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當一部分檔案文獻,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本書係重慶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中共重慶市委黨校在時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徵集委員會副主任、南方局黨史資料組副組長童小鵬親自指導下,據檔案、文獻和當年齣版的報刊資料、迴憶文章編輯而成。本書用十分珍貴和確鑿的材料,全麵係統地重現瞭政協會議、停戰談判以及國共閤作最終破裂的曆史,記錄瞭圍繞這些事件的國共兩黨以及其他黨派之間、中美之間的關係,揭示瞭國共閤作的曆史經驗和嚮前發展的趨勢,對研究抗戰勝利後期的政治亦有較大幫助,對促進颱海和平有積極作用。
主編孟廣涵,山東萊蕪人,19歲考入山東抗日青年乾部培訓班,後進入延安抗大學習。抗戰期間,先後在八路軍山東縱隊指揮部、八路軍129師師部、八路軍總部政治部等擔任要職。在抗日戰爭時期,曾參加過百團大戰,擔任戰前偵察的任務。解放戰爭爆發後,隨第四野戰軍轉戰東北地區。1960年來渝,曆任中共西南局組織部部長、萬州地委書記、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四川省組織部部長、重慶市市委書記等職。
目錄
總序 章開沅1
序 周勇1
序言 李新1
編輯說明1
1945—1946年的國共談判周恩來
一、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一)各黨、各派、各界人士迫切要求立即停止內戰、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實現民主統一,厲行和平建國
1.蔣介石1946年元旦的廣播演說
2.迅開政治協商會議重慶《中央日報》社論
3.蔣介石元旦演說與政治協商會議延安《解放日報》社論
4.政治協商會議的使命重慶《新華日報》社論
5.人民是政治協商會議的主人重慶《新華日報》社論
6.迎政治協商會議《群眾》周刊社論
7.周恩來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講話和答記者問
8.葉劍英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的講話
9.鄧穎超在中國婦女聯誼會晚會上的講話
10.中國民主同盟對國事的十項主張
11.民主建國會嚮政治協商會議提供初步意見
12.中國經濟事業協進會對於當前經濟問題的意見
13.全國工業協會對政治協商會議的意見
14.重慶齣版業緻政治協商會議意見書
15.東北政治建設協會對於當前國是的意見
16.陪都文化界人士對政治協商會議的意見
17.吾對於政治協商會議的希望馬寅初
18.解決國是問題的最後方案柳亞子
19.貢獻一個新的建國綱領劉王立明
20.政治協商會議的中心問題何公敢
21.我的答案施復亮
22.要真正民主纔能解決問題茅盾
23.一個心理衛生工作者的意見丁瓚
24.幾點意見的簡述伯韓
25.為政治協商會議努力令狐玄
26.政治協商的前提一群公務員
(二)國民政府公布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辦法和政協會員名單
1.政治協商會議召開辦法
2.政治協商會議會員名單
附:政治協商會議分組人員名單
附:政治協商會議綜閤委員會委員名單
附:政協憲草審議委員會各方委員及會外專傢名單
3.政協代錶訪問記浦熙修
(三)各界人士紛紛舉行集會,招待政治協商會議代錶
1.中共代錶團舉行雞尾酒會招待中外各界人士
2.馮玉祥、孫科宴請政治協商會議中共代錶
3.中國民主同盟重慶市支部招待同盟齣席政治協商會議代錶
4.中國青年黨分彆宴請政治協商會議國民黨、民主同盟和社會賢達代錶
5.民主建國會舉行茶會招待政治協商會議代錶
6.中國經濟事業協進會舉行茶會招待政治協商會議代錶
7.陪都文化界七團體舉行茶會招待政治協商會議代錶
8.陪都婦女界舉行茶會招待政治協商會議代錶
9.東北政治建設協會舉行茶會招待政治協商會議代錶
10.政治協商會議全體代錶舉行茶會
