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審辯式思維》分為上下篇。在上篇中討論瞭什麼是審辯式思維,國際學術界關於審辯式思維的共識,審辯式思維的科學基礎,審辯式思維的哲學基礎,審辯式思維與創造力,審辯式思維與理性民主社會建設,審辯式思維與邏輯推理,用於審辯式論證的圖爾敏模型,審辯式思維的培養和訓練,審辯式思維的測量,中華傳統文化中審辯式思維的再發現等。在下篇中,提供瞭45個可以應用於發展學習者審辯式思維的案例。這些案例可以幫助學習者理解什麼是審辯式思維,可以幫助讀者提高自己或自己的子女和學生的審辯式思維水平,可以用於審辯式思維課程的教學。
作者簡介
謝小慶,博士,博士生導師,北京語言大學教育測量研究所原所長、中國教育學會統計測量分會副理事長、中國心理學會測驗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期從事“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的研究工作,主持開發瞭廣泛應用於國傢公務員錄用考試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MHK),曾受國傢語委委托主持“漢字應用水平測試”(HZC)的命題工作,並作為專傢委員會委員,參與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持的“國傢職業漢語能力測試”(ZHC)以及教育部和國傢語委共同主持的“漢語能力測試”(HNC)的開發工作。近年來緻力於發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開辦瞭微信公眾號“審辯式思維”(微信號:ct-thinking),翻譯瞭斯蒂芬·圖爾敏所著《論證的使用》一書。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 審辯式思維概論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 審辯式思維的概念和發展過程
第二節 關於審辯式思維的學術共識
第三節 本書作者對審辯式思維的認識
第二章 審辯式思維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審辯式思維的哲學基礎
第二節 審辯式思維的科學基礎
第三節 審辯式思維的東方傳統文化基礎
第三章 審辯式思維的價值和意義
第一節 作為教育革命的審辯式思維
第二節 作為創造力源泉的審辯式思維
第三節 作為現代民主社會基礎的審辯式思維
第四章 審辯式思維的形態辨析
第一節 審辯式思維與“大批判”思維
第二節 審辯式思維與分析性推理
第五章 有效論證
第一節 審辯式論證
第二節 圖爾敏論證模型
第六章 審辯式思維的培養
第一節 中國留學生關於審辯式思維教學的感受
第二節 《德爾菲報告》關於審辯式思維教學的建議
第三節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和學習
第七章 審辯式思維的測量工具
第一節 審辯式思維水平測試(CTT)
第二節 華生一格拉瑟審辯式思維測試
下篇 審辯式思維論證舉例
第一輯 道德與人生
示例一 人的能力有高低嗎?
示例二 做女強人,還是做賢妻良母?
示例三 選擇事業,還是選擇愛情?
示例四 讓梨的孔融是善是僞?
示例五 先人後己是美德嗎?
示例六 拐賣兒童罪的量刑是否過輕?
第二輯 曆史與現實
示例一 中國的農業閤作化運動是否正確?
示例二 孔子學院是“麵子工程”嗎?
示例三 北京公交該不該漲價?
示例四 青蒿素的成功可能改變有些人對中醫的偏見嗎?
示例五 肯尼迪兄弟麵臨的艱難選擇
示例六 卡梅倫為什麼嚮支持蘇格蘭獨立的人緻敬?
示例七 新加坡的威權政治值得效仿嗎?
第三輯 文學與藝術
示例一 黛玉寶釵,你喜歡誰?
示例二 留在天堂做魔鬼,還是迴到地獄做天使?
示例三 該不該放走朗德納剋?該不該處死郭文?
示例四 《項鏈》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示例五 用不懈的質疑挽救生命
第四輯 教育與教學
示例一 怎樣看待中國教育的現狀?
示例二 什麼是“語文”?
示例三 是否恢復高考全國統一命題?
示例四 是否將英語納入高考必考科目?
示例五 如何看待衡水中學模式?
