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藥工業三廢處理技術(第二版)、
製藥工業三廢處理技術(第二版)
定價 78元
王效山、夏倫祝 主編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18.1、
ISBN:'9787122307859
本書在版的基礎上,在簡述製藥工業三廢的定義、分類、來源與特性,製藥工業三廢的組成,製藥工業三廢對環境的汙染,中國環境汙染防治法規體係和立法狀況等內容的基礎上,詳細介紹瞭製藥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技術,並結閤製藥工業三廢綜閤處理,以工程實例形式說明瞭製藥工業三廢的綜閤處理技術、方法和控製工藝流程。
本書可供從事製藥、化工、環境保護管理等工作的相關人員參考,也可供大專院校藥學、製藥工程、環境科學等相關專業的師生使用。
第1章緒論1
1.1基本概念1
1.1.1水資源、水汙染的定義和分類1
1.1.2大氣汙染的定義和分類2
1.1.3固體廢物的定義和分類6
1.2環境保護法規與三廢處理7
第2章製藥工業廢水處理9
2.1製藥廢水處理概述9
2.1.1廢水處理的名詞術語10
2.1.2廢水處理的原理和方法11
2.1.3製藥廢水的類彆和性質16
2.1.4製藥廢水處理的工程設計19
2.1.5製藥廢水處理的技術進展27
2.1.6製藥廢水處理後的達標排放46
2.2發酵與生物工程類製藥廢水處理53
2.2.1發酵類製藥生産概況53
2.2.2發酵類製藥廢水的特性54
2.2.3發酵類製藥廢水處理的工程設計56
2.2.4發酵類製藥廢水處理工程實例分析66
2.2.5發酵類製藥廢水處理工藝總結104
2.2.6生物工程類製藥廢水處理106
2.3化學閤成類製藥廢水處理111
2.3.1化學閤成類製藥生産概況111
2.3.2化學閤成類製藥廢水的特性113
2.3.3化學閤成類製藥廢水處理工藝設計114
2.3.4化學閤成類製藥廢水處理工程實例122
2.4提取與中藥類製藥廢水處理135
2.4.1提取與中藥類製藥生産概況136
2.4.2提取與中藥類製藥廢水的特性137
2.4.3提取與中藥類製藥廢水處理工藝設計138
2.4.4提取類製藥廢水處理工程實例分析141
2.5混裝製劑類製藥廢水處理160
2.5.1混裝製劑類製藥生産概況161
2.5.2混裝製劑類製藥廢水的特性162
2.5.3混裝製劑類製藥廢水處理工藝設計166
2.5.4混裝製劑類製藥廢水處理工程實例分析168
2.5.5藥用輔料生産廢水處理174
第3章製藥工業廢氣治理176
3.1製藥行業廢氣汙染防治政策176
3.2製藥行業廢氣汙染物排放標準177
3.3製藥行業有機廢氣處理原則178
3.3.1製藥行業有機廢氣處理的必要性178
3.3.2製藥行業有機廢氣的收集方式178
3.3.3製藥行業有機廢氣的處理技術179
3.4製藥工業廢氣處理的主要方法180
3.4.1吸收法182
3.4.2吸附法186
3.4.3催化轉化法191
3.4.4燃燒法192
3.4.5冷凝法194
3.4.6生物處理法194
3.5製藥工業生産中各種廢氣處理技術196
3.5.1含硫化閤物廢氣治理196
3.5.2含氮氧化物廢氣治理204
3.5.3含氯及氯化氫廢氣的處理208
3.5.4治理製藥工業廢氣的發展212
第4章製藥工業廢渣處理216
4.1製藥工業廢渣處理概述216
4.1.1廢渣的收集、運輸和儲存216
4.1.2危險廢渣的收集、運輸及儲存219
4.1.3廢渣的預處理221
4.1.4廢渣處理的方法225
4.1.5廢渣的資源化233
4.2無機物廢渣的處理技術236
4.2.1中和法236
4.2.2氧化還原法237
4.2.3沉澱法237
4.2.4化學浸齣法240
4.2.5吸附法241
4.2.6離子交換法241
4.2.7微生物解毒242
4.2.8化學穩定化法的重要應用242
4.2.9無機物廢渣處理應用實例243
4.3化學閤成藥物産生廢渣的處理技術258
4.3.1熱解259
4.3.2好氧堆肥化263
4.3.3厭氧發酵技術267
4.3.4化學閤成類製藥廢渣處理應用實例270
4.4發酵生産藥物産生廢渣的處理技術279
4.4.1發酵廢渣資源化利用研究進展及其發展對策280
