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文史研究者 本書是明代安徽宣城人瀋有容編輯閩中顯宦、名士贈與的應酬之作,捲末附有傢言和作者自撰的《仗劍錄》。由於作者以軍職鎮守地方長達四十餘年,其間又經曆平倭,反擊濛古侵略者、荷蘭殖民者等戰爭,因此這些文字自然涉及晚明的政局和時局,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也是研究瀋有容其人的重要史料。
此外,本書經李偉國先生(上海人民齣版社總編、中國辭書學會顧問、上海史學會副會長等)全文審讀。
內容簡介
《泉州文庫:閩海贈言》原分為六捲,始編於作者鎮守晉江石湖時,直到鎮守山東登萊時得以完成。多係當時閩中顯宦、名士贈與的碑文、記文、序文、詩、賦等,捲末附有傢言和作者自撰的《仗劍錄》。
《泉州文庫:閩海贈言》以方氏慎思堂影印本為底本進行點校,並補錄瞭《仗劍錄》。
作者簡介
瀋有容(1557—1627),字士弘,號寜海,安徽宣城(今宣州市)人。生於世宦之傢,其祖父官至參議,父親官至同知。他曾中武舉,補授昌平右旗營韆總,率兵轉戰南北長達四十餘年,抵禦濛古、海盜、倭寇和荷蘭殖民者的入侵,是晚明時期的一位愛國名將。編有《閩海贈言》。
目錄
序
閩海贈言敘
閩海贈言序
瀋將軍閩海贈言序
凡例
閩海贈言捲之一
碑
海壇去思碑
嘉禾惠民碑
改建浯嶼水寨碑
改建浯嶼水寨碑
石湖愛民碑
靖海碑
石湖浯嶼水寨題名碑
楊瀋二公生祠碑
祠田碑
新建定海參將公署碑
署水標勛德碑
總理水軍參府題名碑
閩海贈言捲之二
記
平東番記
賦東番捷
東番記
題東番記後
舟師客問
諭西夷記
卻西番唁己
懷音記
閩海贈言捲之三
序
賀升浯嶼欽總移鎮石湖序
蕩平海寇序
東番捕倭序
送擢浙江僉閘序
送擢浙江都閩序
送都閥浙江序
贈赴浙江都閫詩捲序
彆赴浙江都閫序
定海新署落成序
贈晉登萊督府序
賀六十壽序
……
閩海贈言捲之四
閩海贈言捲之五
閩海贈言捲之六
閩海贈言捲之七
跋閩海贈言後
校點後記
精彩書摘
《泉州文庫:閩海贈言》:
中國苦倭久矣,而閩泉郡為甚。泉與倭隔一海,可一葦而至。防禦之道,惟於廈門設浯嶼寨,以春鞦耀吾軍士,它無策。
曩倭肆毒禍延昊越,瘡痍未起,邇悔罪,送被擄,歸船突至郡橋之南。時觀察信吾程公為郡,嘆曰:“豈有醜虜卒來,如入無人之境,門戶安在哉?”乃谘近地有可泊舟師,為吾郡藩籬者。而宛陵瀋將軍欽總浯嶼,素遍覽地形,乃以石湖宜寨狀條陳甚悉,公遂俞之,具請當道,議欲移寨石湖。
石湖之民相率詣訴,曰:“石湖盧故無幾,倚海捕魚為生,寇來海上,則生計告訕,登岸蹂掠,則荼毒最先。雖然與其苦兵,寜苦倭。倭來有時,民度時而避之,彼不利吾土。寇至先時,載而浮之海,與寇相齣役,俟其移他地而吾歸焉;寇不來與非其時,耕耘捕魚自如,於於卒歲。今欲建寨於此,恐將未必能緝,卒未必能聽,又何以營造之故,一畚一鐳皆呼之民,一鷄一蔬皆取之民。間有悍卒為虐,當道亦置之不問,民有逃之他郊耳。然則倭害有時,兵害恐其無已,無兵猶有石湖,有兵遂無石湖矣!”公曰:“卒之不緝,為律不申;律之不嚴,為將不信。吾為汝擇信將,其以浯嶼寨欽總瀋徙鎮焉。”眾稍唯唯去,蓋瀋將軍為浯嶼有聲,其止中貴人稅米粟船,又所在禁奸緝盜,民德之久矣。於是石湖之議遂行,瀋將軍以浯嶼徙鎮石湖。
將軍至,經營規畫,不煩公帑,索軍實,而營壁垣壘,井然有條,一畚一鍤亦罔以煩民居,樹旌蔽日,列戟如霜,儼乎韆裏長城。而又時時戒土卒,不得取民間一笠,摘一蔬。未幾,殺賊海上,東番懷威。三年之間,鯨覦速遁,兵民緝睦,捕魚耕耘,於於如故,蓋悔將軍之不早來,又慮將軍為他重鎮藉去,繼是者之不能如將軍也。
鄉之文學郭君某率父老造予,徵一言為記。予竊謂管子揣摩押闔之術,通於陰陽,兵之所嚮,舉如飛鳥,動如雷霆,糾閤之勛爛如,然其說獨富民足國為先。故曰:“行其田野,視其耕耘,計其農事,而飢飽之國可知也。”夫民不足與守者,其城不固,眾散而不收,則國為蚯墟。藉令瀋將軍一意訓練,取必攻戰,使居民不得享耕耘之利,弊至委而去之,雖有門戶,不吾守矣,其能建纛樹壘,擊牛享士,驅醜虜海上哉?貳師齣塞,直犁漠北,而在虛耗,物力不支;趙營平擊先羌,條上便宜,故可知也。瀋將軍蓋得之矣!今而後有石湖矣!微獨濱海一方,泉郡之利,中國之障也,予今徵信吾公知人也。
予昔意將軍為將傢子,乃其行事彬彬儒者,後知為先輩宛陵少林公猶子,氣節相傳,厥有自來。謝太傅雅度,坐消桓司馬之膽,而玄、石二子,淝水之捷,八公山草木皆兵,彼其授受秘算,直屐履間哉,宜瀋氏之有將軍也。繼是者而皆將軍,風聲鶴唳,倭不敢復窺中原矣。予已雅慕將軍,而因石湖人士之悅也,遂欣然而為之記。
瀋將軍名有容,號寜海,寜國府宣城縣人,今為欽依把總,鎮石湖鎮。
……
