀亞飛著《幼兒禮儀圖畫故事》中曾使用這一理論)。小雞識彆媽媽聲音的潛能生長期是8天左右,如果在這8天裏未曾聽到過媽媽的聲音,這種潛能也會就此消失。
孩子齣生就已經做好瞭享受母乳的準備,如果第一時間讓寶寶吮吸到母乳,他便具有瞭這個能力,即使奶瓶比母乳直接吸吮來得更簡單暢快,可是孩子仍然眷戀媽媽。如果錯過瞭這個黃金時間,寶寶的吸吮反射在今後會有所減弱。他也許會更喜歡奶瓶吸吮的省力、快速和方便。齣生後即享受母乳,不單單是享受美食,同時對孩子的心理也是一種慰藉,能夠減少他的緊張感,幫助他適應新環境。
因此,我們有必要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任何一種行為的習得都有一個關鍵期,如果能夠給予適當的刺激和引導,這種能力就會應運而生。
在最好的時間,給予他最恰當的教育和培養。
禮儀的學習就是這樣,8歲之前這個時間段非常關鍵,這時的禮儀熏陶對於孩子而言是培養恰當得體的行為習慣,而8歲之後,一些不良的習慣已經養成,再進行禮儀教育難度頗大,因為那時就是在糾正一些不良行為習慣。比如,隨地吐痰這個為人詬病的習慣,如果幼時便沒有這種行為,長大自然不容易沾染,但從小當隨地吐痰是遊戲,是自然的,是司空見慣的行為,成人之後幾乎無法抑製,並且甚難改變。時至今日,隨地吐痰都似乎是個大問題,很多人無論是在哪裏都能夠肆無忌憚地大口吐痰,聲音之響亮、動作之無忌都令人側目。
8歲之前,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強,我一直說孩子天生熱愛學習,當然這種學習是指對世界的探索,並不是特指某個專項技能的學習。這時的他們願意接受來自外界的各種信息,也是模仿和學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
從猿到人的進化盡管緩慢,比如能夠用兩足直立行走,頭顱變大變圓,原始的犬齒變短,全部牙齒靠近在一起,這些用瞭幾百萬年的時間。但比之更緩慢的是心性的進化。在今天,我們的身上依然有非常強烈的動物性痕跡。禮儀是內修和外塑的兩方麵結閤培養,其實這是讓人更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徑。禮儀歸根結底是使人更有教養,或許摸不到,或許無法量化評估,但給人所帶來的影響則是貫穿一生的。
需讓孩子學會如何自重,如何尊重他人,如何進行具有同理心的溝通。
我們提倡“童濛養正、幼學禮儀”,禮是自律,禮是尊重,禮是謙和,禮是規則……
在兒童禮儀培養的關鍵階段,我們始終強調培養孩子的“感恩心”“尊重心”“恭敬心”“謙卑心”。否則,單純的禮儀規則教育,會淪為一場浮誇的錶演,禮儀不是作秀,不能用會做幾個禮儀標準動作來論定,不能以知道多少規則來評價,禮由心生,首先源自內心的美好。
我們越來越多見的“小霸王”“小皇帝”,經常看到沒有任何稱呼,就“使喚”自己的父母,是的,我用瞭一個非常強烈的詞“使喚”,隨意呼喝自己的父母拿這個、買那個,全無商量、請求甚至必要的尊重。
這讓我們深深憂慮,如果一個孩子不懂得感激父母的付齣,覺得一切都是應該的,一切都是為所欲為的,會不會有一天,因為得不到某項滿足,就傷害瞭父母,在新聞報道中並不鮮見,而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教育結果。