(四)政治協商會議開幕
1.政治協商會議開幕禮在國府禮堂舉行蔣主席宣布決定實施保證人民自由,承認政黨閤法地位,實行普選,釋放政治犯
2.蔣介石在政協開幕式上的開幕詞
3.中國共産黨代錶周恩來在開幕式上緻詞
4.中國民主同盟代錶張瀾在開幕式上緻詞
5.中國青年黨代錶曾琦在開幕式上緻詞
6.社會賢達代錶邵從恩在開幕式上緻詞
7.政治協商會議開會重慶《中央日報》社論
8.祝政治協商會議開幕重慶《新華日報》社論
9.勉政治協商會議重慶《大公報》社評
10.政治協商會議揭幕重慶《國民公報》社論
11.貫徹四項民主措施重慶《新民報》社論
12.祝政治協商會議昆明《雲南日報》社論
(五)各團體、各界人士和青年學生強烈要求政協會“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1.民主建國會等三團體籌組陪都各界政治協商會議協進會
2.陪都教育文化界人士成立政治協商會議協進會
3.三民主義同誌聯閤會對政治協商會議之意見
4.九三學社籌備會對政治協商會議之意見
5.中國民主促進會嚮政治協商會議提齣七點建議
6.中國中小工廠聯閤會緻政治協商會議意見書
7.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對於當前農村改革的意見
8.中國婦女聯誼會對當前政治意見書
9.昆明文化界人士緻政治協商會議意見書
10.華中文化界緻政治協商會議電
11.晉察冀文化界緻政治協商會議電
12.重慶沙坪壩萬餘學生遊行嚮政治協商會議提齣七項國是主張
13.上海學生萬餘人通電政治協商會議提齣八項要求
(六)會議發言熱烈,各黨派抒發己見,進行交鋒。輿論界亦有評論
·關於停戰商談的報告·
1.張群報告停戰商談經過
2.周恩來報告停戰商談經驗教訓
3.周恩來的補充發言
4.政治協商會議第三次會議決議
·關於國共會談的報告·
1.邵力子報告政府與中共代錶會談經過
2.周恩來報告國共會談經過
·關於改組國民政府與保障人民權利·
1.中國國民黨代錶團提齣擴大政府組織方案
2.王世傑對擴大政府組織方案的說明
3.董必武關於改組政府問題的報告
4.周恩來在討論人民基本自由權利問題時的發言
5.羅隆基代錶民主同盟提齣改組政府三原則
6.中國青年黨代錶團提齣改革政治製度實行政治民主化案
7.曾琦關於改革政治製度實行政治民主化案的報告
8.郭沫若關於改組政府問題的發言
·關於施政綱領·
1.中國共産黨代錶團提齣和平建國綱領草案
2.政協第五次會議討論共同施政綱領問題
·關於軍隊國傢化·
1.國民政府軍政部次長林蔚關於整軍設施的報告
2.周恩來關於軍隊國傢化問題的報告
3.邵力子關於軍隊國傢化有關問題的發言
4.陸定一關於軍隊國傢化有關問題的發言
5.中國民主同盟提齣實現軍隊國傢化並大量裁兵案
6.梁漱溟對實現軍隊國傢化並大量裁兵案的說明
7.中國青年黨提齣停止軍事衝突實行軍隊國傢化案
8.陳啓天對停止軍事衝突實行軍隊國傢化的說明
·關於國民大會·
1.中國國民黨代錶團提齣關於國民大會之意見
2.張厲生對國民大會之意見的說明
3.周恩來在討論國民大會問題時的發言
4.吳玉章關於國民大會問題的發言
5.鄧穎超關於國民大會問題的發言
6.陳立夫在討論國民大會有關問題時的發言
7.陸定一就陳立夫所提關於“三三製”等問題的發言
·關於憲法草案·
1.孫科對《五五憲草》的說明
2.吳玉章關於憲法原則問題的意見
3.曾琦代錶中國青年黨提齣關於憲法問題的四項主張
4.論共同綱領重慶《新華日報》社論
5.綱領·政府·國大·憲草重慶《大公報》社評
6.軍隊國傢化的根本原則與根本方案延安《解放日報》社論
7.迅速釋放政治犯重慶《新華日報》社論
8.評《擴大政府組織之意見》延安《解放日報》社論
9.改組政府問題重慶《新民報》社評
10.評改組政府案重慶《國民公報》社論
11.國民大會問題重慶《新民報》社評
(七)政治協商會議閉幕
1.政協會議圓滿閉幕通過《和平建國綱領》等五項決議案
2.蔣介石在政協會議閉幕式上的閉幕詞
3.中國共産黨代錶周恩來在政協會議閉幕式上緻詞
4.中國民主同盟代錶張君勱在政協會議閉幕式上緻詞
5.中國青年黨代錶曾琦在政協會議閉幕式上緻詞
6.社會賢達代錶莫德惠在政協會議閉幕式上緻詞
7.政治協商會議決議案
(八)國內外人士盛贊政協成就,期望切實履行《決議》
1.政治協商會議閉幕重慶《中央日報》社論
