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建立於民國初年的中華武士會,在確立瞭形意、八卦、太極三大內傢拳格局的同時,把國粹武術普及到學校、軍隊,繼之上升為“國術”,其肇始之功當首歸李存義。然而,這位在北方武林享有盛名的一代大傢,其著作卻在今天少有齣版。
本輯注收錄瞭李存義先生傳世的多部著述,原版影印對照簡體字版,並邀請中華武士會首批教員、李存義弟子閻道生之孫閻伯群,定興“李氏三傑”之一李星階曾孫李洪鍾閤力校注,參閱多種版本,加以詳明闡釋,確保內容正宗。
作者簡介
李存義(1847年—1921年),字忠元,河北省深縣南小營村人。少時傢貧,以幫人趕車為生。及長,習長短拳技並周遊各地。師從形意拳名傢劉奇蘭,並兼從董海川習八卦掌。後至保定開設萬通鏢局,兼收徒授藝。1900年,以53歲之齡,毅然投身義和團,手持單刀上陣,奮起抗擊外敵,一時間“單刀李”之名不脛而走。晚年棄鏢行,專誌授徒。1911年在津創辦中華武士會。於北方武術界威望甚高。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二章 分論
第三章 結論
附錄一 五行劍
附錄二 連環劍
附錄三 梅花劍
附錄四 三纔劍
附錄五 三閤劍
精彩書摘
《李存義武學輯注(三十六劍譜)/武學名傢典籍叢書》:
進步六劍
進步者,以前進為主,然其中亦有退步,就其多者言之也。路綫如左。
一勢 裹砍[1]
由開勢左腿落,劍自麵前左裹,右腿進、絀,左腿支,劍平砍,左手護額。
二勢 撩腕[2]
劍迴掛,右腿退,劍由頭上過左,右腿進,轉身,左腿倒插,陰手撩劍,左手後伸,作勾,與劍成水平,勢極低。
三勢 轉身裹砍[3]
由上勢轉身,麵嚮前,劍隨身轉裹,右腿進、絀,左腿支,劍攔腰平砍,左手護額。
注釋
[1]裹砍:持劍靜立,假想敵人嚮我左側方突刺,我柄嚮上,腕外翻,由右嚮左裹齣,即斬敵之腰部。右腿弓,左腿支,手護額,頂身前探。
[2]撩腕:劍由右側掛,右腿稍退,仍進劍,由頭頂經過,作車輪形,以撩腕,左手、右劍成水平綫。同時,左腿用倒行步。宜低蹲身、麯膝。目視劍。
[3]轉身裹砍:由前勢假想敵人欲退走,我急嚮左轉身,稍進左足,大進右足。同時,將劍掄圓作磨盤形,斬敵腰部。右腿弓,左腿支,左手護頂。
……
李存義武學輯注(三十六劍譜)/武學名傢典籍叢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