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定式製勝要訣
定價:39.80元
作者:丁烈、孟慶鋒
齣版社:青島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5523309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棋力充電係列”是一套針對圍棋中級水平愛好者的專項訓練圖書。包括定式、布局、死活、攻防等方麵。《定式製勝要訣》是“棋力充電係列”中的一本,是圍棋電視欄目《圍棋TV》的精品節目《貓哥講定式》的紙質齣版物,由職業棋手丁烈六段和圍棋愛好者孟慶鋒共同呈現。
內容提要
《定式製勝要訣》從定式的選擇以及定式以後的變化,詮釋瞭全局對局部的影響,定式並不局限於定式本身,而是要依據全局的配置來進行取捨。
目錄
星位定式型 小飛掛角 ·小飛守角………………………………………… 1第2型 小飛進角·一間低夾1……………………………………… 4第3型 小飛進角·一間低夾2……………………………………… 6第4型 小飛進角·一間低夾3………………………………………………… 9第5型 小飛進角·靠1…………………………………………………………11第6型 小飛進角·靠2…………………………………………………………13第7型 大飛守角 · 點角………………………………………………………… 18第8型 大飛守角·托斷1………………………………………………………20第9型 一間低夾 · 點角…………………………………………………………220型 一間低夾·衝斷1 ……………………………………………………251型 一間低夾·跳·尖衝1 ………………………………………………272型 一間低夾·跳·尖衝2 ………………………………………………303型 一間低夾·雙飛燕1 …………………………………………………334型 一間低夾·雙飛燕2 …………………………………………………345型 一間低夾·雙飛燕3 …………………………………………………366型 一間低夾·雙飛燕4 …………………………………………………387型 一間低夾·雙飛燕5 …………………………………………………408型 一間低夾·高雙飛燕1 ………………………………………………429型 一間低夾·高雙飛燕2 ………………………………………………44第20型 一間低夾·高雙飛燕3 ………………………………………………45第21型 一間低夾·白靠退 ……………………………………………………47第22型 一間高夾·點角1 ……………………………………………………49第23型 一間高夾·白跳起 ……………………………………………………51第24型 二間低夾·點角………………………………………………………53第25型 二間低夾·雙飛燕1 …………………………………………………54第26型 二間低夾·雙飛燕2 …………………………………………………56第27型 二間低夾·雙飛燕3 …………………………………………………57第28型 二間低夾·高飛燕1 …………………………………………………60第29型 二間低夾·高飛燕2 …………………………………………………63第30型 二間高夾·點角………………………………………………………65
作者介紹
丁烈 職業六段,上海人,2001年入段,2009年升為六段,第二屆全國圍棋新秀賽冠軍,屆全國智力運動會亞軍。多項全國杯賽均有進入8強的成績,2006年開始多年代錶平煤隊徵戰全國圍棋甲級聯賽,並有多次戰勝世界冠軍的記錄。現任北京丁烈晨帆圍棋道場負責人。孟慶鋒 業餘5段 北京人,在中日圍棋擂颱賽的春風下接觸圍棋至今,是有著三十多年棋齡的圍棋愛好者,在多次業餘比賽中名列前茅。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的感受是,它是一部關於“如何思考如何行動”的百科全書,但它並沒有給你任何可以直接套用的公式。作者似乎深諳“模仿的陷阱”,所以他刻意避免提供任何容易被復製的模闆。相反,他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工具箱,裏麵裝滿瞭各種概念工具和思維模型,並且詳細解釋瞭每一種工具的使用場景和局限性。我對書中關於“非綫性反饋循環的識彆與乾預”的那一章印象最為深刻。作者用一種近乎建築學的語言,描述瞭如何識彆一個係統中最薄弱的承重結構,以及如何用最小的力去引發最大的結構性變化。這種“四兩撥韆斤”的智慧,並非源於運氣,而是源於對底層邏輯的透徹把握。閱讀這本書,就像是拜訪瞭一位隱居多年的大師,他不會直接幫你解決眼前的難題,但他會教你如何磨礪自己的斧頭,讓你自己有能力去劈開任何擋在你麵前的巨石。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告訴你什麼結果,而在於它重塑瞭你對“可能性”的認知邊界。它教會你,真正的製勝,源於對結構本身的深刻理解,而非對錶麵現象的盲目追逐。
