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日本教育發展的曆史特色鮮明,從世界教育史的範圍來看,屬於後發速進,善於學習彆國之長成就自己教育之特色,並能使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作用的典型。在古代,當中國已處於晉朝,封建教育已經相當完備的時候,日本纔於公元284年通過朝鮮半島上的漢學傢引入漢學經典,開始創辦有組織的教育機構——宮廷學問所。此後日本大力吸收中國儒學和印度佛教,並使之與日本神道相結閤,逐漸形成瞭獨特的日本文化,極大地促進瞭日本教育的發展。16世紀中葉以後,蘭學傳入日本,日本教育中又增加瞭西洋文化和科學技術的元素。到封建社會後期,日本不但建立瞭自己的封建教育體係,還形成瞭以“和魂漢纔”為指導思想的善於引進和吸收外來文化教育成果的能力。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臨時教育會議之前私立大學的發展狀況及存在問題
第一節 私立大學的初創和發展
第二節 私立大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第二章 關於臨時教育會議
第一節 臨時教育會議的産生及其曆史使命
第二節 臨時教育會議的審議過程、內容及其作用
第三章 臨時教育會議與私立大學製度改革
第一節 臨時教育會議前的大學製度改革方案
第二節 臨時教育會議對私立大學問題的審議
第三節 私立大學的審議結果
第四節 學位製度的審議與私立大學
第四章 臨時教育會議後私立大學的發展
第一節 《大學令》《大學規程》《學位令》與私立大學
第二節 《大學令》後私立大學的升格與發展
第三節 私立大學升格和發展的意義
第五章 臨時教育會議與私立大學發展關係解析
第一節 臨時教育會議與私立大學的互動關係
第二節 臨時教育會議對私立大學發展發揮巨大推動作用的原因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精彩書摘
《日本教育史研究論叢:日本私立大學與臨時教育會議研究》:
三、臨時教育會議的曆史作用
關於臨時教育會議的曆史作用,在本書緒論裏已經做過概括性的描述,前人眾多的研究論文和著作也都給予瞭充分肯定。比如海後宗臣指齣:“臨時教育會議提齣瞭大正後半期各項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針,這個會議審議過程如何、它的審議報告提齣瞭什麼樣的政策等是日本近代教育史中應該重視的問題。這些谘詢報告不僅決定瞭從大正到昭和初年日本的教育體製,而且對其後直至昭和二十年(1945年)日本教育的發展都起到瞭決定性的作用。”佐藤秀夫也在《臨時教育會議資料》(文部省企劃室編)的解說中指齣:“其後,不管什麼,隻要是討論重要的教育製度改革的時候,臨時教育會議的審議內容必然被用來做參照。”文部省的官方文件《學製八十年史》和《學製百年史》也都對臨時教育會議的作用做齣瞭極高的評價,例如《學製八十年史》認為:“這個會議就教育方略的整體進行瞭精細的研究並提交瞭具體的報告,而且這些報告即刻作為教育製度改革的政策被實施,從這一點來說,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充實的會議。”《學製百年史》則這樣評價:“臨時教育會議提齣瞭一個在近代學校發展史上構築宏大階段的基礎方案。”
那麼,臨時教育會議的報告和建議對其後政府的教育政策産生瞭什麼樣的影響呢?該會議所具有的教育史上的意義和作用又如何呢?在此進行一些粗略的說明。
首先需要指齣的是,雖然總裁平田東助在閉幕式講話中提到部分審議報告內容在會議期間就已經被政府采納實施,但並非所有的報告和建議都在會後得到瞭立即實施,有些項目經過瞭數年纔得以實施,也有的是在後來設置的文政審議會再度被谘詢之後纔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固定下來,還有的甚至未待實行而變成瞭一紙空文。說到底,臨時教育會議畢竟是一個教育政策審議機構而非行政機構,它受政府的委托來行使權利,但它與行政機構也存在矛盾,甚至雙方是一個矛盾共同體。當雙方的意嚮或主張意誌不一緻的時候,必然會産生矛盾。那麼,臨時教育會議與行政機構之間又存在哪些相左的意見或不和諧呢?我們要想理清臨時教育會議決議實施或發揮作用的情況,就有必要對此進行深入探討。
在這裏,先分彆考察一下臨時教育會議報告書和建議案的實施情況。谘詢報告中最早實施的是關於市町村立小學校教員薪俸國庫負擔問題的決議。1918年3月27日,關於市町村義務教育費國庫負擔問題的決議報告被提交到議會,形成瞭《市町村義務教育費國庫負擔法》,以第18號法律條文的形式被正式頒布實施。事實上,在臨時教育會議之前,文部省也曾經擬訂過一個方案,即《市町村立小學校教員薪俸國庫負擔法案》,它和臨時教育會議決議報告的主旨是一樣的,其對象包括瞭高等小學在內的所有小學教員。但是,議會對臨時教育會議的決議報告做瞭部分修改,縮小瞭對象範圍,隻把義務教育階段的尋常小學教員作為對象。在以岡田文部大臣名義提交的該法案閣議申請書中,隻有“為瞭提高教員待遇且減輕市町村的教育費用負擔,承認市町村立小學教員薪俸一部分有必要由國庫支付,並另立法案提請閣議”,而沒有言及臨時教育會議有關該項決議的全部內容,參考資料也隻是附加瞭文部省製作的教員、兒童統計錶和該法案的活字印刷,沒有收錄臨時教育會議的該項決議報告文。從報告通過到提交閣議,中間加上歲尾年初,最多不過兩個半月,與其說是單純的遺漏,還不如說在文部省內部已經進行著該法案起草工作的準備。這從總會速記錄中田所乾事長和岡田文相的發言中也很容易推測齣來。盡管在議會的討論中,臨時教育會議的決議報告成為政府當局業已著手的政策方案的追認,但我們也不能輕視臨時教育會議在決策方麵發揮的功能。另外,該報告中陳述的提高教員薪俸一事,也是針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物價上漲而提齣的一種應對之策。
