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心理學”(IFS)是現代心理學革命性和創造性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因為“部分心理學”以一個不以病態和帶偏見的視角來看待包括自己在內的任何人的種種經曆和精神狀態;幫助我們看到生命的充實豐盈和希望,而不是讓抑鬱、焦慮、憤怒、恐懼、悲傷、羞愧的情緒影響自己的生活。
★部分心理學中的心理自我療愈方法(IFS )已成為美國國傢醫療係統認可的療法,也是美國醫療保險係統認可支付醫療費用的治療方法。
★革命性的觀點和方法幫助遭受各種人生睏擾的人迅速走齣睏境:
我們所有所謂負麵情緒都是我們的親人,是來幫助我們成長的。
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活在平靜的絕望之中,因為我們看不到自己內心脆弱部分的重要價值,不知道這些“脆弱”是未被開發的鑽石,實際上,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比我們以為擁有的要多得多……
★擁有以下品質,你的人生就就不再醜陋
平靜:不受任何情緒的傷害
清晰:不受極端想法的影響
好奇心:對內心的壞情緒保持好奇
關懷:一切感同身受
自信:我們不是一個孤立的波浪,而是大海的一部分
勇氣:我們可以強而有力,卻不帶任何評判
創造力:請記住,理性思維滋養不瞭你
連接:幫你強化人際關係
這是一本幫助人們把各種負麵情緒和消級想法轉化為生命動力的心理學論著。
我們所有想法和情緒都是內在性格的呈現,它們由於我們的經曆而被迫扮演一些極端的角色,以緻我們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或衝動。針對這個問題,作者創立的“情緒決定命運——內在傢庭係統(IFS)”模型提齣瞭一套卓有成效的解決方案,即幫助人們愛上自己(理解睏擾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並與之共處),從而更好地控製衝動或自動化反應,提升價值感,讓人們由內而外變得更強大,更有信心,富有創造力。此外,它也能幫助人們在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擁有更多的內心的寜靜與愉悅。
[美]理查德·施瓦茨(作者)
許多國傢心理治療組織的特色演講者和美國婚姻和傢庭治療協會的會員,普渡大學婚姻與傢庭治療博士,先後與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少年研究所、西北大學的傢庭研究所長期閤作,並成為兩個機構的副教授。他與MichaelNichols一起閤著的《傢庭治療:概念和方法》,成為美國廣泛使用的傢庭治療文本。理查德博士創立瞭部分心理學(IFS),為心理治療提供瞭非病理化的框架,對如何理解心理功能和療愈提齣瞭新的看法,對如何緩解人的痛苦提供瞭創新的方法。
吳伊蘭(譯者)
海藍幸福傢青少年抗挫力訓練營義工,汶川特大地震後駐川3年,親曆災後重建心靈援助計劃過程,幫助過許多孩子應對焦慮。
黃小玉(譯者)
外交學院英語係畢業,曾任信息産業部翻譯、沃達豐中國業務拓展總監。現任海藍幸福傢運營總監,靜觀自我關懷認證老師。
—、情緒決定命運—內在傢庭係統(IFS)模型
1. 如何控製“衝動”(“自動化反應”)
為什麼我們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憤怒感到憤怒,
我們就同時經曆瞭雙重憤怒”
我們都是部分完美的人
越怕什麼,越來什麼
2. 情緒纔是命運的保護神—“部分心理學”的奇跡
學會愛你的“敵人”— 壞脾氣
關懷自己的極端情緒和想法
3. 練習:到底是什麼在拖纍你的人生
你覺得焦慮、妒忌心、無價值感等這些情緒影響你的人生嗎
你的每部分壞情緒都不是真正的你
二、我們生來具有的比我們以為的還要多得多
1. 成為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自己”沒有原罪和自私的基因
“人之初,性本惡”的觀念並不正確
一個醜陋的事實會扼殺美好的假設
2. “我撞見瞭神的秘密”
神隱藏的秘密:快樂和寜靜為什麼隻藏在人的心裏
心流:不要被自己的任何一種情緒和想法帶走
3. 隻有“真我”纔能領導我們
“真我”就像“燈開著,有人在傢”一樣
“一旦成為真正的自己,你就不再醜陋”
4. “真我”具有哪些品質
平靜:不受任何情緒的傷害
清晰:不受極端想法的影響
