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體經絡穴位傢用大圖冊 | ||
| 定價 | 39.90 | |
| 齣版社 | 贈品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12月 | |
| 開本 | 8開 | |
| 作者 | 劉立安,趙剋勤 主編 |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518414499 | |
這是一本全傢男女老少都能用的經絡穴位大圖冊,內容包括成人經絡取穴、兒童經絡取穴和足反射區。
這本書請瞭名老中醫教你:3秒鍾快速定位,找穴不齣錯。
這是一本會說話的人體經絡穴位地圖,大開本、大圖、大字號,方便讀者跟著視頻準確操作。
這本書包括近560個穴位及足反射區,常用奇穴、常用特效保健穴,對癥找穴,防病保健康。
常用奇穴Top5
常用五輸穴Top10
成人保健特效穴
兒童保健特效穴
專傢講堂:取穴必知入門技法概述
第*章 成人經絡穴位速查
第*節 手太陰肺經
第*節 手陽明大腸經
第三節 足陽明胃經
第四節 足太陰脾經
第五節 手少陰心經
第六節 手太陽小腸經
第七節 足太陽膀胱經
第八節 足少陰腎經
第九節 手厥陰心包經
第十節 手少陽三焦經
第十一節 足少陽膽經
第十二節 足厥陰肝經
第十三節 任脈
第十四節 督脈
第十五節 經外奇穴
第*章 兒童常用穴位速查
第*節 頭麵頸部穴位
第*節 胸腹部穴位
第三節 項背部穴位
第四節 上肢部穴位
第五節 下肢部穴位
第三章 足常用反射區速查
第*節 足底反射區
第*節 足側反射區
第三節 足背反射區
顯示全部信息
腧穴速取
中府
[主治]咳嗽,氣喘,胸部脹痛,肩背痛等。
[定位]在胸部,平第*肋間隙處,正中綫旁開6寸,左右各1穴。
[簡易取穴]兩手叉腰立正,鎖骨外側端下方有一明顯三角窩,該處垂直嚮下1橫指處。
[臨床應用]①治外感、內傷咳嗽:配天突、肺腧。②治肩痛:配肩髎。
雲門
[主治] 咳嗽,氣喘,胸痛,肩背痛等。
[定位]在胸部,鎖骨下窩凹陷處,肩胛骨喙突上方,前正中綫旁開6寸,左右各1穴。
[簡易取穴]兩手叉腰立正,鎖骨外側端下方三角窩正中處。
[臨床應用]治肩痛不能舉:配秉風。
天府
[主治]氣喘,咳嗽,胸悶,上臂內側痛等。
[定位]在上臂內側麵,腋前紋頭下3寸,肱二頭肌橈側緣處,左右各1穴。
[簡易取穴]臂嚮前平舉,俯頭,鼻尖接觸上臂內側處。
[臨床應用]①治咽喉腫痛:配俠白、尺澤。②治鼻齣血:配閤榖。
俠白
[主治] 咽痛,氣短氣喘,上臂痛等。
[定位]在上臂內側麵,腋前紋頭下4寸,肱二頭肌橈側緣處,左右各1穴。
[簡易取穴]天府穴嚮下1橫指處。
[臨床應用]治咽喉腫痛:配尺澤、天府。
尺澤
[主治]咳嗽,咽痛,肘臂痛,吐瀉等。
[定位]在肘部橫紋上,肱二頭肌腱的橈側緣凹陷中,左右各1穴。
[簡易取穴]手掌朝上微屈肘,用一手食指沿肘橫紋從外側嚮內側觸摸,在肘彎正中可摸到一粗腱,粗腱外側凹陷處。
[臨床應用]①常按尺澤可緩解肘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疼痛。②治急性咽喉腫痛:獨取尺澤,用三棱針點刺齣血。
孔*
[主治]咳嗽,氣喘,咯血,咽痛,肘臂痛等。
[定位]在小臂內側,尺澤穴與太淵穴連綫上,腕橫紋上方7寸,左右各1穴。
[簡易取穴]伸臂仰掌,尺澤與太淵連綫的中點處嚮上量1橫指,橈骨內側緣處。
[臨床應用]戒煙人士可經常按揉孔*,能改善心肺功能。
列缺
[主治]頭痛,咳嗽,咽痛,口眼歪斜,頸項僵硬等。
[定位]在小臂內側,腕橫紋上1.5寸,腕橫紋橈側端,橈骨莖突上方,左右各1穴。
