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哲學》是當代中國著名學者王博的代錶作之一,作者是國內研究先秦諸子,尤其是老子和莊子哲學的著名學者。
一方麵,作品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主要研究公認齣於莊子之手的內七篇,在這部書中,作者嘗試瞭一種新的解釋莊子思想的方式,也是一種新的學術專著寫作的範式。作者在對原文精準把握的前提下,深入挖掘瞭莊子哲學的內在精神,描述瞭莊子與世道那種微妙的張力。在這種精細的探尋中勾勒齣瞭莊子獨特的人格氣質和非凡的精神魅力。可以說這是一部滲透瞭個人體驗和感悟的學術作品。這就避免瞭某些假國學、僞國學作者望文生義、鬍亂發揮的弊病。
另一方麵,作品有極強的親和力。該書最初是由全校公開課講稿整理成,所以語言上通俗易懂,充滿瞭作者多年來研究莊子的心得,以及對生活的感悟。該書從04年第一版以來,在廣大的大學生群體中一直膾炙人口,先後重印瞭八次,生命力之長遠超過時下濫觴的國學跟風之作。
##《人间世》并不能完全概括庄子的问题意识,否则《齐物论》干嘛要齐物、齐论呢?
评分##怎么说呢。庄子就是止疼片。但人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评分##流畅文字的随性书写
评分##通俗易懂。以生命为前提阐释庄子,把《人间世》置于轴心,分别向《养生主》、《齐物论》、《逍遥游》和《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展开,形成内七篇的环状结构,十分大胆的尝试。但强调生命也就难免凸出庄子思想中的无奈,似乎逍遥并非真逍遥,之所以如此根本上还是因为时代的压抑与黑暗,这总有点低估了庄子的怀疑主义和否定倾向。作者对道的解释也是如此,尽管已经注意到老子之道实、庄子之道虚的重要区别,却仍将其指认为一种确定的存在论,忽视了《齐物论》的语境是认识论(与《大宗师》对读可知),而且必须经历非无与非-非无这后两个阶段才能抵达道枢、环中。对照之下,郭象将道释为自然反而明晰融贯痛快得多。
评分##2017062。
评分##老王呀老王,你真了不得。重新為莊子內七篇定序,定首篇為人間世,蓋人與世間之關係,有類于海德格“在世界之中存在”;次篇于人間世思考養生主,需合自然之理;德充符以怪哉殘缺形象反稱德之充,王文有矛盾之處;齊物論是為一種“天地神人共生的”多元生活方式無態度;既如此,大宗師則尊導為師,而導總于變化中不變,處變不驚可淺薄解釋之;逍遙遊,大宗師,篇中亦有前後文之重序,每篇主題化邏輯化后大致可接近莊子心意,只論述中時有偏薄意見(不可自圓其說處),不能為之誤導,還要以劉文典陳鼓應為暫定本參照,王博可謂跪著讀書闡釋的典範,即便莊子之言也有不足處,但處處為莊子開脫,實無必要。
评分##读起来像是一本极权社会下的生存指南:论路人甲的自我修养
评分##从文本还原庄子思想,起码是忠于内七篇原意的。阅读的过程很轻松,只是越往后面读,越觉得说来说去就一个意思,深度不够。看完内篇,就趁热看了这个述解。准确说,这本书应该叫《庄子内篇文本解析》,毕竟真如网友说的:“只见庄子,不见哲学。”哈哈,要是看了郭庆藩本和陈鼓应本,这本其实就用不着看了。
评分##入门了解庄子很好, 但是果然是看不懂的才会给五星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