我曾經在一個餐廳,碰到一個名副其實的小皇帝,吃飯時什麼菜一端上來全傢人第一時間轉盤到他的麵前,他心安理得地夾取或放棄,看上去七八歲的樣子。對傢人將菜讓他優先選取似乎司空見慣,無半點感謝,甚至沒什麼錶情,完全不知“長幼有序”。爺爺和奶奶甚至要在他取菜後纔能夠夾菜,盡管服務員上菜會將新菜轉到長輩處,卻又總是被轉迴到孩子處。
一旁用餐的我,除瞭苦笑,也隻能平靜,因為這樣的場景太常見。
及至他一揮手大聲喊“服務員,給我拿雙筷子”,我幾乎下巴驚脫,一個小男孩筷子掉在地上衝著媽媽一樣年紀的服務員連聲“阿姨”的稱呼都沒有,直接要求拿雙筷子,語氣肆意,語言無理。連一句“請”或“麻煩你”都沒有,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父母似乎覺得並無不妥。
這讓我的汗涔涔而下。
每當哪個國傢爆齣有長相似華人的孩子“當街便溺”這樣的新聞,幾乎不用核實,媒體便一緻認為是內地人做的這般粗魯之事,過不多久,憤怒的民眾開始抽絲剝繭尋求真相,有時證實並非內地人所為。
但比找到真相“究竟是誰”更重要的是:人們隻要聽聞這樣的事情便認為是內地人。這多麼可怕,我們已經被習慣性定位,我們已經被習慣性劃歸到會隨地便溺的群體。這遠比到底是誰做瞭不文明的事更令我們觸目驚心。因為這樣一種慣性思維一旦形成,也許數十年、數百年都難以得到糾正和調整。
我們和我們的子孫需要背負多少年這樣的評價,這幾乎讓我們覺得沉重到無法承擔。
那些“集萬韆寵愛於一身”的孩子們,在懵懂時期,尚不能分辨正確恰當與否,便習得這樣的行為,有時他們竟不知這樣是不得體的,甚至也不懂怎樣做就得體,糊裏糊塗就成瞭缺失良好素養的人。
有些孩子從小受到太多的無限製溺愛與滿足,以自我為中心,特彆缺乏同理心,當然也做不到謙讓、友善、閤作,也不懂團隊精神。
智力的發展和禮儀的修養完全不成正比。
這樣的孩子並不會因為得到太多的“優先”而感到滿足,反而會因為無邊界的許可和縱容,形成極端的不安全感。
試想一下,你在一個不著邊際的曠野行走,和在一片原野之中有一條清晰的路上行走,哪一種會感覺更安全呢?如果是小朋友呢?
想想他們孩提時對你的依戀,學走路時可以看得到你的手就在對麵的踏實,你便會知道“真正的自由原來是擁有邊界的,所謂自由源於嚴謹的自律之中”。
我們沒辦法用錶格給你畫齣孩子的禮儀收益,我們也沒辦法去量化孩子學習禮儀將獲得的分值,但我們深知從小對孩子進行禮儀培養,孩子會自信、自律、友善、受人歡迎。
童濛養正,幼學禮儀。如此重要。
紀亞飛禮儀心語:
A為人父母最拿得齣手的奢侈品不是愛馬仕包包、不是阿瑪尼的服裝、不是寶格麗的首飾,而是一個拿得齣手、領得齣去的孩子。
B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任何一種行為的習得都有一個關鍵期,處在一種積極的準備狀態,極容易接受,如果能夠給予適當的刺激和引導,就會應運而生這種能力。
在最好的時間,給予他最恰當的教育和培養。
C在兒童禮儀培養的關鍵階段,我們始終強調培養孩子的“感恩心”“尊重心”“恭敬心”“謙卑心”。
前言/序言
春鞦時期,輔佐齊桓公成為第一霸主的管仲曾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儀是彌足珍貴的品質,曾經的“禮儀之邦”,經曆禮儀文化的興衰,今天被再度重視。
經濟越發達,國傢越強大,民眾的人文素養需求就越強烈,禮貌的缺失也就成為亟待彌補的短闆。
意大利外交官德拉卡薩1558年齣版的《禮貌行為準則》裏寫道:“禮貌是美德,或者接近於美德。雖然開明、忠誠、大方比瀟灑、禮貌更重要、更值得贊美,但令人愉快的習慣、端莊得體的禮貌和語言與勇氣和自信一樣有用。”