2.和平建國的起點重慶《新華日報》社論
3.中國曆史的新方嚮——慶祝政協會議成功
重慶《新華日報》社論
4.協商會成功瞭昆明《雲南日報》社論
5.政治協商會議的成就重慶《大公報》社評
6.從協議到實施重慶《新華日報》社論
7.各黨派長期閤作重慶《新華日報》社論
8.由綱領到實施重慶《國民公報》社論
9.美英輿論普遍贊揚政協會議獲得成功
10.蘇聯報刊評論政協成就
11.延安權威人士評政協會議閉幕
12.毛澤東盛贊政協成就
13.周恩來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答記者問
14.周恩來在重慶大學學生愛國運動會上的演講
15.硃德在延安慶祝和平民主大會上的演說
16.黃炎培、瀋鈞儒、梁漱溟、郭沫若、張君勱、繆嘉銘贊揚政治協商會議偉大成就
17.章伯鈞、羅隆基、張東蓀、邵力子發錶演說:政協會議成功是民主運動的勝利,要求希望兌現
18.張治中舉行聯歡晚會,慶祝政治協商會議成功
19.延安兩萬人熱烈聚會,慶祝政治協商會議成功
20.張傢口五萬群眾舉行大會,慶祝和平實現,政協成功
21.北平、廣州學生集會慶祝政協會議成功
22.成都十八團體集會慶祝政協會議成功
23.馬來亞華僑集會慶祝政協會議成功
24.泰京華僑集會慶祝政協會議成功
25.香港僑胞集會慶祝政協會議成功
26.政治協商會議陪都各界協進會慶祝政協會議成功發錶告全國同胞書
27.政治協商會議陪都各界協進會等二十餘人民團體發起舉行慶祝政協會議成功大會
二、國民黨對《政協決議》的破壞
(一)製造“滄白堂事件”
1.一月十六日夜大批特務搗亂政協代錶講演會場
2.一月十七日夜大批特務再次搗亂會場、侮辱謾罵、叫囂恐嚇
3.一月十八日夜特務又在會場包圍毆打兩青年
4.一月十九日夜特務又在會場搗亂,亂扔石子傷人
(二)非法搜查黃炎培住宅
國民黨軍警憲特非法搜查政協代錶黃炎培住宅
(三)炮製“較場口血案”
1.暴徒逞凶,慶祝政協成功大會未能舉行,郭沫若、李公樸、施復亮及到會群眾多人被毆受傷
2.較場口暴行重慶《新華日報》社論
3.陪都各界慶祝政協成功大會籌備委員會發錶嚮全國同胞控告書
4.軍統渝組就中共及民盟將舉行慶祝政協和平勝利大會給渝特區的報告
5.軍統渝組就中共及民盟將在較場口召開慶祝政協勝利大會給渝特區的報告
6.軍統渝組就市黨部緊急會議指示對付慶祝政協成功大會辦法給渝特區的報告
7.中國國民黨重慶市黨部第二十次臨時執行委員會給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報告
附:國民黨重慶市黨部第二十次臨時執行委員會會議記錄
8.軍統渝組就慶祝政協成功大會情況給渝特區的報告(一)
9.軍統渝組就慶祝政協成功大會情況給渝特區的報告(二)
10.中央社關於較場口事件的報導
11.重慶各報記者四十二人緻中央通訊社的公開信
12.重慶新聞從業人員二二一人關於保障人權,忠實報導的意見
13.“滄白堂事件”和“較場口事件” 張鈞陶
(四)搗毀北平軍調部和重慶《新華日報》《民主報》
1.暴徒搗毀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
2.羅瑞卿就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被暴徒搗亂發錶談話
3.周恩來就暴徒行凶搗毀《新華日報》事發錶聲明
4.嚴重的抗議重慶《新華日報》社論
5.中共代錶團為暴徒搗毀《新華日報》營業部緻國民黨政協代錶並轉蔣介石書
6.中國民主同盟主席張瀾為暴徒搗毀《民主報》及《新華日報》緻蔣介石書
7.中共代錶團為暴徒搗毀《新華日報》營業部再緻國民黨政協代錶並轉蔣介石書
8.中共代錶團為暴徒搗毀《新華日報》營業部三緻國民黨政協代錶書
(五)公開推翻《政協決議》
1.中國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對於政治協商會議報告之決議
2.中國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宣言
3.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發言人就堅持政協會議一切決議發錶談話
4.周恩來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關於國民黨二中全會的談話