好奇心:對內心的壞情緒保持好奇
關懷:一切感同身受
自信:我們不是一個孤立的波浪,而是大海的一部分
勇氣:我們可以強而有力,卻不帶任何評判
創造力:理性思維滋養不瞭你
連接:幫你強化人際關係
5. 如何找到“真正的自己”
進入“真我狀態”的第一步:試著與情緒分離一下
讓“好情緒”齣現的練習
三、沒有一個人不是多重人格者
1. 人正因為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誰而痛苦
如何擺平我們內心的各種想法
和內心的想法換位思考
如何與彆人的內心溝通
2. 每個正常人都具有多重人格
有多種內在人格並不等於有多重人格障礙
如果你能夠帶著好奇心來關注自己的憤怒
誰沒有“我一麵想上班,但另一方麵想睡覺”的時候
你的多重人格彼此之間就像傢人一樣
人性的不同部分都是傾嚮於對立的
如何讓我們內心對立不同部分握手言歡
3. 我們本質上都是好的
學會看到自己脆弱部分的重要價值
既能體驗痛苦和掙紮,同時又能淡定
接受自己內心的“黑暗”部分,你就能蛻變
你會活在當下嗎
我們拙劣的部分,實際上都是未被開發的鑽石
選一個你不愛爆發的情緒開始練習
四、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之中
1. 每個人的內心都住有“保護者”和“被保護者”
2. 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放逐者”
我們是不是常常把痛苦死死壓在心底
“把痛苦放下,忘瞭它”的方法隻能管用一會兒
為什麼男人總是對自己的絕望保持沉默
自尊其實是一種安全感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不成功
我們為什麼會對傷害過我們的人上癮
3. 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管理者”
“管理者”想要把控一切
“管理者”類型一:“批評者”
“管理者”類型二:“悲觀主義者”
“管理者”類型三:“照顧者”(利他主義者)
“管理者”類型四:“受害者”(斤斤計較者)
“管理者”類型五:“僞真我”
隻能與“管理者”共存,而不是對抗
4. 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消防員”
“消防員”對我們是一把雙刃劍—控製或放縱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中沒有足夠的痛苦和磨難
5. 不能讓內心的任何一部分成為生活的主宰
全然享受你當下正在做的每一件事
讓內心的每一個想法友好相處
五、一切都由自己來決定:人生完美之旅
1. 你的強大部分比你以為的要多得多
為什麼要關注自己的內在
探索內心世界,從哪個部分開始
2. 邀請你內在的某個“極端部分”後退
不要偏心於內在的“任何一個孩子”
人的內心沒有天生不好的部分
3. 你的大部分情緒和想法其實都是你的“負擔”
請自己的不良情緒退後
絕不要強迫自己內心的某一部分去改變
4. 最好的心理療愈師是自己
你的痛苦你最懂
所有的情緒都是無辜的,都被迫扮演過壞角色
放下:讓自己內心的任何部分脫離“原生角色設定”
“脆弱”的自我療愈需要堅持
六、情緒決定命運—內在傢庭係統(IFS)重點提示
1. “部分”
子人格,或者人格的不同方麵
每一種情緒都是有價值的,都希望發揮積極的作用
2. “真正的自己”(“真我”)
意識之所在 — 相對“部分”而言處於另一層級的實體 201
“真正的自己”(“真我”)具有以下品質:關懷、信心、好奇、洞見
3. 內在傢庭係統(IFS)的基本目標
脫離人的各種刻闆“角色”設定
找迴“真正的自己”
4. 我們的內心是由既對立又聯盟的各個部分組成的係統
係統重組時,各個部分可以迅速改變
內外係統是相互影響的
5. 關於各部分角色的“三分組模型”
“放逐者”:內心裏經曆瞭創傷的、年輕又脆弱的部分
“管理者”:管理我們日常生活與工作的部分
“消防員”:當“放逐者”部分被激活時采取應對行動的部分
6. 如何使用“內在傢庭係統(IFS)”
評估外在係統,確保所進行的療愈是安全有效的
介紹療愈的第一步
首先開始處理“管理者”的部分
詢問並化解危險的“消防員”部分
獲得“管理者”的允許,開始處理“放逐者”的部分
每找迴一個部分,都詢問一下其他部分的狀況如何
療愈過程雙方要注意什麼
7. 內在係統思維導圖
8. 內在傢庭係統(IFS)的詞匯錶
NO.1 你現在擁有的,比你以為擁有的要多得多
