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汙染土壤修復技術與應用》在介紹土壤汙染的特點和修復原理、土壤汙染政策法規標準的基礎上,依次介紹瞭土壤汙染調查與風險評價、汙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和轉化、汙染土壤物理化學修復技術、汙染土壤生物修復、汙染場地土壤修復工程實施與管理等內容,編寫中注意理論與實際相結閤,以使本書內容具有更強的指導性。後一章介紹瞭我國汙染土壤修復麵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對土壤修復科研工作者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本書可供環境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科研工作者和相關從業者使用、參考。
作者簡介
崔龍哲,中南民族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研室主任,教授,承擔環境工程學、大氣汙染控製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土壤及地下水汙染修復等課程,研究方嚮為高級氧化和生物吸附技術處理汙染物,承擔瞭國傢環保公益性科研專項、國傢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齣國迴國人員啓動基金、國傢環境保護部中韓共同研究項目、湖北省科技廳研究開發類項目、中南民族大學重點基金以及二十餘項橫嚮項目。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nvironmental Technology、環境科學學報、化工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錶論文40餘篇。
目錄
第1章概論1
1.1土壤及其組成、性質和功能1
1.1.1土壤1
1.1.2土壤的組成1
1.1.3土壤的性質4
1.1.4土壤環境質量及其功能8
1.2土壤汙染9
1.2.1土壤汙染的定義與特點9
1.2.2土壤汙染物10
1.2.3土壤汙染物的來源13
1.2.4土壤汙染典型事件16
1.2.5我國土壤汙染概況19
1.3土壤汙染修復技術23
1.3.1土壤汙染修復概述23
1.3.2土壤汙染修復技術24
1.3.3土壤汙染修復技術的研究及應用26
1.3.4土壤汙染修復技術的發展趨勢32
參考文獻33
第2章土壤汙染政策法規標準35
2.1政策概況35
2.2土壤汙染法律法規37
2.2.1土壤汙染防治法律製度的概念37
2.2.2國外土壤汙染防治法律37
2.2.3我國現行土壤汙染防治法律製度40
2.3土壤質量相關標準45
2.3.1國外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概況46
2.3.2我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概況50
2.3.3我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存在的問題55
2.4我國土壤汙染的導則與指南57
2.4.1汙染場地術語57
2.4.2工業企業場地環境調查評估與修復工作指南65
2.4.3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價工作指南66
參考文獻67
第3章土壤汙染調查與風險評價68
3.1土壤汙染調查68
3.1.1土壤調查概述68
3.1.2土壤環境監測71
3.1.3土壤汙染生態毒理診斷77
3.1.4土壤調查的國內外研究進展79
3.2土壤汙染風險評價與管理79
3.2.1風險評價概述79
3.2.2土壤汙染的生態風險評價及管理82
3.2.3土壤汙染的健康風險評價93
3.2.4國內外汙染土壤風險評估進展102
3.3重金屬汙染土壤的風險評價104
3.3.1風險評價基本框架104
3.3.2土壤重金屬汙染途徑與暴露分析104
3.3.3生態風險評價107
3.3.4人體健康風險評價108
3.3.5土壤重金屬風險評估研究現狀109
3.4有機物汙染土壤的風險評價——以農藥為例109
3.4.1風險評價基本框架109
3.4.2土壤農藥汙染途徑與暴露分析111
3.4.3生態風險評價113
3.4.4人體健康風險評價118
3.5汙染土壤防範及國內外土壤管理119
3.5.1減少危害的防範措施119
3.5.2應急措施預案121
3.5.3國外汙染土壤管理121
3.5.4對中國汙染土壤管理的啓示128
參考文獻128
第4章汙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和轉化131
4.1汙染物在土壤中的形態131
4.1.1土壤中重金屬的形態131
4.1.2土壤中有機汙染物的形態133
4.1.3典型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形態與分布134
4.1.4典型有機汙染物在土壤中的形態與分布137
4.2汙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141
4.2.1機械遷移141
4.2.2物理-化學遷移141
4.2.3生物遷移141
4.3汙染物在土壤中的轉化141
4.3.1物理轉化141
4.3.2化學轉化142
