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2
融閤之跡:佛教與中國傳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本書從大處著眼,細處分析,既全方位地觀察佛教與中國傳統在思想、信仰、語言、文學、社會、政治等方方麵麵的互動互融,又選擇具體的個案範例展開細緻入微的分析探討,尋找和發現佛教與中國傳統融閤的微妙痕跡。大多數論文的選題和結論皆新穎獨到,發人所未發;少數“舊”的題目也都能挖掘齣新意和深度。在研究方法和資料運用方麵,本書注重學術規範,全麵參考引用中文、梵文、日文、英文等資料,詳盡地注明齣處;並且不拘一格地運用跨學科和比較的方法,涉及佛學、比較宗教學、哲學、闡釋學、曆史學、社會學、語言學、文學、文化學、女性及性彆研究、考據學等多個領域。
佛教究竟是什麼?鑒於佛教自身的不斷演變,這似乎不是一個三言兩語就能迴答的問題。佛教傳入中國兩韆年來,它不斷與儒傢、道教等本土信仰碰撞、融閤,形成瞭具有中國特色的大 乘傳統。佛教在民間的流傳,也形成瞭多種多樣的民俗宗教。佛教已經成為中國文化一個不可分離的組成部分。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認識中國佛教呢?本書從中國道傢、儒學與佛教的比較研究、中國文學與佛教的互動、中國社會政治與佛教的關係三個方麵入手,以關鍵概念、代錶人物、典型案例等為切入點,全麵運用中文、梵文、日文、英文等資料,靈活使用佛學、比較宗教學、哲學、闡釋學、曆史學、社會學、語言學、考據學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期望捕捉到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相互融閤的軌跡,勾勒齣中國佛教在新時代的全新麵貌。
賈晉華,廈門大學文學碩士,科羅拉多大學哲學博士,現為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哲學及宗教學教授。曾任哈佛大學神學院客座研究員、美國全國人文中心院士(Fellow)及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士(Member)。已齣版Gendering Chinese Religion: Subject, Identity, and Bod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4)、《古典禪研究:中唐至五代禪宗發展初探》(牛津大學齣版社2010年版;上海人民齣版社2013年修訂版)、The Hongzhou School of Chan Buddhism in Eighth- through Tenth-Century China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6)、《唐代集會總集與詩人群研究》(北京大學齣版社2001年版;2015年第2版) 等十多部著作,《初唐詩》等三部譯著,及一百多篇中英文論文。
前言………學愚賈晉華1
第一部分.佛教與中國思想信仰…………………1
無與空、無為與涅槃:道傢與佛教哲學的比較研究………姚治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係3
重塑理想人格:小品般若經遠離說與郭象朝隱論比較研究…………賈晉華澳門大學人文學院19
“不相應行法”與“執的存有論”:論牟宗三哲學以儒攝佛和援西入中……………王興國深圳大學國學研究所43
作為“知識”的近代中國佛學之書寫:以民國時期佛學概論和通史為例…………………龔雋中山大學哲學係77
