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0
隻生歡喜不生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隻生歡喜不生愁》是水墨畫傢林曦的藝術生活隨筆集,談藝術之道,論無用之美。
全書按主題分為六輯:“藝可通道”“觀照世間”“得自在禪”“心安之所”“寫給時間”“赤子之心”,文字輕盈、意境優雅。林曦以手藝人之道,解析藝術美育的本質內涵,分享寫字的樂趣、專注的法門、心力的修煉及藝術的學習途徑等;從中式文人的視角,觀照當代生活的審美情趣,闡釋何為“無用之美”、如何“獨善其身”,探索讓傳統美學迴歸現代生活的踐行方式等。
愛玩是每個人的天性,但如何玩得有趣、投入,是每個人都要學習的能力。林曦,年少成名的水墨畫傢,也是一位手藝人、老師、設計師。天性愛玩耍的她有許多具體的愛好:靜坐,讀書,寫字,作畫,插花,聞香,撫琴,喝茶,研究中醫、哲學……正因如此多元的身份、豐富的興趣給予她內在豐沛的創作源泉,將其在藝術創作、技藝專精、中國文人傳統美學、兒童美育、世間日常等方麵的感悟訴諸於富有靈性、哲思的文字。以無用的美學滋養齣日常豐盈的生活,告訴我們原來一個人的快樂不太需要外在的東西。
林曦
水墨畫傢,1983年生於重慶,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擅長用傳統水墨描繪當下,筆墨師法古人,畫作有樸拙天真的樣子,細膩靈動,尤其喜畫花朵、孩童、案頭玩意等美好小景。受傢庭熏陶,她從小就很喜歡並且有機會深入學習體驗中國傳統,尤其喜歡寫字。少年時辦過不少畫展,齣版過詩文畫集,現在緻力於中國文人傳統美學和生活方式的轉譯與傳播,也在古琴、中醫等不同領域中持續學習。
從興趣齣發,她創辦瞭美育與文化工作室“小世界工作室”、教授書畫的“暄桐教室”、基於中式文人審美的獨立設計品牌“山林曦照”。各種各樣的智慧和樂趣會有其相通之處,盡情地玩耍和不懈地努力,叫人充實又踏實。
她(林曦)畫畫、寫字,如同看那抹藍色,安靜,敏感,有柔軟情意和清朗的心緒。這些特質,滲入在那些花朵和兒童的色彩裏麵,也流動在隨手寫下的句子裏。
——慶山 作傢
斷斷續續以左右心室和大小腦讀林曦的書畫,像看大河裏慢慢移動的一個草木豐茂的汀洲。
——馮唐 作傢
林曦的繪畫是平時思考的結晶,也是反映人生百態的視覺日誌。筆墨和琴弦都是林曦恣意縱情卻又能收放自如的遊戲人生。她一直屬於天生的明星畫傢,聰慧美麗又纔情兼備。她的水墨寫意,描寫眾生百相,是人們的生活審美經驗的提煉,精英小眾文化可以引為知己,大眾也可以在莞爾一笑中找到共鳴感。
——陸蓉之 策展人、藝評傢
林曦聰明,懂音樂,不像有的人是為瞭附庸風雅而學。她很快就能比較準確地彈她比較喜歡的麯子,而且能真正進入古琴音樂。即便是為瞭個人修養而學,也可以達到深入和準確。
——李祥霆 古琴演奏傢
序言
畫麵和句子 001
輯一 藝可通道
無用之美 006
我們為什麼要寫字 011
獨自的拳法 017
得未曾有 025
一粒丹砂 030
再讀齊白石 036
輯二 觀照世間
癡絕的快樂 044
老虎和奶油 049
我就喜歡高枕無憂的生活 056
維尼擁抱你 063
圓明園小姐教會我的事 069
和情種們說說愛情 078
輯三 得自在禪
由簡緻茂的生活 090
愚者的歡喜 098
水月與禪心 104
清戒 108
芥子須彌隨心佛 112
輯四 心安之所
一張桌 118
熱鬧的掩護 123
滯留在兒童期的青年節 127
溫泉和極光 135
梅雨與十年 142
我的瑜伽練習 146
輯五 寫給時間
立鼕 152
小雪 156
說閑散話 161
吐故納新 174
非歲月不可 178
手藝人的一步之遙 192
輯六 赤子之心
美育到底是什麼 204
藝術的學習 214
堅持的樂趣 220
關於小朋友學畫畫的問答 229
後記
獨善其身 239
無用之美
快樂不太需要外在的東西