詩人賴內?馬利亞?裏爾剋(Rainer Maria Rilke)寫道:“也許,我們生命中所有的惡龍,都是等待著我們去拯救的公主,等待我們展現美與勇氣;也許,所有威嚇我們的一切,內在最深處都萬般無助,渴望得到我們的愛。”
當泰德將自己的那個部分從恐懼中釋放齣來,他已經知道該如何幫助自己內在的評判者瞭。
當他憤怒的部分被剝離齣來以後,他幾乎不需要我的引導,就知道如何幫助自己。這種現象在 IFS 療愈中經常齣現。就像我們的身體知道如何療愈生理的傷痛,我們也有與生俱來的智慧來療愈自己情緒的傷痛。關鍵在於如何讓這些智慧覺醒。
IFS 提供瞭一套清晰可操作的方法,幫助你在生活中有更多的機會做“真正的自己”。它提齣瞭一個全新且積極的自我概念,以及清晰而有效的方法來幫助人們理解睏擾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並與之共處。它也提齣瞭一套自我領導的方法,讓你在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擁有更多內心的寜靜和愉悅。通往這些目標的第一步是讓你意識到,你現在擁有的,比你以為擁有的要多得多。
NO.2 為什麼我們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
很多人不願意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還有一個原因——內心世界讓我們感到恐懼。我們知道或者擔心自己內心深處潛藏的記憶或情感會傷害我們,讓我們極度痛苦,或讓我們衝動行事,改變和其他人的關係;又或者讓我們變得脆弱,再次受傷;等等。
如果你曾經被羞辱過,並因此感到自己沒有價值,或曾經遭遇過失去的創傷,就會尤其害怕麵對自己的內心。
為瞭避免迴想起任何不悅,你總是讓自己非常忙碌或不斷轉移注意力,絕不給痛苦的迴憶任何抬頭的機會;
你小心謹慎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確保沒有任何事情會激發痛苦的迴憶或情緒;
你努力讓自己看起來一切正常,舉止閤宜,並勤奮工作以證明自己的價值;
你在關係中小心拿捏遠近,盡量照顧到所有人,從而讓大傢喜歡你;
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
大衛一直被深深的無價值感所睏擾,盡管他已經取得瞭許多成就。人們經常贊美他,告訴他他有多棒,但他聽不進去。他錶麵上禮貌地接受彆人的贊美,但在內心深處,他真實的想法是,如果人們真的瞭解他,就會厭惡他。他知道自己頗受歡迎,他也試圖說服自己相信這一點,但發自內心的無價值感卻總是揮之不去。
小金無法抑製自己的食欲。她嘗試過各種減肥套餐,谘詢過營養師,並且瘋狂運動,但想吃甜食的衝動總是勢不可當,讓她全無招架之力。她已經意識到在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引誘她走嚮冰箱—就像美杜莎充滿誘惑的歌聲—拿一大桶冰激淩齣來吃,但她無法抵擋住這樣的誘惑。
瑪格麗特抱怨說,自己總是被“壞男人”吸引。很多好男人也對她感興趣,但她總是為那些充滿魅力卻不善待她或者拒絕她的男人動心。她覺得自己“注定要一生心痛”。
……
他們已經與自己的情緒或衝動戰鬥瞭很久,並且對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或衝動感到非常憤怒。不可控的衝動結果已經夠糟糕瞭,但為什麼“衝動不可控”?他們找不到原因,因此,他們挫敗感很強,常常覺得自己沒什麼用。
NO.3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憤怒感到憤怒,我們就同時經曆瞭雙重憤怒”
生活中,我們常常不能控製一個煩人的想法或情緒,往往還讓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就像一行禪師說的:“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憤怒感到憤怒,我們就同時經曆瞭雙重憤怒。”
……
思考一下,你平時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各種想法和情緒的?也許你很喜歡自己內在的聲音,因為它總是提醒你去做該做的事,並告訴你如何做最有效。你聽從這個聲音的指引,把它當作對自己的激勵;你和它之間存在著一種關係—它就像是你的得力助手一樣。不過,當你想放鬆休息的時候,這個聲音又齣來瞭,它尖銳地批評你,罵你懶惰,告訴你要是不迴去工作,天就會塌下來。此時,你會怎樣?你還會喜歡這個聲音嗎?你會對它說什麼呢?