第二部分.佛教與中國語言文學………………109
漢傳佛教注疏與中古漢語文法學………鄧偉仁颱灣法鼓文理學院111
柳宗元與佛教……………………孫昌武南開大學中文係133
柳宗元之佛教宗派意識及其背景…………陳引馳復旦大學中文係151
曆代僧傳中“感通夢”的意義與作用……………………梁麗玲颱灣銘傳大學應用中文係167
貞信堅節:彭際清《善女人傳》的女性典範……………………李玉珍颱灣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185
第三部分.佛教與中國社會政治………………211
傢族紐帶與唐代女尼:兩個案例的研究………………陳金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係213
僧人、地方社會及宮廷:“晚明佛教復興”視野下的妙峰福登(1540—1612)………張德偉中山大學哲學係243
暴力之辯:以中國佛教為例……………學愚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係278
當代佛教發展的兩麵體:從社會學和人本主義分析………鄭慶雲澳門大學人文學院295
學愚賈晉華
隨著近代宗教學的發展,宗教研究的內容不斷細化,原先單一的神學進路,逐漸擴大至宗教社會學、人類學、曆史學、哲學、現象學、詮釋學等多元理論和方法。宗教學與其他人文、社科乃至自然科學研究的聯係越來越廣泛,宗教不再是獨立和超越的信仰體係或一成不變的信仰現象,而是社會及人生的一個有機構成部分。宗教學把宗教放在不同的時空處境中,從多層次、多角度觀察和分析其産生、發展及與社會政治的互動互融。因此,人們對宗教的理解更深入細緻,認識更開放全麵。但是,也許正因如此,當代宗教學的發展似乎讓人再也無法弄清楚“宗教是什麼”這樣的問題瞭。宗教學的每一種進路都有各自的研究理論和方法,所關心的重點或範疇亦大不相同。人們再也無法用傳統的眼光來看待和理解宗教瞭。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同一宗教,或用同一種方法來探討不同的宗教,都會得齣不同的結果。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以來,解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等的發展,使人們對宗教的認識更加模糊起來。在這樣的情勢下,學者們再也不敢輕易地宣稱“佛教是什麼”瞭。佛教貫穿於曆史文化、人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與其他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保持種種有機而密切的聯係。單從一個方麵或一個層麵來觀察佛教,其結果將如盲人摸象,掛一漏萬。
近代以來,深受西方文明影響的中國齣現瞭新文化運動。人們開始大膽地懷疑傳統,更新價值觀念。民國時期,在科學與民主思潮的影響下,社會人士和文化精英重新檢視佛教傳統,學界和教界知識分子曾就“佛教是什麼”展開過熱烈的探討,齣現瞭佛教即宗教、非宗教之辯論。若從西方宗教(religion)的角度來看,佛教非宗教,但從中國宗教傳統的角度來看,佛教是宗教。太虛大師認為,“宗”即根本,“教”即教化;就佛教而言,“宗”即是釋迦牟尼菩提樹下的覺悟經驗及其所覺悟的佛法;“教”即是由此而生起的覺悟理論和方法的教化,概括為三藏十二部。其實,在重新理解佛教時,我們有必要弄清楚“佛法”與“佛教”的內涵和外延,及其二者之間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二者之間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嚴格來講,並不完全一樣。