[簡易取穴]兩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食指尖下凹陷處,觸摸時可感有一裂隙。
[臨床應用]常按列缺可輔治小便過多、咽喉不適。
經渠
[主治]咳嗽,氣喘,胸悶氣短,咽痛等。
[定位]在小臂內側,腕橫紋上1寸,橈動脈橈側凹陷中,左右各1穴。
[簡易取穴]伸臂立掌,從腕橫紋上1橫指,橈骨莖突的高點嚮內側推至骨邊處,可感覺其與橈動脈之間有一凹陷即是。
[臨床應用]①按揉此穴可緩解手腕疼痛。②治咳喘:配天府。
太淵
[主治]咳嗽,肺炎,心動過速,胃痛等。
[定位]在掌後腕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左右各1穴。
[簡易取穴]掌麵腕橫紋橈側可觸摸到橈動脈,從其感覺到搏動處稍往橈側移動至凹陷處。
[臨床應用]常按揉太淵可預防心肺疾病。
魚際
[主治]咳喘,咽喉腫痛,失音等。
[定位]在拇指下方,第*掌骨橈側中點赤白肉際處,左右各1穴。
[簡易取穴]掌心朝上,第*掌指關節後第*掌骨中點赤白肉際處。
[臨床應用]治急性咽喉炎及哮喘等癥:可掐揉該穴。
少商
[主治]咽喉腫痛,咳喘,中暑嘔吐,發熱等。
[定位]在拇指橈側,距指甲角0.1寸處,左右手各1穴。
[簡易取穴]伸指俯掌,拇指外側,由指甲外側緣和下緣各做一垂綫,兩垂綫交點處。
[臨床應用]治感冒引起的咽喉腫痛:可在此處用三棱針點刺放血。
顯示全部信息這本書的整體結構邏輯和學習引導性也值得稱贊。它沒有采用簡單地將所有穴位羅列齣來的編排方式,而是很有條理地遵循瞭“十二經絡”的循行順序進行展開,這非常符閤中醫經典的論述脈絡,有助於讀者建立一個係統的、流動的概念,而不是孤立地記憶一個個點。每一條經絡的介紹,都會先概括該經絡的流注規律和主要功能側重,然後再詳細講解途經的穴位。這種“先宏觀,後微觀”的結構,極大地增強瞭學習的連貫性。對於希望通過按摩或拍打來調理特定髒腑功能的人來說,這種模塊化的編排尤其友好。比如,當你因為消化不良想找穴位時,可以直接翻到胃經或脾經的部分,所有的相關穴位會集中在一起呈現,配上它們針對消化係統的不同側重(比如有的偏重於降逆,有的偏重於健脾),讓選擇更有針對性。這種清晰的結構,使得這本書不僅適閤初學者作為入門教材,更適閤作為進階者梳理知識體係的“地圖集”。它像一位耐心的老師,引導你一步步走完人體這條復雜的能量通道。
评分這本《正版 人體經絡穴位傢用大圖冊》真是讓人眼前一亮,作為一名長期關注養生和傳統中醫的朋友,我手頭已經有不少關於穴位的資料,但很少有像這樣直觀又詳盡的圖冊。首先,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排版設計和圖文的精準度。拿到手就能感受到紙張的質感很好,印刷色彩飽和而又不失柔和,這對觀察那些精細的經絡走嚮和穴位定位至關重要。我以前看一些電子版的資料或者質量不高的書籍時,經常因為穴位邊界模糊而感到睏惑,但在這本書裏,每一條經絡的起止、分支以及關鍵穴位的投影都標注得極其清晰。尤其是那些常用穴位,不僅有標準定位,還附帶瞭簡單易懂的觸診指引,比如“如何在肌肉放鬆狀態下找到它”。我特彆喜歡它在描述穴位主治功能時,沒有陷入過於晦澀的古文描述,而是結閤瞭現代人常見的亞健康問題進行闡述,比如針對長時間伏案工作導緻的肩頸不適,它立刻就能指齣哪些經絡和穴位是首要調理的對象。這使得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本實用的傢庭健康指導手冊。對於初學者來說,它降低瞭學習中醫經絡的門檻,而對於有一定基礎的人來說,它也是一個非常可靠的參考資料庫,隨時可以翻閱核對。其內容深度和廣度都達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點,讓人感覺物超所值,絕對是書架上不可或缺的一本實用工具書。
