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分幾何入門與廣義相對論(二版)(上冊)+(中冊)+(下冊) 3本 | ||
| 定價 | 346.00 | |
| 齣版社 | 北普音像 | |
| 版次 | ||
| 齣版時間 | 2009年08月 | |
| 開本 | ||
| 作者 | 梁燦彬 | |
| 裝幀 | ||
| 頁數 | 0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YL13487 | |
YL13487
微分幾何入門與廣義相對論(二版)(上冊)+(中冊)+(下冊) 3本
9787030252319定價:99元
9787030164605 定價:148元
9787030240576定價:99元
下冊前言
15章廣義相對論的拉氏和哈氏形式
15.1拉氏理論
15.1.1有限自由度係統的拉氏理論
15.1.2經典場論的拉氏形式
15.1.3廣義相對論的拉氏形式
15.2有限自由度係統的哈氏理論
15.2.1有限自由度正規係統的哈氏理論
15.2.2有限自由度約束係統的哈氏方程
15.2.3初級約束和次級約束
15.2.4L不含q1的特彆情況
15.3有限自由度拉、哈氏理論的幾何錶述(選讀)
15.3.1Legendre變換
15.3.2從拉氏角度看約束
15.4經典場論的哈氏形式
15.4.1哈氏理論離不開3+1分解
。。。。。。
二版前言
一版前言
1章拓撲空間簡介
1.1集論初步
1.2拓撲空間
1.3緊緻性(選讀)
習題
2章流形和張量場
2.1微分流形
2.2切矢和切矢場
2.2.1切矢量
2.2.2流形上的矢量場
2.3對偶矢量場
2.4張量場
2.5度規張量場
2.6抽象指標記號
習題
3章黎曼(內稟)麯率張量
3.1導數算符
3.2矢量場沿麯綫的導數和平移
3.2.1矢量場沿麯綫的平移
3.2.2與度規相適配的導數算符
3.2.3矢量場沿麯綫的導數與沿麯綫的平移的關係
3.3測地綫
。。。。。
中冊前言
下冊目錄預告
11章 時空的整體因果結構
§11.1 過去和未來
§11.2 不可延因果綫
§11.3 因果條件
§11.4 依賴域
§11.5 柯西麵、柯西視界和整體雙麯時空
習題
12章 漸近平直時空
§12.1 共形變換
§12.2 閔氏時空的共形無限遠
§12.3 施瓦西時空的共形無限遠
§12.4 孤立體係和漸近平直時空
。。。。。。。
作為一本厚重的教材,其內容的覆蓋度和深度是令人敬佩的。從基礎的流形、切空間、聯絡的概念,到更深層次的麯率理論、辛幾何(雖然是作為選學或深入內容齣現),再到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愛因斯坦方程及其解的討論,幾乎囊括瞭現代微分幾何在物理學應用中的主要脈絡。作者在處理復雜數學結構時,展現齣極高的駕馭能力,信息的組織層次分明,邏輯鏈條清晰無礙。特彆是在處理一些關鍵的定理證明時,作者沒有采取過於簡化的方式,而是力求保持證明的完整性和嚴謹性,這保證瞭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參考性。很多其他入門讀物為瞭追求“快餐式”閱讀體驗,會大膽刪減或簡化證明的關鍵步驟,導緻讀者在關鍵時刻感到知識斷層,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紮實可靠,它似乎在對讀者說:“是的,這個推導很復雜,但它值得你花時間去理解每一個細節。”這種對深度負責的態度,是區分優秀教材和平庸教材的關鍵所在。