5.博古答記者問
6.駁蔣介石延安《解放日報》社論
附: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上演說要點
三、迴憶錄
1.美蔣和平陰謀的破産吳玉章
2.重慶談判與舊政協李維漢
3.參加舊政協的一些迴憶羅隆基
4.參加舊政協的經過梁漱溟
5.政治協商紀略王雲五
一、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一)各黨、各派、各界人士迫切要求立即停止內戰、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實現民主統一,厲行和平建國
1.蔣介石1946年元旦的廣播演說
全國軍民同胞們:
今天是中華民國三十五年開國紀念日,是我們抗戰勝利結束後第一度元旦。我們自從“九一八”以後這十四年間,都是在黑暗恥辱的環境下來度此令節。“七七”抗戰以後八年之間,更是在生死存亡的戰鬥中度此令節。現在我們抗戰已告勝利,日本業已投降,積年國恥已經湔雪,我中華民國的全體國民應該都可以仰首伸眉,稍紓喘息,來慶祝這一個歲首良辰。我們每一個同胞當然是格外的歡愉,格外的欣奮。但是我們國傢的處境還是備極艱難。外患雖已攘除,內憂卻更見嚴重。這幾個月以來演變的經過,不容諱言的使我們同胞在重見天日之餘,心頭上仍有重重的陰影,使我們八年餘流血犧牲所獲得的國傢地位與民族光榮,頓時為之降低,而革命抗戰期中軍民先烈的在天之靈,亦不能得到安慰。興言及此,對於國傢的現狀,真所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但是我們可以確信,國傢民族在抗戰勝利以後必有光明的前途,而如何開拓這一光明的前途,消除內部存在的殷憂,收獲真正勝利的果實,這是政府與人民共同一緻無可旁貸的責任。
現在縈迴於我腦際的,就是我們國父的遺教如何完成,人民的要求如何實現。我們國父最後的遺教,就是要“和平奮鬥救中國”,就是要完成三民主義新中國的建設。至於今日人民迫切的要求,可一言以蔽之曰:求安定,求復興。人民的要求和國父的遺教是一緻的。當此戰後,滿目瘡痍,我各地同胞痛苦的待救濟,流離的待還鄉,失業的待復業,受殘破的待修整,被壓迫的待解放。但是簡單的說,一切復員建設工作的前提,不外乎和平與安定。這不僅是我們國傢民族的絕對需要,也是世界和平安全的最大關鍵。因之,我們首先急需的工作,就在於造成整個國傢和平安全的環境。惟有國內不再有變亂分裂的現象,而後纔有和平建設的可能。也惟有國內不再有擾攘紛爭的因素,而後國傢的基礎纔能穩固,人民乃得以安居樂業。我們今日在戰勝侵略,痛定思痛之餘,一切政治上的過渡期間的設施容有未周,政府無不積極改進,決不因循苟且,貽誤國傢復興的時機。但是最重要的,無過於確定整個的國是,使政府與人民皆有共同的軌轍可以遵循。如果國傢天天在紊亂擾攘之中,人民日日感受惶懼不安的痛苦, 則戰後的安寜建設就無從著手。所以我在今天要將當前重要的國是,我們政府的決策和我們人民的責任,乘此歲首更新的時候,簡單扼要的提齣來,以明告於我們全國的同胞。
因為今天是我們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所以我要首先提齣我們國民革命的目的與經過,以明示我們今後努力的途徑。我們國民革命的最大目的,在於建立三民主義的新中國,而就其經過步驟來說,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甲午以後從乙未以迄於辛亥;在此十八年間,其目標在於推翻滿清帝製,建立主權在民的中華民國。第二個時期是由民國二年以迄於十七年的北伐完成;在此十六年間,其目標在於掃除軍閥割據的局麵,實現國傢的統一。第三個時期是從民國二十年以迄於去年抗戰勝利;在此十四年間,其目標在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掃除建國的障礙, 完成獨立自由三民主義新中國的建設。這三個時期,對象各有不同,而革命建國的目的則是一貫不變的。國父在世之時,親自領導全國同胞而奮鬥。國父逝世以後,中國國民黨的黨員則秉承遺誌而努力。其間障礙重重,內憂外患錯雜相乘,無不為國民革命的時代偉力所摧毀。我們國父自甲午倡導革命之初,即認為非推翻滿清專製,無以挽救中國危亡,實現中國的民主。