前言/序言
泉州建製一韆三百多年,為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和古代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比屋弦誦,人文為閩最”,素稱海濱鄒魯、文獻之邦。代有經邦緯國、齣類拔萃之纔,歐陽詹、曾公亮、蘇頌、蔡清、王慎中、俞大猷、李贄、鄭成功、李光地等一大批傑齣人物留下瞭大量具有曆史、文學藝術、哲學、軍事、經濟價值的文化遣産。據不完全統計,見載於史籍的著作傢有一韆四百二十六人,著作多達三韆七百三十九種,其中唐五代二十九人三十二種,宋代二百人三百九十一種,元代二十一人四十種,明代五百三十六人一韆五百八十五種,清代六百四十人一韆六百九十一種;收入《四庫全書》一百一十五傢一百六十四種,《四庫全書存目叢書》五十六傢七十四種,《續修四庫全書》十四傢十七種。二〇〇八年國務院頒布第一批國傢珍貴古籍名錄,屬泉人著述、齣版者十三種。遺憾的是,雖然泉州典籍贍富,每一時代都有一批重要著作相繼問世,但曆經歲月淘汰、劫難摧殘,加上庋藏環境不良,遺存至今十無二三,多成珍籍孤本。這些文化遺産,是曆史的見證,是泉州人民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財富,亟待搶救保護,古為今用。
對泉州地方文獻的搜集與整理,最早有南宋嘉定年間的《清源文集》十捲,明萬曆二十五年《清源文獻》十八捲繼齣,人清則有《清源文獻纂續閤編》三十六捲問世。這些文獻匯編,或已佚失,或存本極少。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泉州成立“晉江文獻整理委員會”,準備整理齣版曆代泉人著作,因經費短缺未果。八十年代,地方文史界發起研究“泉州學”,再次計劃編輯地方文獻叢書,可惜後來也因為各種條件的限製,其事遂寢。但是這兩次努力,為地方文獻叢書的整理齣版做瞭準備,留下瞭珍貴的文獻資料和書目匯編。
二〇〇五年三月,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政府決定將地方文獻叢書齣版工作列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一項文化工程。翌年,正式成立“泉州地方典籍《泉州文庫》整理齣版委員會”,著手對分散庋藏於全國各大圖書館及民間的古籍進行調查搜集,整理齣《泉州文庫備考書目》二百六十七傢六百一十四種,以後又陸續檢索齣遺漏書目近百傢一百八十餘種。經過省內外專傢學者多次論證,最後篩選齣一百五十部二百五十餘種著作,組成一套有一定規模、自成體係、比較完整,可以概括泉人著作風貌、反映泉州韆餘年文化發展脈絡的地方文獻叢書,取名《泉州文庫》,二〇一一年起陸續齣版發行。
整理齣版《泉州文庫》的宗旨是:遵循國傢的文化方針政策,保護和利用珍貴文獻典籍,以期繼承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傢統一,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增強文化軟實力,為泉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泉州文庫》始唐迄清,原著點校,收錄標準著眼於學術性、科學性、文學性、地域性、原創性、權威性,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和著名曆史人物的代錶作優先。所錄著作涵蓋泉州各縣(市、區),包括金門縣及曆史上泉州府屬同安縣,曾在泉州任職、寄寓、活動過的非泉籍人氏的作品,則取其內容與泉州密切相關的專門著作。文庫采用繁體字橫排印刷,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曆史、地理、哲學、宗教、軍事、語言文字、文化教育、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領域,其中不乏孤稀珍罕舊槩秘笈,堪稱溫陵文獻之幟誌。
值此《泉州文庫》齣版之際,謹嚮各支持單位、個人和參加點校的專傢學者錶示誠摯的感謝!由於涉及的學科和內容至為廣泛,工作底本每有蛀蝕脫漏,加之書成眾手,雖經反復校勘,但限於水平,不足或錯誤之處還是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教。
泉州文庫:閩海贈言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