佛法或法(Dharma)是覺者覺悟之真理,其核心為緣起性空之理,為佛陀所發現,但非其所發明。無論佛陀應世與否,此理常住,故不屬佛陀專有,任何人都可以像佛陀一樣覺悟佛法。佛教的梵語對應詞為.āsana,其含義包括佛陀的教導(Buddha.āsana,ortheteachingoftheBuddha),佛教的思想宗旨,及佛教的實踐活動。一般認為,此詞比“religion”更準確地指示佛教的特質,因為它代錶一種可以不斷調整發展的哲學思想和實踐,與“religion”原義涵指全知全能之神的一成不變的感召和必備的虔誠信仰不同。不過,從“religion”在現代擴展瞭的意義看,佛教具備宗教要素,如教理教義、經典傳承、僧團製度、曆史發展、文化傳統等。就此而言,佛教不僅是釋迦牟尼佛所創立,而且是包括釋迦牟尼以後的曆代佛教徒,乃至非佛教徒所共同創造的宗教。
佛法主要為理,佛教主要為事;或更具體而言,佛法主要是緣起之理即哲學思想,佛教主要是緣起之事即曆史文化。研究佛法緣起之理或哲學思想之演變,探討佛教緣起之事或曆史文化之發展,即是佛學,也就是當代宗教學語境中的佛教學或佛學研究。佛教哲學博大精深,思想內涵周密;佛教曆史源遠流長,文化深厚發達。在不同時代和地區,為瞭適應當地的宗教文化、社會政治、人文地理等,佛教自覺地自我改造演變,從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到當代流行於東南亞的參與佛教、大中華地區的人間佛教及西方和世界其他地區各具特色的佛教,既形成瞭多姿多彩的眾多傳統,又對亞洲乃至世界各地的思想文化傳統産生程度各異的影響。
在中國,佛教與本土的思想信仰諸如儒傢和道教等相互碰撞融攝,形成瞭具有中國特色的大乘傳統,而儒學和道教等也因為與佛教的互動而改變瞭其傳統麵貌。佛教在民間的流傳,與各種地方信仰文化相融,造就瞭糅閤混雜、多種多樣的中國民俗宗教。在更廣泛的層麵上,佛教與中國的語言、文學、藝術、社會、政治等相互影響融通,同樣改寫瞭彼此的曆史文化。佛教傳入中國兩韆年來,既改變瞭中國傳統,也被中國傳統所改變,成為中國文化一個不可分離的部分。
現代佛教學者早就認識到,關於中國佛教的研究,如果不探討其與中國傳統在方方麵麵的互動和融閤,就無法真正深入其奧妙之域,故中外學界在此方麵的研究已經收獲瞭極其豐碩的成果。盡管如此,這一領域在研究的廣度、深度和範式上仍有待拓展。總的說來,現有成果中通論性的、宏觀性的概述較多,重大的、眾所熟知的課題研究也較多,而細緻微妙的、獨到新創的成果較少,全麵運用中文、梵文、日文、英文等資料的範式也還未普遍通行。本論文集的編輯齣版,即希望在這些方麵有所突破發展。
2014年6月15日至18日,澳門大學文學院、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中山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及颱灣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聯閤在澳門大學舉辦瞭“第六屆兩岸四地暨國際佛教學術研討會”,會議的中心主題為佛教與中國傳統的互動融閤。會後經相關專傢審議,從會議論文中選齣與這一主題較為緊密相關的論文,分為思想信仰、語言文學及社會政治三大部分,以期較為全麵、細緻、深刻地分析論述佛教與中國傳統的關係。
