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在高中時代就喜歡文學,讀小說,寫詩歌,主編學校牆報刊物《葵花》,我的夢想是當作傢或記者。走上中醫之路後,依然喜歡動筆。學徒時代,我整理老中醫醫案,寫實習日記;在讀研和執教時代,我寫讀書筆記,寫論文,寫論著,寫講稿。10多年前,我主持公益性網站“黃煌經方沙龍”,更是不停地敲打鍵盤,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引導大傢學習經方、應用經方。寫作,讓我的思維更加縝密,讓我的經驗得以保留,讓我的思想和心得能與大傢分享。這三本小冊子,就是我這近10年來臨床與讀書、講學與訪談、迴憶與思考的實錄。
臨床篇是醫案。整理個案,是中醫傳統的學習方式與研究方式。從每個案例中總結經驗,訓練識彆方證的能力,可以讓思維變得活躍。曆史上整理醫案的方法很多,大緻有實錄式與追憶式兩種,我采用的是後者。而且多用第1人稱敘事,語言也盡量通俗,因為,我知道我文章的讀者大多年輕,而且初學者居多。案例多是經方驗案,雖然是個案數則,但是以小見大,讀者也可以從中瞭解經方方證以及識彆的大法。
思想篇是對經方醫學理論與發展問題的思考,以及我接受媒體采訪的記錄和我的一些講話稿。20世紀70年代初期,我學習中醫以後,曾經睏惑、迷茫、焦慮瞭相當長的時間,直到90年代初期,纔心定氣平,認準瞭經方這條大道。麵對同道的質疑和學生的睏惑時,我忍不住敲打鍵盤,迴答諸如“經方是什麼”“方證是什麼”“為何要讀經典”“如何學中醫”“如何學經方”“為什麼要推廣經方”“經方醫學如何發展”等問題。經過思考與寫作,我更堅定瞭推廣經方的決心,也明確瞭推廣經方的方嚮與策略。
目錄
為什麼要學中醫
我的藥人方人說
給青年中醫們的建言
關於當前中醫科普工作的思考
中醫藥現代化的幾點思考
特立獨行的經方傢
方證的識彆簡單嗎
辨方證的硬功夫
日本漢方醫學的長與短
讀經方的神悟
為什麼我國曆史上經方派不興盛
經方的獨奏
醫學不應保密
我喜歡汪曾祺先生的散文
我的經方夢
我們為什麼要提倡經方
關於經方的造句
方證是什麼
經方嚮何處去
張仲景是一種精神
獸醫用經方的經驗值得重視
迴歸原方
關於體質的思考
方證有時間性
名中醫的兩套理論
用經方要盡量用原方
不求其全,但求其真
為何要重提流派
關於方病人思維模式的思考
脈象不可忽視
油畫與經方
還是方證相應
從MUS說起
中國為什麼不能廢止中醫
唱響經方之歌
2012南京經方論壇閉幕詞(片段)
2013年元旦寄語
我為中醫科研說幾句
兩則案例的思考
精彩書摘
《黃煌經方醫話:思想篇》:
漢方,與漢字、漢語一樣,是中國特色的文化之一。從唐代開始東傳的漢方,在日本這塊土地上不斷發展,至今已經形成瞭學術特色鮮明的日本漢方。從吉益東洞到大塚敬節,從淺田宗伯到細野史郎,從丹波元簡到森立之,一大批日本漢方學者以其聰明纔智,共同構築起瞭精美的漢方醫學大廈。日本漢方的特色和優勢,不僅日本漢方醫者要繼承發揚,中國漢方醫者也需要學習和藉鑒。
日本漢方實用性強。其錶現有二:一是重視方劑。吉益東洞明確指齣:醫之學,方也。復方是古代醫傢使用天然藥物的經驗結晶,是治病智慧的所在,更是漢方醫學的核心內容。當今進入日本國民醫療保險的233種漢方製劑,就是漢方中的精華。二是重視方證。方證是臨床用藥的目標,實用性極高,方證相應就能取效。沒有糾纏於籠統浮泛的方義,而著力於明確規範的方證,這正是日本漢方的求實之處。
日本漢方的客觀性強。腹診和體質是日本漢方最有魅力的部分。吉益東洞開創的腹診法,經過湯本求真等近代漢方傢的充實完善,已經成為經方方證識彆中不可缺乏的診察手段。森道伯一貫堂的體質學說,也以其極強的客觀性,為臨床醫生所接受。許多日本漢方傢從心理行為特徵上對方證體質的鑒彆,也很有臨床意義。
日本漢方文獻的可信度大。無論是湯本求真的《皇漢醫學》,還是矢數道明先生的《漢方治療百話》,文風樸實,沒有空話,許多經驗非常實際,可以重復,可以傳承。《漢方臨床》等漢方雜誌上登載的不少報道,忠於臨床事實,有的雖為個案,但記載詳細,前後對比療效確實。
日本漢方與現代醫學的結閤比較緊密,有現代感。同時,日本漢方重視製劑的現代化,重視漢方藥物的質量控製,在規範化建設上是一流的。可以認為,在漢方國際化的進程中,日本漢方極有可能捷足先登。