國父隻知有救國建國的責任,從沒有自私自利的觀念,所以辛亥革命一經成功,就讓政權於袁世凱。不意袁氏竊國,民國顛危,國民不能真正錶達自由意誌和力量,而造成軍閥的割據,於是有民國二年以後的革命。迄於北伐完成,乃始獲得中國的統一。但是日本帝國主義者嫉忌我們國傢的統一,自始就勾結軍閥,製造割據,欲以分裂中國,達成滅亡中國的目的,始則有“九·一八”的侵略,製造僞滿傀儡,繼之以華北特殊化的要求。我國民政府深知日本帝國主義者一天不驅除,則國傢就一天不能統一,民主憲政就無法進行,如此不特我國傢民族的生存失瞭保障,而世界整個和平也必受到威脅。我們“七七”抗戰,就為瞭執行這一個神聖偉大的任務。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就因日本侵略而發端瞭。由此可知,中國如果不能保持統一與獨立,即威脅著世界的和平,我們若不能順利完成建國方略與民主的建設,即不能建立強盛的中國,以自躋於世界現代國傢之林。
現在日本帝國主義是已被打倒瞭。妨礙中國統一與阻撓中國民主的外在障礙是已消除瞭。而我們中國以薄弱的國力抵抗強敵武力達十四年之久,所遭受的破壞與犧牲,實已無可計數。國傢的元氣,人民的生機,亦已不絕如縷。我們今天若再不乘此時機,積極復員,使社會秩序迅速恢復,使國傢政治進入正軌,則國傢就再無復興的機會瞭。我們今天正需要把握時機,鞏固國傢的統一,實現全民的政治,以竟建國的全功。因此我在去年勝利以後,曾經為我同胞們鄭重提齣復員工作與進行建設的重要;我並且特彆說明今後努力的重點。在於“國傢統一與政治民主”。全國同胞們果能細心體察我們國傢的需要,就知道今天重要的國是所在瞭。
全國同胞們!我們民國成立至今已經三十五年瞭。為什麼還不能完成建國方略與全民政治?惟一的原因,就是由於我們國傢不統一,而推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禍因,實亦由於我們中國的不統一所緻。我們革命抗戰的目的,就是要打消侵略者分裂中國以滅亡中國的企圖。八年餘流血犧牲,也就是為瞭要實現國傢的統一,以保障民族的生存。所以我這幾年以來,屢次嚮國民懇切說明國傢統一的必要。我曾說國傢的統一,是近代立國絕對必需的要素,而且必須國民全體的協力愛護,乃有堅實的保證。唯有統一的國傢,纔能真正收獲勝利的成果。唯有統一的國傢,纔能順利推行憲政,保障民主製度,發揚民意,集中民力,完成建國的大計。也唯有統一的國傢,纔能順利推行各種經濟的建設,提高我們一般勤勞辛苦同胞的生活水準。更唯有統一的國傢,纔能於戰後的新世界中為人類和平福祉而有所貢獻。而且就當前事實來說,我們唯有共同維護國傢的統一,纔能順利進行我們的復員工作;否則,如果軍令政令不能統一,交通運輸節節破壞,地方秩序到處騷擾,則國傢的復員工作,必是處處受著阻撓,而人民最基本的安居樂業的要求,根本就無從談起。所以我們對於國傢政事,無不可以虛心忍讓,無不可以推誠相與,而軍令政令的必須統一,軍隊必須一律歸還國傢統轄,任何割據地盤,破壞交通, 阻礙復員的軍事行動,必須絕對避免,則是解決目前紛爭不安的唯一先決條件。這是事實,也是真理。凡有愛國良知的人士所不能不承認、不能不履行的。
明白瞭這個重要前提以後,我要為我同胞提齣我們政府今年急須緻力的兩項任務:
第一,我們要完成復員計劃,解除民眾痛苦,以確立建設的基礎。所以一方麵要首先恢復交通,使人民得以還鄉,物質得以暢通,而後經濟建設的工作得以開展。一方麵要收束軍事,普遍解除日軍的武裝,遣送俘虜迴歸日本,切實整編軍隊,盡速恢復地方的安寜秩序,禁止荼民惡霸的榨取壓迫,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唯有如此,而後人民的生命財産得以保障,復興建國的事業得以進行,纔可以安慰抗戰中受苦難流血殘廢的軍民與犧牲殉職先烈的英靈。
第二,我們要盡速實現民主憲政,還政於民,造成全民的政治。關於這一點,我們政府的宣示已不止一次瞭。我們國民革命的最終目的是全民政治,而召開國民大會,還政於民,是唯一必經的建國程序。我在去年元旦,曾經宣示國民大會可不待戰事結束而提先召集。在去年三月一日,我又嚮憲政實施協進會正式宣布,定於去年十一月十二日召集。後來因為尊重參政會與各黨派的意見,協議召開國民大會的辦法,不幸又遭遇各種的阻礙,以緻不得不延展會期。於是國民政府乃明令改期於本年五月五日召
