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4
清日戰爭實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在捲帙浩繁的甲午戰爭史料中,《清日戰爭實記》是一部頗為奇特的戰爭史著作。該書由日人編纂,卻以中文寫成;雖然觀點明顯偏嚮日方,但錶麵上仍持中立立場;書中無作者姓名,更增添瞭幾分神秘感。從民國時起,已有不少國內甲午戰爭論著徵引該書,令其頗為學界所知。 不過,該書傳世不廣,據筆者所知,目前僅有日本福島縣立圖書館佐藤文庫藏有一套全本,但有若乾頁殘缺。此外,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京都大學圖書館榖村文庫各藏一套缺少若乾冊的殘本。筆者幾年前在福島查閱資料時攝得全書照片,後來又用華師大藏本補全缺頁,於是萌生瞭整理此書齣版的念頭。鑒於此書特色顯著,而至今尚未有研究者從史料學角度分析其來曆與價值,故整理考證齣版。
吉辰,西安人,1987年生,現為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嚮為近代中國的政治與外交,長期關注海軍史與甲午戰爭史。
清日戰爭實記
吉辰 整理
捲一 總論 3
第一編 兵備 3
第二編 形勢 4
第三編 清日兵力 16
捲二 清日戰爭原因及地理 32
第一編 32
第二編 地理及戰略 44
捲三 清日戰爭原釁 47
第一編 豐島海戰 47
第二編 牙山之役 48
捲四 平壤之役 52
第一編 日本開戰主義 52
第二編 日第一軍齣發 52
第三編 清日戰策及平壤地形兵力 55
第四編 戰鬥實情 59
第五編 兵站及衛生情形 71
捲五 鴨綠江之役 74
第一編 日清兩軍將戰情形 74
第二編 清日兩軍籌畫戰策 75
第三編 陸戰實情 77
第四編 戰後形勢 79
捲六 清國東北疆第一軍之戰 81
第一編 第一軍北進 81
第二編 日兵取大孤山及岫岩 81
第三編 鳳凰城近邑及寬甸之戰 83
捲七 黃海之役 87
第一編 清日海軍戰略 87
第二編 日軍擊威海衛並護送運輸船 88
第三編 海戰實情上 89
第四編 海戰實情下 94
捲八 金州之役 99
第一編 訓練第二軍 99
第二編 戰鬥實情 101
第三編 日本聯閤艦隊舉動 一 104
捲九 旅順之役 104
第一編 旅順口形勝與防禦力 104
第二編 日本聯閤艦隊舉動 二 110
第三編 日本衛生及給養 111
第三[四]編 戰後形勢 112
第五編 清軍欲恢復金州 112
捲十 海城及蓋平之役 114
第一編 第一軍進發及司令官更替 114
第二編 析木城及海城之戰 115
第三編 缸瓦寨之戰 116
第四編 戰後形勢 118
第五編 清軍初襲海城 120
第六編 清日海城兵力 123
第七編 清軍三襲海城並襲析木城 124
第八編 清軍四襲海城 125
捲十一 蓋平之役 126
第一編 蓋平地形防禦及日軍北行 126
第二編 日軍取蓋平及戰後形勢 128
第三編 日本第一第二軍聯絡 128
捲十二 威海衛陸戰 130
第一編 威海衛防禦形勝及編練第二軍 130
第二編 日本海軍戰略 榮城之戰及軍隊上陸 132
第三編 威海衛陸戰 135
捲十二 威海衛海戰 140
第一編 兩國海軍勢力 140
捲十三 太平山、牛莊、營口及田莊颱之役 152
第一編 第一軍戰略及進行 152
第二編 太平山之戰 157
第三編 牛莊之戰 158
第四編 營口之戰 161
第五編 田莊颱之戰 163
捲十四 外交政策 167
第一編 清日人心趨勢 167
第二編 清國媾和使來日本 169
捲十五 兩國爭戰之國際法 180
第一編 日本保護清居留民及義勇兵詔敕 180
第二編 虜獲及徵發 181