不可否認,日本漢方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第一,加減不便。由於日本漢方推廣成方顆粒製劑,由此限製瞭方劑藥味的加減以及藥量的增損,久而久之,也影響瞭日本漢方對單味藥物的研究,特彆是藥證的研究不深人,這容易使日本漢方釀成有方無藥的弊病。因此,傳統湯劑的傳承和研究,應該引起重視。
第二,毒藥的應用過於謹慎。可能是齣於安全用藥的考慮,日本漢方不僅不用馬錢子、巴豆、甘遂、斑蝥等毒藥,就是對藥性比較明顯的附子、麻黃、甘草也十分謹慎,甚至對小柴鬍湯也心存恐懼。這種心理需要調整。“是藥三分毒”,有毒藥的使用,往往是攻剋重病難病的途徑之一。要發展漢方,毒藥不能偏廢,關鍵是閤理應用。
第三,發展乏力。應該說,20世紀中葉,是日本漢方的鼎盛時期,大塚敬節、矢數道明、細野史郎、龍野一郎、奧田謙藏等均是那個時期的佼佼者。日本漢方在古方今用、方證研究、現代藥理、文獻研究、劑型改革等方麵,都取得瞭驕人的成果。但是,這些年來,日本漢方缺乏新的學說,經驗積纍沒有重大突破,而漢方界內部思想也比較混亂,日本漢方的特質有被鈍化的跡象。
……
前言/序言
我在高中時代就喜歡文學,讀小說,寫詩歌,主編學校牆報刊物《葵花》,我的夢想是當作傢或記者。走上中醫之路後,依然喜歡動筆。學徒時代,我整理老中醫醫案,寫實習日記;在讀研和執教時代,我寫讀書筆記,寫論文,寫論著,寫講稿。10多年前,我主持公益性網站“黃煌經方沙龍”,更是不停地敲打鍵盤,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引導大傢學習經方、應用經方。寫作,讓我的思維更加縝密,讓我的經驗得以保留,讓我的思想和心得能與大傢分享。這三本小冊子,就是我這近10年來臨床與讀書、講學與訪談、迴憶與思考的實錄。
臨床篇是醫案。整理個案,是中醫傳統的學習方式與研究方式。從每個案例中總結經驗,訓練識彆方證的能力,可以讓思維變得活躍。曆史上整理醫案的方法很多,大緻有實錄式與追憶式兩種,我采用的是後者。而且多用第一人稱敘事,語言也盡量通俗,因為,我知道我文章的讀者大多年輕,而且初學者居多。案例多是經方驗案,雖然是個案數則,但是以小見大,讀者也可以從中瞭解經方方證以及識彆的大法。
思想篇是對經方醫學理論與發展問題的思考,以及我接受媒體采訪的記錄和我的一些講話稿。20世紀70年代初期,我學習中醫以後,曾經睏惑、迷茫、焦慮瞭相當長的時間,直到90年代初期,纔心定氣平,認準瞭經方這條大道。麵對同道的質疑和學生的睏惑時,我忍不住敲打鍵盤,迴答諸如“經方是什麼”“方證是什麼”“為何要讀經典”“如何學中醫”“如何學經方”“為什麼要推廣經方”“經方醫學如何發展”等問題。經過思考與寫作,我更堅定瞭推廣經方的決心,也明確瞭推廣經方的方嚮與策略。
雲遊篇是遊記,更是有關經方的隨想。這些年來,我齣國講學的機會較多。每一處的講學,經方都受到聽眾的極大歡迎。經方是經典方的略稱,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醫學傢張仲景所撰《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配方。經方是中華民族使用天然藥物的結晶,蘊含著前人認識疾病、治療疾病的思想方法和經驗。我在推廣經方過程中,更加體會經方的寶貴,更能感受到經方的魅力。雖在異國他鄉,雖然滿目奇景,但眼中唯有經方。雲遊篇中也有部分我的迴憶錄,其中大部分是寫傢鄉的食物。我的兒童時代物質極其匱乏,吃,成瞭最大的快樂,記憶也最深刻。學中醫後纔明白,中醫是一種生活醫學,生活常識與生活經驗是中醫的血與肉,換句話說,中醫就是吃齣來的醫學。所以,作為中醫來寫這些故鄉的普通吃食,就更有感覺。
踏人醫門至今已經過43年多瞭。臨床與寫作、講颱與電腦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慶幸此生選擇瞭當中醫,更慶幸走進瞭經方的世界,經方不僅給瞭我當醫生的尊嚴和樂趣,經方濃鬱的生活氣息和人文特質更不斷給瞭我寫與講的衝動和題材。這三本小冊子裏的一篇篇短文,是我在求索醫理之路上的點點足跡,更體現著我一個普通中醫人的片片情懷。
黃煌經方醫話:思想篇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