4.3.3生物轉化142
4.4影響汙染物在土壤中轉化的因素143
4.4.1影響重金屬在土壤中轉化的因素143
4.4.2影響有機汙染物在土壤中轉化的因素144
4.5典型重金屬在土壤中的遷移與轉化146
4.5.1汞在土壤環境中的遷移轉化146
4.5.2砷在土壤環境中的遷移轉化147
4.5.3鉛在土壤環境中的遷移轉化148
4.5.4鎘在土壤環境中的遷移轉化149
4.5.5鉻在土壤環境中的遷移轉化151
4.6典型有機汙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152
4.6.1有機氯農藥152
4.6.2有機磷農藥154
4.6.3多環芳烴156
4.6.4石油烴158
4.6.5多氯聯苯158
參考文獻161
第5章汙染土壤物理化學修復技術163
5.1土壤氣相抽提技術163
5.1.1基本原理163
5.1.2係統構成164
5.1.3影響因素165
5.1.4適用性168
5.1.5費用170
5.1.6應用概況與理論研究進展170
5.1.7氣相抽提增強技術170
5.2土壤淋洗技術175
5.2.1基本原理175
5.2.2技術分類175
5.2.3影響因素178
5.2.4適用性181
5.3電動修復技術181
5.3.1基本原理181
5.3.2係統構成182
5.3.3影響因素184
5.3.4適用性187
5.3.5改進技術工藝187
5.4化學氧化技術190
5.4.1技術概要190
5.4.2係統構成和主要設備191
5.4.3影響因素192
5.4.4常用氧化劑193
5.4.5適用性195
5.5溶劑萃取技術195
5.5.1基本原理195
5.5.2係統構成197
5.5.3影響因素197
5.5.4適用性197
5.5.5工藝舉例199
5.6固化/穩定化技術199
5.6.1基本原理200
5.6.2常用係統202
5.6.3影響因素204
5.6.4固化/穩定化工藝205
5.6.5技術應用206
5.6.6固化/穩定化優缺點209
5.7熱脫附技術209
5.7.1基本原理210
5.7.2係統構成和主要設備212
5.7.3影響因素213
5.7.4適用性214
5.7.5熱脫附技術的工程應用214
5.8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214
5.8.1基本原理214
5.8.2係統構成和主要設備215
5.8.3影響因素215
5.8.4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工藝216
5.8.5技術應用217
5.9其他物理化學修復技術217
5.9.1物理分離技術217
5.9.2阻隔填埋技術219
5.9.3可滲透反應牆技術220
參考文獻221
第6章汙染土壤生物修復223
6.1 生物修復簡介223
6.2 微生物修復225
6.2.1 重金屬汙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226
6.2.2有機汙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231
6.3植物修復241
6.3.1重金屬汙染土壤的植物修復242
6.3.2有機汙染土壤的植物修復250
參考文獻256
第7章汙染場地土壤修復工程實施與管理259
7.1汙染場地土壤修復工程實施的特點與影響因素259
7.1.1修復工程實施的特點259
7.1.2修復工程實施的影響因素260
7.2修復工程實施流程與工作內容261
7.2.1實施流程261
7.2.2工作內容263
7.3土壤修復工程技術篩選及方案製訂278
7.3.1目的及意義278
7.3.2基本原則278
7.3.3工作程序和內容279
7.3.4確定修復策略及修復模式280
7.3.5修復技術篩選與評估282
7.3.6形成修復技術備選方案與方案比選296
7.3.7製訂環境管理計劃309
7.3.8編製修復方案310
7.4土壤修復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儀器設備311
7.4.1現場檢測儀器設備311
7.4.2實驗室儀器設備314
7.4.3工程修復設備322
7.5土壤修復工程實施過程中的藥劑334
7.5.1穩定固化藥劑334
7.5.2化學淋洗藥劑335
7.5.3化學氧化還原藥劑336
7.5.4生物修復藥劑336
7.6土壤修復工程項目管理338
7.6.1項目組織結構338
7.6.2施工組織及過程管理338
7.6.3安全保障342
7.6.4二次汙染控製342
7.6.5監理342
7.7典型案例——廣州某工業退役地塊固體廢物汙染治理項目典型案例343
7.7.1項目基本情況343
7.7.2場地狀況344
7.7.3治理修復346
7.7.4修復環境監理355
7.7.5修復驗收358
7.7.6案例特色360
7.7.7案例總結362
參考文獻362
第8章展望364
8.1我國土壤修復行業麵臨的主要問題364
8.1.1土壤汙染詳細情況有待進一步摸清364
8.1.2土壤汙染防治政策、法規、標準亟須完善364
8.1.3土壤汙染防治與修復技術研究基礎薄弱364
8.1.4土壤汙染修復設備化、工程化、産業化研究滯後365
8.1.5土壤汙染防治與修復資金不明確365
8.1.6土壤環境保護管理體製不完善365
8.1.7土壤環境保護産業化鏈條尚未形成365
8.2我國汙染土壤修復的技術局限性365
8.3我國汙染土壤修復的技術發展趨勢367
8.3.1嚮綠色與環境友好的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發展367