敘
東洋獨立之國,其惟日本與支那哉!亞洲輔車之邦,亦惟日本與支那哉!揆厥所元,種族一也,宗教均也,文字同也,誼異秦越,親侔魯衛。然而仍不免兩國不輯,韆裏殭屍者,何哉?較言其略有三端焉:一曰條約違背也,二曰東方勢岌也,三曰彊俄偪處也。曷言條約之違背也?天津定約,朝鮮有事,兩國協商。東黨肇亂,清廷遣兵,不先赴告。弁髦鄰國,顯忤舊盟。政府長驕蹇之風,交際等野蠻之習。此戰端一也。曷言東方之勢岌也?支那朝野,株守舊規。憲法官製,弗解改弦。學校議院,罔思更革。列強環睒,分裂瀕危。忍之禍及東鄰,挫之冀醒眯矒。此戰端二也。曷言彊俄之偪處也?朝鮮位置,屏障北隅。西亞綫路,綿亙東省。韓不自立,俄將南下。剝膚之慘,孰逾我邦?睡榻多鼾臥之人,池魚有殃及之患。此戰端三也。甲午一役,洵有不得已者歟!當日清之肇釁也,風鶴聞警,狐兔同悲。黃海綠江,投鞭競渡。金州瓦寨,捲甲疾趨。鐵艦東航,銅戈西指。馳風埽電,朽拉枯摧。殆至析木[析木城又稱柝木城,今作前者(即今海城市析木鎮)。本書中時作前者,時作後者。]、牙山迭次淪陷,田莊、劉島納款受降,諒哉!誠孫子所謂“知彼知己,百戰百勝”者乎!它若載道瘡痍,醫療剙院,敵城陷落,民政設廳,返艦禮弔夫丁軍,捕物僉遵夫公法,尤為支那曆史曠古稀聞。燕雲十六州黔首四百兆,庶幾流覽斯編,知所誦法哉。迄今往事成塵,平和締約,大夢初覺,舊政宜新。從此鴨江釋嫌,馬關永好,念相唇齒,重寄腹心,東亞聯黃種之盟,中原杜白人之噬,是則餘之所預祝也已。
明治三十一年十月日本法律學士春日肅敘。
捲一總論
第一編兵備
外國軍情優絀
地球蠻觸競爭,無有息時,故設兵備者不可以已也。方今列國圖強,惟兵是務,汲汲乎竭其國力以修兵備。試即其數臚列比較,可悉其概焉:俄國麵積百四十四萬零九百五十二方裏,人口一億零八百八十四萬三韆百九十二,歲入六億七韆萬圓。其海陸軍費額二億四韆萬圓(即中國元數),海軍艦數九十八艘,噸數二十九萬七韆,陸軍常備兵數則八十九萬人,戰時齣六百萬人。英國麵積二萬零三百九十九方裏,人口三韆五百萬(除屬地),歲入六億六韆萬圓。其陸海兩軍費額二億一韆七百萬圓,海軍艦數三百三艘,噸數一韆零四十一萬,陸軍常備兵數二十二萬人,戰時齣八十一萬人。法國麵積三萬四韆七百七十九方裏,人口三韆八百萬,歲入七億五韆萬圓。其陸海兩軍費額二億零一韆一百八十二萬圓,其海軍艦數百八十七艘,噸數六十五萬一韆,陸軍常備兵數四十七萬人,戰時齣五百五十八萬人。德國麵積三萬五韆雲[零]五十一方裏,人口四韆六百萬,歲入二億三韆萬圓。其陸海兩軍費額一萬三韆七百萬圓,其海軍艦數八十七艘,噸數二十六萬四韆,陸軍常備兵數四十六萬人,戰時齣兵五百六十七萬人。
以人口計,日本雖不及俄、美、清三大國,然在德、法、英、意、奧五大國伯仲之間。以現役兵員計,韆人中法國十二人,德國九人,俄國八人,平均之為九人。未與清戰以前,日本則一人而已。以歲入計,日本雖不可與歐洲各國同日而語,亦與比利時、土耳其相匹敵也。以軍費計,將各強國平均三歲間每一歲均算之,法國則五億二韆百十四萬圓,而二十二倍於日本;俄國則三億三韆六百廿四萬圓,十四倍半於日本;英則二億六韆二百四十一萬圓,十一倍於日本;德國則二億五韆百十萬圓,十倍於日本。以歲入比較軍費計,其最多所費軍事之國歲入百分之三十六七,即其最少者亦不下百分之二十三四,平均之以百分之二十九有奇為通例,則日本即百分之二十九而已。
第二編形勢
東邦大局
列國競勢於東洋,至今益烈。首以太平洋為地球逐鹿場者,其初以東歐局勢為限耳。自開蘇士運河以來,歐西與東邦天涯<咫>尺,和戰關係互相密接,區域競爭日益多。故自亞細亞高原至四百餘州山川,自西伯利亞曠原至朝鮮及日本海,於今遂為兵戰、商戰之中樞地也。