示例六 怎樣對待上課看微信的學生?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2015年12月7日18時,北京市首次發布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全市於12月8日7時至12月10日12時實行一係列嚴格管控舉措:機動車單雙號限行,中小學停課,公車基本停駛,重型車輛禁止上路,室外施工停止作業。霧霾,正在成為睏擾中國經濟發展和國民健康的嚴重問題。霧霾來自哪裏?今天,中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20.9%,中國國土麵積占世界各國總麵積的7.2%。但是,中國鋼産量占全球鋼産量的46.3%(2012年數據);中國煤炭産量占全球煤炭産量的48.3%(2011年數據);中國造船噸位占全球總噸位的41%(2012年數據);化肥行業的主要産品是尿素,中國尿素産量占全球尿素總産量的45%(2009年數據)。
顯然,霧霾是高資源消耗、高汙染、勞動密集、低技術含量的産業在中國經濟中比重過大的後果,是中國産業結構不閤理的後果。
2015年11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寫道:“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齣,主要是發展方式粗放,創新能力不強。”習近平總書記說:“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大勢所趨,刻不容緩。”李剋強總理說:“要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綫,以調結構為著力點。”
産業結構升級,要靠創新型人纔。沒有人纔,沒有想象力,沒有創新性,調整經濟結構就是一句空話。遺憾的是,我們的教育係統至今尚不能為創新人纔的成長創造十分有利的條件。2005年7月29日,錢學森同誌當麵嚮溫傢寶總理講:“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纔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齣傑齣人纔。這是很大的問題。”2010年5月4日,溫傢寶總理在北京大學參加“五四”紀念活動時講:“‘錢學森之問’對我們是個很大的刺痛。”正是由於認識到今日中國所麵臨的問題,習總書記呼籲:“創新!創新!再創新!”
洞見真相,駕馭復雜:開啓你的深度思考之旅 在這個信息爆炸、觀點紛呈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所裹挾,真假難辨,對錯難分。無論是工作中的決策,學習中的理解,還是生活中的選擇,都要求我們具備一種更為敏銳、更為深刻的思考能力。這不僅僅是“想一想”,更是一種係統性的、有條理的、基於證據的分析過程,它能幫助我們撥開迷霧,直抵問題的本質,做齣更明智的判斷,並有效規避陷阱。 本書將引領你踏上一段探索“審辯式思維”的旅程。它並非提供一套現成的答案,也不是灌輸某種特定的哲學理論,而是為你打開一扇通往自我認知和批判性分析的窗戶。通過深入淺齣的闡述和生動鮮活的案例,本書旨在幫助你掌握一套強大的思維工具,讓你能夠更清晰地認識世界,更有效地解決問題,更自信地錶達觀點。 審辯式思維的核心是什麼? 審辯式思維,顧名思義,是一種“審視”和“辯駁”的思維模式。它要求我們不輕易接受任何信息,而是主動去質疑、去探究、去評估。這包括: 理解信息的本質: 任何信息都有其來源、目的和潛在的預設。審辯式思維要求我們追問“誰說的?”,“為什麼說?”,“基於什麼證據?”,從而揭示信息的真實麵貌。 識彆思維的盲點: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受到個人經曆、文化背景、情感因素的影響,從而産生思維的局限或偏見。審辯式思維幫助我們審視自身的假設,識彆可能存在的認知偏差,從而獲得更客觀的視角。 構建嚴密的邏輯: 觀點是否成立,需要有清晰的邏輯支撐。本書將引導你掌握構建有效論證的方法,識彆邏輯謬誤,確保自己的思考和錶達既有深度又有力度。 擁抱證據的力量: 任何斷言都應有證據支持。審辯式思維的核心在於對證據的重視和評估,學會區分事實與觀點,辨彆證據的可靠性和相關性。 形成獨立判斷: 最終,審辯式思維的目標是培養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意味著你能夠基於理性的分析和證據,形成自己的觀點,而不是人雲亦雲。 這本書將帶你解鎖哪些能力? 本書的內容設計,將圍繞著審辯式思維的關鍵要素展開,旨在全方位地提升你的思考能力。 第一部分:思維的基石——理解與澄清 在開始審視和辯駁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確保對信息的理解是清晰和準確的。這部分將深入探討: 概念的精確性: 很多爭論的根源在於對概念理解的模糊。我們將學習如何定義關鍵術語,識彆模糊之處,並確保在討論中使用一緻的定義。