评分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本書在細節補充和文化背景的滲透上,也做得相當到位,使其不僅僅是一本冷冰冰的醫學圖譜。在某些重要的、具有曆史意義的穴位(如閤榖、太衝)旁邊,會穿插一些簡短的“曆史沿革”或者“古籍記載”的小知識塊。這些小小的插敘,雖然不直接影響穴位定位,卻極大地豐富瞭閱讀體驗,讓我對這些穴位産生瞭更深的情感連接和敬畏之心,而不是僅僅把它看作一個可以按壓的肉團。此外,書中對於一些常見的、涉及到“急救”的穴位(比如人中、勞宮)的處理方法,描述得相當謹慎和專業,明確區分瞭哪些可以在傢嘗試,哪些需要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這一點對於傢庭健康管理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責任體現。總而言之,這本圖冊在“工具性”的硬指標上無可挑剔,同時又通過豐富的內容和嚴謹的敘述,成功地將讀者帶入到一個充滿智慧的傳統醫學世界中,是一本非常值得收藏和時常翻閱的寶典。
评分作為一名熱衷於嘗試自我按摩和艾灸療法的實踐者,我最看重的是穴位定位的精確度和可操作性。很多時候,穴位圖冊隻是給齣瞭一個抽象的骨骼標記,但實際操作中,你很難精確地比對到自己身體上。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尤為齣色。它不僅有骨骼定位圖,還穿插瞭大量真人或模型的三維立體圖,尤其是在四肢末端和軀乾側麵這些容易定位錯誤的區域,立體圖的輔助作用簡直是救星。比如定位“麯池”或“環跳”時,配閤著文字描述的“循著哪個骨縫嚮下或嚮上量取”,再對照立體圖上的肌肉層次和皮膚紋理,我第一次真正感覺自己“找對瞭”那個點,而不是憑感覺亂按。此外,它在描述每個穴位下的結構時,比如皮下神經、主要血管的走嚮,雖然隻是點到為止,但對於進行深度按壓或嘗試使用特定工具(比如溫灸盒)的愛好者來說,提供瞭必要的安全警示和理論支撐,讓人在實踐時更有信心,也更注意保護自己。這本書的實用性是滲透在每一個細節中的,它真正做到瞭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可以執行的傢庭保健步驟。
评分說實話,一開始我對“傢用大圖冊”這個描述有點保留,總覺得這種圖冊為瞭追求“大”和“全”,難免會犧牲內容的深度和實用性,流於錶麵。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在專業性和易用性之間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我注意到書中對“阿是穴”的講解非常到位,沒有簡單地帶過,而是詳細解釋瞭如何根據病痛點來尋找這些動態的、非固定的穴位,這對於應對突發性的小疼痛非常關鍵。更彆提它對十二經絡以外的奇經八脈也有涉及,雖然篇幅相對精簡,但足以讓有進取心的讀者建立起更宏觀的認識。我尤其欣賞作者在編排上展現齣的嚴謹性,對於那些具有爭議性或者存在不同流派說法的穴位,書中通常會注明主流的定位方法,並輔以簡短的備注,這體現瞭編纂者極高的學術素養和對讀者的尊重。翻閱過程中,我發現自己過去理解的一些模糊概念,比如“滎、俞、原、經、閤”五輸穴的臨床意義,在這本書裏得到瞭清晰的串聯和解釋,極大地提升瞭我對經絡學理論的理解層次。這絕不是那種隨便印幾張圖湊數的書籍,它的每一頁都凝聚瞭編纂者對人體脈絡細緻入微的觀察和梳理,對於深度自學者而言,它提供的參照價值是巨大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