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考古學

思考考古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勝前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自序
第一章 考古学的本体之思
考古学的形而上学 ( 1 )
唯物与唯心的考古学 ( 5 )
春天来了,我的奶酪被挤瘪了——思考历史研究的逻辑…( 8 )
考古学观念的评估 (10)
文化的迷雾 (13)
辽中京访古:思考考古学的观看之道 (15)
嘎牙子是什么鱼——我们是怎么认识世界的 (17)
所见与所思 (18)
考古材料的性质 (21)
历史的偶然性 (24)
考古学探索什么? (26)
第二章.意义的追问
考古学的意义 (28)
过去的力量 (31)
再思考古学研究的意义 (35)
考古学是否是屠龙术——考古学存在的基础 (38)
考古的作用 (40)
奥运会的意义:对考古学的启示 (42)
第三章 考古学的身份
有一门学科叫考古学吗? (46)
考古种种 (49)
考古学的格调 (51)
作为心理学的考古学 (54)
独具只眼的考古学 (56)
考古学科学吗? (59)
考古学的真实性 (62)
考古学家的社会角色 (63)
第四章 理解当代考古学的发展
考古学发展的两条道路 (66)
西方考古学的精华 (68)
西方考古学的高峰 (70)
考古学概念的构建 (73)
新考古学是否模式论 (75)
《舌尖上的中国》——后过程的美食考古 (77)
作为文化的考古学 (78)
理解考古学的“人文转向” (82)
女性与考古学 (87)
身份考古 (91)
抢盐、理性与惯习 (95)
身体考古 (97)
风水与考古 (99)
大山前遗址——思考景观 (100)
第五章 反思中国考古学的研究
中国考古学的特点 (105)
理解中国考古学的钥匙 (110)
反思当前的考古学研究实践 (111)
问题在哪里 (113)
为什么说仅仅从考古材料出发是不够的? (115)
考古材料特征的意义 (118)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考古学 (121)
断裂的中国考古学 (124)
文化历史考古的僵局 (127)
积极的研究 (129)
症结 (132)
中国考古学的体系 (135)
思考中西考古学的差距 (137)
历史考古的范式 (140)
第六章 理论的视角
为什么需要考古学理论 (144)
考古学的理论研究 (147)
研究的视角——考古学的观看之道 (149)
考古解释的基础 (152)
考古学理论是什么 (156)
考古学何以可能 (165)
考古学文化与考古学中的文化 (168)
思考风格 (172)
研究策略 (176)
考古学研究的评估 (177)
考古学思想史的方法 (180)
第七章 考古学的方法
科学方法 (183)
考古学与科学 (185)
多学科的方法 (191)
实验考古 (194)
为什么考古学需要统计学 (197)
田野考古方法 (198)
考古推理——考古研究的本质 (200)
拼合过去 (201)
第八章 思考一个地区:重返白音长汗——考古学“透物见人”的
构想
引子:往事如烟 (205)
考古分类学的意义 (210)
废弃过程 (215)
一把石刀的故事 (219)
辽西史前农业技术 (224)
景观考古 (234)
认知考古学:从技术过程到思维世界 (239)
辽西史前农业社会的文化体系 (246)
第九章 思考一个考古学的分支:旧石器考古学
中国旧石器考古之现状 (252)
当前中国旧石器考古的研究课题 (256)
四条腿的中国旧石器考古 (258)
国内石器微痕分析的问题 (259)
旧石器考古调查 (262)
反思中国旧石器考古 (264)
回到史前一万年 (266)
第十章 思考一个考古学问题:农业起源
农业起源与农业的不起源 (272)
流动采食、食物生产与市场经济 (277)
读《石器时代的经济学》 (280)
结构的更替——再思农业起源 (284)
农业起源的社会结构制约 (287)
人口压力的作用机制 (290)
第十一章 考古学的未来:中国与世界
考古学的未来 (294)
后现代战争与后现代的考古学 (298)
后现代之中国考古学 (300)
中国考古学的范式革命 (303)
美国人害怕的中国考古学 (307)
中国考古学的未来 (308)
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 (310)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考古學何以可能?有什麼意義?考古學研究如何開展?中國考古學何去何從?這一係列由來已久的問題也許短時間裏不會有答案,但需要時行深入的思考。本書以這些核心問題為中心展開,通過簡單的事例來透視這些問題。全書按照考古學研究邏輯組織,除基本的理論思考之外,還以遼西地區、舊石器考古以及農業起源為例係統地闡釋作者的思考。

用户评价

评分

最好的是八、九、十章。

评分

##补

评分

##果然各篇参差不齐,但还是有可观之处

评分

##从此成了陈老师的迷妹! 语言很平实,娓娓道来,结合中西方的双重角度非常发人深思。 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去工地之前要先了解遗址的情况,带着问题去。想我上次去…简直就是一团浆糊,戒之戒之!

评分

评分

##抛开通俗的问题,内容很好。历史馆10-A

评分

##陈老师非常强调考古学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反思,比起一些冗长的专著,这种短文合集的形式虽然有些部分言语有所重复,但侧重点不同,并且情境化之后反而很好理解。比如书中随想里不经意间也将文化历史考古、过程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等的发展和现状作了介绍,比起之前自己通过看考古学学术史来了解还要直观好懂得多,又如有一章是以白音长汗遗址为实例来探讨的,相当有趣!

评分

##补

评分

##初学者读挺好的,念过几年读也挺好的。这样的书应该多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