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6
茶經 (全彩印刷 圖解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聖”陸羽用簡潔、誠懇的八個字給予瞭茶清晰、深刻的概括與贊賞。中國是茶之古國,是茶及茶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早種茶、製茶、飲茶的國傢。我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從神農嘗百草開始,茶曆經瞭無數個朝代,也見證瞭曆代的榮辱興衰,因而具有悠遠深邃的底蘊和內涵。韆百年來,茶不僅僅是人們用來解渴的飲品,同時還包含瞭中國人細膩含蓄的思維與情感,因而,茶在人們的眼中是不可或缺的。無論是獨自一人,還是親朋相聚,茶都是人們品飲的。人們可以在茶中品飲人間情、世間味,感悟齣彆樣的茶味人生。而習茶經、悟茶道、學茶藝等,則成瞭每個愛茶之人所必須掌握的課程之一。
★現代手法解讀 插圖形象直觀 圖解簡潔漂亮 人人都能看懂
★趣味性強 隨翻隨讀
1. 本書定位為傳統文化經典的普及本,加以注釋、翻譯,促進理解閱讀古代文化經典。將傳統經典以一種新的方式詮釋。
2. 書中配有大量彩色圖片,逼真生動,圖文集閤,聲情並茂。
3. 本書全新講解,全新編排,全新包裝,新穎的裝幀,為讀者呈現一套高品質的國學讀物。
一、茶之源
【原文】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閤抱者,伐而掇之a。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b,蒂如丁香,根如鬍桃。[瓜蘆木,齣廣州,似茶,至苦澀。栟櫚,蒲葵之屬,其子似茶。鬍桃與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礫c,苗木上抽。]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從草,當作“茶”,其字齣《開元文字音義》d;從木,當作“”,其字齣《本草》。草木並,作“荼”,其字齣《爾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檟e,三曰f,四曰茗,五曰荈g。[周公雲:“檟,苦荼。”楊執戟h雲:“蜀西南人謂荼曰。”郭弘農i雲:“早取為荼,晚取為茗,或一曰荈耳。”]
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櫟字當從石為礫],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j,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采。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捲上,葉舒次k。陰山坡榖者,不堪采掇,性凝滯,結瘕疾l。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m抗衡也。采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n,飲之成疾。茶為纍也,亦猶人參。上者生上黨o,中者生百濟、新羅p,下者生高麗q。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r,為藥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薺苨s,六疾不瘳t。知人參為纍,則茶纍盡矣。
【注釋】
a伐而掇之:伐,砍下枝條。掇,采摘。②栟櫚:棕櫚樹。栟,讀音。③根皆下孕,兆至瓦礫:下孕,在地下滋生發育。兆,指核桃與茶樹生長時根將土地撐裂,方始齣土成長。④《開元文字音義》:字書名。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編輯的字書。早佚。⑤檟:讀音。⑥:讀音,本為香草名。⑦荈:讀音。⑧楊執戟:即揚雄,西漢人,著有《方言》等書。⑨郭弘農:即郭璞。晉時人。注釋過《方言》《爾雅》等字書。⑩藝而不實:指種植技術。k葉捲上,葉舒次:葉片呈捲狀者質量好,舒展平直者質量差。l性凝滯,結瘕疾:凝滯,凝結不散。瘕,腹中痞塊。《正字通》:“腹中積塊,堅者曰癥,有物形曰瘕。”m醍醐、甘露:皆為古人心中最美妙的供品。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味甘美。甘露,即露水,古人說它是“天之津液”。n卉莽:野草。o上黨:唐時郡名,治所在今山西長治市長子、潞城一帶。p百濟、新羅:唐時位於朝鮮半島上的兩個小國,百濟在半島西南部,新羅在半島東南部。q高麗:唐時周邊小國之一。r澤州、易州、幽州、檀州:皆為唐時州名。治所分彆在今山西晉城、河北易縣、薊縣、北京市密雲區一帶。s薺苨:一種形似人參的野果。苨,讀音。t六疾不瘳:六疾,指人遇陰、陽、風、雨、晦、明六氣而生的多種疾病。瘳,痊愈。
【譯文】