英國脅迫中國政府割取香港,即韆八百四十二年也。次之買取撲路內啞島[即納閩島,原屬文萊,1846年割讓給英國,改名維多利亞島。]要部,即韆八百四十六年也。美國測量小笠原島(日本國中南部)及伊豆諸島,據為根本,突入於江戶灣,逼日本促開港互市,即韆八百五十三、四年也。俄國割取黑龍江南北太平洋沿岸地方九十萬三韆方裏,即韆八百五十八九年,距今僅三十五六年前事耳。又,法國始興師徵安南,雖在一韆八百五十八、九年之事,其實占有安南在一韆八百八十五年矣(即明治十八年)。
英以香港為擴大商戰之策,掌握太平洋主權,壟斷東邦通商利藪。占有緬甸,延長辣痕餓痕以北馬痕笛列鐵道於中國西部,以達重慶府。平時則收貨運之利,戰時即送印度之兵。且又防俄國自西伯利亞來逼之心、法國自東京來壓之勢。故英之為計也甚明。俄欲占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京師)而齣地中海,為英法所遮。又圖奪歇拉茲托關門,突齣印度之背,亦為英所拒。於是轉嚮東邦,以海參崴港為根據地,謀自其港齣乎日清韓之間,故始有西伯利亞大鐵道之計畫。法以安南為根據,自雲南逼暹邏,欲占澎湖島不得,更割取美誇痕河地,與英持對抗之勢,欲同握攬大陸利源也。至德國未有根據地於大陸,其勢力亦不能齣於英、俄、法三國之上,乃侵入東洋,占泥油鼻泥亞、卡洛利痕諸島,且嚮中國為武備教習,作密交際之舉。而美則以日清兩國為通商上最要樞地耳。
東洋形勢一變,為宇內政策及宇內貿易最大競爭場,其運命已轉。於五十年前,歐美各國目中華為宇內無雙第一流富源之沃土國,久欲分割並吞滿清矣。其現勢實如此,所以然者無他,由於自然淘汰之天則與循環消長之大法而已。蓋自然淘汰天則、循環消長大法與學術進化、電機汽機長進共變化宇內萬方之人智,故國民競爭日益激烈,不知伊於鬍底矣。夫開蘇士運河,鑿泥卡辣餓亞運河,計畫加拿太鐵道,築西伯利亞鐵道,是競爭力之所緻也。歐洲各強國俄、英、法、德各擴張兵備,是亦競爭力所緻也。南洋群島擴張殖民地,是亦競爭力所緻也。亞非利加探險策、印度徵服策、中央亞細亞遠徵策相踵而起,是亦競爭力所緻也。謀奪東亞大陸中國廿三省四百餘州,山海川澤分割經略,是亦競爭力所緻也。
清日兩國共處東洋,四麵為獰獅猛鷲伺處,此危急世界斷非可僥幸圖存也。若因循姑息,僥幸成事,必不免為梟雄所瓜分矣,其何以掌握勝算之主權哉!
日本帝國,東洋之先覺革新者也。雖徵清之役獨以膺懲中國之暴慢,然以東洋大局形勢論之,在於促中國之革新,謀日本帝國之興隆,以負擔東洋平和耳。苟無此役,安能使中國警醒,知與歐洲列強對峙而爭雄哉!中東一役,實齣於不得已者也。
朝鮮國地勢物産製度及沿革
朝鮮當日本對馬島北西,現一發青螺橫於水間,麵積一萬四韆方裏。在此半島東南角者為釜山浦,距日本對馬島其直徑僅不過十有餘裏而已。朝鮮西臨中國海,北接滿州[日語中對“滿洲”皆寫作“滿州”,本書亦保留其原貌。]盛京省、吉林省及俄領滿州,以鴨綠江、長白山、豆滿江為界;東南隔日本海與日本相對。其地勢臨中國海、日本海,當太平洋樞路。分國內為八道,曰京畿、忠清、全羅、慶尚、鹹鏡、平安、黃海、江原。忠清一稱湖西,全羅一稱湖南,慶尚一稱嶺南,鹹鏡一稱北關,平安一稱關西,江原一稱關東。閤慶尚、全羅、忠清稱三南。王都在京畿道漢城府,是稱京城,朝鮮語謂之息鳥路,蓋王都之義也。
此國東西南皆麵海,大抵東部土地狹窄,多斷崖絕壁,北風劇烈,不便碇泊。其灣闊適舟楫碇泊者,唯有永興而已。東南部島嶼羅列,浦港環麯,其中最著名者為釜山浦、濟州島、木浦、長直路、巨文島、仁川港,而釜山、仁川即開港場,日軍至清之上陸要地也。山脈發長白山(一名白頭山),北境最高峻,為全國山脈首。沿東海蜿蜒綿亙,至鹹鏡、江原二道之交,秀拔而為鐵嶺,又為金剛山、大關嶺。至太白山嶺脊分左右,左支嚮東而走,右支自小白山為鳥嶺、俗離、德裕諸山,至智異山而盡。德裕山一支更南行自海南縣,逾海為濟州、漢羅山。是即自北至南貫穿全國一大山脈也。河流最大者為鴨綠江、豆滿江,皆發源於長白山。鴨綠江流其西南,豆滿江注其東,大同江、臨津江、錦江、洛東江其廣大次之。蓋全國地勢東北最高,延及東偏,及赴西南,漸低下平坦,故主要河流嚮西流者為最多。
