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2
謝辰生口述:新中國文物事業重大決策紀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1. 口述者謝辰生先生已96歲高齡,但思路極為清晰,行動依然敏捷,迴憶極有條理,所述人與事及相關條文相當準確。他於20世紀40年代即為鄭振鐸先生的文物秘書,從事文物工作七十多年,是新中國文物史上難得的還健在的見證者和當事人,能有這樣經曆的,今天已無第二人。他的豐富經驗和深刻識見,是我國文物工作的一筆重要財富。
2. 撰寫者姚遠對書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法律條文等都做瞭嚴謹的注解、詳細的按語,並加瞭相關附錄,有些條文首次麵世,具有重要的文獻史料價值。
謝辰生,江蘇武進人,1922年齣生於北京,我國著名文物保護專傢,現為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國傢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傢委員會委員。1946年起在上海任鄭振鐸業務秘書,1949年起在國傢文物局工作,曆任文化部文物局業務秘書,國傢文物事業管理局文物處副處長、研究室主任、秘書長,國傢文物局顧問等,1995年離休。是中共十三大代錶、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他是《國務院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1961)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1982)的主要執筆人,主編有《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捲》並在該捲“前言”中明確提齣瞭文物的定義。2009年,文化部、國傢文物局授予謝辰生“中國文物、博物館事業傑齣人物”榮譽稱號,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授予謝辰生“中國文化遺産保護終身成就奬”。
姚遠,北京大學法學博士、早稻田大學學術博士。現為南京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嚮有記憶與遺産政治、文化公共政策等,著有《城市的自覺》。他參與過北京梁思成故居、南京老城南等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推動瞭《南京市曆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和《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修改完善。2010年被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評為“中國文物保護年度傑齣人物”。在鄭振鐸、王冶鞦兩位前輩之後,人們稱辰生同誌為“祖國文物的守護人”,他當之無愧。——金衝及(和研究專傢)
中國文物保護事業之中流砥柱,六旬甲子如一日,不畏艱辛,老而彌堅。
——徐蘋芳(考古學傢)
在他和眾多專傢的一次次呼籲下,一封封上書中,許多文化遺跡、名城街區得以存世保全,傳承後代。 ——單霽翔(故宮博物院院長)
序 金衝及 1
第一章 平生隻做一件事 5
一 到延安去 5
二 在鄭振鐸身邊 15
第二章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文物事業 23
一 文物局草創 23
二 “後勤論” 40
三 “兩重兩利”方針 46
四 第一次文物普查 58
五 發掘定陵與城牆存廢之爭 67
第三章 文物法製的初步建立 84
一 “大躍進”的波摺 84
二 《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 97
三 文化部“假整風” 105
四 文物商業的改革 111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文物事業 117
一 上書中央文革小組 117
二 力挽狂瀾的中共中央“158 號文件” 122
三 周恩來重建“圖博口” 134
四 文化組接管風波 147
第五章 從《文物保護法》到“101 號文件” 162
一 力保王冶鞦 162
二 製定《文物保護法》 173
三 鬍耀邦:“我來當起草小組組長” 181
四 國務院“101 號文件”的齣颱 207
第六章 “十六字方針”的形成 231
一 兩次西安會議 231
二 反對四種錯誤傾嚮 244
三 搶救三峽文物 256
四 《文物保護法》修訂的鬥爭 277
五 堅持文物立法的正確方嚮 288
第七章 熱血丹心護古城 296
一 “我願以身殉城” 296
二 北京舊城的整體保護 317
三 “文化遺産日”的誕生 336
四 曆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齣颱記 354
五 南京古城的曆史轉摺 369
六 文物不是“絆腳石”“搖錢樹” 388
附錄一 文物——《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捲》前言 409
一 文物的定義 410
二 文物的價值和作用 412
三 文物保護與研究的曆史發展概況 417
四 文物的科學研究 434
五 文物保護和管理 439
附錄二 謝辰生先生參與製定的重要文物法規文件
附錄三 謝辰生先生文物著述要目 446
後記 454序
金衝及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完瞭《謝辰生口述:中國文物事業重大決策紀事》。這是一個祖國文物守護人本著對祖先負責、對子孫後代負責的赤子之心傾吐的肺腑之言。
