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劉震雲、姚晨、柯藍傾力推薦!韓寒監製,“ONE·一個”工作室誠意齣品。
駕馭故事原理,你需要讀羅伯特·麥基,洞見行業本質,請讀一讀這33封信。
當下是影視産業很好的時代,卻也是行業很壞的時代。33封深切坦誠的信,窺見行業的規則與本質。大IP、資本運作、雷劇、神劇、抄襲、假票房、真水軍……聽到過沒見過的種種傳言,信中給齣真相。
本書適閤青年編劇讀,也適閤不編劇的任何人。因為——故事是人生的必需品,故事是每個人的神明。宋方金貌似在講影視,其實是在講人生。
內容簡介
《給青年編劇的信》揭示故事行業的一切。
資深編劇宋方金在信中談及瞭一個青年編劇可能麵臨的行業規則、權利之爭、市場壓力和創作睏境等。他結閤自身經曆和大量生動的內幕故事,給齣瞭一份關於這門手藝、這個行業深情坦誠的答捲。
誠懇生活,大膽寫作。歸根結底,我們都是故事的手藝人。
作者簡介
宋方金,編劇,作傢,詩人。生於魯,居於京。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戲文係。主要作品有電視劇《決勝》《手機》《傢是一座城》等;電影《飛》《溫涼珠》《夏日裏最後一朵玫瑰》等;長篇小說《清明上河圖》《逃離無名島》等。在部分藝術院校開設有編劇課堂,深受學生喜愛;“守口如瓶”係列演講引發如潮迴響;被圈內人譽為“組字高手,造句奇人,思維怪纔”。
目錄
序 錐錐見血為哪般(劉震雲)
自序 紙短意長 見字如麵
PART Ⅰ 我沒有守口如瓶
第一封信 我們這裏怎麼瞭
第二封信 危險的謊言
第三封信 手快有、手慢無的IP遊戲
第四封信 我們是人類的語言魔術師
第五封信 講故事的人
第六封信 消失的片頭和片尾
第七封信 我身邊的“風之子”
第八封信 天使不齣現,魔鬼不退場
第九封信 最好與最壞的時代
第十封信 影視需要“獨裁”
第十一封信 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有甲方乙方
PART Ⅱ 故事手藝人
第十二封信 編劇的時間流水賬
第十三封信 著作權戰爭
第十四封信 一個失敗的電影編劇
第十五封信 個人化或雇傭兵
第十六封信 故事,而不是小說
第十七封信 直麵內心,背對懸念
第十八封信 名師齣高徒
第十九封信 每部作品都是九死一生
第二十封信 日光之下,總有新事
第二十一封信 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第二十二封信 編劇的品牌之路
PART Ⅲ 劇作人工具箱
第二十三封信 挖掘已然存在的故事
第二十四封信 第三類故事
第二十五封信 傳遞壞消息
第二十六封信 癡人、呆人、聰明人
第二十七封信 破譯故事的秘密
第二十八封信 電影就是讓人又哭又笑
第二十九封信 鈎子
第三十封信 阻力
第三十一封信 時間的藝術
第三十二封信 拋開地域
第三十三封信 故事碎片
後記 在光陰裏心懷期待
精彩書摘
第一封信我們這裏怎麼瞭
最近幾年,影視業的上下遊都行動起來瞭,可以說是風起雲湧。
首先是資本的行動。以前,除瞭體製內的影視機構,支撐影視業的主要資本來自蓋房子的朋友,專業術語叫房地産商。後來挖煤的老鄉們也來湊過一陣熱鬧,但挖煤的老鄉們對這個行業沒有什麼真正的熱情,玩兒個票也就走瞭。當然,更多的時候,老鄉們玩的是“女票”。現在,這些老鄉以及這些老鄉的上綫被抓起來的不少。由此可見,玩票不要緊,但玩鈔票和玩“女票”,風險還是很大的。
其實,影視業的資本真正熱鬧起來,還是最近幾年。搞屠宰的,開飯館的,搞能源的,搞電商的,搞旅遊的,賣火腿腸的,都來瞭。這個現象是好是壞,還需要長遠考量,但短期來看,這些熱錢、傻錢還沒有真正幫助到影視業,並且催生瞭一批泡沫作品,也燒壞瞭很多編劇、導演、製片人的腦子。但我依然不認為這就一定是個壞現象,因為跟錢、跟財富打交道是人類永恒的命題,讓影視界的同誌們早一點見識一下錢,比晚一點好。雖然非常遺憾的是,同誌們目前對金錢還沒有什麼抵抗力,一倒一大片。所以我認為,最近幾年是影視界大躍進的幾年,數量上早就超英趕美瞭,質量上卻比日韓還落下一大截兒。
除瞭資本的行動,演員們最近幾年的行動也非常強烈。我有時候因為不甘寂寞,也沽名釣譽地參加瞭一些影視活動、頒奬晚會,在後颱的時候,我一般都不敢抬頭,因為根本認不齣誰是誰,生怕把張三叫成瞭李四。以前主要是女演員長得像,最近我發現一些年輕的男演員也開始長得越來越像瞭。就跟我們的影視作品一樣,模樣也開始跟風瞭。太驚悚瞭。我後來一琢磨,這裏邊有化裝的因素,也有整容的因素。據說韓國有一條街,是為中國愛美人民服務的。說實話,我真是為這些長著雙眼皮、尖下巴和高鼻梁的演員朋友們擔心,因為根據常識我們知道,長相的流行也是在變化的,以後如果流行單眼皮、圓下巴呢?再整迴來不成?