第一部分探討佛教與中國思想信仰的關係,共收四篇論文。姚治華的論文選擇先秦道傢思想中的“無”和“無為”與佛教哲學中的“空”和“涅槃”這兩對核心概念,結閤西方哲學傢所區分的三類非存有,即缺失的無(nihilprivativum)、消極的無(nihilnegativum)和根源的無(nihiloriginarium),展開精緻復雜的哲學比較。姚治華認為,道傢哲學的無應屬於根源無,而且由於其混同宇宙生成論和存有論的視角,使得這無比西方同類概念更為“根源”。比較而言,佛教中觀派的空基本上是缺失的無,但由於其在終極意義上否定一切的傾嚮而易走嚮消極的無。佛教瑜伽行派的空也基本上是缺失或喪失意義上的無,但由於其肯定絕對實相而走嚮根源無。後一種意義上的空在漢傳佛教中更有影響,並且也更易與道傢的根源無相混同。道傢無為的觀念不隻為我們提供精神修養理想,也提供社會政治價值。相反,對佛教的精神修養理想涅槃而言,其首要的關切是形上學的超越維度。這一佛教的概念框架比傳統中國哲學的相關概念更多地促成瞭東亞多個宗教學派中精神修養的實踐和理想間的潛在張力。
賈晉華的研究通過對小品般若經中的“遠離說”與郭象(252?—312)的“朝隱論”的細緻對比分析,揭示瞭佛教初傳漢地時對於中國思想的一些微妙影響。漢譯小品般若經相當於《八韆頌般若波羅蜜多經》(A..asāhasrikāpraj.āpāramitāsūtra)梵本,傳世六種譯本中,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和吳支謙譯《大明度無極經》皆在郭象之前齣現。小品般若經批判傳統的遠離人世至山林空寂之處修行的方法,提倡以清淨超脫的般若心和慈悲濟世的菩薩行返迴人間,並稱之為真正的遠離或解脫。這種新遠離說配閤小品經的中心主題,旨在宣揚悲智雙運、既濟眾又超脫的菩薩行,為剛興起的大乘佛教塑造新的理想人格。郭象在其朝隱論中所描述的身在朝廷心在山林的聖人形象,開始為中國士人的心理結構注入自我解脫的因素,形成既積極參與社會政治事務又從世俗的名利權位解脫齣來的新理想人格。這一新理想人格與小品般若的菩薩形象相近。文本分析和曆史證據也顯示,郭象可能讀過小品般若經的兩個早期譯本及其他佛典,從而受到一定影響。
王興國的論文既大刀闊斧又精微深入地探討牟宗三哲學“以儒攝佛”和“援西入中”的嘗試,以其會通康德知識論的範疇與佛學的“不相應行法”而構建中國哲學的“執的存有論”為例展開分析。牟宗三認為經過他批判損益後重新考訂的“不相應行法”(“十七法”)足以成為識心的認知活動的形式條件,因而可以成為知識以及知識對象的可能之條件。通過與西方哲學的知識論,尤其是康德知識學的範疇論的係統而精深的比較研究,牟宗三揭明瞭佛學“不相應行法”的知識論意義,使它從佛教的泛心理學主義的籠罩中解放齣來,在哲學知識論上獲得瞭新鮮的積極的意義。在這一前提下,東方或中國的哲學完全可能建立自己的知識論係統,走齣一條既有取於西方知識論而又有彆於西方知識論的道路。
龔雋以民國時期的佛教概論和通史為切入口,詳細介紹和深入分析這一時期佛教知識觀念的形成,並主要從五個方麵開展論述。其一為近代中國啓濛運動與佛學新知之間的關聯,分彆以支那內學院和武昌佛學院為代錶,闡明民國佛學新的知識化組織是整個思想啓濛中的一部分。其二討論民國時期佛教概論著述的形成和特點,選擇最有代錶性的幾部“概論”作品展開分析。其三考察民國佛教通史觀念,說明通史的書寫如何與印度佛教史及印度學之間發生內在關係。其四闡明民國佛教概論和通史書寫中有關“宗”的係譜觀念及其意義,指齣以宗門為譜係來組織佛教史的書寫,其實對近代中國乃至東亞佛教史的塑造造成瞭一定程度的麯解。最後解釋和分析近代域外佛學研究,特彆是日本佛學研究對民國佛教概論和通史寫作的影響,並指齣其利弊。
第二部分分析佛教與中國語言文學的關係,共收五篇論文。鄧偉仁的論文獨闢蹊徑,嘗試挖掘傳統中國佛教文獻對於中國古代文法學的可能貢獻。他運用梵文知識,從此前學者所忽略的中國古代僧人的注疏和著作入手,細緻考察他們的梵語文法知識,集中分析瞭幾個重要的語法概念,包括“名詞的格位”與“造者”(kāraka),音素、語素與“字”、“語”、“句法”,以及最重要的“復閤詞”等。鄧偉仁認為,雖然古代僧人對梵語“文法”的理解有許多局限,但也有許多精闢的解釋、評論及創新的運用,超越瞭漢語語法的框架。這一研究批駁瞭不少學者認為中國古代文人,包括僧人對文法沒興趣、無概念的說法,闡述瞭中國僧人的文法觀,指齣他們對於梵語文法的理解以及在解經上的應用,應該成為古漢語語法史研究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缺乏這一特殊的環節,漢語的語法史便不算完整。
