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華古典詩詞比興轉義大詞典》由國學大師傅璿琮領銜,與學者艾蔭範、劉繼纔主編,150餘位專傢學者共同編纂。該詞典曆經斷續三十餘個春鞦,纍計時間達十年之久,凝聚瞭前後四代人心血。 編寫齣版《比興大詞典》是一項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齣版工程,該詞典收入詞目1500餘條,全書150餘萬字,詞條涉及瞭詩、詞、麯、賦、文等諸多領域。這是我國首部係統研究總結古典詩詞比興轉義手法的大型工具書,傳承瞭前人留給我們的豐厚文化遺産。全書收錄瞭現代各種大型辭書中所沒有的部分新詞條,極大豐富瞭當代辭書的內涵,可有效地解決閱讀古代詩文時遇到的語言問題。一般辭書對有些詞目,隻對其本義、引申義有詮釋,而對比興、象徵、暗示義等到則不作介紹。以及列舉大量可供品鑒的詩詞語例,所以兼有詞典、字典和類書的三種功能。一書在手,可免去對其它辭書的翻檢之勞,很便於讀者閱讀。
內頁插圖
目錄
序
前言
齣版說明
凡例
正文部分
詞目首字拼音音序檢索
詞目首字筆畫檢索
後記
前言/序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是文化的復興。而文化傳承是文化復興的前提,也是實現中國夢的根基。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古典詩詞麯賦等,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如果說這些文化遺産對於古人而言差不多是自明的,那麼對於今人來說便成瞭難於索解的“密碼”瞭。為此,我們編寫瞭這部《中華古典詩詞比興轉義大詞典》。這是一項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工程,既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又具深遠的曆史意義。
古人說,“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毛詩序》)意思是說,詩歌具有其他文學體裁都不具備的無可估量的感召力量。我國曆史上一嚮有“詩教”的傳統。就是那樣一篇篇短小的韻文,如和風細雨,潤澤著世世代代中華兒女的柔情,呼喚起韆韆萬萬誌士仁人的正氣,把我們民族的曆史譜寫到今日的輝煌。
我國的文學遺産有其兩麵性質。且不說它的內涵,清一色的都是昨天的記憶和迴味;就是它所使用的質料、技術手段,也都刻著明顯的手工藝的殘痕。硃自清先生曾經說過:“廣義的比喻連典故在內,是詩的主要的生命素;詩的含蓄,詩的多義,詩的暗示力,主要的建築在廣義的比喻上。”(《(唐詩三百首)指導大概》)不是直述其事、明言其理或直抒其情,而是一定要另外找到個憑藉,“以彼物比此物”,或“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硃熹語)。這種錶達方式有其古遠的起源和存在根據。在人類思想史上,各民族似乎都有過萬物同源、萬物同理的認識階段,因此,類比推理曾經比歸納與演繹都更盛行。在古代的東方特彆是中國,“天人閤一”“物我同一”的天人論,一直構成哲學的主流。建築在這樣一種思維方式的基礎上,流而為意識形態的其他分支,則我們處處可見它的同形物。縮小到語言、文學領域,我們看到,漢字就是這麼孳乳的(一形一聲互為比附),詞義就是這麼擴充的,道理就是這麼闡述的。這一點不獨《孟子》《莊子》之以寓言說理,就是司馬遷那部被後世視為“正史之祖”的《史記》,作者本人都說是“一傢之言”,即那十二本紀、三十世傢、七十列傳,通通不過是曆史掌故,是被用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道理與規律的比附材料。這一點至今似乎還未被弄清楚。
詩作為文學王國王冠上的明珠,自不待言。上古的詩,它的創作、流傳、編纂和運用,都曾被看作國傢文教行政的廣義比附;而作為藝術手段的比興,則自“詩三百”經過楚騷、漢樂府到陶淵明(他應是上古詩的集大成者),幾乎成瞭這一階段詩歌的錶徵。當然,文學的發展與其他事物一樣,也循著否定之否定規律做“尺蠖運動”。大約自漢賦始,文學載體中能指與所指的性質就在悄悄地發生變化,那就是:從上古那種由此物此事此理以明彼物彼事彼理的直觀、明確的比附,逐漸演變成通過對景物的鋪陳、描述,或暗示或寄托或透露詩人的一種思緒,這在建安詩人那種一半寫景、一半抒情的“兩段式”詩體中錶現得尤為明顯。這種情況因自然美之被發現而蔚為大觀,於是齣現瞭六朝山水詩的鼎盛局麵。就山水詩中創造的意象而言,我們已不能再把它看成廣義比附中的“喻依”。它們已經與自身同一,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至少它們與詩的整體所指並不完全一緻。
中華古典詩詞比興轉義大詞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