演員朋友們對修改自己的模樣都有著極大的興趣和毅力,當然,這是他們的人身權利,無可厚非,我隻是善意提醒,畢竟整醜瞭的也大有人在。我所擔心的是,相比修改自己,演員朋友們對修改劇本有更大的興趣。2010年,大量資本湧入影視業,演員朋友們片酬暴漲,興高采烈地掌控瞭局麵,不拍戲的時候改自己,拍戲的時候改劇本。在我們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有錢就等於有權力,有權力就等於有能力。這邏輯非常古怪,但卻顛撲不破。這幾年,我們到底生産瞭什麼樣的作品,大傢也都看見瞭,特彆像一齣整容事故的現場。在此溫馨提醒演員朋友們,修改自己要謹慎,修改劇本更要三思而後行。也建議演員朋友們抽空學習一下《著作權法》。
導演們最近幾年的行動也集中在兩點。一點是很多電視劇導演從片場消失瞭,他們已不再親臨一綫拍攝。導演的功能主要體現在指導錶演、場麵調度和調性設計,當放棄瞭這一切之後,他們還是導演嗎?我覺得很多導演更像是藝術總監或監製。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電視劇導演都是這樣,依然有堅守陣地的戰士,比如《決勝》的導演閻建鋼。這部戲在京郊拍攝,條件非常艱苦,但閻建鋼導演執掌每一個鏡頭的拍攝。我曾提議說,您已經不是年輕導演瞭,要不讓劇組給您配一輛房車。他說我除瞭每天上兩趟廁所,其餘時間全部在現場,沒這個必要,如果非要配,可以把錢發給我。我去現場待瞭幾天,發現果然如此,令人尊敬。
編劇是紙上談兵,導演是兵中談紙,導演撤離現場,這個行動令人費解。
另外一點行動,是很多電視劇導演開始在屏幕上打齣“××作品”字樣,有的是用醒目的大標題以及強烈的音樂襯托,轟隆隆推齣來;有的是去刻瞭戳兒,“哢”的一個背景聲,蓋到屏幕上。這本來是電影圈的惡習,現在也開始蔓延到電視劇行業瞭。壞榜樣的力量真是可怕。這不是品質問題,不是虛榮心問題,這是法律問題。也建議有這個癖好的導演老師們學習一下《著作權法》。
相對於其他上下遊的行動,編劇的行動力不強,基本是被動的。最近幾年,編劇們被要求成為變形金剛,讓你寫成什麼樣兒就得寫成什麼樣兒,一句話,必須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舉個例子,我跟閻建鋼導演閤作的電視劇《決勝》,之前的某一位投資方負責人跟我談話說,方金,前三集劇本需要修改,要更快更猛更強,要讓所有電視颱的人見瞭這三集劇本就服氣。我說要達到你說的這個效果,不是改前三集。他說那改什麼。我說要改閤同,咱們把閤同解除瞭吧。彆說我,即便寫劇本的祖師爺莎士比亞老師、湯顯祖老師還活著,他們也寫不齣讓所有電視颱都服氣的前三集。現在,前三集已經成瞭影視項目的魔咒。在漫咖啡、昆侖飯店、麗都廣場等影視圈人士聚集的地方,除瞭談“不缺錢”“隻缺好劇本”這兩個在影視圈流傳已久的驚天謊言之外,談的就是劇本的前三集。好像整個影視業就活在前三集裏邊。如果這麼一直進化下去,影視圈會不會齣現一種專門的前三集編劇呢?像偉大的程咬金老師一樣,砍完那驚天地泣鬼神的三闆斧就轉身走人。
今天,我們講故事的人,製作故事的人,負責播齣故事的人,都變成瞭急性子的程咬金,都想三闆斧砍死對方拉倒。在北京有一個琉璃廠,是個賣古玩字畫的地方,一直到民國的時候,還保留著一個非常好的傳統,就是無論是窮秀纔,還是頑劣的小孩,以至於任何寒酸沒落之人,凡是進店來想觀看古玩字畫的,店傢明知道他們不買,也都一律恭敬相待、認真介紹,因為他們知道,窮秀纔可能轉眼就發達瞭,小孩總有一天會長大,都有可能變成他們的顧客。琉璃廠之所以成為寶地,是因為這裏的人有一顆寶貴的心,這顆寶貴的心叫耐心,他們有耐心培養他們的顧客,有耐心與未來周鏇。但是我們今天的社會,人人都是程咬金,咬牙切齒掄著那沒頭沒腦的三闆斧,我們的影視界,已經失去瞭培養觀眾的興趣,失去瞭跟未來周鏇的耐心。美國的喬布斯老師把純粹的商品手機賣齣瞭價值觀,我們這裏卻把應該賣價值觀的電影當成瞭純粹的商品。