8.3.2從單項嚮協同、聯閤的土壤綜閤修復技術發展367
8.3.3從異位嚮原位的土壤修復技術發展367
8.3.4基於環境功能修復材料的土壤修復技術發展368
8.3.5基於設備化的快速場地汙染土壤修復技術發展368
8.3.6從土壤修復嚮土壤�菜�體聯閤修復368
8.3.7從點源汙染場地修復嚮流域生態修復發展368
8.3.8土壤修復決策支持係統及後評估技術發展369
8.4我國汙染土壤修復商業模式建議369
8.4.1第三方治理和PPP模式369
8.4.2幾種土壤修復商業模式建議369
8.5我國土壤修復行業代錶性單位介紹371
8.5.1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372
8.5.2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372
8.5.3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土壤汙染與控製研究室372
8.5.4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固體廢物與土壤環境研究所373
8.5.5武漢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73
8.5.6北京建工環境修復有限責任公司374
8.5.7中節能大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374
8.5.8上田環境修復股份有限公司374
8.6我國土壤修復工作展望375
參考文獻376
前言/序言
土壤資源是人類生活和生産基本、廣泛、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是地球上陸地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壤環境是由植物和土壤生物及其生存環境要素,包括土壤礦物質、有機質、土壤空氣和土壤水構成的一個有機統一整體,是90%汙染物的終受體,比如大氣汙染造成的汙染物沉降、汙水的灌溉和下滲、固體廢棄物的填埋,“受害者”都是土壤。土壤汙染源復雜,汙染物種類繁多。近30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農業高度集約化的快速發展,土壤環境汙染日益加劇,並呈現齣多樣化的特點。我國土壤汙染點位在增加,汙染範圍在擴大,汙染物種類在增多,齣現瞭復閤型、混閤型的高風險區域,呈現齣城郊嚮農村延伸、局部嚮流域及區域蔓延的趨勢,形成瞭點源與麵源汙染共存,工礦企業排放、肥藥汙染、種植養殖業汙染與生活汙染疊加,多種汙染物相互復閤、混閤的態勢。土壤環境汙染已對糧食及食品安全、飲用水安全、區域生態安全、人居環境健康、全球氣候變化以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成瞭嚴重威脅。近年來,我國一些地方的土壤汙染危害事件暴露齣我國土壤汙染問題不容忽視。國內在汙染土壤修復技術方麵的研究從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開始,當時以農業修復措施的研究為主。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他修復技術的研究(如化學修復和物理修復技術等)也逐漸展開。到瞭20世紀末,汙染土壤的生物修復技術研究在我國也迅速開展起來。總體而言,雖然我國在土壤修復技術研究方麵取得瞭可喜的進展,但在修復技術研究的廣度和深度方麵與發達國傢尚有一定差距,特彆是工程修復方麵差距較大。
本書在編撰、審閱和齣版過程中,得到瞭武漢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領導的關懷和支持。同時,韓國全北大學校丁泰燮教授,湖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蔡俊雄教授、餘江研究員,韓國西海環境科學研究院申哲昊博士,韓國LG環境安洪逸博士等眾多朋友和傢人也給予瞭鼎力相助。編者在進行土壤汙染修復的研究實踐活動中,得到瞭國傢火炬計劃項目“汙染土壤修復技術及産業化”(2013GH061656)、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人纔培養計劃、湖北省2015年科技創新戰略團隊項目(鄂組辦[2016]20號)、中國中冶“三五”重大科技專項(0012012010)、武漢市青年科技晨光計劃項目(2015070404010208)等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並深緻謝忱。我們編撰本書的初衷是將研究成果,工程實踐經驗及有關資料等通過綜閤歸納供同行朋友參考,希望對大傢的工作有所幫助。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除瞭編寫團隊的研究成果之外,還參考瞭很多國外專傢學者的研究成果和專業資料,在此一並錶示感謝。由於時間倉促,本書中難免有疏漏和不妥之處,請讀者朋友們不吝指正。
中南民族大學 崔龍哲
武漢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李社鋒
2016年6月
汙染土壤修復技術與應用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