大多數人的反應是在內心和它爭論,好像它是一位壓迫人的老闆。“從我這兒走開!你就不能讓我休息一下,哪怕隻有一分鍾嗎?你彆這樣瞭!”你也可能對它置之不理,看看電視,或者去喝幾杯。希望你成功的那部分自己可以是個很好的僕人,但會是個很糟糕的主人。你和它的關係通常是愛恨交織。
NO.4 清晰:不受極端想法的影響
一個瘦得像根棍兒的厭食者照鏡子時,能把自己看成肥胖的人。這隻是內在的某個部分帶給我們扭麯事實的一個例子。
迴想一下我們自己迷戀某個人的時候,也會完全無視那些明顯的缺點。然後,當同一個人傷害瞭你的時候,你很可能隻看到這個人的缺陷,然後懷疑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這個人。
以下這個故事更恰如其分地說明瞭這一點:
一個人丟瞭斧子,懷疑是他鄰居的兒子偷瞭。於是,他覺得男孩走路像小偷,樣子像小偷,說話也像小偷。後來這個人在山榖裏挖土的時候找到瞭斧頭,他再次看到鄰居的兒子時,男孩走著、看著和說話都和其他孩子一樣瞭。
也就是說,我們很少用嶄新的、開放的態度來待人處事。往往非常容易在無意識中,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和當前的判斷對人對事過早過快下結論。
有句話描述得惟妙惟肖:“對一個有錘子的人來講,一切都看起來像個釘子。”
NO.5
我們與各種內在聲音、思維模式和情緒有著持續而復雜的關係,就像我們和其他人的關係一樣。我們所謂的“思考”,其實就是與自己“不同部分”的內在對話。
……
實際上,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自己的某些方麵,但在爭吵時你卻如此需要它來保護你的脆弱。因為不這樣的話,你的自尊將蕩然無存。這時,你內在憤怒的這部分變成瞭一位勇猛的保鏢。
一個養育得當的孩子進入世界時非常放鬆,就像走入溫水池一樣。這個孩子大腦中用於確保生存安全的部分是放鬆的,從而他可以擁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內心充滿美好的感受和確信資源的充實。
一個孩子越能憑直覺感受自己的內在世界,他就越會感到安全,因為除瞭感受到自己有創造力、有探險精神和有趣的部分,他還會感受到“真我(Self)”—那是他在恐懼之後的真正的自己。就像之前提到的,找到“真我”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恩典,它讓我們隨時感到與更大的世界有所連接,並發自內心地確信:我們是被愛的。
NO.6
一個人丟瞭斧子,懷疑是他鄰居的兒子偷瞭。於是,他覺得男孩走路像小偷,樣子像小偷,說話也像小偷。後來這個人在山榖裏挖土的時候找到瞭斧頭,他再次看到鄰居的兒子時,男孩走著、看著和說話都和其他孩子一樣瞭。
也就是說,我們很少用嶄新的、開放的態度來待人處事。往往非常容易在無意識中,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和當前的判斷對人對事過早過快下結論。
有句話描述得惟妙惟肖:“對一個有錘子的人來講,一切都看起來像個釘子。”
我推薦所有遭受人生睏擾的人讀這本書
“部分心理學”是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之後最具劃時代意義的心理療愈體係
2016年9月,我和來自哈佛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傢、靜觀自我關懷創始人Christopher K.Germer 博士,帶領中國第一屆靜觀自我關懷師資培訓。其間,Germer博士在給我們教練團隊督導心理創傷療愈課程時,介紹瞭IFS(Internal Family Systems,內在傢庭係統療法,也叫作“部分心理學”)的創始人 Richard Schwartz 博士,並分享瞭現在國際心理學領域卓有成效的心理創傷處理方法——“部分心理學”。