集。這一件重大而且必須的步驟,實在是萬萬不能再緩瞭。政府為使抗戰後的民意得以普遍錶達起見,準備增加國民大會代錶的名額,使社會賢達和各黨派人士共同參加於國民大會。現在距離國民大會召開日期隻有五月,政府為進一步促成國內環境的安定,為實現全國的精誠團結,為使政治中樞成為更充實而有力的機構,在國民大會召開以前,並準備延攬社會賢達與各黨派人士來參加政府,不論是參加決定政策的會議機關,或是參加執行政策的行政機關,政府本於天下為公選賢任能的原則,無不竭誠接納,以期集思廣益。而我們政府於此所希望的,並無其他條件,隻是參加政府的各黨派,不能擁有其自主的軍隊來作政爭的工具。這因為一個國傢以內,如果容許有國軍以外的軍隊,無異造成國傢以內的另一國傢,則國傢即不能統一;在一個政府之下如果存在著兩種性質不同、命令各彆的軍隊,則政府必不能穩定,更不能望其閤作團結健全而有力瞭。有一於此,不僅隨時可促政府於分崩,更足以促國傢於危亡。這是無論為國傢統一計,為政治閤作計,都是事實上所不容許的。我們今天為瞭國傢,為瞭人民,都必須披肝瀝膽,同德同心,做到精誠的團結,而不是口頭上的團結,應該做到徹底的閤作,而不是形式的閤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決不能使國傢陷於無秩序無政府的狀態,使政府成為不能負責的政府。我們中國在抗戰期中,還有國軍以外的自主軍隊,已是國傢莫大的恥辱和損失。現在抗戰已告勝利,亟須造成和平安定的環境,集中一切力量來開始建國的工作。所以政府對政治必盡量開放,對民主必提前實現,而全國軍隊必須統轄於國傢,聽命於政府,實在是真正愛國愛民的人士所應該衷心擁護而促其實行的。
上麵所說的,乃是我們政府今年努力的方針。我們認為戰後人民的睏苦,萬不可再使加深,國傢的基礎,萬不能稍有動搖;勝利的果實,萬不能稍有破壞;復員建設的工作,萬不能再有稽延。所以我們必將不辭任何容忍,以維護國內的和平;必將不惜任何努力,以恢復社會的秩序;必將不避任何障礙艱難,以促成民主憲政的如期實現;必將用一切可能的和平方法,以解決國內任何的紛爭。除瞭革命的責任不能放棄,國傢的統一不容損害,根本大法不容變更,政府基礎不容動搖以外,其他無不可以容忍,無不可以協商。務望我全體同胞認清是非,明辨利害,痛念我國百年以來國勢險危、民族衰弱的痛苦屈辱,省悟我民族韆載一時復興建國的良機不可再得,根據事實,洞察終始,自然不緻為流言所煽惑,而動搖其對於國事前途的信心,放棄其對於國傢民族的天職。我懇切盼望我全國同胞,一方麵要對於復員,對於民主,對於實行三民主義的建設,務必竭盡力量,負責盡職,挺身奮起,以促其成功,同時要擁護政府實行民主統一的政策,監督政府一切軍政的措施,檢舉貪汙不法的官吏,清除積弊,滌蕩舊汙,使國傢真正走上和平建設的軌道。中正追隨國父緻力革命,誌在拯救國族,裁抑強權,對內維護國傢的統一,對外求取世界的和平。此身貢獻國傢,生死成敗早已置之度外。現在抗戰勝利,素願已遂,個人的得失榮辱,更是無所容心。我個人今日已彆無所求,隻希望全國同胞,對於國是認識前途的艱巨,覺悟責任的重大,人人皆以昨死今生昨非今是的精誠,共同一緻,起而負責,使五十餘年國民革命的成績有所繼承,十四年軍民艱苦的奮鬥犧牲不緻虛擲。本年五月,即將召開國民大會,實施憲政,以達成我們還政於民,實現全民政治的願望。國民大會以後,國傢休戚興亡與世界安危禍福的重大責任,即將交付於我們全體國民。深望我親愛的全國同胞及時奮發,積極準備,以承受這一個神聖艱巨的責任。我們今後究竟是完成國民革命的全功,實現三民主義的建設呢?還是使革命抗戰功虧一簣呢?是否能確保國傢永遠的統一和平呢?還是坐視國傢重蹈民國初年的覆轍,自陷於分崩離析的絕境呢?是否能建設中國為一個真正獨立自由三民主義的國傢呢?還是願意濛受百年來次殖民地的恥辱呢?是否真能達成民族的解放呢?還是仍舊不免於危亂相乘、再受痛苦和壓迫呢?是否要我們中國成為支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呢?還是任令中國成為國際上唾棄的落伍者呢?這副重大的擔子,就要落在全國同胞的肩上。中國國運盛衰榮枯,百世子孫的安危禍福,在實施憲政以後,將不僅由中國國民黨和國民政府來承當,而是要全國同胞作國傢真正的主人翁來決定。現在距離五月,為時不久。所以中正要乘此時機,諄諄囑咐,總要使我們政府還政於民的誌願,以及國父實現三民主義完成全民政治的願望,能為國傢的將來造成永久的福祉。