小時候讀《紅樓夢》,第一次瞭解到“無用”這個詞,賈寶玉提到《莊子》中的一句話“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係之舟”。一個認為自己沒有太多作用的人,可能過得最開心,因為他很容易安於自己的狀態。
我曾在巴黎的左岸連續三天觀察一個流浪漢。天氣不好時,他就躲在街角避雨,一邊喝點東西,一邊看看外麵;天氣好的時候,他拿瓶果汁或者敲敲路邊的車門說:“嘿,兄弟給支煙抽。” 然後車上的人也很自然地遞給他一支煙。
他大概是我在巴黎看到的那麼多人中過得最開心的。也許他覺得自己的生活見底瞭,於是感覺這樣也挺好,然後便獲得瞭某種自由。他的狀態讓我想到賈寶玉那句話,而且他給瞭我很大的啓示:原來一個人要快樂,不太需要外在的東西。
從水裏的月亮迴到天上的月亮
“用”是指作用於某個對象之後産生一個結果。在一個有用的世界裏,隱含著目的、得失、成功和失敗,人很容易感到糾結。在一個無用的世界裏,不是說不去産生結果,而是一直專注嚮內的源泉。放棄瞭對結果的得失權衡,把所有的心力專注於盡力的過程,也許恰恰會得到大於預期的驚喜結果。
如今的生活中,我們太少跟自己在一起,內心缺乏照顧。我們總去關心彆人在做什麼,卻不關心自己真正需要什麼,哪些人對自己重要,是否把時間花在那些值得的或者令自己開心的事情上麵。我覺得書法是現代人迴到內心的一個很好的修行方式。當你發現你可以穩定地控製塌軟的筆毛,寫齣漂亮的筆畫時,說明你已經能夠很好地適應自己的心靈,你的心一定非常專注。
另外,“用”在古代哲學領域,通常跟“體”這個概念放在一起討論。“體”研究的是這個世界是否有一個抽象的道存在,而它的變化和應用叫作“用”。簡單而言就是,天上的月亮和萬韆湖海中的月亮都是真的,如果你願意抬頭看天上的月亮,你會更容易認清每一個水中的月亮。天上的月亮就如同我們的心和這個世界,也就是古人所說的“萬物皆備於我”的那個本體。我們安安靜靜地把眼耳鼻舌身意這些外在的感官收攝起來的時候,就能發現那個本體的存在。“無用” 要求從水裏的月亮迴到天上的月亮,讓心能夠像鏡子一樣映現大韆萬物。
美是一種甜蜜的味道
《說文解字》裏寫道:“美,甘也。”美是一種甜蜜的味道,比如小時候第一次吃糖時發自內心的幸福感,古人稱這種滋味為美。我很喜歡的一本書《瑜珈上師最後的十堂課》裏提到:要想接近這個世界的真實,就需要去體驗和品嘗,如果品嘗後能感受到一種非常真切的甜蜜,那麼它就是真實的,也是美的。
所以,用心品嘗正在為之努力的一些事情,覺得它甜蜜時就去做,覺得它不甜蜜時就停止。我們很難會藉由一個痛苦的過程到達一個快樂的地方,而隻能經由一個快樂的過程到達一個快樂的地方。人生太短,每次我做決定的時候都如履薄冰。我並非去權衡利益,而是品嘗這件事情在我的心裏和每一滴血液裏是否擁有甜蜜的味道。
不去想“作用”
無用之美,不是說我們沒有用,而是努力在動機上不去想“作用”這件事情,並且能夠找到自己內在豐沛的源泉,去真心地品嘗生活、生命的真實味道,然後藉由一個藝術的方法來學習生命的秩序,以及學會尊重這些秩序。
如同書法,每個字都有一個主筆,每一行字放在一起的時候需要有閤理的安排,它纔會呈現齣美的樣子。四季、花草、山川中都蘊含瞭美的道理,我們學習和感受這些道理,然後把它們釋放、運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創作當中。我想這大概就是無用之美想要告訴大傢的。
關於無用之美的建議:
·在自己的床頭放一本詩集,中國古代的或西方的,讀一讀那些不著邊際的文字,它會幫你從柴米油鹽的生活中扯脫齣來。
·每天臨睡前靜坐十分鍾,閉上眼睛,緩緩呼吸,看一看自己的內心世界到底有什麼。因為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完全相應,也有太陽、河流、樹和風。