评分我個人對數學物理結閤類的書籍一直抱有很高的期待,而這套書在代數結構和幾何直覺之間的平衡拿捏得相當到位。它沒有沉溺於純粹的微分幾何技巧的展示,而是緊密圍繞物理圖像展開,這一點對想真正理解廣義相對論的讀者來說是巨大的福音。例如,在討論愛因斯坦場方程的推導時,作者沒有采取那種“黑箱”式的處理,而是清晰地展示瞭物質能量張量如何通過引力場方程“塑形”時空,以及時空麯率如何反作用於物質運動的反饋機製。這種講解方式,讓讀者不光知道瞭“怎麼算”,更明白瞭“為什麼這麼算”。很多教科書把物理背景弱化成簡單的背景知識,但這本書顯然不是,它把物理動機作為驅動數學發展的核心引擎,這一點我非常欣賞。書中對張量分析和微分形式的講解也十分到位,不是為瞭炫技,而是為瞭服務於物理的內在需求。讀完相關章節後,你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這些高深的數學工具,原來是如此自然而然地從物理問題中誕生齣來的,它們就是描述宇宙結構的“語言”。
评分這套書的語言風格是那種非常“學術”但又充滿“熱忱”的混閤體。它不像某些翻譯過來的經典那樣冷峻晦澀,也沒有太多過於口語化的閑談,而是在保持高度專業性的同時,透露齣作者對這個學科的熱愛。你會感覺到作者在每一個章節的開頭和結尾都在試圖“點睛”,總結該部分內容在整個物理圖景中的地位。例如,在引入張量密度概念時,作者會特意指齣這是為瞭保持物理量在坐標變換下形式協變性的必要“補償”,這種對物理意義的反復強調,使得抽象的數學操作不再是空中樓閣。更重要的是,它似乎在努力搭建一座橋梁,連接起那些在不同領域間看起來毫不相乾的知識點——比如拓撲學、群論的影子偶爾也會在某些討論中齣現,這暗示瞭更廣闊的數學背景。整本書讀下來,我收獲的不僅僅是微分幾何和廣義相對論的知識框架,更是一種用幾何語言審視物理世界的全新視角和能力。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紙張的質感很棒,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精心製作的。我尤其喜歡它在概念引入上的處理方式,總能從一些非常直觀的物理圖像入手,慢慢過渡到抽象的數學工具。比如在介紹黎曼麯率張量的時候,作者並沒有直接拋齣那些復雜的符號,而是通過一個“測地綫偏離”的思想實驗,把原本晦澀難懂的幾何概念變得觸手可及。對於初學者來說,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至關重要,它極大地降低瞭入門的心理門檻。很多同類教材上來就是一堆定義和定理的堆砌,讓人望而生畏,而這本卻像一位耐心的老師,一步步帶著你走過那些“鬼打牆”的知識點。特彆是那些插圖,繪製得極為精妙,不僅美觀,更重要的是功能性極強,很多原本需要反復閱讀纔能理解的麯麵上的嚮量場運算,配上圖示後立刻豁然開朗。這種對細節的打磨,體現瞭作者深厚的教學經驗和對讀者的關懷,讓整個學習過程變成瞭一種享受,而不是煎熬。閱讀體驗非常流暢,幾乎沒有那種“卡殼”的感覺,這點對於厚重的理工科書籍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品質。
评分這本書的習題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們不是那種簡單的計算題或重復性操作,而是真正具有啓發性和挑戰性的思考題。我發現很多習題是針對特定物理情境構建的,解題過程本身就是一次深入理解理論的實踐。比如,有一個關於黑洞視界附近測地綫偏轉的練習,它要求你不僅要掌握坐標變換,還要對因果結構有清晰的認識,這遠比書本上的例子要深刻得多。而且,習題的難度梯度設置得非常閤理,從基礎的概念檢驗到復雜的理論應用,逐步遞進,讓人很有成就感地一步步攻剋難關。對於自學者而言,習題和解答(如果配套有的話,雖然我這裏隻提書本本身)是檢驗學習效果的試金石,而這套書的習題設計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它們有效地填補瞭純理論閱讀中可能齣現的理解盲區。它們迫使你跳齣書本的敘述框架,用自己的方式去重構知識體係,這一點對於培養真正的科研思維至關重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