孫昌武的論文是其數十年來研究柳宗元(773—819)與佛教關係的精湛結晶和發揮。文中指齣,柳宗元是中國古代真正對佛教教理有深入理解的少數文人之一,他熱衷於研習天颱教理並確有心得,又能夠相當全麵地把自己研習佛法所得加以藉鑒和發揮,從而在思想和文學領域創造重大業績。柳宗元視佛教為諸子百傢的一傢,而且優於“楊、墨、申、商、刑名、縱橫之說”,認為釋氏與孔子可以“通而同之”,從而做到“統閤儒釋”。他汲取、藉鑒天颱教理並加以發揮,批判先驗的“天命觀”和對於鬼神、災異、祥瑞、蔔覡等的信仰,發展瞭“天人相分”的自然哲學思想。他肯定“生人之意”對於曆史發展具有決定作用,提齣客觀演進的社會發展觀念,主張儒釋兩傢心性觀念具有一緻性,贊賞佛傢超脫的人生態度。柳宗元的文風俊傑廉悍,邏輯嚴密,條理清晰,論證詳悉,顯然對佛典論書和義學注疏的寫作方法有所藉鑒。他的抒情詩和山水遊記創造心物交融的情境,可能受到天颱禪觀的影響。他的寓言文則直接藉用瞭佛典譬喻故事的寫法。柳宗元批判地汲取佛教材料,作為補充、豐富、發展思想、學術和文學創作的有益資源,提供瞭一個佛教積極地影響中國文化發展的實例。
陳引馳的研究也以柳宗元為對象,對其佛教宗派意識及相關背景展開深度的考察。中唐時代,中國本土興起的佛教宗派大抵皆已建立,但文人們基本上不太在意其間的種種異同。陳引馳認為,柳宗元對於佛教派係的態度,既有閤於當時文人的一般的一麵,也有異於他人而顯得特彆的一麵。柳宗元關涉顯著之佛教宗派,大抵有天颱、淨土和禪。他服膺天颱教義,顯示齣宗派認同,故在宋代被列為天颱法嗣。他稱賞關切淨土實踐,則是在天颱的背景下錶現齣來的。然而對當時禪宗的狀況,尤其以洪州禪為代錶的新禪風,柳宗元卻明確地予以否定,批評瞭“南北相訾”、“妄取空語”、“脫略方便”、“能言體而不及用”、“小律去經”等傾嚮。陳引馳還細緻入微地分析瞭柳宗元的佛教宗派意識的背景,指齣傢世、交遊、環境等的影響,以及與居住永州時的佛學氛圍和接觸的僧侶的關聯。柳宗元涉及佛教文字之撰作時間,以永州時期最為頻密,而此時所過往的僧人,主要為精研經典的天颱僧人、持律謹嚴的律師及刻苦的淨土修行者,從而影響瞭他的宗派觀念。
梁麗玲以中國曆代僧傳中的“感通夢”為對象,獨到地探討高僧感夢的緣由、意義和作用。文中指齣,僧傳作者除瞭以曆史材料和時代背景為依據,撰述高僧最具代錶的生平事跡之外,也往往運用信仰者因虔誠而感通的神異、夢徵等經驗或傳說,來暗示傳主特殊的齣身經曆或特質,透露其走嚮修行之路的特彆因緣,進而使僧人生命曆程産生一種聖化效果。特彆是傳主在修行過程中,遇到瓶頸、睏難、迷惘、疑惑時,通過虔誠的祈請,感得佛、菩薩、神人、僧侶或其他超自然力量於夢中透露訊息,提供解決問題的方嚮與途徑。這些感而遂通的夢徵,除瞭具有指點迷津的功能之外,通常也成為傳主一生轉摺的機緣,或開啓修行悟道的關鍵契機,或增強弘法利生的信心願力,或作為虔誠修行的宣驗例證。通過考察僧傳作者如何運用“夢境”與“現實”的交涉,形塑高僧的典範特質,梁麗玲揭示瞭高僧傳記中的感通夢徵所具有的宗教意涵和作用,並指齣曆代高僧傳記屬於宗教傳記文學,僧傳作者的創作動機、人物選擇、記錄視野和敘事風格皆迥異於一般史傳,展露齣佛教所特有的文化習俗。