评分收到,這是一份模擬讀者對一本名為《定式製勝要訣》的書籍的評價,風格迥異,內容詳細,不包含書中任何實際內容。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走進瞭一個宏大卻又異常精準的迷宮。作者似乎有著一種近乎偏執的對“結構”的迷戀。我閱讀時,常常被那種對事物內在邏輯的抽絲剝繭所震撼。他似乎並不直接給齣答案,而是把構建答案的磚塊擺在你麵前,要求你自己去砌牆。這對於那些習慣於直接獲取結論的讀者來說,可能會感到挫敗。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討論瞭某種形式的“平衡點”的構建,整個論述過程猶如欣賞一場精密的機械裝置的運作,齒輪咬閤,絲毫不差。雖然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試圖在自己的認知體係中找到對應的參照物,但往往徒勞無功。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剋製而疏離的,它很少使用感性的描述,更傾嚮於使用一種近乎數學般的嚴謹來鋪陳觀點。我個人認為,這本書更像是一份“方法論的骨架”,它要求讀者必須帶著自己已有的知識體係去填充血肉。如果單純地把它當作一本消遣讀物,那無疑是一種浪費,甚至會産生誤解。它更像是一本需要反復研讀的案頭書,每一次重讀,都會因為自身經驗的增加而解鎖新的理解層次。那種對“不變”與“易變”之間微妙界限的捕捉,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评分坦白講,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相當具有挑戰性,它毫不留情地將你拋入一個充滿復雜性的思維場域。我花瞭整整一周的時間來消化其中關於“演化路徑預測”的那部分內容。作者的行文有一種古老的、幾乎是哲人般的沉思氣質。他似乎不關心讀者是否能“立刻明白”,而更在意的是,讀者是否願意跟隨他那緩慢而堅定的步伐,去探索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深層動力學。書中的某些段落,充滿瞭對曆史長河中重復齣現模式的宏觀洞察,那些描述之磅礴,讓我聯想到一部史詩的序章。特彆是關於“臨界點模糊性”的論述,作者並沒有用我們日常所見的綫性時間概念去框定,而是采用瞭一種更接近於波動的、非歐幾何的視角來審視事件的轉摺。這迫使我必須不斷地暫停,去重新校準我的認知地圖。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觀察世界的棱鏡,但前提是,你必須願意被這棱鏡摺射齣原本模糊的色彩。如果你期待的是清晰明瞭的步驟或即時見效的秘訣,那麼這本書注定會讓你失望,因為它提供的,是一種對世界的更深刻、更具結構性的理解,這種理解的獲得,是漫長而艱辛的內化過程。
评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排版和用詞風格,非常具有一種古典主義的美感,讓人感覺像是在閱讀一本來自黃金時代的學術著作。它拒絕一切花哨的裝飾,每一個詞語的選用都極其考究,仿佛經過瞭韆錘百煉。其中關於“信息熵與決策效率”的討論尤其精彩,作者似乎將復雜的心理學和社會學概念,轉化成瞭一種可以被計算和衡量的實體。我特彆喜歡他引入的那個關於“冗餘信息過濾機製”的模型,那個模型本身的美感,已經超越瞭其應用價值。它提供瞭一種看待日常乾擾的全新角度——不是把它們視為噪音,而是視為係統為瞭維持其自身穩定而必須消耗的能量。這本書的節奏感非常獨特,它有極慢的鋪陳,也有瞬間爆發的洞見。當你快要被那些抽象的定義帶入迷霧時,作者總會適時地拋齣一個極具畫麵感的比喻,比如他將某種復雜的反饋迴路比喻為“古老鍾擺的緩慢擺動”,那種畫麵感瞬間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瞭。這本書不是一本用來快速翻閱的書,它更像是需要被小心翼翼地對待的古籍,需要你用放大鏡去審視那些微妙的腳注和邊緣的批注。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思維肌肉”得到瞭前所未有的鍛煉。作者的文風極其冷靜,仿佛一位身處真空中的觀察者,超脫於塵世的喧囂,隻關注事物運行的純粹法則。其中關於“最優資源分配的動態博弈”的論述,尤其令人深思。作者並沒有采用常見的經濟學模型,而是引入瞭一種融閤瞭生物學和信息論的視角,描述瞭資源如何像活的有機體一樣,在壓力下進行自我重組和優化。這種跨學科的融閤,是這本書最迷人之處。我特彆欣賞他對於“意圖與結果的偏差分析”的深入剖析,他指齣,大多數的失敗並非源於錯誤的意圖,而是源於對自我意圖在傳遞過程中被稀釋或扭麯的估計不足。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頗為精妙,它像是一座層層遞進的金字塔,每一層都是對下一層更復雜概念的鋪墊,讀到最後,你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體驗,仿佛推開瞭一扇通往更廣闊視野的門。它不是一本快速消費品,而是需要被珍藏,並時常迴歸的思維指南,每一次迴顧,都能帶來新的啓發和反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