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現貨 辭海 第六版 普及版 16開精裝全三冊 上海辭書齣版社

正版現貨 辭海 第六版 普及版 16開精裝全三冊 上海辭書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辭海
  • 普及版
  • 第六版
  • 工具書
  • 百科全書
  • 參考書
  • 字典
  • 上海辭書齣版社
  • 精裝
  • 全三冊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年鉴报告专卖店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ISBN:9787532631056
商品编码:13420050510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辞海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0-08-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3

具体描述

書名:《辭海》普及本(全三冊)

:600.00元

作者:夏徵農,陳至立 主編

齣版社:上海辭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8-1

ISBN:9787532631056

字數:19097000

頁碼:全三冊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大16開




內容提要
《辭海》是當代中國的極具的大型綜閤性辭書。“對不對,查《辭海》”,已成為廣大讀者的口頭禪。《辭海》之所以獨樹一幟,成為極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緣其以字帶詞,集字典、語文詞典和百科詞典主要功能於一體,一書在手,常用的單字、語詞和百科詞語,包括名詞、概念、術語、成語、人名、地名、學校、機構、企業、會議、事件、決議等等,均可查到;其釋文簡明扼要,準確可靠;且十年修訂一次,與時俱進,貼近時代。
《辭海》第六版普及本由夏徵農、陳至立擔任主編。其篇幅較第五版略增,總字數約2200萬字,比1999年第五版增加約10%;總條目近12.7萬條,比第五版增8%;其中新增1萬多條,詞條改動幅度超過全書的三分之一;刪去條目約7000條。除瞭新增條目,在原有條目中,也大量援引新的提法,作齣新的解釋,反映新的情況,執行新的規範,運用新的數據。在增補以前遺漏的詞目、音項、義項和釋文內容,改正解釋、資料、文字、符號等差錯,精簡不必要的詞目和不閤適的釋文等方麵亦著力甚多。
《辭海》第六版普及本特點:1、針對性強:與“彩圖本”和“縮印本”相比,“普及本”用紙考究,在印製中將字號放大,查閱更輕鬆。2、原汁原味:文字內容與“彩圖本”保持一緻,圖片采用綫描圖形式,約3000幅。
本書特點
記述我國政治、經濟改革的新發展
新版《辭海》全麵地反映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30年來的成果。首先,在改革的指導思想和根本方針上增加瞭一係列重大條目,增收瞭“三個代錶”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及其係列條目,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條目形成係列,同時,使馬剋思主義發展史的條目形成係列。大大充實關於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知識。如新增管理學學科,反映瞭20世紀80年代以來甚至是21世紀初,國際上管理學的理論動態和思想理念。還新增瞭有關“科教興國”方麵的一些條目。
全方位體現科學技術的進步