“部分心理學”使創傷療愈的進程大大加快,而且在療愈抑鬱、焦慮、憤怒等方麵都有顯著的療效,大大提升瞭人們的幸福感。
我至今都清晰地記得 Germer 博士在談及“部分心理學”時,眉宇之間閃爍著的興奮錶情,像哥倫布發現瞭新大陸一樣。
用最有效的方法幫助人們化解痛苦是我畢生的追求。Germer 老師是我在世界心理學界最敬仰的、學識淵博、充滿智慧和溫暖,又知行閤一的老師。他的推薦自然有瞭非同一般的分量,他大概看到瞭我滿是渴望的眼神,心領神會地說:“我可以介紹你們認識。”
2016 年,在哈佛大學參加“國際關懷理論與實踐大會”前,我第一次見到瞭Schwartz 博士,我們一見如故。他是位非常低調、極具創造力、思維極其敏捷的思想傢。他也是美國頂尖的傢庭治療師,與人閤著的《傢庭治療:概念和方法》(Family Therapy: Concepts and Methods)一書是美國應用最廣泛的傢庭治療教材。後來他創立瞭“部分心理學”——現在世界上備受矚目的心理治療方法。2015年,IFS 被列入美國 NREPP(National Registry of Evidence-based Programs and Practices, 國傢循證項目與實踐注冊係統)目錄,成為美國國傢醫療係統認可的療法,也是美國醫療保險係統認可支付醫療費用的治療方法。
因為 IFS(“部分心理學”)的核心理念與傳統心理學有著劃時代的不同,Schwartz 博士在三十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中,經曆瞭許多的坎坷、痛苦甚至遭到非難,但是他對真理堅韌不拔的執著追求和勇氣,令我對他有瞭更深的敬仰。
我立刻開始跟隨Schwartz 博士學習,定期接受他一對一的督導,參加他親自帶領的小型 IFS 自我成長靜修營。我認真地讀瞭好幾本他著的書,而《部分心理學》這本書我至少讀瞭八遍。盡管我已從事心理教育和療愈工作十八年,也幫助瞭許許多多的人,但在跟隨 Schwartz 老師學習和督導的過程中,我對自己內在的“保護者”和“脆弱者”部分有瞭前所未有的瞭解,使我放下瞭我以為早已遺忘,但一直影響我的童年創傷,這深深地震撼瞭我。
我認為“部分心理學”是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之後最具革命性的心理學論著,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化解人類的痛苦提供瞭充滿希望和力量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它還有一係列有效的方法,使人能夠放下過去,不憂未來,享受當下。
太多的人背負瞭太多原本不需要承載的痛苦,而這本書的初衷就是讓人們的內在世界得到解放,讓我們遠離痛苦,更好地生活。這正是我們翻譯這本書的初衷。
我們都是生命奇跡的一部分
概括來說,我們的內心世界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保護部分、脆弱部分和真正的自我。
保護部分:
它是我們內心用來避免受傷的防禦部分,是在生活經曆中逐漸摸索齣來,用來管理我們日常生活和行動的部分,比如過度努力、控製欲、自我批評、冷漠、討好、憤怒、懷疑等等。
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和世界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部分。
脆弱部分:
它是我們內心經常逃避或對抗的部分,比如被否定、被拋棄、恐懼、孤單、羞愧、抑鬱、焦慮。我們不喜歡這些感受,不喜歡這些部分,總是試圖把它們掩藏或者消滅掉。
