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歲春夏之交以及仲鞦時節,分彆得獲赴歐洲幾個博物館和印尼爪窪婆羅浮屠參觀的機會。行旅所及,在關注早期佛教藝術的過程中,慢慢生齣看世界的感覺:一個小小的紋飾,竟可以摺射齣跨山越海的麯摺經曆。傳播的因素當然有很多種:和平的,戰爭的;偶然的,必然的,等等。天下格局分而閤、閤而分的不斷變化帶來的文化傳遞,常會演齣令人不可思議的傳奇。有的可以大緻勾畫齣經行的路徑,有的卻隻能是若乾虛綫,甚至隻是分散的點。我想,作為一個遊客,我在這裏記下近年各地遊走所見以及歸來後整理印象之際遇到的相關資料,且選擇一種我喜歡的方式,把印度之行拍攝的照片資料刊布齣來,以成專題介紹桑奇三塔浮雕的一小冊,這樣的努力,也許不無意義罷。
##具体的每个石刻的解读很详细,适合我这种马上要去桑奇的小白读者做功课。按照每个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分类,很清晰。
评分##具体的每个石刻的解读很详细,适合我这种马上要去桑奇的小白读者做功课。按照每个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分类,很清晰。
评分##本书以桑奇三塔(主要是一号塔)的塔门之横梁、石柱上所刻浮雕为媒介,援引佛经典故,讲述其所表现的故事。分佛传、本生和其它三章,联系其它雕刻和壁画,似为读者展示浮雕所刻之物发展衍变之概况。但或因其并非之水女史研究之重点,读来不免有流于表面之感,略有失望。 @2013-11-10 21:31:07
评分纸质书。很棒,要去看实物了
评分 评分##本书以桑奇三塔(主要是一号塔)的塔门之横梁、石柱上所刻浮雕为媒介,援引佛经典故,讲述其所表现的故事。分佛传、本生和其它三章,联系其它雕刻和壁画,似为读者展示浮雕所刻之物发展衍变之概况。但或因其并非之水女史研究之重点,读来不免有流于表面之感,略有失望。 @2013-11-10 21:31:07
评分##本书以桑奇三塔(主要是一号塔)的塔门之横梁、石柱上所刻浮雕为媒介,援引佛经典故,讲述其所表现的故事。分佛传、本生和其它三章,联系其它雕刻和壁画,似为读者展示浮雕所刻之物发展衍变之概况。但或因其并非之水女史研究之重点,读来不免有流于表面之感,略有失望。 @2013-11-10 21:31:07
评分纸质书。很棒,要去看实物了
评分##本书以桑奇三塔(主要是一号塔)的塔门之横梁、石柱上所刻浮雕为媒介,援引佛经典故,讲述其所表现的故事。分佛传、本生和其它三章,联系其它雕刻和壁画,似为读者展示浮雕所刻之物发展衍变之概况。但或因其并非之水女史研究之重点,读来不免有流于表面之感,略有失望。 @2013-11-10 21:31:07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