追蹤現代科學技術的前沿,適應社會需要,此次修訂主要著眼於重大的科技成果和科技熱點。在空間科學技術方麵,新增瞭“‘神舟’係列宇宙飛船”這項中國載人航天的重大成果。其內容涵蓋從“神一”到“神七”的一係列發展曆程。記錄瞭迄今為止各次發射的時間和獲得的成就。 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很多新名詞的湧現反映瞭近十年來人們日常生活的日趨現代化和便捷化。新版《辭海》增加瞭“3G”“虛擬局域網”“電子政務”“電子商務”“USB”(通用串行總綫)“BBS”(電子公告闆係統)“SIM卡”“CCD”等條目。
見證法製建設的新發展、新成果
新版《辭海》反映瞭近十年來我國法製建設的新發展、新成果,反映時代新特徵。如新增瞭行政復議、行政監督、聽政製度、政府采購、知情權、網絡犯罪、彈性用工、競業限製、私人財産、生命權、健康權、無效婚姻、雇主責任、精神損害賠償、國際環境法、國際人權法、國際商事仲裁,等等。還增補瞭一批與公民日常法律活動緊密相關的詞目,具體反映在民法、知識産權法方麵。如增補瞭民法的基本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平等原則、等價有償原則、權利不得濫用原則、意思自治原則)和一般術語;增強瞭物權法、債權法、閤同法、侵權責任、知識産權等一係列條目。
增列已故的人物
根據《辭海》隻收已故人物的慣例,第六版增列已故的人物。2009年7月,被尊稱為“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的季羨林先生和被稱為“鳳毛麟角”的任繼愈先生同逝世,在感慨惋惜的同時,《辭海》人更是將其兩位迅速納入新版《辭海》的“人物”條目。新版《辭海》還對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有重要影響的人物進行瞭收錄,包括:數學傢陳省身,物理學傢黃昆,衛星測控技術奠基人陳芳允,中國自動檢測學奠基人楊嘉墀,計算機專傢、漢字照排係統創始人王選,電機工程學傢、文學藝術傢顧毓琇等。此外,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均有去世的人物收錄,如華國鋒、巴金、葉利欽、薩達姆、蘇哈托等。
增收現代漢語的詞匯
第六版突破《辭海》隻收古代漢語的陳規慣例,增收5000條常用的現代漢語。如果按義項計,則增收瞭20000個義項。如(賴)(lài),1999年版僅收5個義項,2009年版增收瞭5個現代義項,即:誣賴、責怪、不好(壞)、無賴、當離開而不肯離開賴著不走。這與新增詞目如機製、基本、激化、極限、極端、集體、季節、紀念、傢底、傢長、尖銳、剪彩、僵局、僵化、交代、解決等一樣,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詞匯,使用頻率極高。所以說,增收現代漢語條目,無疑能使《辭海》更加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增收與百姓日常生活有關條目
新版《辭海》收錄與百姓日常生活有關的醫學知識,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即“非典”)、人禽流感病毒感染(即“禽流感”)等;在齣行方麵,新增瞭磁浮列車、動車、動車組、動力集中型動車組、動力分散型動車組、氫燃料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混閤動力汽車等,還有盧浦大橋、東海大橋、江陰長江大橋、潤揚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等。鳥巢、水立方、國傢大劇院也亮相《辭海》第六版。漢字字形、注音、異形詞規範、數字用法、量和單位、科技名詞等也均按國傢統一規定處理。如將質量(重量)單位“公斤”改用“韆剋”、將長度單位“公裏”改用“韆米”、將麵積單位“平方公裏”改用“平方韆米”。因此,新版《辭海》將是我國一部的規範辭典。
彩色圖照五彩繽紛
新建的國傢和更換的國傢,新版《辭海》增加其和地圖等。如新建的國傢有塞爾維亞共和國、黑山共和國等。1999年版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胸肩章方麵作瞭變化。新版《辭海》也做瞭及時的撤換,補充瞭新的胸肩章圖。新版《辭海》還更換瞭大部分省市省會的城市圖,尤其是替換瞭近百張植物、生物圖片,使圖文更貼切。因內容更新,如紐約條,9.11事件將紐約雙子星大廈毀掉,已不存在。新版《辭海》作瞭及時的撤換補上瞭新圖。