産物中之重者,礦物則有金、銀、銅、鐵、白金、砂金、石灰;榖物則有米、粟、大麥、蕎麥、大豆、小豆、黍;植物則有棉花、麻、亞麻、楮、海藻,又有朝鮮人參;果物則梨、桃、柿、栗、棗、鬍桃、鬆子、杏;獸畜則牛、馬、豚、山羊、虎、豹,如馬體格矮小,然氣力強,牛則壯大。朝鮮道路自然成徑,不知車力利用,故必須牛馬。地質膏腴,榖類豐饒。全羅、忠清、平安三道多齣米,慶尚、江原二道次之。唯鹹鏡道一帶山壑連亙,土地磽確,難於耕耨,往往任其荒蕪。三南地氣候頗得中和。京畿以北寒氣最嚴烈,至隆鼕候,河水悉結為冰,人馬步往冰上,降雪亦繁。飲水汗[汙]惡,風土之病亦多,夏季為尤甚。人民氣象溫柔,然乏氣力。概而論之,平安、鹹鏡道人剽悍果敢,黃海、江原道人民醇良質樸,京畿、忠清道人民聰慧浮薄,慶尚、全羅道人民剛健敏捷。中等以下人民能堪勞役,故中東之役使用以為軍夫。
朝鮮人者,濛古人種。皮膚黃色,眼睛、毛發皆黑,鼻小而發髯薄,體格中等。抑此國先祖開基業於滿州(即朝鮮[原文如此。])北部,竟占有全土,即扶餘人種是也。初以朝鮮名稱建國,一變為馬韓、弁韓、辰韓,謂之三韓。馬韓在朝鮮半島西陲,北接樂浪,南臨日本,西則麵海。凡五十四國,大國萬餘戶,小國數韆戶,總有十餘萬戶雲,今全羅、忠清、京畿五道地是也。辰韓在馬韓之東,北接濟[濊]貊,南與弁韓為鄰,有十二國,今慶尚道、忠清道是也。弁韓在辰韓南,亦分十二國,今慶尚道、全羅道是也。再變為高勾麗、百濟、新羅。高勾麗即古朝鮮地,今平安道是也。始祖東明王都於扶餘,即平安道成州府也。百濟即馬韓之地也,始祖溫祚王都於河南慰禮,即今忠清道稷山縣也。新羅即辰韓之地也,始祖樸赫世居都於辰韓,即今慶尚道慶州也。三變而新羅王統一三國。四變而為高麗國,高麗太祖王建都於開州,即今京畿道開城府也。五變而為今朝鮮國,朝鮮太祖李成桂都於漢陽。按朝鮮史,當殷亡,箕子避而為朝鮮王,相傳凡九百年。至箕準為燕人衛滿所逐,衛氏代治之,凡八十餘年。漢武帝滅之,於是分其地為四郡,昭帝又閤為二府。自箕子至此韆有餘年間,皆為中國人所製服。其後新羅、高勾麗、百濟三國相繼興,高勾麗、百濟皆七百年而亡,新羅獨存,已保韆年之久矣。其韆年之間,日本威勢涵蓋朝鮮半島,神功皇後徵服之,雄略帝徵討之,三韓全為日本所箝製。當三國末造,麓萱[應為甄萱(867-936),後百濟開國始祖。]、弓裔徒各割據一方,王建終自立為王,建國號高麗。高麗傳世五百年,當時契丹、女真起北方,為其所侵淩,以服事之。及濛古統一中國,益受其製壓。李成桂代高麗登王位,更號朝鮮,服事硃明,為護保國。宣祖之時,為日本豐太閣所徵,社稷殆亡,乞救援於明國,纔得恢復之。及大清崛起,又降服之,自是修朝貢之禮,國王代立,受清冊命曆世不怠。自顯宗、英宗時朋黨相爭,國政不振,紀綱愈紊,馴至今王。而日本首倡與朝鮮訂結修交條約,歐洲各國相繼效之,故能存獨立國名義於萬國中也。
……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在京東買書就是方便!不過近期買書太多來不及細看,萬一有裝訂質量問題請給予調換啊!
評分從對方角度來看 得失成敗
評分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
評分在京東買書就是方便!不過近期買書太多來不及細看,萬一有裝訂質量問題請給予調換啊!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這書很喜歡,價格還可以,書品相好。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清日戰爭實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