例如,在討論“公平”時,不同的人可能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導緻溝通障礙。本書將教你如何通過明確定義來避免這類問題。 信息來源的評估: 並非所有信息來源都值得信賴。我們將學習如何評估信息來源的可信度,包括作者的專業性、齣版物的聲譽、是否存在利益衝突等。例如,一篇關於健康方法的文章,如果發錶在某個聲稱能治愈一切的網站上,其可信度就需要打個問號。 區分事實與觀點: 事實是客觀存在的,而觀點是主觀的看法。兩者常常被混淆,導緻人們輕易接受未經證實的觀點。本書將提供清晰的方法,幫助你識彆哪些是可被驗證的事實,哪些是帶有個人色彩的觀點。 識彆語言的陷阱: 語言是我們錶達思想的工具,但它也可能成為誤導的載體。我們將探討歧義、含糊不清、感情色彩過強的詞語等如何影響我們對信息的理解,並學習如何避免被語言所迷惑。 第二部分:透視的藝術——分析與評估 一旦我們對信息有瞭基本的理解,接下來的關鍵是如何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評估。這部分將聚焦於: 識彆論證的結構: 每一個論證都由前提和結論組成。本書將教你如何分解復雜的論證,識彆其核心論點和支撐論據,從而更好地把握其邏輯脈絡。 評估證據的效力: 並非所有證據都同樣有力。我們將學習如何評估證據的質量,包括證據的相關性、充分性、可靠性以及是否受到統計偏差的影響。例如,僅憑一兩個個案來推廣某種産品,其證據效力就相對薄弱。 偵測邏輯謬誤: 邏輯謬誤是推理過程中齣現的錯誤,它們會削弱論證的說服力,甚至完全扭麯事實。本書將詳細介紹常見的邏輯謬誤,如稻草人謬誤、滑坡謬誤、人身攻擊謬誤等,並提供識彆和反駁這些謬誤的方法。 審視隱含的假設: 很多時候,論證的有效性依賴於一些未被明確提齣的假設。識彆這些隱含的假設至關重要,因為它們可能是不閤理的,從而削弱整個論證。 理解不同視角: 解決一個問題,往往需要從多個角度去審視。本書將鼓勵你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嘗試理解與你不同觀點的理由,從而獲得更全麵的認識。 第三部分:實踐的智慧——應用與構建 掌握瞭分析和評估的能力,我們就可以開始將審辯式思維應用於實際問題,並構建自己的有效論證。這部分將側重於: 提齣高質量的問題: 審辯式思維始於提問。我們將學習如何提齣富有洞察力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夠觸及事物的核心,引導更深入的思考。 構建有力的論證: 在錶達自己的觀點時,清晰、有邏輯、有證據的論證至關重要。本書將指導你如何構建具有說服力的論證,並有效支持自己的主張。 解決復雜問題: 審辯式思維是解決復雜問題的強大工具。我們將探討如何運用審辯式思維的框架來分析問題,識彆根本原因,並製定有效的解決方案。 做齣明智的決策: 在麵臨選擇時,審辯式思維能夠幫助我們權衡利弊,評估風險,從而做齣更理性的決策,減少後悔的可能性。 提升溝通效果: 審辯式思維不僅影響我們自身的思考,也能夠顯著提升我們的溝通能力。當你能夠清晰地錶達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觀點,並進行有建設性的辯論時,你的溝通將更加有效。 誰能從這本書中獲益? 無論你是學生,渴望在學業上取得更深的理解;還是職場人士,需要在信息洪流中做齣準確判斷;又或者是任何追求理性思考、渴望更深刻認識世界的個體,本書都將為你提供寶貴的工具和啓示。 學生: 學習如何分析教材內容,評估老師的論述,在課堂討論中提齣有見地的問題,寫齣邏輯嚴謹的論文。 職場人士: 學習如何分析市場數據,評估競爭對手的策略,撰寫有說服力的商業計劃,在會議中提齣建設性意見,避免被不實信息誤導。 研究者: 學習如何批判性地審視文獻,設計嚴謹的實驗,解釋研究結果,並清晰地闡述研究結論。 普通讀者: 學習如何辨彆新聞的真僞,識彆廣告的營銷策略,在日常生活中做齣更明智的消費選擇,理解並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 開啓你的審辯式思維之旅 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理論手冊,而是你成為一個更敏銳、更理性思考者的起點。通過學習本書的理念和方法,你將學會: 不再被動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去質疑和探究。 能夠清晰地辨彆事實與虛假信息。 不再輕易被情感化的言論或邏輯謬誤所左右。 能夠自信地錶達自己的觀點,並用有力的證據支持。 在復雜的世界中,做齣更明智、更閤理的選擇。 在這個不斷變化的時代,擁有強大的審辯式思維能力,是你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它將幫助你穿越迷霧,洞見真相,駕馭復雜,並最終讓你成為一個更加獨立、更加睿智的思想者。準備好開啓你的深度思考之旅瞭嗎?讓我們一起,用審辯式思維武裝自己,擁抱一個更清晰、更理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