清代居士彭際清(1740—1796)編撰的《善女人傳》,是中國第一部以女居士為主的佛教集傳,為建構中國佛教女性史的罕見資料。李玉珍熟練地綜閤運用宗教研究、傳記分類和性彆(gender)分析的方法,從彭際清的貞女傳、禪宗燈錄體以及淨土傳記的文類切入,細緻入微地分析佛教僧傳與通史係統及後代宗派文獻的差異,並且在明清士紳傢族眷屬的脈絡中,重建彭際清理想中的女性生命史,厘清《善女人傳》作為佛教女教書的社會定位。文中探討女性的宗教生活史如何與宗派觀、明清傢族史相結閤的過程,指齣《善女人傳》奠定中國傢族接納女性修行的立論,是跨宗派的,以徵引和重疊式史觀融閤各種佛教史傳的文類差異,以及將女教和解脫等同,賦予女性貞節和宗教節操。李玉珍概括《善女人傳》的修行範式為:(一)靈驗經驗與女性修行;(二)修淨業往西方;(三)禪的語言道盡;(四)貞婦與孝道。她還認為《善女人傳》標示瞭傢族場域中的女性修行,其目標在於培養女性果敢堅忍的品性,以維係傢族命脈的力量。
第三部分研究佛教與中國社會政治的關係,共收四篇論文。針對學界甚少關注的傢庭背景在形成僧尼生涯中的作用及僧尼生涯對其世俗傢庭興衰的影響,陳金華獨具隻眼地以唐代兩位比丘尼法澄(640—729)和契微(720—781)為個案,翔實地考述和比較兩位比丘尼精彩紛呈的宗教生活軌跡,展示其在社會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法澄是一個齣傢為尼的王妃,一生起伏都導源於其作為王妃的身份。不管齣於自願還是被迫,她離開王府,齣傢為尼,過上山林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夫傢在政治風波中的傾覆。契微齣身於以道教為主導的貴族之傢,卻在年輕時投身佛門為尼,其後不斷影響著她的傢族,以至於許多族人改宗佛教,包括其墓誌作者、後來登上相位的權德輿(759—818)。陳金華的研究錶明,佛教僧尼的傢族背景對其整個宗教生涯影響至巨。傢族背景主要在兩個麵嚮施加影響:其一是通過傢族,僧尼保持和發展與世俗權勢的聯係;其二是傢族背景在僧團中的重要性,不僅存在於僧團與國傢政權之間,也存在於僧團內部。除瞭傢族研究,此論文同時也是運用性彆分析方法研究佛教的範例。
張德偉的論文對妙峰福登(1540—1612)的生平事跡和貢獻作瞭詳細考述和深入分析,由此勾畫齣當時佛教與地方社會及宮廷之間的另類關係,呈現佛教服務社會的實踐活動。妙峰福登是晚明時期最重要、最有影響的高僧之一,也是中國佛教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張德偉指齣,福登主要活躍於中國北方,當時山西和陝西由於1556年嘉靖大地震的破壞,有大量修橋築路的需求。福登以其建築天纔,滿足瞭該地區在軍事和民用上的迫切需要,也贏得瞭從普通民眾、地方士紳、軍政大員到藩王、皇帝及太後對其宗教事業的有力支持。通過研究福登受各種力量支持而在僧俗兩界取得的巨大成功,論文發掘瞭前現代中國佛教史研究中一個被忽略的側麵:佛教的服務精神。在曆史上,此一精神極大地促進瞭佛教與社會的良性互動和共同發展。而福登在後世的落寞,或許正好反映瞭此一精神的失落。
學愚的研究以《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等經典為依據,獨具見解地探討佛教的暴力理念及其實踐。通過考察大乘和上座部佛教教義和曆史,學愚指齣佛教在非暴力倫理與為暴力和軍事實踐辯護之間存在矛盾。盡管大多數佛教典籍都強調不殺生戒律,要求僧尼遠離軍事活動和戰爭,但是一些文獻或直接或間接地承認乃至支持暴力和戰爭,並為此作瞭辯護。這樣,和平和暴力理念並存於佛教,到底是和平還是暴力,最後由各個時代和地區的佛教徒自己決定。慈悲是人類追求和平共存的理想方式。但是,齣於慈悲,人們亦可以訴諸武力去解決爭端, 融閤之跡:佛教與中國傳統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融閤之跡:佛教與中國傳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