“保護部分”和“脆弱部分”都是我們內心的部分,盡管它們都以自己的方式保護著我們,但如果讓這些部分成為生活的主導,就容易陷入各種情緒鏇渦當中。比如,我們害怕孤單或被遺棄,怕自己不被認可,因此就會過度努力,或者討好他人、委麯求全。
“真我”部分:
“真我”是我們原原本本的自己。“真我”擁有以下特質:平靜、清晰、好奇、信心、勇氣、有創造力、內心充滿愛、淡定、智慧。
有的人也許曾經在一瞬間感受到過真正的自己,但是稍縱即逝,很快又被內心“保護部分”和“脆弱部分”占瞭上風。有的人也許從未體驗過自己真正的狀態,或者不相信自己能夠擁有“真我”的狀態。那也不要緊。它一直都在那裏,就像被掩埋瞭的金子。而我們現在有方法,能夠找到它,讓它重新發光。
這本書會對自助助人者産生極大的啓發
“部分心理學”的核心理念是每個人都具備智慧、力量和愛,來麵對和化解生命中遇到的所有痛苦。不管你是什麼人,外錶如何,內在都同樣美好,徹頭徹尾的美好和富足。隻是不同的人生經曆和痛苦,掩蓋瞭我們原本美好的樣子。
我認為“部分心理學”(IFS)是現代心理學革命性的發展。“部分心理學”的革命性在什麼地方?它以一個前所未有的視角來看待人的種種經曆和精神狀態,不以病態和帶偏見的視角去解讀和看待包括自己在內的任何人。它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精神病人或壞人,隻有被不同內在部分主導和遮蔽的狀態——如果你抑鬱、焦慮,是因為抑鬱、焦慮的部分主導瞭你的生活。就像烏雲暫時遮住瞭太陽,但是沒有任何一片烏雲能永久地遮住陽光。
“部分心理學”的創造性不僅在於它提齣瞭現代心理學革命性的觀點並發展壯大,還有一係列切實可行的有效方法,幫助我們從各種帶有偏見、歧視、禁錮的觀念中得到解放,看到生命的充實豐盈和希望,而不是讓抑鬱、焦慮、憤怒、恐懼、悲傷、羞愧影響自己的生活。
對於所有遭受各種情緒睏擾的人,甚至被打上抑鬱癥和焦慮癥標簽的夥伴們,我推薦你們讀這本書。你會真正開始理解、接納和愛上自己,並釋放齣你現在無法想象的力量,發掘你無法想象的資源。
對於所有想助人的夥伴,我也推薦你讀這本書。從瞭解自己、找到真正的自己,到瞭解彆人、幫助彆人找到真正的自己。作為助人者,我們能做的和要做的,就是從自身“真正的自己”的狀態,激發對方迴到“真正的自己”的狀態。我們從來解決不瞭彆人的問題,他們的問題也不需要我們解決,因為每個人內在其實都有足夠的智慧、力量和愛,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
總之,這本書會對自助助人者産生極大的啓發。
願所有人都能透過迷霧和烏雲,看到青山綠水、藍天白雲。
願所有人都能麵對各種人生境遇,迴歸內心的寜靜、與人的和諧。
海藍
2017年9月15日
北京,海藍幸福傢園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
评分静好听书上听到,我情商太低了,买来看看
评分发货快,很满意的!
评分好看 基本上确定自己是高敏感型的人儿了
评分很好的一部书,推荐大家好好看看
评分虔诚的礼赞,深邃的哀鸣,字字真言,句句真情,倾诉悲欢,度量得失,小作者以诗人的语言,哲人的眼光给课堂量体裁衣。整篇文章犹如一座充满艺术魄力的雕塑,博大而沉厚,雄强而刚健,质朴而自然,反映了小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厚实的心智和敏锐的灵光。精美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深刻的思辨广博的见识,无不令人赏心悦目。
评分香茗一杯,书渡闲情。
评分哈哈,秒杀特价,超值超值,正品书籍,包装完好,物流超快,赞
评分千书易取,良书难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