這是我們全體同胞所應該及時黽勉的。全國同胞們!我們經此抗戰,國傢元氣已經凋喪,建國工作已經耽誤。我們要環顧今日的世界是怎麼樣突飛猛進的世界,時代是怎麼樣飛躍進步的時代。我們更要自省我們中國百事落後,要想立足於現代世界之林,需要有怎麼樣迎頭趕上的努力。迴溯近百年的曆史,國傢是處於次殖民地的地位,人民是處於奴隸牛馬非人生活之中。經甲午戰敗之役,庚子拳匪之亂,幾乎使國傢陷於萬劫不復的境地。幸有我國父起而領導革命,全國同胞一緻追隨共同努力,到瞭這次抗戰勝利,國傢乃因不平等條約的廢除而獲得獨立平等的地位,民族也得到瞭解放與自由,而我盟邦又是竭誠協助我國的復興。這種機會,真是史無前例。這一個復興建設的良機,可說是韆載一時,稍縱即逝,萬萬不可再有蹉跎以自誤。我們百廢待舉,全賴我同胞特彆刻苦節約勤勞奮勉,人人明禮義,知廉恥,事事負責任,守紀律,而後我們的經濟建設和其他建國工作,纔能夠如計進行,我們收復區的一切復興的計劃,纔能夠順利實施。我們抗戰以來,有多少軍民先烈,為戰爭而犧牲他們的生命,他們已不及親睹勝利,而我們乃能目擊五十年來國恥的湔雪的國運的昭蘇,實在是人生的至幸。全體同胞們!我今天以熱烈的心情,祝賀你們的幸福。我同時要以“自求多福”與“自助人助”的箴言,作為我個人贈送你們新年的禮物。我深切期望你們以興奮積極的精神,承受這一個戰後建設無比艱巨的工作。全體同胞們!我們要共同歡呼,迎接抗戰勝利,完成復員建設,鞏固國傢統一,實行全民政治。三民主義萬歲!中華民國萬歲!
(原載1946年1月1日重慶《中央日報》)
……
總 序
章開沅
我對四川、對重慶常懷感恩之心,那裏是我的第二故鄉。因為從1937年鼕到1946年夏前後將近9年的時間裏,我在重慶江津國立九中學習5年,在銅梁201師603團當兵一年半,其間曾在川江木船上打工,最遠到過今天四川的濾州,而啓程與陸上棲息地則是重慶的朝天門碼頭。
迴想在那國破傢亡之際,是當地老百姓滿腔熱情接納瞭我們這批流離失所的小難民,他們把最尊貴的宗祠建築提供給我們作為校捨,他們從來沒有與淪陷區學生爭奪升學機會,並且把最優秀的教學骨乾穩定在國立中學。這是多麼寬闊的胸懷,多麼真摯的愛心!2006年暮春,我在57年後重訪江津德感壩國立九中舊址,附近居民聞風聚集,紛紛前來看望我這個“安徽學生”(當年民間昵稱),執手暢敘半個世紀以前往事情緣。我也是在川江的水、巴蜀的糧和四川、重慶老百姓大愛的哺育下長大的啊!這是我終生難忘的迴憶。
當然,這八九年更為重要的迴憶是抗戰,抗戰是這個曆史時期齣現頻率最高的詞語。抗戰涵蓋一切,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麵。記得在重慶大轟炸最頻繁的那些歲月,連許多餐館都不失“川味幽默”,推齣一道“炸彈湯”,即榨菜雞蛋湯。……曆史是記憶組成的,個人的記憶匯聚成為群體的記憶,群體的記憶匯聚成為民族的乃至人類的記憶。記憶不僅由文字語言承載,也保存於各種有形的與無形的、物質的與非物質的文化遺産之中。曆史學者應該是文化遺産的守望者,但這絕非是曆史學者單獨承擔的責任,而應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因此,我對《中國抗戰大後方曆史文化叢書》編纂齣版寄予厚望。
抗日戰爭是整個中華民族(包括海外僑胞與華人)反抗日本侵略的正義戰爭。自從19世紀30年代以來,中國曆次反侵略戰爭都是政府主導的片麵戰爭,由於反動統治者的軟弱媚外,不敢也不能充分發動廣大人民群眾,所以每次都慘遭失敗的結局。隻有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戰爭,由於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綫的旗幟下,長期內戰的國共兩大政黨終於經由反復協商達成第二次閤作,這纔能夠實現史無前例的全民抗戰,既有正麵戰場的堅守嚴拒,又有敵後抗日根據地的英勇殺敵,經過長達8年艱苦卓絕的壯烈抗爭,終於贏得近代中國第一次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我完全同意《中國抗戰大後方曆史文化叢書》的評價:“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瞭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嚮振興的重大轉摺點,為國傢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奠定瞭基礎。”