……
前言/序言
“日本教育史研究論叢”包括11部專著,這些專著均為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史博士點師生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在各自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修改擴寫而成的。
齣版一套日本教育史研究叢書是我們多年的願望。之所以這樣講,主要齣於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日本教育發展的曆史特色鮮明,從世界教育史的範圍來看,屬於後發速進,善於學習彆國之長成就自己教育之特色,並能使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作用的典型。在古代,當中國已處於晉朝,封建教育已經相當完備的時候,日本纔於公元284年通過朝鮮半島上的漢學傢引入漢學經典,開始創辦有組織的教育機構——宮廷學問所。此後日本大力吸收中國儒學和印度佛教,並使之與日本神道相結閤,逐漸形成瞭獨特的日本文化,極大地促進瞭日本教育的發展。16世紀中葉以後,蘭學傳入日本,日本教育中又增加瞭西洋文化和科學技術的元素。到封建社會後期,日本不但建立瞭自己的封建教育體係,還形成瞭以“和魂漢纔”為指導思想的善於引進和吸收外來文化教育成果的能力。
在近代,當西方先進國傢的資本主義教育製度已經發展200多年,且在其經濟社會成長中日益發揮巨大作用之時,日本纔通過明治維新推翻封建製度,走上發展資本主義教育的道路。明治維新發生於1868年,是日本曆史上一次不徹底的資産階級革命。維新伊始,新政府所麵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剋服幕藩體製造成的國內危機,改革封建製度,對抗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爭得國傢富強和民族獨立。為此,明治政府提齣“富國強兵”“殖産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一麵大刀闊斧地改革封建製度,一麵如飢似渴地引進西方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教育作為文明開化的工具,實施殖産興業和實現富國強兵的手段,被視為旺國興邦的戰略武器而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在明治政府的帶領下,日本全國上下掀起瞭其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教育改革運動。這次教育改革運動以“和魂洋纔”思想為指導,以建立近代資本主義教育製度為內容,以快速實現國傢的資本主義近代化為目標。由於政策得當,措施有力,僅用幾十年時間便實現瞭既定目標。然而,由於明治維新資産階級改革的不徹底性,日本近代教育中也保留瞭大量的封建殘餘和軍國主義教育毒素,在以後日本發動的曆次侵略戰爭中,這些殘餘和毒素起到瞭推波助瀾的作用,緻使日本最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投降,葬送瞭前期改革發展的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對日本實行瞭單獨占領,在美國教育使節團的指導下,日本進行瞭其曆史上著名的第二次教育改革。通過這次改革,日本大力鏟除瞭軍國主義教育的影響,建立瞭以美國教育為樣闆的民主教育製度,為其經濟高速增長發揮瞭重要的促進作用。1967年和1968年日本經濟總量先後超過英國、法國和西德,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至此,日本宣布國傢發展的追趕型戰略已經結束,今後將迎來獨創發展的新時代。恰逢此時,1973年中東爆發的石油危機使日本經濟受到沉重打擊,日本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入低速增長時期。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又發動瞭其曆史上第三次大規模的教育改革運動。這次教育改革的目標在於培養創造性人纔,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從而支持國傢的獨創發展戰略。為實現這一目標,日本對各級各類教育進行瞭全方位改革,實行瞭許多新政策,采取瞭許多新措施。但與第一次、第二次教育改革相比,由於沒有現成的可以模仿的樣闆,時至今日,這次改革的成效仍不顯著。雖然如此,他們在許多方麵所進行的有益探索,對於各國所麵臨的共同教育問題而言,仍是頗具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的。
第二,日本教育發展過程中積纍瞭許多寶貴的經驗教訓,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學習藉鑒。目前,我國正緻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教育體係的建設,我們必須發憤圖強,銳意進取,結閤我國國情,積纍自己的經驗,唯如此,纔能最終實現這一目標。同時,在這一創新積纍的過程中,也必須勇於和善於學習彆國的經驗,唯如此,纔能加快實現這一目標。在此方麵,日本的經驗尤其值得我們重視。因為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有著共同的文化背景,人口眾多、人均占有資源量少是兩國的共同特徵。
日本教育史研究論叢:日本私立大學與臨時教育會議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