茶樹是我國南方種植的一種優良植物。樹有一尺、兩尺甚至幾十尺高。在川東、鄂西地區一帶,最粗的茶樹需兩人閤抱,隻有先砍下枝條後纔能采摘茶葉。茶樹的形狀如同瓜蘆木,樹葉如同梔子,花如同白薔薇,種子類似於棕櫚樹的種子,花蒂像丁香,根類似於鬍桃樹的根。[瓜蘆木,生長在廣東,和茶樹相似,但味道苦澀。棕櫚,屬於蒲葵類,它的籽類似於茶籽。核桃和茶樹,根都在地下滋長發育,把土壤撐裂,鑽齣地麵生長。]“茶”字從部首上看,或從屬於“草”部,或從屬於“木”部,或者“草”“木”並從。[從草,寫作“茶”,這個字齣於《開元文字音義》一書。從木,寫作“”,齣於唐《新修本草》,草、木並從,寫作“荼”,齣於《爾雅》。]茶的名稱,第一叫茶,第二叫檟,第三叫,第四叫茗,第五叫荈。[周公所著的《爾雅·釋木篇》中說:“檟,就是苦茶。”揚雄的《方言》中說:“四川西南部的人把茶叫作”。郭璞的《爾雅注》中說:“早采的叫荼,晚采的叫茗或者叫荈。”]
茶樹生長的土地,以長在亂石縫隙間的品種最好,其次是長在沙石礫壤裏[“櫟”應當從石寫作“礫”],品質最差的生長於黃土中。凡是種植技術不嚴密紮實的,盡管種植瞭也不會長得茂盛。種茶倘若能像種瓜那樣精心照顧,三年就可以采摘茶葉。生長在山林野外的茶葉品質比較好,園林栽培的品質比較差。生長在嚮陽山坡而且有樹木遮陰的茶樹,芽葉呈現齣紫色的品質比較好,呈綠色的則比較差;芽葉如同春筍似的品質較好,芽葉短小,外形如牙的品質較差;芽葉成捲狀的品質較好,芽葉舒展平直的品質較差。背陰山榖裏生長的茶樹,就不能采摘茶葉,因為它有太重的寒性,喝瞭會凝聚滯留在腹內,使人患腹中長痞塊的疾病。
茶的用途,因為它品性寒,最適閤人們做飲料。品行優良、德行儉樸的人最愛飲它。如果有人感覺乾熱口渴、心胸鬱悶、頭疼腦痛、眼睛乾澀、四肢煩亂、全身骨節不舒服,隻要喝上四五口茶,就好像醍醐灌頂、喝瞭甘露一樣清爽甜美。但假如采的時節不對,製造又不精細,而且還摻雜瞭野草,喝瞭就會生病。飲茶也會喝齣毛病,就像人們吃人參也會受害一樣。品質最好的人參齣産於上黨,品質中等的齣産於百濟、新羅,品質差的齣産於高麗。而澤州、易州、幽州、檀州齣産的人參,就沒有什麼療效,更何況用不是人參的冒牌貨來冒充真的人參呢!假如把用薺苨假冒的人參喝瞭,那麼人就有可能得多種疾病。知道瞭人參有時也會對人體有害處這個道理後,那麼茶葉使人體受害的道理也就完全清楚瞭。
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專著,包括茶的本源、製茶器具、茶的采製、煮茶方法、曆代茶事、茶葉産地等十章。內容豐富、翔實, 係統而全麵地介紹瞭我國古代茶業的發展演變,極具史料價值。《茶經》是對整個中唐以前茶文化的總結,它的問世,對中國的製茶業、茶文化的發展,乃至整個飲食文化都産生瞭巨大影響。據說唐朝時西北的迴紇曾以韆頭良馬換取《茶經》。從那以後,《茶經》傳到國外,目前已被譯成日、英、俄等國文字,傳布於世界各地。
清代陸廷燦所著的《續茶經》分正文三捲、附錄一捲,約七萬字。書前有雍正乙卯黃叔琳序及陸廷燦所作凡例。陸羽《茶經》另列捲首。其目錄完全與《茶經》相同,即分為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等十個門類。但自唐至清,曆時數百年,産茶之地、製茶之法以及烹煮器具等都發生瞭巨大的變化,而此書對唐之後的茶事資料收羅宏富,並進行瞭考辨,雖名為“續”,實是一部完全獨立的著述。《四庫全書總目》稱此書“一一訂定補輯,頗切實用,而徵引繁富”。陸廷燦因編定瞭此書,而被世人稱為“茶仙”。
正是由於各種茶專著的推動,纔使得中國的種茶製茶業及茶道、茶藝等獲得長足發展,茶文化代代傳承。茶道始於中國唐代,《封氏聞見記》中提到:“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也明確提齣:“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誌。”茶道的定義有很多種,有學者將其定義為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認為它是一種關於泡茶、品茶和悟茶的藝術;也有學者認為它是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是修身養性之道??但這些定義都隻說齣瞭茶道的一部分,因為茶道的內涵和外延十分廣闊,是很難用語言概括齣來的。而這也正是茶道的魅力所在。
“茶藝”一詞在唐朝之後纔齣現。劉貞亮認為茶藝是通過飲茶來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皎然則認為茶藝是一種修煉的手段。茶藝到現代經曆瞭幾起幾落的發展,人們對茶藝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茶藝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藝是指研究與茶葉有關的學問,例如茶葉的生産、製造、經營、飲用方法等一係列原則與原理,從而滿足人們在物質和精神方麵的需求;狹義的茶藝是指如何衝泡齣一壺好茶的技巧以及如何享受一杯好茶的藝術,也可以說是整個品茶過程中對美好意境的體現,主要包括選茶、選水、選茶具、烹茶技術以及環境等幾方麵內容。
本書是一本集茶經、茶道、茶藝等於一體的茶文化大全,帶領讀者走進一個有關茶的清淨世界,既能豐富國學常識,也能為健康生活增添一些韻味。全書圖文並茂,在品讀文字的同時,也能欣賞到精美的圖片,使讀者充分感受茶文化的無窮魅力,獲得精神的愉悅與滿足,找到清淨平和的心境。希望本書能讓不瞭解茶的朋友開始認識茶、瞭解茶,更希望廣大茶友因茶結緣,使茶文化發揚光大。
茶經 (全彩印刷 圖解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