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的作者林京是一位在故宮工作瞭近四十年的“老故宮”,紫禁城中每一處院落、每一座建築都留下瞭他奔波取景的身影。在許多圖書、畫冊中,經常可以看到林京的作品。他拍攝的紫禁城題材照片主題鮮明、視角獨特,且不局限於紫禁城這一方城池,像西苑三海、西郊園林、避暑山莊這些往日的皇傢宮殿與苑囿,都留下瞭他的足跡,很多著名曆史風物的拍攝機位與視角都是他獨創的。在拍攝之餘,林京還將大量精力投入到對老照片的整理與研究、對故宮博物院藏清宮舊影的整理與齣版上,傾注瞭大量的心血。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林京等人翻拍的慈禧太後等清宮人物的照片,一次係統、清晰地嚮社會公開瞭這些著名人物的影像,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掀起瞭一股老照片熱潮。在研究方麵,林京廣泛搜求一手資料,特彆是尋訪瞭包括溥傑、溥仁、完顔愛蘭等皇室成員在內的諸多曆史的親曆者,與他們談往事、話變遷,挖掘老照片背後的故事,並將其付諸繪聲繪色的文字中去。
作者簡介
林京,廣東澄海人,1955年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哲學係。1976年至故宮博物院工作,故宮舊藏照片研究專傢、攝影師、文化部僑聯委員、中國攝影藝術學會會員、紫禁城學會會員。在故宮行走近四十年來為數十種圖錄書刊拍攝封麵、配圖達數韆幅,發錶近百篇研究、考證以及紀實文章。齣版圖書著作有:《影像秘境》、《故宮秘錄》、《深宮軼事》、《故宮藏慈禧照片》、《晚清太監宮女掠影》、《昔日皇宮掠影》、《紫禁城匾額楹聯》、《舊京人物與風情》、《古都藝海擷英》、《皇朝落日》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序 鄭欣淼
引言 紫禁城首張照片
第一章 皇宮禁秘留掠影
第二章 形勝之地紫禁城
第三章 紫微中天帝京麗
第四章 宮闕殿宇五行說
第五章 天地位焉中軸綫
第六章 天子五門見等級
第七章 建極綏猷三大殿
第八章 內廷深邃乾清宮
第九章 帝後寢宮何其多
第十章 彩畫天花紫檀櫃
後記
前言/序言
1826年,法國人尼埃普斯(Joseph Nicephore Niepce)拍攝瞭人類曆史上第一張照片——《窗外的風景》。十三年後,1839年8月19日,法國科學院嚮全世界正式公布瞭由達蓋爾(Louis Jacques Mande Daguerre)發明的“銀版攝影法”。這一事件標誌著對人類曆史産生深遠影響的偉大發明——攝影術的誕生。
其實,中國人與攝影術的淵源並不比西方人晚。早在兩韆多年前,中國的墨子就發現瞭攝影術必備的重要光學原理——小孔成像,並記錄在《墨經》之中。就在“銀版攝影法”公布五年後,法國人於勒·埃迪爾在1844年攜帶整套達蓋爾攝影器材來到中國,拍攝瞭廣州、澳門一帶的風景照以及當時少數中國人的人像照,這是保存至今最早的中國照片。同年,一位名叫鄒伯奇的中國人獨立製作齣瞭屬於中國人的第一架相機——攝影器,並攝得“平遠山水”一幅。可以說,於勒·埃迪爾與鄒伯奇是揭開中國近代攝影史序幕的兩位開創者。
故宮博物院現存清末以來各種材質的照片上萬張(件),其拍攝時間最早可以上溯至19世紀60年代,所攝內容以清末民國人物、宮廷建築、工廠學堂、故宮博物院院史為主。在為數眾多的影像收藏中,眾所周知的慈禧太後係列照片,總量在七百張以上;包括紫禁城、三海、西郊園林在內的大量宮殿園林照片,在很大程度上指導著今日對現存古建築的保護與利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清廷曾拍攝過一批參與籌建北洋海軍的官弁人員組照;反映遜帝溥儀退位後“小朝廷”生活的曆史照片及其日後寓居天津的生活掠影;還有民國時期在政治、文化、實業、教育、軍事、外交等方麵的知名人士舊照等等,均是故宮博物院在影像收藏方麵的特色種類。
《紫禁城最早影像記》的作者林京是一位在故宮工作瞭近四十年的“老故官”,紫禁城中每一處院落、每一座建築都留下瞭他奔波取景的身影。在許多圖書、畫冊中,經常可以看到林京的作品。他拍攝的紫禁城題材照片主題鮮明、視角獨特,且不局限於紫禁城這一方城池,像西苑三海、西郊園林、避暑山莊這些往日的皇傢宮殿與苑囿,都留下瞭他的足跡,很多著名曆史風物的拍攝機位與視角都是他獨創的。在拍攝之餘,林京還將大量精力投入到對老照片的整理與研究、對故宮博物院藏清官舊影的整理與齣版上,傾注瞭大量的心血。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林京等人翻拍的慈禧太後等清官人物的照片,第一次係統、清晰地嚮社會公開瞭這些著名人物的影像,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掀起瞭一股老照片熱潮。在研究方麵,林京廣泛搜求第一手資料,特彆是尋訪瞭包括溥傑、溥仁、完顔愛蘭等皇室成員在內的諸多曆史的親曆者,與他們談往事、話變遷,挖掘老照片背後的故事,並將其付諸繪聲繪色的文字中去。四十年來,林京發錶在報刊、圖書上的文字以數十萬計,對很多資料的收集與保存帶有搶救性的意義,這是難能可貴的。
紫禁城最早影像記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