中國的抗戰,不僅是反抗日本侵華戰爭,而且還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在“脫亞入歐”方針的誤導下,逐步走上軍國主義侵略道路,而首當其衝的便是中國。經過甲午戰爭,日本首先占領中國的颱灣省,隨後又於1931年根據其既定國策,侵占中國東北三省,野心勃勃地以“滿濛”為政治軍事基地妄圖滅亡中國,獨霸亞洲,並且與德、意法西斯共同徵服世界。日本是法西斯國傢中最早在亞洲發起大規模侵略的戰端,而中國則是最早投入反法西斯戰爭的先驅。及至1935年日本軍國主義通過政變正式成為法西斯國傢,兩年以後更瘋狂發動全麵侵華戰爭。由於日本已經與德、意法西斯建立“柏林—羅馬—東京”軸心,所以中國的全麵抗戰實際上揭開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並且曾經是亞洲主戰場的唯一主力軍。正如1938年7月中共中央《緻西班牙人民電》所說:“我們與你們都是站在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最前綫上。”即使在“二戰”全麵爆發以後,反法西斯戰爭延展形成東西兩大戰場,中國依然是亞洲的主要戰場,依然是長期有效抗擊日本侵略的主力軍之一,並且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齣極其重要的貢獻。2002年夏天,我在巴黎凱鏇門正好碰見“二戰”老兵舉行盛大遊行慶祝法國光復。經過接待人員介紹,他們知道我也曾在1944年誌願從軍,便熱情邀請我與他們閤影,因為大傢都曾是反法西斯的戰士。我雖感光榮,但卻受之有愧,因為作為現役軍人,未能決勝於疆場,日本就宣布投降瞭。但是法國老兵非常尊重中國,這是由於他們曾經投降並且亡國,而中國則始終堅持英勇抗戰,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贏得最後勝利。盡管都是“二戰”的主要戰勝國,畢竟分量與地位有所區彆,我們韆萬不可低估自己的抗戰。
重慶在抗戰期間是中國的戰時首都,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與第二次國共閤作的所在地,“二戰”全麵爆發以後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因而具有多方麵的重要貢獻與曆史地位。然而由於大傢都能理解的原因,對於抗戰期間重慶與大後方的曆史研究長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至少是難以客觀公正地反映當時完整的社會曆史原貌。現在經由重慶學術界倡議,並且與全國各地學者密切閤作,同時還有日本、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外國學者的關懷與支持,共同編輯齣版《中國抗戰大後方曆史文化叢書》,堪稱學術研究與圖書齣版的盛事壯舉。我為此感到極大欣慰,並且期望有更多中外學者投入此項大型文化工程,以求無愧於當年的曆史輝煌,也無愧於後世對於我們這代人的期盼。
在民族自衛戰爭期間,作為現役軍人而未能親赴戰場,是我的終生遺憾,因此一直不好意思說曾經是抗戰老兵。然而,我畢竟是這段曆史的參與者、親曆者、見證者,仍願追隨眾多中外纔俊之士,為《中國抗戰大後方曆史文化叢書》的編纂略盡綿薄並樂觀其成。如果說當年守土有責未能如願,而晚年卻能躬逢抗戰修史大成,豈非塞翁失馬,未必非福?
2010年已經是抗戰勝利65周年,我仍然難忘1945年8月15日山城狂歡之夜,數十萬人湧上街頭,那鞭炮焰火,那歡聲笑語,還有許多人心頭默誦的杜老夫子那首著名的詩:“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嚮洛陽。”
即以此為序。
庚寅盛暑於實齋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