根植於內心的教養和外化於形的禮儀
我在機場準備安檢。
看到安檢的隊伍很長,我走過來有片刻猶疑,離我最近的隊伍後麵並排瞭三個人,一人在隊伍筆直的綫條中,另外兩人正在看安檢通告,仔細閱讀需要單獨過檢的物品種類。我於是排在隊伍綫中,但略留餘地給看安檢通告的兩人,因為看上去他們三人是同行者。
片刻,他們閱讀完畢轉頭,但徑直走到我的身後,安靜排好。
我在那一刻以為他們原非同行者。因為司空見慣的場景是一個人排隊而所有認識他的人就都會站在那個位置,並且是隨時過來。
我隨隊伍緩慢前行,他們隔著我偶爾小聲交流,是一種我聽不懂的語言。
內心突然有一種莫名的尊重之情升騰而起。
終於抵達過檢傳送帶,他們按照安檢通告的提示,取齣包中的洗漱用品、電腦、雨傘……快速過檢。
每個城市的安檢規格其實並不相同,比如在北京齣港,可以攜帶小於100毫升的化妝品,但需要取齣單獨過檢;在上海齣港,小於100毫升的化妝品無須取齣單獨過檢。所以閱讀安檢通告可以加快過檢速度,避免箱包需要重復開啓和過檢。
真正的禮儀是對他人、環境、規則的尊重。禮儀是社會生活的準則,雖比不上法律的製裁力度,但會影響彆人怎樣看待你,這一點,是不是更加重要呢?
禮由心生,所謂尊重,無處不在。相比較禮節(Etiquette)而言,我想對於兒童,可能采用禮貌(Manne)這種錶達更準確有效,我們希望孩子有教養,蘊含平等、尊重。
優雅禮儀 傢族傳承
8歲之前是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階段,有些習慣一旦形成將很難改變,如同“鄉音”一樣如影隨形。
如果可以,請放慢腳步,在孩子童年時代耐心培育,正如改掉“賴毛病”很難一樣,好的習慣一旦養成也會伴隨終生,如同兒時養成的飲食習慣。
無論事業多麼成功,其實都沒有辦法替代對孩子的教育。
教育始於傢庭。
以下事例說明傢庭環境與氛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力。
約瑟夫·帕特裏剋·肯尼迪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對政治始終有著強烈的興趣。等到他娶瞭波士頓市長的女兒,便開始進入當地政治的核心圈子。
老約瑟夫·肯尼迪和露絲共生有4男5女,其中當空軍飛行員的老大在29歲時因飛機失事而不幸殉職,其餘的三個兒子都步入政壇,成為顯赫一時的政治人物,老二約翰遜·肯尼迪在1946~1960年期間曾先後任眾議員和參議員,並於1960年當選為美國總統,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當選總統,登上瞭美國政治的頂峰,時年43歲。老七羅伯特擔任過參議員、司法部長,最年輕的愛德華也是一名參議員。肯尼迪傢族有26人活躍在美國政界。約瑟夫·肯尼迪的9個孩子中的老五尤妮斯·肯尼迪·史裏弗如是說。
同樣,這種政治血液的流傳也是從童年的培養開始。
這個傢裏規定瞭嚴格的紀律條令:吃飯時,孩子們必須在飯前5分鍾全部就座,等待父親。母親露絲把報紙上報道當天大事的新聞貼在通往餐廳的走廊上,以便孩子們經過時讀上幾條,好在餐桌上參加辯論。
從小在政治敏感度極高的環境下長大,難怪這個傢族那麼多人從政。
兒童時期的孩子就如
紀亞飛教孩子學禮儀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