目錄
前言
凡例
漢語拼音音節錶
正文
捲(A—J)
第二捲(K—T)
第三捲(w—z阿拉伯數字和外文字母)
附錄
中國曆史紀年錶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錶
中國少數民族分布簡錶
世界國傢和地區簡錶
世界貨幣名稱一覽錶
計量單位錶
基本常數錶
天文數據錶
國際原子量錶(2007年)
元素周期錶
地質年代錶
中國地震烈度錶
漢語拼音方案
國際音標錶
索引
部首索引
筆匭索引
四角號碼索引
詞目外文索引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辭海(第六版 普及版)》的詳細圖書簡介,力求全麵、翔實,避免任何可能被察覺為人工智能生成痕跡的錶達方式,並嚴格遵守不包含該書內容的限製。 --- 《中華文化典籍璀璨星河中的裏程碑:一部跨越時代的知識集成與智慧傳承》 導言:文化傳承的重器,知識殿堂的基石 在浩瀚的中華文化典籍序列中,有些著作因其規模宏大、內容精深、編纂嚴謹,而被譽為知識的燈塔與文明的鏡鑒。《中華文化典籍璀璨星河中的裏程碑:一部跨越時代的知識集成與智慧傳承》(以下簡稱《典籍集成》)正屬此類。它並非僅僅是一部收錄字詞的工具書,而是中國當代社會在係統梳理、整閤人類文明成果,尤其是中華民族數韆年積澱下來的知識體係時所進行的一次氣勢恢宏的集體性努力的集中體現。這部巨著的問世,標誌著當代文化建設在基礎性、規範性工程上邁齣瞭堅實的一步,為學者的研究、教育的開展,以及社會公眾的知識獲取,提供瞭最為權威、最為可靠的參照標準。 第一部分:宏大的編纂背景與時代使命 《典籍集成》的編纂,植根於特定的曆史語境和社會需求。它誕生於一個國傢緻力於提升國民整體素質、推動文化自信和實現知識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其核心使命在於構建一個既能反映曆史深度,又能契閤現代認知體係的知識框架。 一、 曆史的必然性與學術的緊迫感: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知識的碎片化趨勢日益明顯。如何建立一個係統化、權威性的知識節點,以應對信息洪流的衝擊,是擺在所有文化建設者麵前的重大課題。《典籍集成》的編纂團隊深刻認識到,必須通過一部具有典範意義的綜閤性參考書,來確立基礎術語的定義標準,規範學科間的交叉與銜接,確保知識傳遞的準確性和一緻性。這部典籍的意義,在於它試圖成為一個“知識的定海神針”。 二、 跨學科的係統整閤: 《典籍集成》的體量和內容廣度,決定瞭它必須是一個高度綜閤性的工程。它不僅涵蓋瞭文學、曆史、哲學等傳統人文學科的精髓,更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現代知識領域納入其視野。編纂過程中,采取瞭極其審慎的跨學科協作機製,力求在不同知識領域之間建立起清晰、閤理的邏輯聯係和知識索引。例如,在處理科學術語時,必須兼顧其在曆史發展中的演變路徑,以及在現代科學體係中的精確定義,這種平衡的難度極高。 三、 適應性與普及性的追求: 雖然其學術深度毋庸置疑,但《典籍集成》在設計之初就兼顧瞭“普及”的考量。這意味著在保證專業性的前提下,其條目釋文的錶述必須力求清晰、準確、易於理解,以服務於更廣大的讀者群體。這種對學術嚴謹性與公眾可讀性之間的精妙平衡,是衡量其工程難度和最終價值的關鍵維度。 第二部分:結構體例的精妙設計與內容特色 《典籍集成》的結構設計,是其功能實現的基礎。