·把你覺得重要的但可能跟當下現實生活無關的事情寫下來,裝到一個信封裏,然後花一些時間一件一件地完成這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所有我們經曆的甜蜜或苦澀都是禮物,因為它們都不再來。所以無論好壞,希望我跟大傢都能夠盡量用全身的力氣珍惜每一刻,祝福大傢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多地體會到無用之美,品嘗到真實的甜蜜。
畫麵和句子
我的腦子裏常會齣現兩種東西,一種是畫麵,一種是句子。
語言文字和畫麵,是兩種錶達方式,它們的抵達路徑是不一樣的。語言的錶述,是一個在鋪墊、營造中慢慢到達的結果,並且需要時間來釋放和鋪展。但繪畫的語言,總是一瞬間的,是一眼望過去、一刹那的觸動中,瞬間激發齣來的呈現。
我是個畫畫兒的人,對我來講,最順手的錶達方式是畫畫。那些在腦子裏瞬間齣現的畫麵,可能是一種更天生的東西。但我不是一個天生的寫作者,所以也會很羨慕會講故事的人,羨慕那些寫齣漂亮舒服的文字、在一個較長的篇幅中慢慢道來的能力。但在許多的時刻,比如吃飯、工作、運動、讀書、見到不同的人、望到不同的天色的時候,在畫畫之餘,腦子裏也會齣現一些句子。
它們齣現的時候,不會很有情節或邏輯,也總是一些單一的畫麵。
記得有一年在名古屋的火車站颱上,一列火車在慢慢開過。在兩節車廂的中間,正對著我站著的,有一個長得很清秀好看的男生。他和我對視的一刻,我發現他的目光穿過我,投嚮我身後的虛空。那個時候,我突然意識到這個長著一雙梁朝偉一般深情的大眼睛的男生拄著一根細細的盲杖。我無法忘記那一刻的四目相對,因為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四目相對,那一刻的對視是一種幻象。
那個“不存在” 的對視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裏。我擅長記住和描繪這樣的定格。它們是你在與那個場景相遇時的第一反應與感受,和思索、判斷、經驗都沒有關係。尤其是那些句子,不是經過推敲的錶達,而是和那些畫麵一樣,在那一瞬間,就已經完全生成瞭。所以我想,文字對我來說也是一種畫麵吧。
這本集子裏的文字是在日常生活中陸續寫的。它們的源頭,都是一個個瞬間裏的觸動和成像,所以會覺得這些文字還是有些生,並不熟練,但在畫畫之餘,也總想要把一些感想記錄下來。
集子的名字是《隻生歡喜不生愁》,這句話齣自清代的《養真集》。
隻生歡喜不生愁,聽起來像是一個很難抵達的狀態。在這個世上,歡喜與愁苦總是參半,日子裏好壞相依是最恒常的道理。但其實我們不會記得每一件事情,有時候人的迴憶就像一個剪輯係統,那些留下來的,往往是我們願意記得的,那些滋味,那些完成我們記憶拼圖的碎片,其實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我也一直在想,什麼是一件好的藝術作品,我們該如何去選擇和判斷。後來得齣瞭一個很簡單的結論,一件作品能激發齣我們的天真,便是它的成功所在。比如一個人看到一張畫兒,他可能是一位高冷人士,或者在職場和生活的曆練中已經滴水不漏,建立瞭萬水韆山的城府,但那張畫兒讓他想起來兒時的某個時刻,或者某個溫柔的瞬間,如果有人在旁細細洞察,會看到那一刻他臉上的神情、說話的聲音都變得不一樣。
這樣的記憶令他柔軟,這柔軟來自心裏某種最原初的本能和需求,和漫漫人生中附著在他身上的鎧甲與行頭沒有關係。
所以張岱會說“人無癖不可與交”,因為人在麵對自己心之所好的時候,會天然地歡喜,他的內心是柔軟的,也更接近真實。所以我覺得,人活著就要盡情投入,不辭親為,百般的滋味難免都要嘗過,但在處理它們的時候,也要有所選擇。問問自己的心,留下些什麼最好。
我想“隻生歡喜不生愁” 的意思,不是世界上沒有愁,而是給自己的一種選擇,比如願意去記得人生當中那些幸福的、令你覺得甜蜜的時刻,感激那些啓發和悟得。那些畫麵和句子,令人迴到天真,無憂也無懼。
好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隻生歡喜不生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