我與辰生同誌相知相交已超過半個世紀。特彆是“文化大革命”中期後,我到文物齣版社工作十年,先後擔任副總編輯和總編輯,彼此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己。20 世紀 80 年代初,我調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工作,這種友誼和交往依然曆久彌新。他常在晚上十時半打電話給我,談的都是文物保護工作中遇到的甘苦,有時十分興奮,得意之情溢於言錶,有時又義憤填膺,對那些破壞文物事件蔓延感到深深的痛心和憂慮。他寫給中央領導人的長信常常復印瞭寄給我,讓我分享他的喜怒哀樂。因此,這本書中講到的不少事,我是熟悉的。他的話從來是非愛憎分明、一針見血,沒有那種常見的含糊其詞、模棱兩可的地方,而又思維縝密、有理有據,話說在點子上,富有說服力量。這本《謝辰生口述:中國文物事業重大決策紀事》整理得很好。我讀的時候,常有“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感覺。對辰生同誌,我是衷心尊敬和欽佩的。
在鄭振鐸、王冶鞦兩位前輩之後,人們稱辰生同誌為“祖國文物的守護人”,他當之無愧。要承受得起這個稱號極不容易,至少需要有幾個條件。
首先,他必須真正懂得祖國文物的巨大而不可替代的文化、曆史和科學價值,而且在這方麵有著廣博而紮實的知識。否則,就不可能有為此獻身的強烈使命感,也不可能在提齣意見時把話說在點子上,富有說服力。書中講到“文化大革命”時保護北京建國門觀象颱的事,我當時就知道。那是為瞭興建中國第一條地下鐵道——北京地鐵一期工程。這條東西嚮的地鐵綫正好要穿過建國門觀象颱底下,施工單位準備把觀象颱拆掉,也考慮到把颱上的古代天文儀器移放到他處保存。修建中國第一條地鐵是何等的大事,我國那時的經濟力量又十分有限,施工單位又已經考慮到颱上古代天文儀器的保存辦法,一般人就不便再提什麼意見瞭。辰生同誌和羅哲文等三個同誌在“文革”那樣的混亂時刻卻給周恩來總理上書,說這不僅是天文儀器的保存問題,更重要的是同一個點上有連續數百年的天文記錄在全世界隻有這一處,如果一移就完瞭。周總理看後,決定地鐵在這裏繞道過去,還親自批瞭繞道所需的一大筆經費。觀象颱至今還保存著。書中還講到一件我當時就知道並且十分欽佩的事情:20 世紀 80 年代,中央有關部門決定將故宮午門前的廣場作為鼕天迎接外國首腦的儀式場所。辰生同誌提齣這是清代舉行獻俘大典的場所,不宜用來迎接外國首腦,這會被對方認為是有侮辱性的。文化部主要負責人說:這件事中央書記處已經進行過討論和同意,不要再提意見瞭。辰生同誌仍單獨嚮中央上書,最後中央接受瞭他的意見,改變瞭原有決定。這件事,我當時聽瞭就肅然起敬。會這樣做的能有幾人?如果沒有那種強烈的使命感和廣博知識,是絕不可能做到的。
其次,必須對祖國文物的全局情況和國傢對文物工作的方針政策十分瞭解和熟悉。如果隻是對祖國文物的某一方麵有深入的研究,可以成為這方麵的優秀專傢,卻難以稱作“祖國文物的守護人”。辰生同誌親曆瞭新中國文物工作的全過程,七十多年的歲月中始終處在文物工作的關鍵崗位上,奔走在文物工作的第一綫。新中國第一批保護文物的法規、第一部《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以至改革開放以來許多文物工作的法令條例幾乎都是辰生同誌參加起草或主要起草的。由他經手處理的保護文物工作的難題更多。辰生同誌今年已是 95 歲高壽。他自己說:“我一輩子都在從事文物工作,可以說一輩子就做這一件事。”能有這樣經曆的,今天無第二人。他的豐富經驗和深刻識見,是我國文物工作的一筆重要財富。這絕非誇張之詞。
也許最重要的,他將文物工作,特彆是文物保護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為瞭它,他可以絲毫不顧個人的任何利害得失。大約兩年前,有一次他剛做完化療就參加一次會議,我看他會間神情十分疲憊,午飯時一口飯也吃不下。過瞭半個多月,我打電話去,他說剛從杭州迴來,我說你是該休養一下的。他說:“不,我是到杭州郊區去看明清民居。”這真使我大吃一驚。年過 80 後,他寫過兩首詩,也曾抄瞭送給我。一首是七絕:“革命何妨與世爭,平生從未競崢嶸。慣迎風暴難偕俗,垂老猶能作壯兵。”一首是七律:“而今垂老尚何求?維護原則敢碰頭。汙吏奸商榨民脂,精英文痞泛濁流。群邪肆虐猶檮杌,正氣驅霾貫頭牛。蒿目層樓憂社稷,堅持信念度春鞦。”他憂什麼?大概是愛得愈深,就憂得愈切,猶如範仲淹所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現實生活永遠在矛盾中發展,這是辯證法的精髓。舊的問題解決瞭,新的問題又會接踵而來。辰生同誌在書中痛心地說:“前 30 年的破壞,可以說主要是由於認識問題,但是
在今天,主要是利益問題。”這些直率的話,不能不發人深思。
當然我不敢說他說的每句話和做的每件事都對。這是任何人都不可能達到的,除非他不做事和不說話。但他的信念是真誠而執著的,有如他詩中所說:“堅持信念度春鞦。”
姚遠同誌做瞭一件很好的事。這本書忠實而生動地再現瞭辰生同誌的所思和所行。還做瞭詳細的按語和注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
我們不是常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嗎?這本書主要不是一般的說理(編者把辰生同誌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所撰長編詞條《文物》列為本書的附錄,是從另一角度所做的重要補充瞭),它可以說是辰生同誌在七十多年漫長歲月中、處於文物工作全麵性崗位上摸索和思考的忠實記錄。隻有實踐纔能齣真知。希望年輕一些的文物工作者,能夠在工作之餘認真地讀一讀這本書,一定可以從中獲得不少在其他地方難以得到的教益。
2017 年 5 月 6 日 時年八十有七
謝辰生口述:新中國文物事業重大決策紀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