雪山在雪崩的時候,沒有任何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作為影視業中的一個環節,編劇不是變形金剛,也不是程咬金,他不可能滿足快乾猛上的機械化要求。編劇充其量隻是一棵樹,需要經曆四季循環,纔能有年輪的感受;需要吸納陽光雨水,纔能讓綠意爬滿枝頭。無論影視業有多麼産業化、工業化,故事的創作從本質而言是且隻能是一門手工藝術。很多年來,大傢都把講故事的人當成造夢工程師,把故事當成一個夢,但我堅持不這麼認為。我認為,生活纔像一個夢。因為生活和夢一樣,都帶有碎片性和虛假性。講故事的人不該是程咬金,也成不瞭變形金剛,他隻能講好他能講好的故事;好故事,也不是一個夢,而是一條真相的大河,它穿過謊言的險灘,傾瀉齣情感的瀑布,它讓我們看破幻象、不虛此生;好故事是人生另一片沒有霧霾的藍天,不管你有意間還是無意間抬頭,它都在那兒等著你,準備帶給你深切安慰。希望我們能講齣並製作齣這樣的故事。
……
前言/序言
紙短意長見字如麵
在我的故鄉,有一種神奇的動物,叫閃蛹。閃蛹神秘難尋。於是,我常去田野上找閃蛹。
最好是鞦天。莊稼被全部放倒,天空蔚藍,雲朵遊動,田野一望無邊,目光盡可以一縱再縱。選定一個地點,嚮遠處吆喝一聲,若聲音遠去消散,則再換一個地點繼續吆喝,往往要吆喝數十次、換數十個地點,會突然從遠方清晰地傳迴一聲同樣的吆喝。這時我就趕緊圈定我站立的地點,然後嚮下挖,直到挖齣一個比拳頭大一點的泥球。輕輕掰開泥球,就會看見閃蛹:一隻白胖蜷縮的蟲子,裸如赤子。
根據我的經驗,閃蛹多在田埂上。當然,至今我也不清楚吆喝、閃蛹跟遠方迴響的關係。甚至根據我現在的理性推斷,它非常不科學。但在我童年的田野中,它的確傳遞給我一種神秘的經驗:人跟虛空,有一種呼應的可能。
在我小學三年級時,從東北轉學來瞭一個女孩。這個女孩學習成績不佳,我的同桌學習成績優秀,老師指定他輔導女孩學習。他跟女孩很快結下瞭深厚的友誼。半年後,女孩轉學迴去瞭。我的同桌常給女孩寫信,也常收到女孩來信。他是我們學校第一個有書信往來的學生。他每次寫信時苦思冥想,每次讀信時眉開眼笑。
在我小學四年級時,從東北又轉學來瞭一個女孩。這個女孩學習成績優秀,不需要人輔導。我很想跟她結下深厚的友誼。有次女孩跟我的同桌爭執狗吃不吃雪的問題。女孩說狗吃雪,我同桌說狗不吃雪。我說我傢的狗就吃雪。女孩贏瞭。從此跟我結下深厚的友誼。半年後,我忐忑地問女孩什麼時候迴東北。女孩說你放心,我不迴東北瞭,我們在這兒安傢瞭。瞬間眼前一暗,我嚮遠方寫信的願望就這樣破滅瞭。
在我童年時代,我們村識字的人不多。我父親常替人寫信。一般是夜晚,在燈下,來人坐在一邊等,他一字一句寫,寫完要給人讀一遍。我常聽見父親念:“某某某:見字如麵。”“見字如麵”這四個字延伸瞭我們村跟遠方世界的關係,給我留下瞭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我人生中第一封信寫於小學五年級,是寫給父親。有次我一支鋼筆壞瞭,怕父親責罵,便給父親寫瞭封信,夾在鋼筆的筆帽上,放到窗颱。父親看完後給我修好瞭鋼筆,還錶揚瞭我,說:“這學,沒白上。”那次我知道信可以說嘴上不能說、不敢說、不想說或說不瞭的話。心裏話。
後來,我就長大瞭。信不再叫信瞭,叫短信。又後來,也不叫短信瞭,叫微信。但是寫信的夢想還一直在;它照進瞭現實,就是這本書的形狀。
這本以信為名的書,寫的是有關於故事的事。故事是信史,也是未來之史。講故事的人則是穿梭於過去、當下與未來的信使。亞裏士多德說:“一個講不好故事的時代,其結果是頹廢與墮落。”而我們正身處這樣一個時代。需要有人投遞齣信使之函。
於是,我將這些有關於故事的文字以信的名義寄往遠方。希望它們越過高山大河,投遞給那些講故事的人或有故事的人或渴望故事的人,像雪靜靜落在火焰上,像水相通於另外的水,像一樹樹梅花照眼。更希望如在童年的田野上一樣,從遠方,從虛空,傳來清晰的迴響。
紙短意長。那麼,見字如麵。
宋方金
2016年7月
給青年編劇的信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