其體例編排充分體現瞭對讀者使用習慣和知識檢索規律的深刻洞察。 一、 嚴謹的條目體係與釋義標準: 全書的條目設置遵循瞭“以基礎夯實為先,以重點凸顯為輔”的原則。每一個條目,無論是人名、地名、事件,還是概念、術語,都經過瞭多輪次的專傢審校。釋義的篇幅和結構被嚴格控製,力求在有限的空間內提供最核心、最關鍵的信息。對於多義詞,則清晰地按照曆史沿革或學科分支進行分層解析,避免歧義的産生。 二、 廣博而深入的知識覆蓋麵: 《典籍集成》的知識覆蓋麵之廣,是其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曆史地理的宏大敘事: 書中對中國古代的朝代更迭、重要曆史事件的梳理,不僅限於政治軍事層麵,更深入到社會結構、經濟製度的變遷。對於地理條目,不僅標注其今昔地名,更會追溯其在曆史地圖學中的演變軌跡。 哲學思想的脈絡梳理: 在對儒、釋、道等主流思想進行闡述時,注重展現其流派之間的辯證關係與相互影響,而非孤立地介紹。對於古代經典中的核心概念,會引用原文佐證,並給齣通行譯注。 科學技術的長河迴顧: 在涉及古代的技術成就,如農學、醫學、天文、數學等領域時,編纂者采取瞭“追根溯源”的方法。例如,對於古代的度量衡製度,會詳盡說明其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具體換算關係,這對於研究古代經濟史和技術史的學者具有不可替代的參考價值。 文化藝術的精微呈現: 在文學、藝術方麵,對重要作傢、作品、流派的介紹,不僅停留在作品名稱和簡介,更會分析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例如,對古代詩詞格律、繪畫技法、戲麯聲腔的解釋,往往結閤瞭專業人士的視角。 三、 權威的引注與參考機製: 為保證其作為“標準”工具書的地位,書中對關鍵知識點進行瞭嚴格的引文標注。這使得讀者在需要進行深入研究時,可以迅速追蹤到原始文獻的齣處。此外,完善的交叉引用係統,使得讀者在檢索一個概念時,能夠順藤摸瓜地發現與之相關聯的其他知識點,極大地提高瞭信息檢索的效率和知識網絡的完整性。 第三部分:裝幀設計與閱讀體驗的考量 作為一部巨型工具書,《典籍集成》在實體裝幀上同樣體現瞭對使用者體驗的重視。 一、 堅固耐用的結構設計: 鑒於其使用頻率高、查閱次數多的特性,裝幀工藝必須達到極高的標準。采用的紙張不僅要求印刷清晰度高,更需具備優良的耐翻性和耐久性。書籍的裝訂方式,確保瞭即使在頻繁翻閱時,書脊也能保持穩固,便於長時間使用。 二、 檢索效率的優化: 為瞭應對龐大的信息量,書籍的版式設計至關重要。字體、字號、行距的選擇,都經過瞭反復的實驗,以確保在長時間閱讀下眼睛不易疲勞。書脊的標識、目錄的清晰排布,以及分冊之間的內容劃分,都旨在最大程度地縮短讀者的定位時間,提高查閱效率。 結語:知識的載體,未來的參照 《典籍集成》的價值,在於它成功地將一個時代的知識積纍和學術共識,以最規範、最係統的形式固定下來。它不僅是當代人瞭解過去、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更是未來世代審視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高度、學術風貌的珍貴遺産。這部典籍所代錶的,是對知識的敬畏,對傳統的尊重,以及對未來的責任擔當。它將以其深厚的內涵和嚴謹的體例,持續在中華文化的知識殿堂中,散發著不可替代的光芒。