4.4.2復閤菌發酵乳酸廢渣生産蛋白質飼料282
4.4.3利用發酵法丙酮酸産生的廢渣製備超微碳酸鈣282
4.4.4抗生素生成過程中的廢渣處理283
4.4.5發酵生産藥物廢渣處理應用實例284
4.5中藥廢渣的處理技術293
4.5.1中藥渣的主要來源及化學成分293
4.5.2齣渣間藥渣的處理294
4.5.3藥渣的綜閤利用處理294
4.5.4中藥藥渣焚燒和堆肥方案投資分析301
4.5.5中藥廢渣處理應用實例303
第5章製藥工業三廢綜閤處理——以實例闡述製藥工業三廢綜閤處理315
5.1製藥工業三廢處理的改造工程——實例:上海醫藥第十五製藥廠有限公司汙水處理工程317
5.1.1工程概況317
5.1.2工藝流程317
5.1.3工藝設計參數及特點318
5.1.4運行數據匯總319
5.1.5經濟分析319
5.2製藥工業三廢的迴收綜閤利用——實例:東北製藥總廠三廢迴收利用320
5.2.1綜閤利用,實現三廢資源化320
5.2.2工藝改革321
5.2.3加強科研,突破治理技術難題322
5.3製藥工業不同工藝三廢的綜閤處理技術——實例:浙江新昌製藥廠汙水處理工程322
5.3.1工程概況322
5.3.2工藝流程323
5.3.3工程設計參數及特點323
5.3.4汙水站實際運行數據324
5.4.5經濟分析324
5.3.6存在問題及建議325
5.3.7平麵布置圖325
5.4製藥工業不同種類三廢的綜閤處理技術——實例:上海小西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製藥汙水處理工程326
5.4.1工程概況326
5.4.2工藝流程326
5.4.3工藝設計參數及特點328
5.4.4運行數據匯總329
5.4.5經濟分析329
5.4.6存在問題及建議330
5.5製藥工業三廢處理多種技術的綜閤利用——實例:安徽省皖北藥業生産廢水綜閤處理工程330
5.5.1工程概況330
5.5.2工藝方案330
5.5.3工程設計333
5.5.4運行費用與效益分析335
5.6製藥工業三廢部分處理和總體處理結閤——實例:浙江某化學有限公司醫藥化工廢水治理工程335
5.6.1設計水質、水量及處理要求335
5.6.2汙水處理工藝流程336
5.6.3主要新建構築物尺寸及設計參數336
5.6.4主要設備337
5.6.5運行情況338
5.7中藥製藥工業三廢綜閤處理技術——實例:青海三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廢水淨化處理338
5.7.1主要汙染物及其排放情況339
5.7.2汙水處理工藝339
5.7.3廢水處理過程339
5.7.4汙泥處理340
5.7.5結果340
5.8製藥工業醫藥原料藥中間體三廢處理技術——實例:杭州某化學廠醫藥化工原料藥中間體的廢水處理340
5.8.1廢水水量、水質340
5.8.2工藝流程341
5.8.3調試運行與驗收342
5.8.4經濟分析343
5.8.5存在問題及建議343
5.8.6結論343
5.9哢唑酮製藥廢液的處理及綜閤利用344
5.9.1迴收冰醋酸344
5.9.2廢液處理344
5.10中藥藥渣資源化綜閤利用項目概況344
參考文獻346
製藥工業三廢處理技術(第二版)
這本書的編排邏輯和語言風格,給我的感覺是非常嚴謹且具有前瞻性的。它不像某些舊教材那樣停留在上世紀末的技術框架內,而是緊密結閤瞭當前國傢對“綠色製藥”和“循環經濟”的最新要求。特彆是書中對廢水資源化利用和副産物迴收的探討,讓我看到瞭處理成本降低和環境效益提升的巨大潛力。它沒有迴避製藥行業在可持續發展中麵臨的挑戰,反而將其轉化為技術創新的驅動力。比如,在談到膜濃縮液的處理時,作者並未簡單推薦填埋或焚燒,而是探討瞭鹽類結晶迴收、熱能梯級利用等更高級的資源化路徑,並給齣瞭相應的物料衡算和能量平衡分析模型。這種跳齣傳統“末端治理”思維,轉嚮“全生命周期優化”的視角,是這本書最寶貴的價值所在。它引導我們思考的不再是如何被動地達標排放,而是如何主動地構建一個低汙染、高效率的閉環生産係統。
评分坦白講,我最初拿起這本書是衝著“三廢”一起處理的係統性觀點來的,但真正讓我驚喜的是它在固體廢物,尤其是危險廢物處置那一章的詳盡介紹。製藥行業的廢渣成分復雜,殘留的藥物活性成分(API)和高毒性物質使得最終的無害化處理成為一道坎。這本書對焚燒技術的選擇、熱解氣化的應用前景,以及固化穩定化技術的工藝控製標準,描述得極為細緻。它不僅僅講瞭“怎麼做”,更深入探討瞭“為什麼這麼做”的法規背景和環境影響評估。例如,書中對不同類型藥渣的分類、預處理要求,以及最終處置場地的選址和安全防護標準,都參照瞭最新的國傢和地方標準進行瞭詳細解讀,這對於確保企業閤規運營,規避潛在的法律風險,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和操作支撐。這部分內容的專業性,已經超越瞭一般的環保技術指導,更像是法律法規與工程實踐相結閤的權威指南,非常適閤企業管理者和環境安全負責人參考研讀。
评分作為一名化工背景的讀者,我更注重那些能夠與現有化工單元操作相融閤的技術。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巧妙地將製藥廢水、廢氣處理技術,融入到瞭更廣闊的化工單元操作原理之中進行講解。例如,在描述氣液傳質效率提升時,它會引用化工原理中的邊界層理論和強化傳質的工程手段,使得我們這些習慣瞭化工流程的讀者,能夠迅速抓住核心的工程放大規律。在描述催化反應器的設計時,對流體力學和反應動力學的結閤分析,也展現瞭作者紮實的交叉學科功底。這種將環境工程技術與傳統化工工程基礎緊密結閤的敘事方式,極大地降低瞭跨專業學習的門檻,讓技術人員能夠更順暢地將這些前沿的“三廢”處理技術,融入到現有的化工生産綫設計和改造之中,真正實現工藝的集成與優化,而非僅僅是增加一套孤立的環保末端設施。
评分這本《製藥工業三廢處理技術》的第二版,我剛入手不久,就被它那詳實而深入的內容深深吸引住瞭。雖然我主要關注的是水處理這一塊,但這本書對汙水處理工藝的闡述,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存在。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是結閤瞭大量的實際案例和工程經驗,讓我對製藥行業特有的復雜廢水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比如,書中對膜分離技術在抗生素廢水深度處理中的應用分析,數據詳實,步驟清晰,讓我這個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瓶頸的技術人員茅塞頓開。特彆是對於高濃度、難降解有機物的預處理技術,作者似乎是傾囊相授,詳細對比瞭芬頓氧化、臭氧氧化以及電化學氧化等多種方法的適用性、優缺點和運行參數的優化策略。讀到這些部分,我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專業積纍和對行業痛點的精準把握。它不是那種空泛地羅列技術名詞的書,而是真正教你如何在復雜的工業環境下,設計齣高效、穩定且經濟的處理方案的實戰手冊。這本書對於提升一綫工程師的實操能力,無疑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是案頭必備的工具書,值得反復研讀和參考。
评分我對環境工程領域的一些經典著作都有涉獵,但這本書在闡述廢氣治理方麵的深度和廣度,確實讓我眼前一亮。製藥過程中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控製一直是行業難題,這本書沒有迴避這些“硬骨頭”。它用相當大的篇幅係統梳理瞭吸附、吸收、催化燃燒等傳統技術的局限性,繼而重點介紹瞭針對復雜氣味和低濃度VOCs的創新性處理思路。我特彆欣賞它在新型催化劑開發和反應器設計上的論述,例如如何利用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在較低溫度下實現高效淨化,這對於降低能耗至關重要。書中對不同類型藥物中間體生産過程中産生的特徵性廢氣,都給齣瞭針對性的治理路綫圖,這種“對癥下藥”的編排方式,極大地提高瞭閱讀的針對性和實用價值。對於負責環保設施運行和維護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故障排查和工藝優化建議,簡直就是一份“救急手冊”,避免瞭許多因理論知識不足導緻的盲目操作,體現瞭極高的工程化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