用户评价

评分

從收藏和使用的角度來看,這套書的精裝版本完全體現瞭其作為“鎮宅之寶”的地位。裝幀的堅固程度一看就是能經受住反復翻閱的考驗,三冊書之間可以互相支撐,放在書架上也非常美觀大氣。我特彆喜歡它采用的16開尺寸,比常見的A4略小,但比傳統的小開本要大氣得多,正好適閤放在書桌邊隨時取用,不會占用過多的桌麵空間,同時又保證瞭足夠的閱讀舒適度。我曾遇到過一些大型工具書,因為開本過大,不便攜帶,放在哪裏都很占地方,但這一套的尺寸拿捏得非常到位。而且,精裝的書脊在多次翻開時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形態,這對於經常需要查閱工具書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實在的優點,不用擔心書脊過早鬆散或捲麯,確保瞭它的長期可用性。

评分

坦白說,作為一名對知識有深度渴求的人,我最欣賞的是它所蘊含的文化自信和學術深度。它不僅僅是簡單的信息堆砌,而是經過瞭長期、係統性的編纂和反復的專傢審校纔得以問世的。閱讀過程中,我能感受到背後龐大的學術團隊付齣的心血,那種對漢語言文化精髓的挖掘和梳理,是任何網絡搜索引擎都無法替代的。它提供的是一種結構化的、被驗證過的知識框架,幫助讀者建立起穩固的認知體係。例如,在查閱古代官製變遷時,它不僅僅列齣朝代更迭,還會將不同時期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機構進行對比分析,讓人清晰地看到權力是如何在曆史長河中流動、重組和演變的。這種深度和廣度兼備的梳理方式,極大地提升瞭學習效率,也培養瞭讀者對知識體係的整體觀,而不是滿足於碎片化的信息獲取。

评分

我比較注重知識的時效性和覆蓋麵,畢竟時代在發展,新的概念和發現層齣不窮。這套書的第六版,在更新上確實下瞭大功夫。我對比瞭一下舊版的資料,在新版本中,很多當代科學技術前沿的術語、最新的國際組織名稱、甚至近年來齣現的網絡熱詞(當然,對於工具書來說,對“熱詞”的收錄是極其審慎的,但對反映時代變遷的重大事件和概念是必要的),都有瞭較為精準和權威的解釋。這種與時俱進的態度,讓這套書不隻是一部迴顧曆史的文獻,更是一部反映當代知識體係的切麵。比如,在環境科學和信息技術領域的一些新名詞,我用其他老舊的參考書查閱時常常感到信息滯後,但在這套書中,我找到瞭清晰、標準的中文釋義和英文對應,這對於需要撰寫規範性文檔的人來說,價值無可估量。它平衡瞭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現代知識的吸納,使得整套書的知識結構非常完整和穩定。

评分

說實話,我對這類工具書的期待通常是“夠用就好”,但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在保持權威性和信息密度的同時,對普通讀者極其友好。索引係統做得非常人性化,主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分得很清楚,查找效率極高。我前幾天做研究時,需要快速定位某個特定曆史事件的參與人物,以往的經驗是需要反復在不同的部分來迴翻閱,耗時費力。但這本書的索引設計,讓我隻需在人名索引下就能找到清晰的頁碼指嚮,非常流暢。而且,版麵設計上,字體的選擇和行距的把控,都充分考慮到瞭長時間閱讀的舒適度。雖然內容極其專業,但它避免瞭那種令人望而生畏的“密密麻麻”感。色彩的運用雖然剋製,但關鍵信息點的突齣做得恰到好處,比如在需要區分不同學科詞條時,使用細微的粗體或者斜體,這種微妙的視覺引導,大大降低瞭閱讀疲勞感,讓人願意沉下心來,一頭紮進去,探索那些原本以為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點的新層次。

评分

這本厚重的精裝書拿到手裏,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沉甸甸的實在感。內頁的紙張質量相當不錯,觸感細膩,那種老派印刷特有的油墨香氣讓人瞬間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裏。我一直覺得,讀大部頭的工具書,紙張和裝幀是儀式感的一部分。隨便翻開一頁,關於某個古代地名的解釋,旁邊往往還會附帶相關的曆史背景或者文化沿革,絕不僅僅是冷冰冰的定義羅列。比如,我特意查閱瞭關於“徽州”的條目,它不僅給齣瞭地理坐標和行政區劃的變遷,還深入闡述瞭徽商文化對中國商業史的影響,甚至連徽派建築的特色都有所提及。這種百科全書式的全麵性,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查閱一個詞條,而是在進行一次微型的學術考察。尤其是對那些晦澀的古典詞匯,注釋得極其詳盡,不僅給齣白話解釋,還常常引用古代文獻佐證,對於文學愛好者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的利器。我甚至發現,有些看似簡單的日常詞匯,深挖下去,其詞義的演變和曆史語境的變遷,也隱藏著不少有趣的學問,體現瞭編纂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嚴謹的治學態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